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紅經濟崛起 a股網紅概念股有哪些
在多數機構人士看來,網紅概念中,內容和渠道都有可能出現大市值的公司,其中版,擁有直播平台的權A股上市公司未來依然有較大的潛力。記者梳理發現,廣博股份、順網科技、宋城演藝等人氣依然較高,如廣博股份去年收購的靈雲傳媒,旗下擁有著名時尚網站「愛麗時尚網」。順網科技作為內容及渠道運營商,在網路直播中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華斯股份擬通過設立有限合夥企業投資購買北京優舍科技30%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南極電商以「明星港商城」打造網紅經濟,布局網紅經紀公司孵化網紅及網紅品牌。愷英網路旗下娛樂直播平台「板栗娛樂」2016年3月測試上線。宋城演藝2015年8月收購著名直播平台六間房等。
2. ""貪玩藍月"40多名員工實名舉報董事長是怎麼回事"
曾因貪玩藍月而名噪一時的愷英網路近年來麻煩纏身。6月28日,聖杯投資旗下「愷甲騎士」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愷英網路40多名股東及員工實名舉報》,稱愷英網路通過與利益關聯方的操作,使得聖杯和騏飛股東的數億元利益被前董事長轉移,並稱現任董事長不斷動用不明來源資金,推動愷英網路對外質押的股票不斷以低價接票,使得股東成為犧牲品。
當晚,愷英網路迅速回應此事,稱舉報文章為無端中傷,「非常同情所有合夥人尤其是有限合夥人的現實困境,但公司對兩個合夥企業沒有任何法定義務。」
(2)愷英網路大股東擴展閱讀
原董事長利益輸送,現董事長想「奪位」
「愷甲騎士」發布的舉報文章顯示,愷英網路在2015年借殼上市前夕,公司為了感謝為老員工,內部出台了1.28元/股認購的股權激勵機制,持股平台為上海聖杯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上海騏飛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這些老員工均按照愷英的要求將認購金足額匯入了指定賬戶。
然而六年後,聖杯與騏飛在拿到財務資料後突然發現:作為愷英的股東,不但沒有分紅的可能,所持有的愷英股票幾乎已經被質押、被處置、或馬上要被拍賣。不僅如此,兩公司還有數億的債務待償還。
舉報文章提到,當初聖杯和騏飛購入愷英股權的成本不是1.28元/股,而是經過愷英與利益關聯方的操作,遠遠超過10元/股,聖杯和騏飛股東的數億元利益被愷英網路前董事長王悅轉移。其作為聖杯和騏飛的實控人,簽署不對等協議為他人輸送利益,並私自將兩家平台的股票質押,導致聖杯和騏飛欠下巨額債務且無法清償,被質押的股票已經或正在被海通證券拍賣,其中聖杯的股票幾乎已經被私下處置完畢。
此外,愷英網路現任董事長不斷動用不明來源資金,使用非法手段背後推動愷英網路對外質押的股票,不斷以低價接票。據知情人士透露,現董事長金鋒通過各種手段積極推動聖杯和騏飛股票的拍賣,不斷從二級市場、大宗交易接票。
舉報文章稱,金鋒的目的是成為愷英網路的第一大股東、實控人,取代前任董事長王悅。對此,聖杯和騏飛所有股東簽署《聯合聲明》。
3. 恆大宣布借殼深深房a,會不會帶動殼資源的炒作
10月日受恆大借殼深深房消息影響,深圳國企改革集體暴動大漲逾3%,深物業A繼漲停、深深寶漲逾9%。10月11日,深圳國資改革再度板塊再度上漲超過3%,深物業A繼續漲停、深深寶A漲逾5%。深物業A近幾個交易日明顯放量,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成交量4.35億,換手率15.83%,而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深物業A的換手率達到26.02%,成交量8.35億,10月11日早盤深物業A的成交量量和換手已經逼近10月10日的換手和成交量。深深寶A近兩個交易日的成交量也明顯放大。市場主力資金對其追逐非常明顯。.
