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煤炭價格長期

煤炭價格長期

發布時間:2021-02-21 17:38:51

A. 煤炭從長遠考慮還行嗎

新世紀以來,煤炭行業由衰而盛,步入「黃金十年」。而眼下,受國內經濟下行與全國性產能過剩的影響,煤炭「黃金十年」戛然而止。今年前九月煤炭行業已陷入產能過剩泥潭難以自拔,不僅煤炭價格攔腰下跌,煤企虧損面不斷擴大。

價格方面看,今年前九月受下游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影響,煤價一路下跌。截止9月底,秦皇島動力煤5500大卡平倉價報376元/噸,跌至2005年以來最低點;1-9月平均價為422元/噸,較去年全年平均下跌91元/噸,相比2011年平均價格大幅下跌392元/噸。

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分析顯示,近三年來,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的價格都要下跌一個台階。2013年噸煤動力煤價格高點為650元,低點為515元;2014年的價格高點是600元,低點為470元。換言之,動力煤價格2013年跌破了600元/噸,2014年跌破500元/噸,而2015年,截止10月12日,高點為510元,低點為373元,已跌破400元大關。

受需求量減少和環保政策的多重影響,煤價持續下跌,煤企生存狀況令人堪憂!煤企虧損面不斷擴大。

中國煤炭資源網最新數據表明,9月份全國動力煤、煉焦煤礦區虧損面在八成左右。相比8月,動力煤樣本礦區虧損礦井個數佔比95.8%,環比擴大0.8個百分點,虧損產能佔比85.4%,與上月比擴大0.4個百分點;煉焦煤樣本礦區方面,虧損礦井個數佔比83.6%,收窄0.4個百分點;虧損產能佔比88.9%,收窄1.1個百分點。

此外,公布的37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中,只有17家企業實現了盈利,其他20家虧損。虧損程度進一步加劇。盈利前三名為中國神華、兗州煤業及永泰能源;虧損前三名為中煤能源、陝西煤業及國投新集。

追本溯源,此輪煤價下跌、煤企虧損程度不斷加大的根源在於產能過剩。為了改善國內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煤價大幅下跌的現狀,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及相關主管部門陸續出手救市,呼籲限產減產、嚴禁超能力開采及淘汰落後產能。

1-9月,全國累計生產原煤272514萬噸,同比下降4.3%。今年以來,國內原煤產量出現了進一步下降,主要是因為煤炭需求低迷,煤價不斷下跌,部分煤炭企業採取了限產或臨時停產措施。進入四季度,逐步進入冬季取暖用煤高峰,煤炭需求可能會出現季節性回升,預計四季度煤炭產量會較前三季有所增加,但同比將延續小幅回落態勢。

此外,從進口數據分析看,1-9月份,累計進口煤炭15636萬噸,同比減少6647萬噸,下降29.83%。其中,9月份進口煤炭1777萬噸,同比減少339萬噸,下降16.02%;環比增加28萬噸,增長1.6%。

進入四季度,雖受冬季取暖用煤高峰利好因素影響,但受國內煤炭需求疲軟、煤價低位運行及加強進口監管等因素影響,我國煤炭進口可能會繼續受到抑制,預計2015年我國進口煤總量有望收窄至2億噸左右。

受國內外多方面因素影響,短期我國經濟增長將繼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再加上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加快,下半年我國煤炭需求很可能將延續下滑態勢。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9月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官方PMI)為49.8%,連續兩月跌破榮枯線。意味著製造業整體持續萎縮,能源、原材料需求將受到抑制。

同時,作為房地產投資重要先行指標的土地購置面積和房屋新開工面積持續大幅下降。1-9月,二者分別同比下降33.8%和12.6%,其中土地購置面積降幅較前8月擴大1.7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較1-8月收窄0.5個百分點。土地購置面積和房屋新開工面積持續大幅下降意味著短期內鋼材、水泥產量或將繼續保持下降態勢,煤炭需求也將繼續受到制約。

