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鐵含量98.53,錳含量0.53,是什麼材質的鋼管
不是16Mn鋼管,16Mn鋼管的Mn含量:1.20~1.60
應該就是Q275鋼管,是一種碳素結構鋼Mn含量:0.50-0.80
B. 1998國際以及國內年度大事是什麼
糧食生產在大災之年獲得好收成。1998年雖然我國部分地區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但全年糧食生產形勢仍好於上年。由於低溫多雨和洪澇災害影響,我國夏糧減產1460萬噸,早稻減產530萬噸。進入秋季,光、熱、水等綜合氣候條件大大好於上年,同時高產作物玉米種植面積擴大,秋糧增產較多。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 4.9億噸以上。
經濟作物產量有增有減。棉花因調減播種面積和長江流域棉花主產區洪澇災害的影響,產量為440萬噸,比上年減產20萬噸。油料、糖料、茶葉和水果等作物產品產量有所增長。全年油料產量2292萬噸,比上年增加135萬噸,增長6.3%;糖料產量9765萬噸,比上年增加379萬噸,增長4.0%。茶葉和水果產量分別達到66.5萬噸和549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8.5%和7.9%。烤煙產量為210萬噸,比上年減少180萬噸,減幅達46.0%。
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穩定發展。全年豬牛羊肉產量達到4355萬噸,比上年增長6.5%;水產品總產量達到3854萬噸,增長7.0%。
林業生產繼續發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開始啟動,林業投入進一步加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積 47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 8.5%。全國重點林業工程完成森林撫育面積1100 萬公頃以上,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
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全年修復水毀工程45萬處,加高加固堤防3萬公里,疏浚河道4.7萬公里。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萬平方公里。全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0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80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政企分開邁出重大步伐。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對一些重要行業進行了調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兼並破產了一批企業,同時組建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上海寶鋼集團等一批特大型企業集團。紡織行業全年壓縮淘汰落後棉紡錠512萬錠,分流下崗職工66萬人。94戶國有重點煤礦全部下放地方管理,並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關掉一批非法生產、污染嚴重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礦。
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3541億元,比上年增長8.9%。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20046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11365億元,比上年增長4.9%;集體企業4990億元,增長8.7%;股份制企業1338億元,增長1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3835億元,增長12.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753億元,增長19.6%。全年輕工業增加值8984億元,比上年增長9.1%;重工業增加值 11062億元,增長8.5%。
產品結構繼續得到改善。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的電子、信息通信產品等生產增長較快,微型電子計算機、程式控制交換機、載波通信設備、光通信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等生產比上年增長16.9%-53.7%;水泥、平板玻璃、鋼、鋼材等投資類產品增長4.7%-7.7%。市場供大於求的一些紡織產品、一般耐用消費品、部分機電產品生產增長有所減慢。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96.49%,與上年持平。工業新產品生產比上年增長4.9%。主要工業產品質量等級品率89.98%,比上年提高5.18 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下滑。全年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3331億元,比上年增長4.1%;實現利潤1473億元,下降17.0%;虧損企業虧損額1556億元,比上年多虧22.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虧損1023億元,多虧21.9%;年末產成品庫存達609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20億元,增長5.5%。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91.0,比上年下降4.2。
建築業快速發展。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56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全國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113億元,增長2.9%;稅金總額308億元,增長13.4%。施工工程個數649676個,其中投標承包工程228236個,佔全部施工工程個數的35.1%;施工面積13108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4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8705萬平方米,減少3539萬平方米。
地質勘查取得新進展。全年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9萬平方公里。新發現礦產232處,比上年增加12處。有45種礦產新增探明預測儲量,其中石油7.6億噸,天然氣2602億立方米,原煤64億噸。地質勘查完成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536萬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快速增長。年初開始,國家把增加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特別是下半年,進一步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發行1000億元長期國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4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投資15662 億元,增長19.6%;集體經濟投資3717億元,下降3.5%;城鄉居民個人投資3638億元,增長6.1%,其他經濟投資5440億元,增長19.1%。按投資管理渠道劃分,基本建設投資11904億元,增長20.0%;更新改造投資4467億元,增長13.9%;房地產開發投資3580億元,增長12.6%。
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長期國債及配套信貸資金撥付及時,到位率高,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全年農林牧漁水利投資684億元,比上年增長47.8%(其中水利投資419億元,增長58.1%),所佔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為3.2%;交通通信業投資4990億元,增長53.4%,所佔比重由18.4%上升到23.6%。房地產投資結構有所調整,經濟適用房建設進展較快。全年經濟適用房投資791億元,竣工面積5506萬平方米。投資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全年西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31.2%,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高出14.9個和16.8個百分點。
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全年118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647億元,一批項目建成投產。
