㈠ 如何查看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
交叉持股是指在不同的企業之間互相參股,以達到某種特殊目的的現象。
持股增值的根源是在適當的會計准則下,標的企業的資產價格膨脹所引起的資產重估。資產價格的膨脹則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由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所決定的———大量過剩資金滯留資產市場,使得房地產、股票等資產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另外一種原因,則是被參股企業由於經營環境改善使得利潤或資產大幅增值,從而使參股企業間接受益。說到底,股權增值是一個間接增值的過程,也是虛擬資產增值的最後一個環節,所有實體經濟以及虛擬資產的增值最終都會反映到股權增值上來。因此,股權增值是泡沫最終產生的結果,它是最容易被無限放大的泡沫,當然它也是最虛弱的、最容易破滅的泡沫。
資產價格的膨脹是有序的,它的發展脈絡也是可以追尋的。一般來說,由貿易順差以及匯率升值所導致的流動性過剩,會直接引致資產價格的上漲,最為明顯的是房地產、儲蓄類金融資產以及藝術品,但是前兩者比較容易反映到資本市場上來,房地產和金融類資產價格的上漲,會使得其影子資產———股票進行上漲,進而使持有這些資產股權的企業實現了股權增值。而像藝術品這類資產則沒有相應的虛擬資產來對應,因而對上市公司來說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㈡ 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流程和原始股交易規則
一、納斯達克上市流程如下:
1、採取直接上市方式進行納斯達克上市運作的流程
申請立項: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等相關部門申請到境外上市的立項。
提出申請:由券商律師、公司律師和公司本身加上公司的會計師做出S-1、SB-1或SB-2等表格,向美國證監會及上市所在州的證券管理部門抄送報表及相關信息,提出上市申請。
等待答復:上述部門會在4~6個星期內給予答復,超過規定時間即認為默許答復。
法律認可。根據中美已達成的上市備忘錄,要求上市公司具備在中國有執業資格的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這意味著上市公司必須取得國內主管部門的法律認可。
招股書階段。在這一時期公司不得向公眾公開招股計劃及接受媒體采訪,否則董事會、券商及律師等將受到嚴厲懲罰,當公司再將招股書報送SEC後的大約兩三周後,就可得到上市回復,但SEC的回復並不保證上市公司本身的合法性。
路演與定價。在得到SEC上市回復後,公司就可以准備路演,進行招股宣傳和定價,最終定價一般是在招股的最後一天確定,主要由券商和公司兩家商定,其根據主要是可比公司的市盈率。
招股與上市。定價結束後就可向機構公開招股,幾天之後股票就可以在納斯達克市場掛牌交易。
保持納斯達克上市地位,反購並。
2、採取買殼上市方式進行納斯達克上市運作的流程
決定上市:公司決定在NASDAQ市場上市。決議可由股東會或董事會做出。
制定方案:委任金融或財務顧問,制定上市計劃及可操作性方案。
審計評估:委任美方投資銀行或金融服務公司,制定詳細的日程表,在國內進行公司審計、評估。
收購方案:設立離岸公司,收購空殼公司(已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通過空殼公司對本公司進行收購。
合並報表。
上市交易。由包銷商進行私人配售或公開發行新股。
保持納斯達克上市地位,反購並。
3、採取控股合並方式進行納斯達克上市運作的流程
公司決定:公司決定在NASDAQ市場上市,決議可由股東會或董事會做出。
制定方案:委任金融或財務顧問,制定上市計劃及可操作性方案。
實現控股:設立離岸公司,通過交叉持股的方式擁有公司部分國內企業的控股權。
審計評估:委任美方投資銀行或金融服務公司,制定詳細作業時間表,進行國內的公司審計、評估。
合並報表:通過離案公司收購目標公司(已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增發新股的方式將離岸公司擁有的國內企業部分與目標公司合並報表。
上市交易:由包銷商進行私人配售或公開發行新股。
保持納斯達克上市地位,反購並。