從電力需求看,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消息顯示,1-9月份全國火電絕對發電量3153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2%。水力絕對發電量74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

上述數據顯示,前9月火電佔全國發電量的比重為75.09%,較上月的75.81%下降0.72個百分點,而水電佔全國發電量的比重為17.79%,較上月的17.11%上升0.68個百分點,水電佔比繼續擴大。

此外,進入10月份以來,動力煤方面,由於國內動力煤價格一路陰跌,導致煤企難有利潤可言,目前下游電廠日耗持續偏低,截止10月19日, 沿海六大電力集團合計耗煤量維持低位,為48.2萬噸,而合計電煤庫存高達1331萬噸。

為應對市場下滑,國內各主要煤企中煤和伊泰及同煤集團10月紛紛推出優惠措施。神華10月9日跟隨其他煤企實施優惠政策,優惠幅度在10-15元/噸。神華此次降價,表面看只是針對動力煤市場降價,但更多地反映出煤炭需求的繼續下降和煤企之間惡性競爭爭搶市場份額的事實。

總而言之,雖然經過長期下跌之後,當前煤價已經處於一個較低水平,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陷入虧損。但是,由於煤炭需求持續低迷,過剩煤炭產能遲遲不能得到有效化解,煤價低位徘徊或將成為常態。

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在10月26日召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是其中一個大熱點。當前經濟步入新常態,能源消費低速增長、市場供需寬松的格局,也為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提供了契機。後續新能源的發展將是未來的大趨勢,而轉型升級則成為煤炭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B. 當前煤炭價格要大幅上漲了嗎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5月18日說,當前煤炭供需形勢總體平穩,供給和運力均有保障,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沒有市場基礎。有關部門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引導市場煤價回歸並穩定在合理區間。

中長期合同「壓艙石」作用日益突出。隨著中長期合同制度不斷完善,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率明顯提高,對穩定供需關系和煤炭價格發揮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年度中長期合同價格一直穩定在合理區間。清潔能源替代不斷加強。通過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比重,不少地區實現了煤炭消費減量替代。5月以來水力發電量持續增加,隨著水力發電進入旺季,對火電的替代效應不斷顯現。來源:新華網

C. 中國今後 煤炭價格走勢

煤炭價格長期看能源替代,中短期看經濟周期
長期看,美國頁岩氣成功規模開回採對全球煤炭貿易造答成重大影響,頁岩氣對煤炭有環保、低成本等諸多優勢,因此存在長期替代的空間,這將抑制煤炭的長期價值區間。
中短期看,我國經濟見底回升,緩慢復甦是2013-14年的大概率事件,社會用電總量也將回升,對煤炭的需求有支撐。因此2013年煤炭價格有望出現弱反彈。
我國經濟的轉型也屬於中長期的范疇,降低單位GDP的能耗有望使用電量增長速度低於GDP增速,但城鎮化仍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主題,經濟轉型是需要一個過程,煤炭需求跟隨第二產業佔比出現下降也是必然的事件。