全國基本建設投資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有:原煤開采351萬噸/年,大中型發電機組容量1690萬千瓦,變電設備4726萬千伏安,其中城鄉電網改造779萬千伏安,原油開采1378萬噸/年,天然氣開采24億立方米/年,新建鐵路主線正線交付運營里程900公里,增建鐵路第二線交付運營里程596公里,電氣化鐵路主線正線交付運營里程995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487公里,新(擴)建萬噸級港口碼頭年吞吐量1400萬噸,長途光纜3萬皮長公里,新建數字微波線路1萬公里。
五、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發展平穩,郵電通信業繼續快速增長。全年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增加值為5029億元,比上年增長8%。
交通運輸業,受生產結構調整和煤炭、糧食等大宗貨物地區流量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貨運量有所下降。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37706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1.3%。其中,鐵路12292億噸公里,下降6.2 %;公路5438億噸公里,增長3.1 %;水運19363億噸公里,增長0.7%;民航33.5億噸公里,增長14.9%。旅客周轉量完成10612億人公里,增長5.9%。其中,鐵路3724 億人公里,增長4.9 %;公路5950億人公里,增長7.4%;水運138 億人公里,下降11.4%;民航800億人公里,增長3.5%。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9.1億噸,增長0.5 %,受我國外貿出口增長放慢的影響,全年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3.4億噸,下降7.4%。
郵電部門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413億元,比上年增長35.7%。全國長途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17.3萬公里,全年新增局用交換機2221萬門,總容量達到 1.3億門,固定電話用戶和行動電話用戶突破1億戶大關。全國電話普及率達到10.6部/百人,其中,城市電話普及率達到27.7部/百人,農村67%的行政村通了電話。中國電信數據通信總用戶達到153.5萬戶。其中,計算機互聯網( CHINANET)用戶達到68萬戶,中國公眾多媒體用戶達到52.5萬戶。
六、國內貿易
國內市場商品銷售平穩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53億元,比上年增長6.8%,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 17825億元,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1328億元,分別增長7.1%和6.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消費品零售額 7023億元,比上年下降2.3%,集體經濟4830億元,私營及個體經濟12195億元,其他經濟 51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 %、14.9%和8.7%。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6.0 %,餐飲業增長15.7%。生產資料市場偏淡,全國大中型批發零售貿易業生產資料銷售總額11798億元,比上年下降12.7%。集貿市場發展平穩,全年商品成交額198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8%。
大型商業企業經濟效益依然不好。全國500家重點批發零售貿易企業銷售收入凈額2487億元,比上年下降1.1%;毛利率為 10.3%,下降0.7個百分點;全年實現利潤總額50億元,比上年下降16.9%。
七、對外經濟
在對外貿易方面,受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出口增長明顯放慢;受國內需求等因素的制約,進口下降。全年進出口總額324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0.4%。出口總額1838 億美元,增長0.5%。其中一般貿易出口下降4.8%,加工貿易出口增長4.9%;進口總額1402億美元,下降1.5 %。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436億美元。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械及運輸設備出口增長14.9%,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27.3%;進口增長 7.6%,占進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40.5%。面對出口形勢的變化,進一步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全年對亞洲出口雖然下降9.9%,但對歐洲及北美洲出口增長15.7%,對非洲及拉丁美洲出口增長20.1 %,對大洋洲出口增長11.0%。
外商直接投資平穩發展,對外借款下降。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額589億美元,下降7.9%。其中,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456億美元,增長0.7%;對外借款110億美元,下降8.5%。
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業務保持增長勢頭。全年簽約1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完成營業額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01億美元,增長20.9%;年末在外勞務人數32.5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
國際旅遊業有所發展。全年海外遊客入境人數634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2%,其中港、澳、台胞5625萬人次,增長12.4%,外國遊客711萬人次,下降4.3%。國際旅遊收入達126億美元,增長4.4%。
八、金融和保險業
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年末廣義貨幣(M2)為104499億元,比上年末 增長15.3%;狹義貨幣(M1)為38954 億元,增長11.9%;市場現金流通量(M0)為11204億元,增長10.1%。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569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3402億元,增長16.1%。其中,企業存款余額為32487億元,增長13.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53407億元,增長17.1%。各項貸款余額為86524 億元,增長15.5%。
證券市場在逐步規范和加強監管中穩步發展。全年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109 只,籌資440 億元。年末境內上市公司數量由上年末的745家增加到851家,市價總值達到19506億元。通過發行B股、H股共吸收外資7.7億美元。全年共發行國債3891億元(不含財政部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到期國債兌付圓滿結束。
保險事業穩步發展。全年保費收入1247億元(含外資機構),增長14.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00億元,壽險保費收入683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65億元。支付各類賠款556億元,其中財產險和短期人身險共支付賠款318億元,壽險給付238億元。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隊伍穩定發展。1998年末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918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0%。 全國共有縣級以上國有獨立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辦科研機構、大中型工業企業辦科研機構19918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86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67萬人。
科技經費投入增加。全年全國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總額為1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526億元,增長9.2%。
基礎研究工作得到加強,國家技術創新取得新進展。全年國家基礎研究投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26%。組織了一批技術創新項目和新產品試產,完成了15項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及鑒定驗收。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
