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食用油價格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生活必需品,2007年以來,國際國內價格持續走高,後市價格走勢如何?行內人士十分關注,有必要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分析預測。
一、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2007年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幾乎貫穿了全年。12月26日四級豆油每噸價格(下同)10714元,比年初7310元上漲3404元,漲幅46.6%;四級菜籽油出廠平均價11140元,比年初7858元上升3282元,漲幅41.8%;棕櫚油港口平均價8828元,比年初6150元上升2678元,漲幅43.5%。
江蘇省食用油市場價格持續走高。2007年末四級菜籽油批發價11338元,比年初8081元上漲3257元,升幅40.3%;零售價11762元,比年初8462元上漲3300元,升幅39%。四級豆油批發價11250元,比年初7930元上漲3320元,升幅41.9%;零售價11417元,比年初8280元上漲3137元,升幅37.9%。色拉油批發價11405元,比年初8122元上漲3283元,升幅40.4%;零售價11865元;比年初8446元上漲3149元,升幅40.5%。2008年以來,四級菜籽油、豆油和色拉油的批發價分別上升6.1%、5.6%和6.6%;零售價分別上升6.9%、8.3%7.6%和7%。
泰州市食用油市場零售價格持續走強。2007年末四級菜籽油零售價114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3000元,升幅35.7%。四級豆油零售價112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2800元,升幅33.3%。色拉油零售價112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2800元,升幅33.3%。2008年以來,四級菜籽油、豆油和色拉油的零售價分別上升8.8%、10.%和12.5%。
二、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國內油料減產,進口信賴度進一步提高,是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高位的決定因素。據監測,2007年我國大豆、菜籽和花生播種面積呈兩減一增態勢,總面積繼續下降。其中大豆880萬公頃,較上年減少48萬公頃,減幅5.2%;油菜籽648萬公頃,較上年減少41萬公頃,減幅6%;花生468萬公頃,較上年增加11萬公頃,增幅2.4%。預計油料總產下降,其中大豆1450/1500萬噸、油菜籽1000/1200萬噸、花生1500萬噸左右。初步統計,2007年國內食用植物油總產量900萬噸左右,較上年降低6.3%。其中2007年我國大豆產量145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的消費量600萬噸,折油100萬噸;油菜籽產量110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的消費量1000萬噸,折油350萬噸;花生產量140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消費量660萬噸,折油220萬噸。去年我國大豆進口量3100萬噸,植物油進口量預計達到840萬噸,全年進口油脂油料摺合食用油量高達1500萬噸左右,國內植物油對外信賴度高達62.5%,比上年56.8%提高5.7%。
二是國際糧油價格上漲,拉動其進口成本上升,帶動國內市場價格上揚。受原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部分主產國因災減產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糧油價格大幅上漲,1~11月平均,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豆油價格均比上年同期上升50%左右。另外,國際海運費用大幅上漲,也增加了進口糧油的成本。12月中旬,我國進口大豆和豆油的到岸價比年初分別上漲79%和53%。
三是不規范經營行為是推動食用油價格上漲的人為因素。一些地方出現少數企業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現象;有的企業故意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推動物價上漲。
三、促進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平穩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國家堅持宏觀調控長效機制,促進國內市場物價穩定。國家繼續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執行力度,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生產發展,保障市場供應和低收入群眾生活。目前,生豬生產正在恢復增長,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國家糧食庫存充裕,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於求,完全能夠保證市場供應。
二是調整大豆進出口關稅、增加國儲大豆、豆油進口數量,豐富國家調控國內食用油市場的物質基礎。