望採納

D. 河北省煤炭價格

http://www.sxcoal.com/3625/0/list.html

中國煤炭資源抄網 > 煤炭網 > 煤市分析 > 本網周評 > 河北煤市周評
打開這個網址就是你要的實時煤炭價格。你們河北的。

E. 煤炭價格到底由什麼決定及未來走勢

第一階段是1993年到1995年。其間1993年到1994年國家分兩步放開了煤炭價格。由於煤炭、電力企業改革的不同步,價格爭議不斷,從1994年國家又開始對電煤「放而不開」,確定電煤價格上漲幅度,進一步明確了對全國電煤實行指導價。
第二階段是1996年到2001年。其間國家試圖建立一種「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對電價實行的是「順價」政策,即國家確定一個煤炭指導價,電力價格相應提高,使電力企業消化因煤價提高而增加的成本。但在實際操作中並末真正「聯動」。1997年以來,計劃內電煤價格下跌,按照「煤電價格聯動」設計的初衷,電價應該下調,然而實際上是,電價在1994年至2001年的7年中只漲不落,電煤價格卻一路下滑,「煤電價格聯動」的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第三階段,是從2002年到2004年6月。國家從2002年起取消了電煤指導價,實行市場定價。其間,由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煤炭的需求增長,煤炭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但電價沒有放開,電煤供應沒有完全走向市場,國家不得不在每年的煤炭訂貨會上對煤電兩個行業進行協調,又在取消「指導價」後出現了「協調價」,雖然在實際操作中有「計劃」和「市場」兩種價格,但並末用「文件」的形式確定下來。
第四階段,是從2004年至今,國家重新啟動「煤電價格聯動」,並形成一整套政策和機制。此次「煤電價格聯動」是源於國辦發[2004]47號文。47號文件最大突破是「電煤價格不分重點內外,均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此後出台的「煤電價格聯動」方案出是電價隨著煤價動。從此,煤價完全市場化。在隨後的幾年中,由於煤炭價格的過快上漲,雖然發改委屢次出台《電煤價格臨時性干預通知》,但對市場煤炭價格的約束力越來越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從1993年煤炭價格逐步放開到現在,我國煤炭市場一直存在重點煤炭訂貨合同價格(計劃價)與煤炭交易合同價格(市場價)兩種價格形式,絕大部分時段是市場價高於計劃價。由於市場價更能反映煤炭市場真實的供給和需求情況,我們以市場價作為分析的對象。
以經濟學最基本的規律來看,供求關系是決定商品價格變化的根本因素。煤炭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類商品,同樣符合這一基本規律。那麼,要研究煤炭價格走勢,就要從煤炭的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拉動煤炭需求增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的增長。專業人士對經濟增長進行分析普遍採用的GDP增長率的數據,考慮到中國GDP統計的種種弊端,比如其真實性問題就經常為人所詬病,我們選取了與經濟增長聯系最為密切的發電量的數據。因為電力不存在庫存的情況,造假的可能性最小,也是最為真實的經濟數據。
炭供給量的增長主要取決於新增煤炭產能的增加,即新煤礦的投產,或老煤礦通過技改提升產能,這一切均可以通過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其增長率反映出來。
成本的增加並不直接影響煤炭的價格,而是通過影響煤炭的供給來影響價格。價格低於成本,煤礦陷入虧損,自然就會減少投資,甚至於停產,以減少虧損,供給減少到一定程度出現供不應求,價格上升。價格高於成本,投資者有利可圖,自然會加大煤礦投資,供給自然會增加,供給增加到一定程度出現供過於求,價格下跌。
煤炭行業是高危行業,特別是大多數從事地下開採的煤炭企業,一旦發生事故都會造成重大傷亡,社會影響極為惡劣,國家對煤礦安全事故極為重視。如果發生一次重大煤炭事故,該區域的大部分煤礦都會被強制進行一段時間的停產整頓。由於煤炭行業的地域性較強,這種停產整頓在短期內會嚴重影響該區域的煤炭供給,進而影響短期內的煤炭價格走勢。
煤炭價格市場化之後,國際煤炭和原油期貨價格成為影響國內煤炭價格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國際煤炭市場的風向標澳大利亞BJ現貨交易價格。國際煤炭和石油價格均是從2003年開始快速上漲的,2007年至2008年7月達到頂峰,這與國內煤炭價格的走勢基本一致。由於我國與其他國家的進出口煤炭貿易,使得國內煤炭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國際價格的影響。特別是在2007年~2008年之間,由於市場需求加上投機炒作資金的推動,國際原油期貨和煤炭價格出現了暴漲暴跌的走勢,直接引發了國內煤價的暴漲暴跌。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響煤炭價格走勢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經濟增長對煤炭的需求。
2007年從美國開始的次級債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於2008年下半年達到高潮。金融危機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方國家大幅削減消費支出,極大的打擊了中國的出口加工業。為應對經濟衰退,中國政府出台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經濟有所回升,但出口仍然低迷,與煤炭和電力相關的鋼鐵、有色金屬價格雖然有所回升,但各行業的產能過剩仍然很嚴重,這給經濟復甦蒙上了一層陰影。這決定了煤炭需求在未來一兩年內不會有大的增長。
同時,根據前文分析,前幾年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連年保持在較高的位置,2007~2008年的平均增速為28.7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4215億元,按照噸煤400元的投資額計算,將新增產能10億噸,這些產能都將在未來一兩年內集中釋放。
產能增加而需求沒有改觀,因此,我們判斷煤價繼續向下的壓力非常大。