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8萬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2500項,應用技術成果2.4萬項,軟科學成果1500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4700項,獲國家獎勵的成果543項。全年6次成功發射衛星。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121989件,授權專利67889件,分別比上年增長6.8%和33.1%。技術市場更加活躍。全國共簽訂技術合同28萬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30億元,比上年增長22.8%。
質量、標准化、計量工作和天氣預報等項服務進一步加強。全年全國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4500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228個。國家監督抽查 6265家企業200類7804種產品和商品。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875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212萬台件。全國共有城鄉天氣預報服務網發射站點1213個,衛星雲圖接收站點235個。全國共有地震台站1267個,遙測台網28個。全國共有1403個海洋觀測、監測站點,共獲得2082萬組海洋數據。測繪部門公開出版地圖1070種。
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入,中小學學校布局進一步調整。年末全國普通高校1022所,招生108萬人,在校生341萬人;研究生培養單位736個,招生7.3萬人,在學研究生19.9萬人;成人高校962 所,招生100萬人,在校生282萬人。普通高中13948所,在校生938萬人。各類高級中等職業學校17106所,在校生1126萬人(含技工學校學生173萬人),占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55%。全國初中在校生5450萬人,初中入學率達87.3%;小學在校生13954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 98.9%。普通初中和小學學生輟學率分別為3.23%和0.93%。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 251萬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培訓學員8682萬人次。全年共掃除文盲321萬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635個,文化館2915個,公共圖書館2721個,博物館1289個。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743 座,廣播人口覆蓋率88.2%,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283座,電視人口覆蓋率89.0%。全國各類電影放映單位6.9萬個。全年生產電影故事片82部,向國內銷售影片(含復映片)221 部,向國外銷售143 部。有10部影片在各類國際電影節上獲12項獎。全年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195億份,各類雜志25億冊,圖書73億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3706個,已開放各類檔案 3305萬卷(件)。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 31萬個,床位314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291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42萬人,其中醫院、衛生院醫生141萬人,護師、護士107萬人。全國共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5907個,衛生技術人員22萬人。婦幼衛生機構2724個,衛生技術人員7.3萬人。達到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規劃目標的縣數占總縣數的75%。農村鄉(鎮)共有衛生院5萬個,床位74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00萬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數占總村數89.5%,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3萬人。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在國內外的各項比賽中,我國運動健兒獲得了83個世界冠軍;30人3 隊68 次創31項世界紀錄。在第十三屆曼谷亞運會上獲得金牌129枚,獎牌274枚,從而3次蟬聯金牌與獎牌數亞洲第一。全民健身活動進一步開展。
十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事業加快發展。年末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共有11萬人,各級環境監測站2144個,環境監測人員5.7萬人。自然保護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單位總數已達111個;全國自然保護區達到926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136個。環境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到年末,已制定各類環境保護標准395項。年內設立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達88.0%,當年投產的建設項目同時建設防治污染設施的佔90%。全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9575個,總投資10.1億元。全國513個城市建成了2606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402個城市中建成了1994個環境雜訊達標區,面積達8684平方公里。
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開。對太湖流域日排水100噸以上的1035家排污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全流域共投入治理資金14.5 億元,878家企業完成達標治理任務,14家企業停產治理,關停取締了143家污染嚴重又治理無望的企業。年末太湖流域已基本實現全流域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的目標,太湖水質趨於好轉。
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與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的實施工作有序進行。至1998年8月止,已竣工項目323個,完成投資額189.9億元。
全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大中城市污染加劇,垃圾、農葯、化肥等污染仍然嚴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態問題比較突出。
十二、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下降。全年出生人口1991萬人,出生率為16.03‰;死亡人口807萬人,死亡率為6.50‰;全年凈增人口1184萬人,自然增長率9.53‰,比上年下降0.53個千分點。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2481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7942萬人,佔30.4%;鄉村人口86868萬人,佔69.6%。0-14歲人口比重為25.7%,15-64歲人口比重為67.6%,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6.7%,老年人口達到8375萬人。家庭戶平均戶規模為3.63人。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考慮價格下降因素,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160元,實際增長4.3%。全年城鎮竣工住宅面積4億平方米,農村竣工住宅面積8.1億平方米。