三是中央儲備食用油適時投放市場,平抑市場價格。為保證節日期間食用油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國慶前夕,國家有關部門在糧食批發交易市場組織競價銷售中央儲備食用油20萬噸,貨源主要分布在京津滬和東南沿海等主銷區。這次競價銷售進展順利,所有標的全部成交。豆油成交均價8508元/噸,菜籽油成交均價9083元/噸,均略低於當地市場價格。
四、2008年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走勢分析預測
全球2008年油脂油料供應情況不容樂觀。由於全球油籽減產、各國政府制定的生物燃料目標雄心勃勃,全球油脂油料市場形成結構性缺口。預計2007/2008年度(當年10月至下年9月)全球10種油籽產量3.88億噸,比上年減少1650萬噸,下降4%;消費總量預計4.1億噸,增長3.7%;預計產消缺口2100/2200萬噸。其中大豆1900萬噸、油菜籽200多萬噸。
預計2008年國內油菜籽增產。由於07年油菜籽價格走高,種植面積將小幅增加,預計全國種植面積將增加4.5%。
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市場價格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通脹」確定為2008年經濟工作的基調之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大力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依靠自身確保糧食安全」作為根本之策敲定,強調「決不放鬆糧食生產,必須把糧食生產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不脫銷不斷檔」,努力實現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不大漲不大落」,成為2008年農業工作要完成的主要任務之一。國家糧食局按照中央部署,2008年將著力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油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
國家政策力促油菜播種面積提高。為了調控國內食用油價格過快增長,2007年9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在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優勢區,中央財政將對農民種植油菜給予每畝10元補貼,鼓勵農民利用冬閑田擴大「雙低」油菜種植面積。力爭到2010年,我國油料種植面積比2006年擴大6%左右;到「十一五」期末,油料單產比2006年提高6%左右。力爭到2010年我國油料總產量增長14%。
繼續增加食用油進口。繼調整大豆進出口關稅、增加國儲大豆、豆油進口數量之後,國家決定將大豆進口關稅下調至1%的期限延長至2008年3月底;又計劃進行第二批大豆、豆油進口采購,用於投放國內市場,平抑物價。
國家糧食局進一步加強糧油市場價格監測。國家糧食局在全國設立了332個糧食市場信息監測點,跟蹤掌握食用油的供需狀況,國家糧食局正在建立全國重點食用植物油企業加工、銷售、庫存和價格監測制度,擬從2008年初正式實施。
國家實施價格干預措施。在大力發展生產、切實保障供應的同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強化對價格的管理、監督和必要的調控,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根據價格法的規定,採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實行提價申報,達到一定規模的生活必需品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制度。對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非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規定履行提價申報、備案程序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查處。
春節食用植物油消費旺季的影響。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按常規油脂消耗量高於平常,節前都會出現一輪采購高峰。
綜上分析預測,2008年全球油脂油料市場結構性缺口,國內食用油產不足需,決定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國家宏觀調控長效機製作用逐步顯現,油料產量增加,將增加國內食用油有效供給量,促進國內產需平衡;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力度進一步加大、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手段進一步完善和實施價格干預措施等,將利於緩解國內食用油市場供需矛盾、促進市場趨穩、控制價格上行速度。個人認為,2008年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將會維持高位運行態勢,市場趨穩,價格上行速度趨緩。同時,由於國內食用油漲價已經持續一年,居民心理准備比較充分,春節所需食用油的采購已超前行動,節日期間國家會加大對市場調控力度,今年春節食用油市場相對平穩,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很大。
搞不懂,你的餓補充,請你說明白一些.