二、原始股交易規則:
(1) 從買賣雙方決定價格的不同,分為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議價買賣就是買方和賣方一對一地面談,通過討價還價達成買賣交易。它是場外交易中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股票上不了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為了節省傭金等情況下採用。
競價買賣是指買賣雙方都是由若幹人組成的群體,雙方公開進行雙向競爭的交易,即交易不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有出價和要價的競爭,而且在買者群體和賣者群體內部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最後在買方出價最高者和賣方要價最低者之間成交。在這種雙方競爭中,買方可以自由地選擇賣方,賣方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買方,使交易比較公平,產生的價格也比較合理。競價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中買賣股票的主要方式。
(2) 按達成交易的方式不同,分為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直接交易是買賣雙方直接洽談,股票也由買賣雙方自行清算交割,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不涉及任何中介的交易方式。場外交易絕大部分是直接交易。間接交易是買賣雙方不直接見面和聯系,而是委託中介人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方式。
(3)按交割期限不同,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現貨交易是指股票買賣成交以後,馬上辦理交割清算手續,當場錢貨兩清,期貨交易則是股票成交後按合同中規定的價格、數量,過若干時期再進行交割清算的交易方式。
(2)最新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擴展閱讀:
納斯達克上市條件:
1、需有300名以上的股東。
2、滿足下列條件的其中一條:
(1)股東權益(公司凈資產)不少於1500萬美元,最近3年中至少有一年稅前營業收入不少於100萬美元。
(2)股東權益(公司凈資產)不少於3000萬美元。不少於2年的營業記錄。
(3)在納斯達克流通的股票市值不低於7500萬美元,或者公司總資產、當年總收入不低於7500萬美元。
3、每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必需提交給證管會與公司股東們參考。
4、最少須有三位做市商參與此案(每位登記有案的做市商須在正常的買價與賣價之下有能力買或賣100股以上的股票,並且必須在每筆成交後的90秒內將所有的成交價及交易量回報給美國證券商同業公會(NASD))。
納斯達克CEO 羅伯特·格雷非爾德納斯達克小額資本市場(Nasdaq Small Cap Market,簡稱NSCM)
納斯達克專為成長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場,納斯達克小資本額市場有1700多隻股票掛牌。作為小型資本額等級的納斯達克上市標准中,財務指標要求沒有全國市場上市標准那樣嚴格,但他們共同管理的標準是一樣的。
上市開盤價4美元以上必需維持90天,之後不得低於1美元,否則就要降級到櫃台交易告示板,反之若公司營運良好且股價上升在5美元以上,則可申請到全國市場交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㈢ 上市公司入股另一家公司股票會漲嗎
這是屬於上市公司互相交叉持股,是很普遍的現象。但如果被持刀公司盈利情況不錯,現金流也很好,那股票上漲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建議多觀察被持股公司的盈利能力情況
㈣ 哪些A股上市公司參股海油
中海油和中移動都是特大型壟斷央企!
除非像中石油和中石化這樣交叉持股!
不然就不會有公司參股這些央企!如果持有,也是在香港市場購買的!