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迅速。年末99%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全國有8505萬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2735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1590萬職工參加了大病醫療費用社會統籌;152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醫療費用統籌。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106萬張,收養80萬人。城鎮建立起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6萬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6629個。全國600個城市、1242個縣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332萬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的達7208萬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53萬人,妥善安置了退伍軍人的生活和就業。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1.4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5.4億元,接收社會捐贈 122億元。
C. H型鋼98標準的和10標準的價格有差嗎
不存在差異,如果有10標准,98標准肯定停用了。
D. 鋼絞線的價格是多少 規格有哪些
鋼絞線是一種經過復雜加工的鋼材,這種鋼材在建築以及土木行業中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鋼絞線的組成是比較的多樣的,基本的最簡單的就是幾根鋼線,有些時候是會有特殊的塗層在鋼線的表面的,塗層的內容和鋼絞線實際功能相關。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鋼絞線在市場上的價格情況是什麼樣的,還有就是鋼絞線的規格有哪些,以及鋼絞線的生產廠家有哪些。
鋼絞線的價格
鋼絞線在市場上的價格是3050元到4100元。(價格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鋼絞線的規格
鋼絞線一般分1×2、1×3、1×7鋼絞線,常用的是1×7鋼絞線,規格有1×7×9.50、1×7×12.7、1×7×15.20。
1×7×17.8力學參數:強度級別為:186019602000MPa
鋼絞線的廠家
1、河北志達偉業通訊器材股份公司
河北志達偉業通訊器材股份公司始建於1998年,位於華北地區一家通訊器材生產基地-任丘市通訊工業區,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電力、通訊、鐵路線路專用材料的生產基地,是生產:高碳鋼絲(黑絲)、鍍鋅鋼絲、鍍鋅鋼絞線、鋼芯鋁絞線、架空絕緣導線、架空線路鐵件等通訊器材的專業生產廠家。
2、溧陽市萬興特種建材有限公司
溧陽市萬興特種建材有限公司是預應力鋼絞線、預應力鋼棒、預應力鋼絲、橋梁鐵路預埋件、新型腳手架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溧陽市萬興特種建材有限公司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
3、佛山市南海鳴威電訊線纜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鳴威電訊線纜有限公司,熱鍍鋅鋼絞線,電纜掛鉤,單雙槽夾板,拉線抱箍,單吊抱箍,拉線地錨,終端角鐵,單雙槽夾板;電纜掛鉤;穿線器;鍍鋅鐵線;三角支架;井下拉力環;測量輪;拉線地錨;警示管;桿箍;噴燈;分歧卡;角鐵;積水盆;甲乙托架;紅扎線;電力保護套;預留支架;穿丁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鋼絞線在市場上的價格是多少,還有就是鋼絞線有哪些規格,以及鋼絞線的生產廠家有哪些,還有就是鋼絞線的這些生產廠家的基本情況是什麼樣的,這些小編都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鋼絞線是很好的承力結構組成材料,一般在使用的時候,都是會將鋼絞線彎曲成網狀的。大家如果有使用鋼絞線的需要的話,可以參考上文有關於鋼絞線的內容。
E. 1998年的獎項
勞動就業工作有所加強。年末全國從業人員6995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7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206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71萬人;城鎮私營個體從業人員32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63萬人。再就業工程有了重大進展,通過多種途徑使609萬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與上年末持平。
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穩定,外匯儲備繼續增加。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45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1億美元。年末1美元兌8.2789元人民幣,比上年末略升9個基本點。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多年重復建設,大多數行業生產能力偏大,產品供過於求,經濟結構矛盾突出;部分國有企業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不好;部分群眾生活仍然比較困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會就業壓力較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銷售不旺;多年積累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糧食生產在大災之年獲得好收成。1998年雖然我國部分地區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但全年糧食生產形勢仍好於上年。由於低溫多雨和洪澇災害影響,我國夏糧減產1460萬噸,早稻減產530萬噸。進入秋季,光、熱、水等綜合氣候條件大大好於上年,同時高產作物玉米種植面積擴大,秋糧增產較多。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9億噸以上。
經濟作物產量有增有減。棉花因調減播種面積和長江流域棉花主產區洪澇災害的影響,產量為440萬噸,比上年減產20萬噸。油料、糖料、茶葉和水果等作物產品產量有所增長。全年油料產量2292萬噸,比上年增加135萬噸,增長6.3%;糖料產量9765萬噸,比上年增加379萬噸,增長4.0%。茶葉和水果產量分別達到66.5萬噸和549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8.5%和7.9%。烤煙產量為210萬噸,比上年減少180萬噸,減幅達46.0%。
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穩定發展。全年豬牛羊肉產量達到4355萬噸,比上年增長6.5%;水產品總產量達到3854萬噸,增長7.0%。
林業生產繼續發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開始啟動,林業投入進一步加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7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8.5%。全國重點林業工程完成森林撫育面積1100 萬公頃以上,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
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全年修復水毀工程45萬處,加高加固堤防3萬公里,疏浚河道4.7萬公里。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萬平方公里。全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0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80萬公頃。 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政企分開邁出重大步伐。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對一些重要行業進行了調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兼並破產了一批企業,同時組建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上海寶鋼集團等一批特大型企業集團。紡織行業全年壓縮淘汰落後棉紡錠512萬錠,分流下崗職工66.5萬人。94戶國有重點煤礦全部下放地方管理,並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關掉一批非法生產、污染嚴重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礦。
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3541億元,比上年增長8.9%。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20046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1365億元,比上年增長4.9%;集體企業4990億元,增長8.7%;股份制企業1338億元,增長1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3835億元,增長12.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753億元,增長19.6%。全年輕工業增加值8984億元,比上年增長9.1%;重工業增加值 11062億元,增長8.5%。