❷ 中國食用油期貨價格行情
2021年11月以來國內食用油普遍進入銷售旺季,食用油價位預計均上漲,導致期貨行情上升。
1.受市場需求拉動,國產油菜籽價格持續緩慢上漲,使得食用植物油價不同程度上漲
新季油菜籽一上市,就受下游市場消費需求拉動,油菜籽消費不斷上升,價位持續保持在高價位。月末,湖北地區油菜籽進廠價每斤3.07元,同比增長2.9%;當新季植物花生上市了,因多家榨油廠還未開始大量收購新季花生,且農戶們不舍低價售賣,使得新季花生市場總體偏淡。十一月下旬,一些油廠的補庫需求增多使得新季花生價格小幅度上漲。
2.國際油菜籽價格持續回升,食用植物油價格也預計均上漲
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回調,帶動豆油價格也持續上漲;有個別品種植物油本月增產不及預期,如馬來西亞 棕油增產比減少3.35%,使得棕 油供給減少,價格上漲。十月份,24度棕 油外售每噸約為1314.8美元,同比和環比均上漲10個百分點以上。
3.國內外油脂價格持續高位價格
在油料方面,由於社會公眾消費需求增加和國際油菜籽供給緊缺的影響,我國國產油菜籽價位持續保持在高價位。山東、河北和河南等地區新季花生持續上市,在市場短期內供給還是比較充足。從目前來看,采購商還在持續觀望中,榨油廠還開始放量采購,壓榨率較低,預計短期內新季花生價位較低。在油脂方面,冬季是食用植物油銷售旺季,但棕 油庫存價處於較低位,又由於油料價格緩慢上漲,預期國內食用植物油價格會在高價上運行。
國際市場上的油菜籽收產量的減少而給予市場的供給偏少,供給偏緊,市場需求不變或者增加,都會使得油菜籽價格上漲,油價也跟著上漲。從十月份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中得知,全球2021年度食用植物油庫存已剩2294萬噸,相比去年下降5.18%。預計在短期內全球食用植物油仍然保持高價格出售。
❸ 大豆油還會降價嗎
受國際市場影響,此前持續飆升的食用油,特別是大豆油價格踏上「回歸路」:「金龍魚」「福臨門」等眾多品牌近期紛紛下調價格,部分品牌降價幅度超過10%。
專家認為,此番食用油價格集中回調,主要歸因於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及美元反彈,短期內可能還有進一步下滑的空間。但從未來走勢看,就此斷言國際豆類期貨及豆油價格告別牛市,仍為時過早。
2007年底以來一直「高高在上」的食用油價格,近期開始走下坡路:「金龍魚」宣布,旗下食用油在全國范圍內降價10%左右後,「福臨門」「海獅」等知名食用油品牌也紛紛加入降價的隊伍。
「此番食用油價下調主要是受國際市場影響所致。」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何笑凡說,「反映未來現貨價格預期的豆油、大豆期貨價格,近來持續大幅下跌。」
7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大豆、豆油、棕櫚油等期貨價格大幅下跌,帶動國內相關期貨品種價格走低: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一號主力合約價格從7月初的高點每噸5241元,跌至8月18日收盤時的每噸4201元,跌幅接近20%;豆油主力合約價格則從7月初的高點每噸12222元,降至8月18日收盤時每噸8876元,跌幅超過27%。[[[下一頁]]]
分析人士認為,大豆油現貨、期貨價格雙雙回調,主要原因是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華聞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研究員劉志鵬表示,原油價格近期顯著回落,使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開發的利潤相對降低,植物油需求預期減少,從而引發國際市場植物油價格整體下滑。
「另一方面,美元反彈對包括農產品(000061行情,愛股,資訊)在內的商品期貨市場走勢形成壓制。」上海久恆期貨總經理助理彭琪指出。近期,美元匯率一路強勁反彈,反映美元綜合比價的美元指數升至77附近,達到5個多月來的高點。
從供應方面來看,全球主要的大豆出產國阿根廷農民罷工近期結束,大豆、豆油恢復出口。再加上8月份以來,大豆主產區美國、巴西的天氣持續良好。「增產預期增強,市場供應增加,是食用油價格回落的間接影響因素。」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何笑凡說。
專家預測,短期內,國內市場大豆油價格還會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據統計,1月至7月,我國進口大豆207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2.8%,8月份進口大豆的到港量預計將達400萬噸。由於前階段國際市場大豆價格高企,國內部分油廠進口大豆壓榨虧損,甚至因此停工。在油廠開工不足的情況下,大豆進口量增加將對市場價格形成壓制。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國際、國內大豆實現增產、增收幾乎成為定局,階段性供給能力將會顯著增強。」期貨分析師何笑凡說,「這也將成為推動豆油價格短期內繼續下行的重要因素。」[[[下一頁]]]