㈤ 法律與上市公司,懂得朋友請入。
公司法,證券法,證監會出的文件
上網找招股說明書,法律意見書,這些都是公回告,必須披露的。答多讀多長見識
先把這些弄了再說吧
之後,其他的專業也得都會,起碼基礎要好,理論不用精深,做了就知道其實還是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識的。自己的法律思維要培養好,遇到問題先知道怎麼入手,不過這是從事法律的必備要求吧
其他的話,英語得好
㈥ 上市公司的年報怎麼看
1. 資產,負債,凈資產
2. 收入,支出,凈收益
3. 運營現金流,投資現專金流,融資現金流
4. 未納入收入表的其他投屬資(如證券類投資收益)等
5. 看分紅
6. 發行了的股票數量
1-5 看趨勢和穩定性。
另外,項1要看庫存計法(結合項2),長期資產折舊方法(結合項2),遞延稅資產反轉情況(結合項2),離表融資,有價證券或公司交叉持股對權益的影響。項2結合項1看。項3看運營現金流的趨勢,可以感覺公司營業的基本面,投資現金流可以看出公司的發展規劃,融資現金流可以看出融資人(債權投資人和權益投資人)對公司全盤的考量。項5看是中國公司還是外國公司。有分紅,不太可能是中國公司。項6看公司管理層股權和股票激勵對股東價值的影響。
方向是這樣。具體操作屬收費服務,問詢郵件:[email protected]
㈦ 為什麼一些香港上市公司要設置兩層BVI公司
一些內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股權結構,是設置一個cayman islands公司作為最高一層的控股公司,下設兩層BVI公司,再進一步控制香港控股公司或境內實際運營的公司。
請問為什麼要設置兩層的bvi公司,比如超大現代就是這樣。
其實問題是這樣,BVI公司的作用:迴避法規約束,稅收減免,這點我想提問者應該都明白。但是,為什麼要弄成 BVI A -> BVI B -> 實際業務公司的雙層嵌套式結構?
這樣的結構事實上很常見,例如問題里提到的超大現代,還有西藏5100,中國聯通等等。有上市公司,也有私營公司,為什麼他們不一而同選擇雙層甚至多層嵌套BVI?答案是,「海外重組」。
第一,為順利進行資產所有權的轉移
這種情況多見於異地上市的公司,即所謂「紅籌架構」。
對於在美國、香港等地上市的公司,如果該公司注冊為BVI離岸公司,則公司的資產注入和抽離操作可不受上市地區的法律法規約束。
中國聯通的操作就屬於這一例:中國聯通的母體為BVI聯通集團,擁有A股中國聯通600050的51%股份。2000年,聯通0762在香港注冊,並在香港上市。為了將聯通A股的資產注入聯通0762,以助其在香港融資並提振股價,聯通集團注冊了另一BVI聯通新世紀,作為BVI聯通的全資子公司。之後,聯通集團將CDMA網路的北方各省資產注入BVI聯通新世紀,而聯通0762隨即收購了BVI聯通新世紀,完成了資產的轉移。
第二,為梳理海外資產
這種情況普遍見於進行過海外擴張,但未能合理規劃股權結構的公司。
例如出版業的一家國有大型進出口企業(非上市),為進行業務擴張,曾在90年代擴張過日本、美國、歐洲、南美等地十幾家分公司和辦事機構。除一部分分公司是獨資以外,很多機構都是與當地的合作夥伴進行合資,甚至發生了交叉持股的現象。
近幾年,此公司需要准備上市,面臨梳理海外資產和收益的情況。但由於股權歸屬不同,利潤統計、征稅、資產核算等等都有很多麻煩。於是該公司使用多層BVI結構:首先成立BVI 1,作為國內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隨後注冊若干BVI a, BVI b...等,每個BVI對應一個海外合資公司,以股權轉讓的形式將母公司的所有權轉讓給BVI a,b,c,d。最終由BVI 1公司控股,將所有BVI a,b,c,d都列為BVI 1的全資子公司。
這樣海外資產的結構通過多層BVI的形式梳理完畢,方便今後的股權操作,或者是分拆上市。而另一方面,所有海外的利潤,都可以作為國內公司的投資收益,而不是經營利潤,免徵或減征企業所得稅。
㈧ 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和上市公司數碼科技有什麼關聯
應該是交叉持股吧
㈨ 生產釹鐵硼上市公司有哪些
大的上市公司在10家左右,分別為寧波韻升(600366)釹鐵硼、正海磁材(300224)釹鐵硼、中科三環(000970)釹鐵硼、銀河磁體(300127)釹鐵硼、中鋼天源(002057)釹鐵硼、太原剛玉(000795)釹鐵硼、安泰科技(000969)釹鐵硼、包鋼稀土(600111)釹鐵硼、廣晟有色(600259)釹鐵硼、鼎立股份(600614)釹鐵硼,均是生產廠家。