產品結構繼續得到改善。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的電子、信息通信產品等生產增長較快,微型電子計算機、程式控制交換機、載波通信設備、光通信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等生產比上年增長16.9%-53.7%;水泥、平板玻璃、鋼、鋼材等投資類產品增長4.7%-7.7%。市場供大於求的一些紡織產品、一般耐用消費品、部分機電產品生產增長有所減慢。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96.49%,與上年持平。工業新產品生產比上年增長4.9%。主要工業產品質量等級品率89.98%,比上年提高5.18 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下滑。全年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3331億元,比上年增長4.1%;實現利潤1473億元,下降17.0%;虧損企業虧損額1556億元,比上年多虧22.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虧損1023億元,多虧21.9%;年末產成品庫存達609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20億元,增長5.5%。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91.0,比上年下降4.23。 建築業快速發展。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56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全國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113億元,增長2.9%;稅金總額308億元,增長13.4%。施工工程個數649676個,其中投標承包工程228236個,佔全部施工工程個數的35.1%;施工面積13108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4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8705萬平方米,減少3539萬平方米。
地質勘查取得新進展。全年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9萬平方公里。新發現礦產232處,比上年增加12處。有45種礦產新增探明預測儲量,其中石油7.6億噸,天然氣2602億立方米,原煤64億噸。地質勘查完成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536萬米。 投資總量快速增長。年初開始,國家把增加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特別是下半年,進一步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發行1000億元長期國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4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投資15662 億元,增長19.6%;集體經濟投資3717億元,下降3.5%;城鄉居民個人投資3638億元,增長6.1%,其他經濟投資5440億元,增長19.1%。按投資管理渠道劃分,基本建設投資11904億元,增長20.0%;更新改造投資4467億元,增長13.9%;房地產開發投資3580億元,增長12.6%。
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長期國債及配套信貸資金撥付及時,到位率高,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全年農林牧漁水利投資684億元,比上年增長47.8%(其中水利投資419億元,增長58.1%),所佔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為3.2%;交通通信業投資4990億元,增長53.4%,所佔比重由18.4%上升到23.6%。房地產投資結構有所調整,經濟適用房建設進展較快。全年經濟適用房投資791億元,竣工面積5506萬平方米。投資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全年西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31.2%,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高出14.9個和16.8個百分點。
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全年118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647億元,一批項目建成投產。
全國基本建設投資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有:原煤開采351萬噸/年,大中型發電機組容量1690萬千瓦,變電設備4726萬千伏安,其中城鄉電網改造779萬千伏安,原油開采1378萬噸/年,天然氣開采24億立方米/年,新建鐵路主線正線交付運營里程900公里,增建鐵路第二線交付運營里程596公里,電氣化鐵路主線正線交付運營里程995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487公里,新(擴)建萬噸級港口碼頭年吞吐量1400萬噸,長途光纜3萬皮長公里,新建數字微波線路1萬公里。 交通運輸發展平穩,郵電通信業繼續快速增長。全年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增加值為5029億元,比上年增長8%。
交通運輸業,受生產結構調整和煤炭、糧食等大宗貨物地區流量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貨運量有所下降。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37706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1.3%。其中,鐵路12292億噸公里,下降6.2%;公路5438億噸公里,增長3.1%;水運19363億噸公里,增長0.7%;民航33.5億噸公里,增長14.9%。旅客周轉量完成10612億人公里,增長5.9%。其中,鐵路3724億人公里,增長4.9%;公路5950億人公里,增長7.4%;水運138 億人公里,下降11.4%;民航800億人公里,增長3.5%。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9.1億噸,增長0.5%,受我國外貿出口增長放慢的影響,全年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3.4億噸,下降7.4%。 國內市場商品銷售平穩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53億元,比上年增長6.8%,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7825億元,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1328億元,分別增長7.1%和6.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消費品零售額7023億元,比上年下降2.3%,集體經濟4830億元,私營及個體經濟12195億元,其他經濟51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14.9%和8.7%。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6.0%,餐飲業增長15.7%。生產資料市場偏淡,全國大中型批發零售貿易業生產資料銷售總額11798億元,比上年下降12.7%。集貿市場發展平穩,全年商品成交額198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8%。
大型商業企業經濟效益依然不好。全國500家重點批發零售貿易企業銷售收入凈額2487億元,比上年下降1.1%;毛利率為10.3%,下降0.7個百分點;全年實現利潤總額50億元,比上年下降16.9%。 在對外貿易方面,受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出口增長明顯放慢;受國內需求等因素的制約,進口下降。全年進出口總額324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0.4%。出口總額1838億美元,增長0.5%。其中一般貿易出口下降4.8%,加工貿易出口增長4.9%;進口總額1402億美元,下降1.5%。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436億美元。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械及運輸設備出口增長14.9%,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27.3%;進口增長7.6%,占進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40.5%。面對出口形勢的變化,進一步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全年對亞洲出口雖然下降9.9%,但對歐洲及北美洲出口增長15.7%,對非洲及拉丁美洲出口增長20.1%,對大洋洲出口增長11.0%。