「但是,如果要斷言國際農產品就此告別牛市,還為時過早。」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李超民表示,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屬於正常的短期現象。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目前全球農產品的供需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主要是美國等國家發展生物燃料的政策導致全球糧食供給減少。因此未來幾年內,農產品價格上升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❹ 食用油會漲價嗎
散裝食用油價格沖高回落 企業正積極組織貨源,近期仍有可能下降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連續上漲後,食用油價格已下跌。15日,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批發價、零售價均出現下跌,其中批發價跌幅達6%,預計近期食用油價格仍會小幅下降。
現狀散裝食用油價格下跌
監測數據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價格穩中趨降,菜子油、大豆油(一級散裝)批發價均在每斤7.80元左右,比上周的每斤8.30元下降6%;散裝菜子油、大豆油零售價均為每斤8.30元,比上周的每斤8.50元下降2%。超市中的桶裝食用油價格基本穩定,福臨門大豆調和油(一級桶裝)為64.50元/5升,魯花桶裝花生油(一級壓榨)為129元/5升,與上周價格持平。
據了解,市區的散裝菜子油主要從本地采購,散裝大豆油主要從山東等地調運。昨天,在市區東風路上的珠海糧油店,一位姓何的店主說,近幾天,散裝油的價格稍微跌了一點,每斤下降0.2元左右,色拉油從每斤8.5元下降到8元,跌幅最大。
市區時代、世紀聯華、蘇果等超市桶裝食用油價格在本月初上調後,本周的價格一直保持穩定。
分析綜合調節因素所致
3月5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糧食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正確認識當前食用植物油市場形勢,指導企業做好食用油生產、銷售和供應等工作。另外,經國務院批准,將2008年大豆1%進口暫定關稅的實施終止期從3月31日延長至9月30日,大大降低大豆進口成本,抑制植物油價格漲勢。同時國家增加農業補貼,嚴控農資漲價,大力支持油子種植等措施,已使大豆和油菜的種植面積明顯增加。
市場調節因素為:前期由於進口的大豆和豆油多用於國家儲備,使得國內油廠大面積停產或延緩生產,加劇了國內豆油供應緊張、價格持漲。如今國家儲備基本充足,油廠原料得到有效補充,國內豆油供需關系逐漸緩和。另外,東南亞棕櫚油產量提高,南美大豆增產,使得國際期貨豆油價格連續走低,目前國際期貨價格豆油(摺合人民幣)為每噸10820元,相比上周每噸11768元,下降了8.1%,對國內市場影響較大。
對市區各大超市銷售的桶裝食用油,市物價部門啟動了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每日監測食用油價格,嚴格控制食用油批零差價,嚴肅查處違規漲價行為,維持食用油市場穩定。
趨勢近期價格穩中趨降
受國際豆油價格不斷攀升的影響,加之油菜子等原料的短缺,從2月下旬起我市散裝食用油批發價上調,帶動零售價上漲,同時給桶裝食用油供應帶來較大壓力,一度造成超市某些桶裝品牌大豆油缺貨。
市壽星植物油有限公司一位姓杜的負責人介紹,近期油菜子等原料價格已經回落,每斤從3.20元下降到3.15元。
市區時代超級購物中心食用油櫃台負責人介紹,目前,魯花、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的花生油、調和油的貨源充足,能保證每天都有供應。針對大豆油的緊張狀況,超市已組織了一批桶裝大豆油貨源,將於近期投放市場。
記者同時從市糧食局了解到,目前市糧食部門也正積極組織貨源,增加食用油市場投放量,保證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據市價格監測中心預測,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進一步實施,市場進貨價下降,供應量增加,近期我市食用油價格仍將出現小幅回落行情。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秘書長夏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豆已經被跨國公司控制了,這是一個整體的產