目前,市場對殼資源標的的選擇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非ST類的一些小盤股公司、地方國企開始密集出現在殼市場中,在給市場帶來新的殼資源同時,也逐步改變著殼運作的市場格局。
隨著「注冊制」推進的步伐大大放緩,以及戰略新興板或被暫時擱置,殼資源將維持較高的稀缺性,與殼相關的公司有望受到市場的關注。目前A股中存在不少擁有上市平台且長期處於「虧損」的企業。
隨著「注冊制」推進的步伐大大放緩,以及戰略新興板或被暫時擱置,A股上市公司「殼」資源類的價值有了顯著的提高。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殼」價值資源主要體現在此。
殼公司甄待轉型,並購重組後的估值提升值得期待
近幾年以來,已有諸如中國化工之類的央企集團出現了「讓殼」的範例。可以推導出的是,類似中國化工這樣「多上市平台、多同業競爭」的企業集團有較強的清理上市平台意願,之前虧損的或處於虧損邊緣的「殼資源」企業或轉型升級成的新興業務,逐漸為市場認知後獲得估值提升。
2015年共有借殼案例41起(包含借殼失敗的案例),其中14家已借殼完成。包括雅百特、法因數控、美年健康、湖北金環、愷英網路、桐君閣、凱撒旅遊、九九久、漢麻產業、九芝堂、康欣新材、黃海機械、新民科技、七喜控股。近幾年借殼上市的案例逐步增多,也反映了殼資源的重要性。
優質殼資源緊俏
市值小、業績差,這些看似不起眼,甚至不被投資者認可的A股上市公司,卻是借殼方眼中不可多得的借殼標的,而殼資源們對此甚是歡喜,畢竟這為傳統主業小市值公司提供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殼資源出現了多重變化
受國企改革和供給側改革的浪潮下,資本市場上的殼資源出現了一些變化。上市國企紛紛公開出讓股權謀求自救,一些還未被ST的個股開始加入到殼市場中。以中房股份(600890)和大楊創世(600233)為例,忠旺集團作價282億借殼中房股份,圓通速遞作價175億借殼大楊創世,兩個案例中殼資源均為非ST公司,大楊創世停牌前市值為40億元左右。
根據對過去兩年(2014年-2015年)借殼案例的梳理,我們認為具有這五方面特徵的公司更易成為被借殼的對象:1)市值小(小市值公司因其對應的收購成本較低,且殼資源的價值主要在於其上市資質)便於重組方接手:市值小於40億;2)盈利能力較差(殼資源具有更強的賣殼意願)公司主營業務低迷或者沒有主營業務:連續兩年凈資產收益率ROE小於5%;扣非和攤薄後每股收益EPS小於0.1元;3)負債比例相對較低(買殼方出於降低其償債成本的考慮);4)股權較為分散且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小於40%;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小於50%,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股權較為分散(殼資源因其股東對公司的控制能力較弱而更受青睞);5)非創業板公司(考慮到創業板公司不允許借殼)。
而今年帶有地方國企標簽的、凈利潤微薄的殼資源開始顯露出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錢江摩托、*ST獅頭、中國嘉陵(600877)等上市國企的控股股東主動進行股權的公開轉讓。在國企改革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供給側改革清理「僵屍企業」的大背景下,類似上述3家公司,通過主動公開轉讓股權、引進戰略投資者、注入優質資產的方式將是國資處理經營不善的上市國企的重要手段。由於這種資本運作由控股股東直接出面進行,「保殼」意願高,業務轉型動力足,資本整合能力有保證,因此A股中市值小、業績差、轉型訴求強烈的上市國企值得關注。
一些殼資源還沒有被ST,但他們的凈利潤已經很薄了。以錢江摩托為例,該公司已連續兩年虧損,15年預計虧損1-1.25億元。錢江摩托、*ST獅頭、中國嘉陵等3家公司均為傳統行業,目前市值均在50億及以下水平,行業遭遇瓶頸和公司業績惡化迫使公司尋求業務重組轉型。
伴隨著去產能以及國家定下的「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的目標,一些質地較差的國企資產被清理出來,通過殼資源轉讓給民企,可以變相實現參股新興產業,從控股變成參股,管理模式上也符合此前高層所倡導的淡馬錫模式,可以實現資本的自由進出,有利於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企賣殼也不失為一項管理模式創新的改革進程,未來有望繼續大力推進。