外商直接投資平穩發展,對外借款下降。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額589億美元,下降7.9%。其中,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456億美元,增長0.7%;對外借款110億美元,下降8.5%。
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業務保持增長勢頭。全年簽約1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完成營業額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01億美元,增長20.9%;年末在外勞務人數32.5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
國際旅遊業有所發展。全年海外遊客入境人數634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2%,其中港、澳、台胞5625萬人次,增長12.4%,外國遊客711萬人次,下降4.3%。國際旅遊收入達126億美元,增長4.4%。 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年末廣義貨幣(M2)為10449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3%;狹義貨幣(M1)為38954億元,增長11.9%;市場現金流通量(M0)為11204億元,增長10.1%。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569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3402億元,增長16.1%。其中,企業存款余額為32487億元,增長13.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53407億元,增長17.1%。各項貸款余額為86524億元,增長15.5%。
證券市場在逐步規范和加強監管中穩步發展。全年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109 只,籌資440 億元。年末境內上市公司數量由上年末的745家增加到851家,市價總值達到19506億元。通過發行B股、H股共吸收外資7.7億美元。全年共發行國債3891億元(不含財政部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到期國債兌付圓滿結束。 科技隊伍穩定發展。1998年末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918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0%。 全國共有縣級以上國有獨立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辦科研機構、大中型工業企業辦科研機構19918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86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67萬人。
科技經費投入增加。全年全國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總額為1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526億元,增長9.2%。
基礎研究工作得到加強,國家技術創新取得新進展。全年國家基礎研究投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26%。組織了一批技術創新項目和新產品試產,完成了15項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及鑒定驗收。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
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8萬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2500項,應用技術成果2.4萬項,軟科學成果1500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4700項,獲國家獎勵的成果543項。全年6次成功發射衛星。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121989件,授權專利67889件,分別比上年增長6.8%和33.1%。技術市場更加活躍。全國共簽訂技術合同28萬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30億元,比上年增長22.8%。
質量、標准化、計量工作和天氣預報等項服務進一步加強。全年全國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4500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228個。國家監督抽查6265家企業200類7804種產品和商品。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875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212萬台件。全國共有城鄉天氣預報服務網發射站點1213個,衛星雲圖接收站點235個。全國共有地震台站1267個,遙測台網28個。全國共有1403個海洋觀測、監測站點,共獲得2082萬組海洋數據。測繪部門公開出版地圖1070種。 環境保護事業加快發展。年末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共有11萬人,各級環境監測站2144個,環境監測人員5.7萬人。自然保護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單位總數已達111個;全國自然保護區達到926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136個。環境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到年末,已制定各類環境保護標准395項。年內設立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達88.0%,當年投產的建設項目同時建設防治污染設施的佔90%。全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9575個,總投資10.1億元。全國513個城市建成了2606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402個城市中建成了1994個環境雜訊達標區,面積達8684平方公里。
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開。對太湖流域日排水100噸以上的1035家排污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全流域共投入治理資金14.5億元,878家企業完成達標治理任務,14家企業停產治理,關停取締了143家污染嚴重又治理無望的企業。年末太湖流域已基本實現全流域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的目標,太湖水質趨於好轉。
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與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的實施工作有序進行。至1998年8月止,已竣工項目323個,完成投資額189.9億元。
全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大中城市污染加劇,垃圾、農葯、化肥等污染仍然嚴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態問題比較突出。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考慮價格下降因素,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160元,實際增長4.3%。全年城鎮竣工住宅面積4億平方米,農村竣工住宅面積8.1億平方米。
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迅速。年末99%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全國有8505萬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2735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1590萬職工參加了大病醫療費用社會統籌;152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醫療費用統籌。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106萬張,收養80萬人。城鎮建立起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6萬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6629個。全國600個城市、1242個縣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332萬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的達7208萬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53萬人,妥善安置了退伍軍人的生活和就業。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1.4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5.4億元,接收社會捐贈122億元。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人民群眾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洪水、斗惡浪,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一個「戰」字,可見災情的嚴重性和斗爭的緊迫性。它反映了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的莫大關心,表現了人民子弟兵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F. 中華民國98年一元錢鋼幣現值