廣東國企自身層面的資本運作也風生水起。廣東省屬企業2015年直接融資超過1000億元,取得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2家企業登陸新三板;成立各類基金近10隻,募集各類資金達700億元。
其中,廣晟公司入主佛山照明(10.83-1.90%,買入)和LED封裝龍頭國星光電(12.78-0.16%,買入),成為實際控制人。今年以來,廣新控股又先後舉牌生益科技(10.37+4.64%,買入)、TCL集團(3.42停牌,買入)。
受稀土原料上漲、下游需求向好等因素推動。釹鐵硼價格近日連續大漲,數據顯示,18日毛坯燒結釹鐵硼N系、H系、M系產品價格繼續大漲,每公斤調漲23元-35元不等,部分品種近一周漲幅近40%,目前毛坯燒結釹鐵硼N35產品主流報價在175元-180元/公斤。
據悉,釹鐵硼具有磁性強、體積小等諸多優勢。隨著技術不斷突破,近幾年發展迅速,目前產銷量已接近傳統鐵氧體,對其替代趨勢明顯。隨著新能源汽車及機器人行業的不斷發展,高性能釹鐵硼需求不斷提升,有望成為未來磁材的發展方向。
另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下一步,廣東省國資委將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務實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㈩ 交叉持股的滬深現狀
滬深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現狀
1、交叉持股情況非常普遍,尤以參股金融企業為甚
目前滬深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情況非常普遍,具不完全統計,滬深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為340例,上市公司參股銀行361例(上市及非上市),參股保險公司68例(上市及非上市),參股綜合類券商270例(上市及非上市),參股經紀類券商8例,參股信託公司68例(上市及非上市),參股基金管理公司20例。
滬深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和參股的情況不同於日本,日本企業更多的是集團內部子公司相互持股,並且多是銀行持股企業比例較高,而企業持股銀行比例較低。中國銀行(行情論壇)業的股權多在企業手中,其中只有少數金融類企業(如保險)參股銀行,而且從其他金融企業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這是由於中國金融行業的監管所導致的。而且還有一個顯著特徵。中國參股銀行的企業持股比例都非常低,大部分不到1%,而且多在0.1%以下,僅有平安持有浦發銀行(行情論壇)4.52%的股權以及東方集團(行情論壇)持有民生銀行(行情論壇)4.71%的股權比例比較高,這點和日本企業動輒持有銀行4%、5%的股權不同。雖然如此,因為這些企業的股本本身也比較小,因此這些股權已經足夠對上市公司產生巨大的影響。
相對於銀行來說,企業對證券、保險企業的參股比例要高得多。雖然大部分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並未上市,這部分股權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將以成本法計算,但這些金融企業處於高速成長期,因此參股這些金融企業的上市公司會獲得較高的資本增值,其投資收益率體現在財務指標上就是凈資產回報率。而一旦股權轉讓或投資標的實現上市,這部分股權計入投資收益的話將會大大提高其每股收益。同理,投資於其它優秀企業的上市公司也是這種情況。
2、大量參股金融企業使泡沫化更嚴重
中國現行的會計准則以及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特徵,使得股權投資比日本更加泡沫化。金融類企業是資產重估的根源,也是泡沫產生的根源,而滬深上市公司持有大量的這類股權,因此這種泡沫反映在證券市場上就是參股金融企業的股價大幅攀升,而且相當多的這類企業基本面都比較差,僅憑借金融股權就烏雞變鳳凰。可以預見到中國證券市場金融股權的泡沫才剛剛開始,因為金融企業上市潮才剛剛開始,還有大量的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信託等企業等待上市,這些金融企業的股權最終都將會演變為證券市場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