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說家還有股份嗎?現在沒有了,同仁堂是岳家回創辦的建國後啊答,工資資和以後變成了國營機構改革之後,國有企業改革,她又變成了有限責任公司,如果有說家的子女在公司裡面,可能是有股份,如果月家的子女在朋友在公司裡面,就沒有股份了
一季度業績超過預期:
201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1.47億元,同比增長38.2%;實現凈利潤9,928萬元(EPS0.19)元,同比增長23.4%,發展超過我們的預期。
正面:
加大銷售力度,主營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8%,創2003年以來單季度同比增速最高水平,收入環比增長51%。主要品種整體增速超過20%,其中六位地黃丸、感冒清熱膠囊、牛黃解毒片增長較快。
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內部銷售結構調整效果初顯,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3pp至45.4%,較2009年全年提升2.7pp。
報告期內應收票項目有所增加,存貨下降1.34億元,應付款項有所增加,經營現金流同比增加32%至2.8億元,經營質量保持了一貫的高品質。
負面:
加大銷售力度後,銷售費用上升89%至2.6億元,銷售費用率同比上升6.1pp至22.8%,導致營業利潤率同比下降1.7pp。
發展趨勢:
公司品牌基礎雄厚,同時具備豐富的產品資源,有42個品種進入基本葯物目錄,將受益於醫保覆蓋增加帶來的需求增長。品牌價值受制於體制弊端一直未能充分發揮,公司為此進行了長期漸進式改革。一季度營銷推動帶來的向好變化體現了內在潛力,未來上升空間取決於體制方面的改革力度,可作積極關注。
盈利預測調整:
我們維持業績預期,2010、2011年每股經營性收益分別為0.65和0.78元。
估值與建議:
目前股價對應2010年和2011年動態市盈率41x、34x,公司渠道和品種具備一定優勢,營銷改革帶來積極變化,維持「審慎推薦」。
報告標題:同仁堂(600085)一季度凈利潤超預期,關注集團資產整合2010-04-27 09:25:34
一季度凈利潤超預期:2010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11.47 億元,同比增長38%,凈利潤9928 萬元,同比增長23%,每股收益0.19 元,超過我們0.17 元的預期。凈利潤增長超預期有2 個原因:①2009 年第四季度公司控制發貨,一季度公司採取有效促銷措施,加大促銷力度,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增長38%;②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提高。
綜合毛利率提高,經營活動現金流非常好: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提高4.3 個百分點,主要是公司高毛利率產品收入增長較快,公司生產成本控制較好。公司期間費用率同比提高5.9 個百分點,主要是公司加大了促銷力度,增加了銷售費用投入,導致銷售費用同比增長89%。應收賬款周轉天數27 天,存貨周轉天數247 天,周轉均同比加快。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0.54 元,遠高於每股收益,主要是存貨較期初減少,應付賬款較較期初增加,說明公司一季度經營質量非常好。
關注同仁堂資產整合:我們認為同仁堂集團層面整合是大勢所趨,同仁堂集團最好的資產健康葯業,目前門店500-600 家,門店數量擴張很快,未來單店規模穩步上升,2009 年收入規模超過30 億元,凈利潤超過3 億元。
維持增持評級:我們維持公司2010-2012 年每股收益0.62 元、0.71 元、0.82元,同比分別增長13%、14%、15%,對應的預測市盈率分別為43 倍、37 倍、32 倍。公司堅持穩健經營,考慮到同仁堂集團資產整合,公司市值有擴大的空間,我們維持「增持」評級。
⑶ 同仁堂上市公司分別是哪幾個啊
現在同仁堂的上市公司都是在北京,分別是有北京同仁堂國葯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⑷ 看看股份同仁堂
先在觀察為主,現在不要為一點小利而失大利。
⑸ H股同仁堂科技和A股同仁堂是不是一樣的
A股同仁堂股份公司600085和H股同仁堂科技HK8069的母公司都是同仁堂集團,即它們的家長是一個。但600085持有HK8069 51.02%的股本份額,前者對後者擁有控股權。
⑹ 北京同仁堂葯店可以加盟嗎
中國的001號商標,人家不加盟的。建議你去招商加盟打假維權網去問問。
⑺ 北京同仁堂屬於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
在企查查上可以看到,北京同仁堂的公司類型是:「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內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容(上市)」的意思是該公司不是國企,國企的叫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國有控股)」。叫「其他」說明不屬於外資、國有、私營控股中的任何一種,股權比較分散。如下圖: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⑻ 同仁堂到底有多少家公司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等等。。。那個才是真,是同一個集團的么
不是同一個集團,也不是同一個公司,中國特色,你懂的,哪個出名,模仿的、類似的都出來了,我買的是北京同仁堂的!
⑼ 同仁堂的十大子公司是哪些
同仁堂十大子公司分別為: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香港)國葯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葯業集團、同仁堂商業投資集團、葯材參茸投資集團、同仁堂制葯公司、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中葯配方顆粒投資公司、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
1992年7月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組建成立,2000年5月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實現了國內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五月成立了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始了向生物工程領域的初步探索。
2000年10月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記(香港)葯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同仁堂產品進入國際主流市場邁出了關鍵一步。2010年7月由北京市政府授權的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這標志著同仁堂實現了規范化的公司制的轉變,也是體制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目前,同仁堂已經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兩個中心的「 1032工程」。橫跨現代制葯工業、零售醫葯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同仁堂的宗旨是以現代中葯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國際馳名的中醫葯集團,全面提升同仁堂現有的生產經營及管理水平。
(9)同仁堂股份佔比擴展閱讀
同仁堂的發展歷程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華老字型大小「同仁堂」所在公司的全稱,至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同仁堂商標參加了馬德里協約國和巴黎公約國的注冊,受到國際組織的保護,同在在世界 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注冊登記手續,並在台灣進行了第一個大陸商標的注冊。
同仁堂目前在全國1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境內、外兩家上市公司, 連鎖門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場的店中店六百餘家,海外合資公司、門店20家,遍布14個國家和地區,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仁堂在全國各地一共擁有 41條生產線,能夠生產26個劑型、1000餘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