這是台灣抄1997年(民國八十六襲年)發行的的1元新台幣硬幣。硬幣正面是1元面額,背面頭像是蔣介石,硬幣材質是銅質。按目前匯率:1元新台幣=0.2121元人民幣,1元新台幣硬幣摺合0.2元人民幣。因為國內銀行沒有開通兌換境外硬幣的業務,所以是換不了錢的。不過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全新一枚在郵幣交易市場上價值5元人民幣左右。
G. 進口鋼材的種類有哪些進口鋼材的價格
雖然我國目前工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由於原料、設備的不足,有些產品生產較國外還有些落後的。隨著交通的便利,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也逐漸增多,每年我國都會從國外進口大批鋼材用於工業生產,那主要進口鋼材有哪些呢?
合金鋼
合金鋼是在碳素鋼的基礎上添加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製成的鐵碳合金,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了。合金鋼按合金含量分類,可分為低合金鋼、中合金鋼、高合金鋼;按合金元素分類,可分為錳鋼、鉻鋼、鉻錳鋼、鉻鎳鋼等;按用途分類,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特殊性能鋼。合金鋼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磨的特性,在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而且每年的產量大約占鋼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合金鋼由於所含合金量不同價格也有所差別,含合金量較低的一般每千克售價在5-15元之間;含碳量相對較高些,一般每千克在20元以上。
碳素結構鋼
碳素結構鋼是碳素鋼的一種,力學性能較好,在鐵路、橋梁、建築工程中廣泛應用。碳素鋼按含碳量分類,可分為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按品質分類,可分為普通碳素鋼、優質碳素鋼;按用途分類,可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市場中一般普通碳素鋼價格每千克在10元以內,優質碳素鋼每千克價格在20元左右。
模具鋼
模具鋼主要用於鍛造加工各類零件,生活中大致把其分為熱軋模具鋼、冷軋模具鋼、塑料模具鋼三大類。在機械製造、產品加工中,對模具鋼硬度、強度、柔韌性、耐磨性等工藝性能要求較高。一般的模具鋼價格每千克在10-20元左右,性能相對較好的在40元以上,有的在一百元以上。
螺紋鋼
螺紋鋼又叫做熱軋帶肋鋼筋,是中型及以上建築必用的鋼材。螺紋鋼按幾何形狀分類,依據橫肋的截面形狀和間距,英國將螺紋鋼分為I型、II型;按性能分類,我國按強度級別將螺紋鋼分為三個等級。螺紋鋼在橋梁、道路、土建工程等方面廣泛應用,在我國鋼材生產中所佔比重較大。螺紋鋼的價格在市場中一般每千克在10元以內。
進口鋼材廠家介紹
東莞市加金貿易有限公司
東莞市加金貿易有限公司是專業銷售銅合金等各類非鐵金屬的貿易公司,作為中國的對應視窗,以華南地區為中心開展業務,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也和國內貿易公司(廣東省東莞市)建立貿易合作關系,並在中國國內開展客戶第一的服務理念。
另外,不僅限於貿易公司性質,我們還積極的參與商品製造,並設立了OEM加工及金屬材料加工(分條)的工廠。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本公司亦同步改善企業的組織形式,擴大事業范圍,追求它應有的附加價值,來改進我們的業務分擔工作。
本公司對開發各種金屬原材料,以供給為基礎的零部件加工,產品組裝,品質保證,產品銷售等方面,實力雄厚,並結合不斷改善全體員工的技術能力,去摸索一條真正能為現代資訊社會作出貢獻的道路。
上海鑫鋒貿易有限公司
上海鑫鋒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辦公地點位於上海著名的會展中心地——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內。鄰近地鐵一號線及內環線、滬閔路高架,交通便捷。公司長年專業從事進口金屬材料銷售,包括不銹鋼型材、銅帶、銅棒、銅管及相關配件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航天、軍工、造船、化工、電站、建築等行業。
以下是公司產品(代理品牌)簡介:
AcciaierieValbrunaS.p.A.(義大利華寶鋼廠)
作為義大利華寶不銹鋼廠(AcciaierieValbrunaS.p.A.)的中國獨家代理,從事不銹鋼及特種合金的型材產品的銷售已有十餘年歷史。義大利華寶不銹鋼廠作為歐洲廠商,在提供各類高品質產品的同時,還可以做到同批次材料同時符合多標號標准,比如同時符合美標、歐標和英標等,這樣就能夠保證以此材料生產的產品能夠符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生產及銷售要求,比如316/316L/1.4401/1.4404。
除了多標號外,華寶的產品也能夠同時符合多個應用領域的相應行業標准,比如對應高溫用閥門管道等產品的ASTMA182和ASMESA182等標准,對應低溫用合金鋼螺栓產品的ASTMA320和ASMESA320等標准,對應鍋爐及壓力容器用產品的ASTMA479和ASMESA479等標准,對應腐蝕性煉油環境下耐硫化物應力開裂材料的美國防腐工程師協會的NACEMR0103標准,對應防硫化氫應力裂紋的油田設備金屬材料的美國防腐工程師協會的NACEMR0175標准等。
義大利華寶鋼廠擁有從冶煉到成品的完整生產線,是當今歐洲最優秀的不銹鋼型材生產商之一。主要產品為各種不銹鋼熱軋、冷軋、鍛造型材,包括不銹鋼圓鋼、角鋼、方鋼、扁鋼、六角鋼、螺紋鋼、盤圓、鋼絲、鋼坯等,還有電磁合金、鎳合金、鈦合金等型材。規格齊全,規格齊全,加工性能和成材率均優於國內同類產品。
以上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合金鋼、碳素結構鋼、模具鋼、螺紋鋼四類主要的進口鋼材,它們的產量佔了我國鋼用量的絕大部分。近幾年,隨著我國技術的發展,鋼材的進口量有了減少趨勢,不過它們的使用了還是較大的。
H. 1998年的鋼蹦一毛錢有收藏價值嗎
沒有。。2000年的才有
I. JB/T5000.4-1998鑄鋼標準是什麼
是鑄鋼材質、機械性能、檢驗等等
J. 現在鋼材價格總是下跌是不是預示著房價將要下跌
未來幾年國內房價的表現和走勢分析在國家出台一系列調控措施之後不久,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二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炒房者的投機行為受到了遏制,近期有購房意向和為買房而儲蓄的居民人數所佔比重雙雙回落。另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05年1-5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4.3%,比1-4月份回落了1.6個百分點;商品房和住宅平均銷售價格分別同比增長8.9%和11.3%,比1-4月份回落3.6和2.3個百分點;住宅平均銷售價格增長速度比1 4月份升高的省份有12個。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盡管扣除政策時滯的影響,房地產價格增長速度也只是略有回落,並沒有出現大幅度下降的情況,部分地區甚至逆市上揚。那麼,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房價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呢?筆者從以下三個角度加以分析: (一)從供需雙方的發展趨勢看,短期內,需求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長期內,房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如前所述,房地產市場需求分為生活需求、改善需求、投資需求和投機需求。生活需求和改善需求是剛性的,其變化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在宏觀調控的新形勢下,部分消費者預期房價會下跌,可能會等待房價進一步回落而持幣待購,但從長期看,這部分需求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數量巨大,也是必然要釋放出來的。而對於投資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在宏觀政策的調控下,投資者會更加理性地分析投資收益,短期內這部分需求肯定會大幅度下降。