業鏈的問題,涉及到大豆的種植、加工等許多環節。大豆價格上漲,並不偶然。」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師馬文峰告訴記者,我國大豆依靠進口很多,規模在4000多萬噸,占國內需求總量的70%以上。
對美國大豆的依賴最厲害。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家跨國公司已經壟斷了我國80%的進口大豆資源。「國內主
產區東北各省區、山東、河南等省,因為耕地資源有限,所以很多農戶改種玉米、棉花等作物。國內大豆產量一直在
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大豆油在內的食用油生產企業迫於成本壓力而向相關部門申請調整出廠價,但具體
漲幅和調價時間目前尚無法最終確定。
記者從國內某知名食用油生產企業處獲悉,估計在下個月,除花生油外的其他食用油價格將再現調價上漲。
還有消息說,一線品牌的5升裝大豆油、調和油和玉米油,目前被批準的零售價分別在55元、75元和85元左右,而
廠商的目標調整價位分別為65元、85元和95元。
❺ 棕櫚油價格如何,誰清楚
棕櫚油價格影響因素眾多,投資題材豐富,是一個極佳的期貨投資品種。影響棕櫚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國內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情況,大馬、印尼的產區天氣、收獲情況,國際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向中國出口的船運情況以及匯率變動等等。另外,東南亞地區天氣、地質災害發生頻繁,這對棕櫚油價格也將會產生經常性的影響,當地政治局勢、出口國政策變化等也對棕櫚油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用途的變化上來看,棕櫚油用途的增加近年來直接影響著其市場價格。目前,隨著能源價格的一路走高,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之一,其需求得到了迅速增長,其價格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影響。
棕櫚油價格波幅大,而且日內價格波動頻繁,投資機會較多。今年初到目前,大馬棕櫚油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50%,期間還有兩次較大幅度的調整,這種波動大的特點適合長線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而其日內價格波動頻繁又受短線交易投資者的青睞。
棕櫚油還有著較多的跨品種、跨市場套利機會。棕櫚油是國際油脂市場上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最大的品種,由於其消費與豆油、菜籽油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其價格漲跌對豆油、菜籽油影響很大,是國際食用油脂市場的風向標,同時與相關品種有著較為密切的相關性。目前,國內豆油、菜籽油期貨均已上市,與棕櫚油將形成完整的油脂期貨系列,這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跨品種套利機會。
棕櫚油期貨交易門檻較低,適於一般大眾投資。棕櫚油期貨交易所收取的交易手續費設定為不超過6元⁄手,按照棕櫚油現貨價格8100元⁄噸計算,每手棕櫚油合約(10噸)的交易手續費不到合約價值的萬分之一。低手續費意味著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按照棕櫚油的最小變動價位2元⁄噸計,變動一個價位,投資者每手棕櫚油的價值變動20元,而買賣一手費用不超過12元,加上期貨經紀公司的手續費後,看對方向的投資者都有利可圖。
❻ 食用油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受疫情、極端天氣影響、部分國家限制食用油出口,以及俄烏沖突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全球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其中棕櫚油、豆油和葵花籽油等部分品種食用油漲幅,達到創紀錄高位。