F. 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使煤炭價格長期低迷.煤炭業未來如何去產能化

市場選擇和政策導向。現在的產能過剩,完全是因為前幾年煤炭市場較好的時候,各種相關的不相關的資本都進入煤炭行業,導致了大規模的礦井投資。而近年來前期的投資礦井開始進入生產階段,又正好趕上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加上進口煤的大量沖擊,所以產能出現了過剩。產能過剩自然導致市場的激烈競爭,和煤炭價格的持續低迷。當前的煤炭市場,價格已經嚴重偏離了價值,煤炭生產已是不經濟的現象。
當然,目前的煤炭市場競爭更多的是因為煤炭企業和行業自身的問題導致的,深層次的原因不是一句兩句能夠說清的,但是煤炭市場的不規范,投資和經營主體的多元化,以及某些大型企業不負責的傾銷行為,是導致煤炭市場雪上加霜的主要因素。
至於如何去產能的問題,是整合中國經濟的宏觀問題。去產能的關鍵是開源節流,開源即是下遊行業的拉動,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重點耗煤行業電力、冶金、化工、建材均為產能過剩行業,所以完全靠下游拉動,在近期內也是不現實的。節流:一是加強行業自律,國家要根據實際需求協調產量,生產成本過高和煤炭質量較差的企業和省份,應當引導逐步退出煤炭行業,提高煤炭行業的集中度和企業質量。二是控制煤炭開發總量,國家根據五年規劃確定支撐經濟發展的煤炭總量,防止過度開發,擾亂煤炭市場。三是加大國企開發煤炭,加強國家對煤炭這種戰略資源的管制,加強煤炭安全的管理力度。四是減少各省份對大型企業的行政指標,加強市場對生產的引導。
此外,還應當研究我國煤炭的出口問題,煤炭的綜合利用問題等等。
從長遠看,石油天然氣、核能儲量有限,新能源利用不問題,所以煤炭依然是國家能源的主力。如何發揮好煤炭的作用,理順煤炭與關聯能源的關系,以及加強煤炭行業的管理和運行水平是應該是國家的重要課題。
不足之處請見諒。

G. 煤炭價格全面市場化意味著什麼是不是煤炭行業會好起來

政府放棄本來已意義不大而且毛病很多自的計劃煤機制,不再直接插手煤炭市場運行,由煤企和電企直接對接協商長期合同。煤炭行業需要各自調整自身的經營方式,說不上好還是壞。
以上個人理解,具體建議搜下經濟時報的新聞。