但是,從長期看,在利率、匯率政策不發生大的改變,而投資渠道單一的狀況不可能好轉的情況下,這部分從樓市中撤出的資金流向何方,今後仍然是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這些資金也許還會重新回到樓市中來,在下一波行情中繼續推高房價。 供給狀況近期內難以有大的改觀。長期看,隨著我國二手房市場的逐步規范,房地產市場化的進一步發展等因素影響,我國住房市場有效供給將會不斷增加。但房地產市場的供給主要來源於房地產開發,在目前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依然過大,房價上漲過快的前提下,房地產開發投資進一步加快是不現實的。 因此,從供需雙方的發展趨勢綜合來看,居民住房巨大需求與供給短缺的矛盾近幾年內會持續存在。在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下,近期內房地產價格增長速度會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不會太大;從長期看,房地產價格將呈現持續小幅升高的態勢。 (二)從房價的構成來看,房價下跌的空間不大。房價的構成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和項目經營期間的費用、稅金及附加等內容,再加上開發利潤。從這幾部分分析,房價增長速度會有所減緩,但房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1.土地成本持續上漲。土地是房地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整個商品房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土地新政策執行後,土地價格上漲迅速,土地供應量已出現了較大幅度減少,而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長,又進一步加劇了房地產開發土地供需矛盾。每次土地拍賣會上都在你爭我奪中,地價不斷上升,福州在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現了每畝單價達1264萬元的天價地塊。 從長期來看,由於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土地供應的有限性及區位的差異性,客觀上導致土地供應的相對不足和土地供需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地價上漲。而拆遷工作的進一步規范也相應增加了拆遷補助費用。另一方面,土地出讓金也是當地政府進行配套基礎設施的資金來源。因此土地成本將呈逐步升高的趨勢。 2.建材價格的上漲導致建安成本的不斷提高。近幾年來,由於投資的過度旺盛等因素影響導致建材價格的持續上漲。2004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比上年上漲5.6%。其中,建築安裝工程價格上漲8.2%、材料費價格上漲10.7%,建築用鋼材價格上漲17.4%。建材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了商品房竣工造價的快速上漲,2004年全國商品房平均竣工造價為每平方米1402元,比上年增長10%。 從整體上看,盡管近期建材價格有所回落,但從長期來看,原材料供應緊張趨勢仍將延續。我國電力、煤炭、石油供應緊張的局面仍將持續;鐵路運輸緊張局面難以得到根本緩解;建材價格仍將維持在高位。另一方面,隨著人們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商品房的品質會逐步提高,配套設施和環境也會不斷改善,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品房的開發成本。 3.人力成本、項目的期間費用和開發利潤都難以明顯下降。由於工資的剛性特徵,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人力成本將會持續上漲;項目期間的費用多是由政府部門徵收的,也都是經過相關部門批準的,這部分成本短期內也不可能下降;而對於企業的開發利潤,由於國家採取了加大普通商品住宅和經濟適用房建設、整頓規范市場秩序等宏觀調控政策,這部分可能會下降一些。但房地產企業作為市場中的法人主體,其著眼點只能以盈利為中心。所以從長期看,這部分成本也不會有太多的下降空間。 (三)從房地產市場主體的行為來看,房價下跌的動力不足。房地產市場的活動主體主要有三個:一是政府部門,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二是企業,主要是房地產企業和金融機構,也包括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原材料的上游企業;三是購房者,主要是居民。從這三個方面的行為動機來看,房地產價格下跌的動力明顯不足。 1.在我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同時也是房地產市場的利益參與和分配者。利益的不同導致兩者的行為取向略有不同,但不管怎樣,在當前的形勢下,他們都不希望也不會使房價大幅度下跌。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地方政府對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賴決定了他們不會希望房價的大幅度下跌。地方政府是房地產市場的頭號受益者,房地產膨脹得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益就越大。這首先表現在土地收入中。根據近日報告的數據,2001年到2003年間,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為9100億元,而在1998年,這個數據不過67億元。土地已經變成地方政府名副其實的第二財政。其次,地方政府的收益也表現在房地產的交易過程中。大多數的交易收費都直接或者間接成為了地方政府的資金。因此,房地產價格上漲不僅可以提高當地GDP的數據,而且可以使地方政府得到更多的土地出讓金,搞更多的城市建設。而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卻沒有付出任何經濟上的成本。土地的減少,銀行的壞賬,資源的衰竭,幾乎都不是由地方政府來承擔最終責任。正是這種成本和收益的極端不對稱性,使地方政府成為推動中國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因。 與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的處境則不同。一方面,由於房地產業和其他行業的高度關聯性,中央政府希望房地產能夠發揮其拉動作用,從而保持經濟的增長速度。而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不僅要單獨承受房地產業過快增長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國土資源浪費的成本,也要單獨承受房地產所可能帶來的諸如財富分配失衡等一系列的隱性成本。而房價下跌,不僅會影響剛剛培育起來的住宅產業發展,從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而且對社會穩定也沒有好處,特別對金融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因此,在這次宏觀調控中,中央政府一再強調,穩定房價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主旨。 2.銀行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行為和動機。銀行對房地產業的價格影響基本上是中性的,因為銀行對開發商的貸款緊縮減少了房地產市場的供應量,而對按揭貸款用戶的緊縮減少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量。從銀行的利益出發,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大漲和大跌都不符合銀行業的利益。但在目前銀行信貸資金大多注入房地產市場的狀況下,已經隱含著巨大的金融風險,房價下跌不僅會直接影響銀行信貸資金的回收,也可能導致整個金融系統的信用危機。 開發商是緊跟地方政府節奏的一個群體,也是對房地產市場價格走勢有良好期盼,但沒有主導能力的一個群體。但不管怎樣,作為商品房市場中的供給者,房地產開發商肯定不希望房價的下跌,而且會在和政府的博弈中選擇相應的對策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從另一個方面看,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如果房地產開發商真的有暴利,那麼房地產價格至少具有理論上的下跌空間;反之,如果房地產商的盈利空間並不大,那麼房價下跌的結果是房地產商停止開發甚至破產,但是低價格的房子依然造不出來。 3.居民的兩難選擇。住房的最終消費者居民,對於房價的漲落處於兩難選擇之中。對於還沒有購房的居民來說,他們肯定希望房價下跌,以實現他們的住房需求;但是對於大部分已經擁有房產的家庭來說,房價的大落對他們肯定沒有好處,因為房價大落,他們的資產會縮水。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整個房地產市場主體中,大多數人不希望房價的下跌。為了實現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保障社會的穩定,進行宏觀調控是中央政府的職責,但政策的著眼點是穩定房價,不是打壓房價。相應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而且只能更加緩和。因此,長期來看,全國范圍內房價的增長速度將會有所回落,並保持相對穩定,最終基本上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