小夥伴們知道,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不僅對食用油需求大,而且對國外食用油進口量也很大。受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動性因素影響,此次國際食用油價格上漲,不僅引發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價格上漲,但供需形勢總體穩定,食用油價格仍存在回調可能,是由於國內居民食用油消費,主要是以豆油、菜油、花生油為主,因此市場漲價預期受限。目前,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營養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預計對食用油的需求也將會逐漸下降,而且我國在穩定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基礎上,今年逐漸擴種大豆油料,並持續促進各類特色油料作物和木本油料的生產,從而提高油料的綜合保障能力,這樣就進一步加強了國內食用油生產、供應的穩定性,從而能夠有效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
❼ 核桃油多少錢一斤
一般從種植戶處購買價格是40到50元一斤,野生核桃油價格大概是70到80元一斤。包裝油普遍價格是30到100元不等,但是由於使用天然冷榨法,出油率很低,加上核桃原料成本高,所以市場上低於70元一斤的一般都是調和油。
核桃的油脂含量高達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樹上油庫」的美譽。利用現代工藝提取其精華,這就是核桃新一代產品——核桃油。核桃油是選取優質的核桃做原料,並採用國際領先的工藝製取出來的天然果油汁。在國際市場上,核桃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同橄欖油一樣備受消費者青睞。
核桃油的功效
核桃油新鮮純正、營養豐富、口感清淡,易被消化吸收,是兒童發育期,女性妊娠期及產後康復的高級保健食用油。本品的營養含量: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2%,亞油酸Ω-6≥56%、亞麻酸Ω-3≥14%,富含天然VA、VD等營養物質。酸度≤0.5,口感清淡無異味,純生原味,特別適合寶寶嬌嫩腸胃。
核桃油有強身健體的作用:這是由於核桃能夠提供充足的熱量。有數據測算,每100克的核桃仁便可提供約630千卡的熱量,相當於米飯熱量的3-4倍。因此在冬天常吃些核桃還可以起到禦寒的作用。
核桃油有美容養顏的作用:這是由於核桃油富含人體必需脂肪酸,同時還富含一種與皮膚親和力很強的角鯊烯。這兩種物質能迅速被皮膚所吸收,能有效保護皮膚的彈性的潤澤;能消除面部皺紋,防止肌膚衰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核桃油 (採用核桃仁為原料壓榨而成的植物油)
❽ 食用油還會漲價嗎
散裝食用油價格沖高回落 企業正積極組織貨源,近期仍有可能下降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連續上漲後,食用油價格已下跌。15日,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批發價、零售價均出現下跌,其中批發價跌幅達6%,預計近期食用油價格仍會小幅下降。
現狀散裝食用油價格下跌
監測數據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價格穩中趨降,菜子油、大豆油(一級散裝)批發價均在每斤7.80元左右,比上周的每斤8.30元下降6%;散裝菜子油、大豆油零售價均為每斤8.30元,比上周的每斤8.50元下降2%。超市中的桶裝食用油價格基本穩定,福臨門大豆調和油(一級桶裝)為64.50元/5升,魯花桶裝花生油(一級壓榨)為129元/5升,與上周價格持平。
據了解,市區的散裝菜子油主要從本地采購,散裝大豆油主要從山東等地調運。昨天,在市區東風路上的珠海糧油店,一位姓何的店主說,近幾天,散裝油的價格稍微跌了一點,每斤下降0.2元左右,色拉油從每斤8.5元下降到8元,跌幅最大。
市區時代、世紀聯華、蘇果等超市桶裝食用油價格在本月初上調後,本周的價格一直保持穩定。
分析綜合調節因素所致
3月5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糧食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正確認識當前食用植物油市場形勢,指導企業做好食用油生產、銷售和供應等工作。另外,經國務院批准,將2008年大豆1%進口暫定關稅的實施終止期從3月31日延長至9月30日,大大降低大豆進口成本,抑制植物油價格漲勢。同時國家增加農業補貼,嚴控農資漲價,大力支持油子種植等措施,已使大豆和油菜的種植面積明顯增加。
市場調節因素為:前期由於進口的大豆和豆油多用於國家儲備,使得國內油廠大面積停產或延緩生產,加劇了國內豆油供應緊張、價格持漲。如今國家儲備基本充足,油廠原料得到有效補充,國內豆油供需關系逐漸緩和。另外,東南亞棕櫚油產量提高,南美大豆增產,使得國際期貨豆油價格連續走低,目前國際期貨價格豆油(摺合人民幣)為每噸10820元,相比上周每噸11768元,下降了8.1%,對國內市場影響較大。
對市區各大超市銷售的桶裝食用油,市物價部門啟動了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每日監測食用油價格,嚴格控制食用油批零差價,嚴肅查處違規漲價行為,維持食用油市場穩定。