4. 借殼上市股票有哪些
1、圓通速遞600233股票。
2016年7月28日,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員會有條件通過了大楊創世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項。大楊創世(600233)公告,公司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自此,圓通成功借殼大楊創世,成為中國第一家登陸A股的快遞公司。
2、申通快遞002468股票。
2016年10月24日,艾迪西發布《浙江艾迪西流體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重大資產出售並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委員會審核通過暨公司股票復牌的公告》。這標志著申通借殼成功。
3、眾泰汽車000980股票。
2017年6月6日,金馬股份000980公告稱,7日開盤後金馬股份股票簡稱正式變更為眾泰汽車,其股票代碼保持不變。這意味著圍繞金馬股份與眾泰汽車持續一年多的並購案正式落幕,這也是「金馬股份」最後的亮相,以後的身份則是借殼上市成功的眾泰汽車。
4、貝瑞基因000710股票。
2017年4月26日,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召開了第19次會議,審核通過了成都天興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相關事宜,標志著貝瑞和康借殼上市取得了實質性的成功。
5、中公教育002607股票。
2018年7月4亞夏汽車002607公告,擬將除保留資產以外的全部資產與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11名交易對方持有的中公教育100%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資產置換。
6、海瀾之家600398股票。
2013年8月31日凱諾科技公告稱,控股股東江陰第三精毛紡有限公司擬以5.09億元的價格將凱諾科技23.29%的股權轉讓給海瀾集團有限公司。2013年4月4日,凱諾科技宣布將於2014年4月11日,將股票簡稱更名為海瀾之家。
5. 手游助攻業績飄紅 游戲公司還有什麼新玩法
《王者榮耀》的熱度持續不退,各家上市游戲公司在手游業務的「助攻」下交出了不錯的上半年「成績單」。
8月24日,《王者榮耀》正式推出新版本「齊聚長城」和新英雄「百里玄策」,加上碎片商店近期「上新」的14位英雄、22款皮膚,國內玩家為之興奮不已。幾乎同時,在8月22日至26日舉辦的德國科隆游戲展中,打著「精品游戲出海」口號的《王者榮耀》出盡了風頭,成功收獲一票海外粉絲。
王者榮耀.資料圖
如果套用需求決定論的概念,游戲玩家對《王者榮耀》最新的英雄持續跟蹤關注,既體現了手游產品的市場熱度,也從側面證明了手游產業的用戶紅利。相關專業人士指出,手游產業或將在人口(用戶)紅利的推動下進一步發展。對此,瑞銀證券分析師劉智景認為,去年手游用戶的基數是頁游用戶的2倍,手遊玩家屬於一個龐大而穩定的群體。隨著游戲產業發展和用戶要求的提高,移動游戲品質將不斷提升,這在滿足用戶的同時又進一步促進了產業的發展,表現之一就是手游付費率穩步上升,2016年付費率已達到68%。此外,當前端游轉手游的成功案例對整個市場會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的確,在頁游轉手游的發展趨勢下,「手游化」為游戲企業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力「助攻」。多家游戲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其手游收入均呈現成倍增長。