趨勢近期價格穩中趨降
受國際豆油價格不斷攀升的影響,加之油菜子等原料的短缺,從2月下旬起我市散裝食用油批發價上調,帶動零售價上漲,同時給桶裝食用油供應帶來較大壓力,一度造成超市某些桶裝品牌大豆油缺貨。
市壽星植物油有限公司一位姓杜的負責人介紹,近期油菜子等原料價格已經回落,每斤從3.20元下降到3.15元。
市區時代超級購物中心食用油櫃台負責人介紹,目前,魯花、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的花生油、調和油的貨源充足,能保證每天都有供應。針對大豆油的緊張狀況,超市已組織了一批桶裝大豆油貨源,將於近期投放市場。
記者同時從市糧食局了解到,目前市糧食部門也正積極組織貨源,增加食用油市場投放量,保證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據市價格監測中心預測,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進一步實施,市場進貨價下降,供應量增加,近期我市食用油價格仍將出現小幅回落行情。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秘書長夏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豆已經被跨國公司控制了,這是一個整體的產
業鏈的問題,涉及到大豆的種植、加工等許多環節。大豆價格上漲,並不偶然。」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師馬文峰告訴記者,我國大豆依靠進口很多,規模在4000多萬噸,占國內需求總量的70%以上。
對美國大豆的依賴最厲害。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家跨國公司已經壟斷了我國80%的進口大豆資源。「國內主
產區東北各省區、山東、河南等省,因為耕地資源有限,所以很多農戶改種玉米、棉花等作物。國內大豆產量一直在
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大豆油在內的食用油生產企業迫於成本壓力而向相關部門申請調整出廠價,但具體
漲幅和調價時間目前尚無法最終確定。
記者從國內某知名食用油生產企業處獲悉,估計在下個月,除花生油外的其他食用油價格將再現調價上漲。
還有消息說,一線品牌的5升裝大豆油、調和油和玉米油,目前被批準的零售價分別在55元、75元和85元左右,而
廠商的目標調整價位分別為65元、85元和95元。
❾ 原油價格對植物油價格的影響有多大
植物油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我國每年都會向國外進口大量的生物柴油,並呈上升版趨勢。目權前的國際油價對於植物油來說,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因為植物油的生產成本也不低,如果油價繼續下跌。那麼植物油的生產將無以為繼。
原油價格不僅影響著頁岩氣的生產商激情,也很大程度的影戲著植物油價格的生產激情,最終誰是獲勝者還能難說,就看誰能撐到最後。
植物油價格如果持續下跌,那麼對於用於生產植物油的農產品必然需求減少。因此,以大豆為例,在期貨市場上,大豆的需求減少,大豆期貨價格必然下降。投資者如果關注這方面的消息,一定可以聯想到此處。
❿ 食用油的最新價格
食用油是人們生活必需的消費品,是提供人體熱能和必需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對食用油的質量要求不斷提升。而糧油市場的逐步開放,更使食用油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成為我國的朝陽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世界上的食用油消費主要以植物油為主。按世界10種主要食用油的國家消費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國,第二位印度,第叄位美國。這一順序與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決定消費量的首要因素。我國是食用油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世界油料生產大國,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產是也名列前茅。但是面對巨大的人口壓力和不斷增加的食用油消費量,國內食用油生產遠遠不能滿足消費需求,現今不得不進口大量的大豆、大豆油、棕櫚油、菜籽等。2005年僅大豆油及其分離品進口一項就達到1,694,411,344噸,比我國2005年1-12月份全國植物油加工16,122,142.09噸還要多1,678,289,201.91噸。
2006年1月1號,我國取消食用植物油關稅配額,植物油進口環境將更加寬松。2006年度國內食用油進口需求將繼續增長,平均增幅約為3-4%。其中棕櫚油進口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05年進口額為1,777,085,619美元,位居各種植物油進口的首列。
此外,食用油的消費將由散裝油向小包裝精緻油方向發展。這樣小小的轉變將造就一個市場容量超過200億,年增長速度超過30%的小包裝食用油大市場。小包裝油的行業成長,每年將有20%-25%的成長比率。而我國油脂產業總體增長大約在5%-6%,小包裝油的增長幅度遠遠高於散油的平均增長。目前,小包裝油已在城市市場打開銷路,並逐步向農村市場滲透。
行業的快速成長和豐厚的利潤空間造就了中國食用油市場上的多巨頭,出現了「金龍魚」、「胡姬花」、「福臨門」和「魯花」等著名品牌,以及「嘉里」、「中糧」等產業巨頭。國內食用油市場佔有率主要集中在這幾個主要的品牌企業,中國的食用油消費進入了品牌時代,品牌競爭十分激烈,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繼續下去。
中國食用油市場處在一個比較復雜的投資時期,既具有國家政策調整、市場空餘的大好形勢,同時也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您若想對中國食用油市場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食用油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食油價格普遍將升兩成
記者昨日在公園前地鐵站百佳超市內看到,食油貨架前有不少市民正在挑選油類,一些市民稱,油價著實讓他們嚇了一跳。一位中年婦女告訴記者,往日一瓶普通牌子的食用調和油(2.5升裝)價格絕對不會超過30元,現在卻普遍要30多元。
百佳一位銷售員稱,幾乎所有品牌的食用油價格都有所上升,調和油和罐裝油每瓶(5升)至少上升了5元,一些產品甚至上升了10多元,漲幅普遍在兩成左右。這位銷售員指著一瓶5升裝的食油對記者說,這種油之前每瓶售價為53元,但現在要賣63.9元。當記者問起漲價的原因,她則說不太清楚。
記者同時也走訪了萬佳商場以及吉之島超市等,發現市民除了對油價上升有點愕然以外,反應還算平靜。
超市限購特價油
一商場的銷售員告訴記者:「糧油的價格大概是從5日開始上升的。」由於部分食用油是在漲價前入貨的,因此這些油的價格並未上漲,目前作為特價貨推出。自從油品價格上升後,購買特價食油的市民非常多,此前曾經有一位顧客一下子買走了30箱特價食用油。百佳超市已開始採取措施限制市民購買的數量,記者看到特價食油貨架上貼著一張告示:「每人限購2瓶。」
可能導致潲水油「受寵」
有飲食業人士擔心,油價上漲可能會導致潲水油重新流入一些小型食肆,使市民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蓮香樓有關負責人張雪清認為,油價雖然上升,但是不會對他們這些老字型大小酒樓造成影響,因為食用油的價錢分攤到每一款菜式上,菜式成本不會有大的增幅,同時因為他們本著薄利多銷的原則,所以菜式價格也不會有所波動。然而,一些小規模的食店將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價格低廉的潲水油則有可能重新流入小食店。
糧油庫存充足不必搶購
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市物價局非常關注最近的糧油價格上升一事,並且每日都派人進行巡查和檢測。他認為,這次的糧油價格上升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價格低位運行一定時間後必然會出現反彈,市民沒有必要因為正常的價格波動而搶購糧油。何況物價部門會隨時對市場進行監控,必要時可啟動價格緊急預案,防止不法商人哄抬物價,欺騙消費者。誰搞亂漲價,必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廣州市糧食集團辦公室主任吳敏宜指稱,目前廣州有非常充足的糧油庫存。他認為,這次食油漲價是由正常的市場關系所造成,並不是資源性的漲價,因而不會出現脫銷。
新聞鏈接
專家分析糧油漲價原因
本報訊 (記者 李慧燕 凌慧珊) 廣東省農業廳市場信息處副處長張錦生分析,目前糧油價格普遍上揚,這主要跟這幾年糧食種植面積不斷減少有關。由於近年來糧食價格下跌,價格一度跌到每百斤稻穀僅售40元,連成本都收不回。這使得一些農戶紛紛放棄種糧食而轉種蔬菜、水果等。近3年來,廣東省糧食的種植面積便減少了150多萬畝。另外,國際糧食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也會對中國產生影響。
不過,張錦生也表示,近期糧油價格上漲,市民不必過度驚慌。前些年油、米價格一直徘徊在低谷,現在價格上漲,也和當初下跌一樣正常,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據了解,這次的糧油價格上漲是全國范圍的一次食用油價格波動。生產金龍魚的嘉里糧油公司有關人士稱,本次糧油價格上升是短期的市場行為,估計價格不會繼續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