巨人網路8月25日公告,得益於移動游戲的拓展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03億元,同比增長33.61%;對應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55%。公司特別提到,上半年手游業務占總營收的比重為55.17%,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43.07%,「手游化」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果。游族網路披露,公司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6.8億元、3.39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65.34%、44.8%。其中,公司移動游戲業務收入10.74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06.78%。完美世界的公告顯示,上半年移動游戲業務實現營收17.67億元,同比增長174.39%,《誅仙手游》、《火炬之光》、《倚天屠龍記》等移動游戲表現良好。天潤數娛則披露,上半年實現營收9137.52萬元,同比增長153.88%,布局手游業務帶來了業績的逐步釋放。
下半年手游業務有何看點
從資本市場的行情表現看,在傳媒板塊整體低迷之際,上半年手游概念股如三七互娛(21.17 停牌,診股)、游族網路等股價卻表現較好。由此,在手游熱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手游板塊下半年的投資機會如何,頗受關注。
三七互娛業績和股價同步上漲的背後,是公司旗下手游產品表現搶眼。今年7月,在公司自研手游《永恆紀元》上線一周年之際,三七互娛方面透露,該款游戲上線一年流水超過26億,單日最高流水6500萬。對三七互娛而言,除了高流水外,《永恆紀元》帶來了公司在海外發行業務的突破,對公司實現游戲出海具有重要意義。據悉,該款手游進入了全球多個重點業務地區Aop Store暢銷榜TOP10,在韓國市場最高曾躋身TOP3,長期占據榜單前十。結合此點,瑞銀證券分析師劉智景提出,對於某些廠商而言,復制《永恆紀元》成功的時間窗口期或許只有1年,因此必須深化手游戰略。
對游戲上市公司而言,在積極布局手游的共同思路之下,其切入點有所不同。比如完美世界,其針對年輕用戶多元化的偏好及新興的文化熱點,選擇積極布局二次元等細分市場游戲,並深入發掘影游聯動項目,包括原創萌寵IP《神犬小七》、與嘉行傳媒合作《烈火如歌》等。又如巨人網路,其選擇加碼研發力量,計劃每年投入逾2億元資金增加公司的游戲研發儲備資源。而天潤數娛則以女性手游為產業切入口。
據劉智景分析,從整個行業發展水平看,當前是布局移動游戲領域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將持續2至3年,對手游產業予以長期看好。在投資方向上,其認為兩類公司可能將在頁游轉手游的環境中獲得成功。「第一,像在頁游市場一樣同時具備研發和發行能力的綜合型廠商可能勝出。第二,採用差異化競爭戰略、較早實現手游轉型和游戲出海的公司也在市場中處於有利位置。」
在A股游戲企業中,世紀華通擬打造游戲全產業鏈,實現網路游戲業務類型全覆蓋、游戲產業鏈全覆蓋及游戲發行全球化的發展格局。世紀華通正在推進對點點互動的收購事宜,且在股東完成對盛大游戲90.92%股權的收購後,公司預計在1年內將盛大游戲注入上市公司。世紀華通CEO王佶表示,當前盛大游戲在全球有六大研發中心,手游收入已佔總收入的七成多,希望其與點點互動形成國內外聯動。愷英網路目前則形成了「平台+內容+VR」的戰略閉環,促進游戲業鏈縱深布局。
海外市場方面,完美世界、巨人網路、游族網路等都進行了深度布局,其中,游族網路在今年設立了印度子公司,1月至6月海外地區收入約10億元,同比增長逾1倍,公司的游戲發行業務已完成全球190多個國家及地區、8億用戶的覆蓋;吉比特簽約的數款海外游戲即將發行,《問道手游》海外版及《地下城堡》海外版已進行了相關測試。
6. 上海愷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大騙子公司,希望上海公安認真查一查!希望不要在有人上當了!
是不是騙人的,自己去全國工商總局的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這個門戶網站查一下是內否由這家公司的注冊信容息,注冊信息和網頁上的是否一致再去判斷吧
另外IT行業有一個"IT行業黑白榜「,自己網路就能看見,上面有IT行業內部對於各個公司的評價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