H. 現在買煤合適嗎 煤炭價格一直下滑,幾月份買比較合適

這個煤炭的價格不好把握啊,現在下滑,說不定哪天就上漲了。

I. 國際煤炭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

煤炭價格雙軌制長期存在的影響
2003年以前,全國煤炭訂貨會是煤炭交易的主要方式,國家來一直以行政手段來干預煤炭價格,在計劃經濟時期,它為煤炭生產調節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作出了巨大貢獻。2003年以後隨著市場經濟逐步健全與完善,沿襲多年的煤炭訂貨會改為煤炭產運需銜接會,鼓勵煤炭供需雙方自主銜接,依法簽訂合同,但是政府還是要通過發布銜接原則和框架方案,指導產運需銜接,實際上煤炭交易價格並沒有真正完全實現市場化,仍然存在價格「雙軌制」,重點合同和非重點合同煤炭價格仍然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阻礙了煤炭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也引發了煤炭價格的上漲。
在煤電矛盾突出的時候,有關部門便會出台電煤限價措施,以減輕電力成本上漲帶來的發電企業虧損,而煤炭企業對煤價預期要高於國家限定的價格,不願與電廠簽訂長期合同,限價措施出台後,普遍出現以次充好、不簽合同現金交易等現象來規避限價。因為重點合同煤價格低且不能參與市場化,造成了非重點合同煤炭價格的一路走高。限價不僅不能達到控制電煤成本的目的,反而加劇了供需矛盾,也使得價格無法准確反映供求關系。另外因為重點合同和非重點合同煤炭價格存在較大差異,也為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引發了一系列腐敗問題。
2.2 政府調控手段不當的影響
2013年煤炭價格完全實現市場化,根據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我國工業能量在消耗總量方面一直都是處於上升的狀態,和去年這個時候相比,其消耗的總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長,單位產值的耗能量也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從煤炭行業來看,相關用戶對煤炭需求量卻在不斷減少,煤炭價格一路下行,煤炭銷售陷入了瓶頸時期,很多煤炭商家紛紛採用降價促銷的手段與同行競爭,導致煤炭的價格一直處於盲目下跌的狀態。通過相關信息的分析可得,造成這一奇怪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過去煤炭價格的無序瘋狂上漲,導致了煤炭投資蜂擁而至,無論地方政府還是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紛紛斥巨資進入煤炭行業,使得煤炭產能在短期內急速上升,並且在這個時候,國際市場上形成的過剩煤炭資源又以低廉的價格不斷轉銷至中國市場,這就使造成我國煤炭出現了過剩的情況,而價格是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的,當煤炭產品供過於求時,這種情況就只能導致煤炭價格的盲目下跌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不正常的情況,還是歸結於過去煤炭行業的投資熱潮,受利益驅動,很多企業包括部分電力企業紛紛進入煤炭行業,相關部門沒有預見到這種盲目一窩蜂投資所帶來的後果,造成了現在煤炭產能嚴重過剩,引發了煤炭價格大幅下跌。
2.3 物流因素的影響
我國的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經濟不發達的晉、蒙、陝、新、寧等省區,它們的煤炭資源總量佔全國煤炭資源總量的80%以上;而我國經濟最發達,需要能源最多的東南沿海和京、津、冀等省區煤炭資源量卻僅佔全國煤炭資源總量的10%不到。如此不均衡的生產及消費地區分布,決定了我國「西煤東運」、「鐵路、公路、海運以及內河等多種方式混合運輸」的總體物流格局,從而決定了煤炭物流在煤炭行業長足發展過程的重要戰略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煤炭西煤東運的主要方式是鐵路運輸,鐵路運輸經濟、快捷、安全且受天氣干擾小,但是受制於鐵路運力不足的影響,普通用戶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運力,而且鐵路運費以外還存在各種名目的收費。每年到大秦鐵路集中檢修期間,煤炭價格就會上升,在能源短缺、迎峰度夏等關鍵時期,鐵路車皮就更加緊張,中間環節的運作費用也會大幅增加,更加助推了煤炭價格的上漲。
由於我國煤炭物流運輸距離長,物流環節復雜以及各種名目的收費繁多等原因,造成煤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煤炭物流成本已經佔到消費價格的40%以上。鐵路運輸的煤炭主產區晉、蒙、陝的煤炭到達秦皇島港的轉運成本已經達到200元/噸,加海運費到達廣州港的煤炭價格比飄洋過海的進口煤價格還要高70元/噸,可見我國煤炭物流成本之高,極大地影響了煤炭價格。
2.4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的影響
2011年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制定了環渤海價格指數並定期發布,神華、中煤等大型煤炭企業紛紛將動力煤市場銷售價格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實行聯動。2013年煤炭價格市場化以後,多家煤炭企業紛紛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作為定價的依據。但通過長時間的研究,筆者發現以環渤海價格指數作為定價的依據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價格指數在數據收集時間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如環渤海動力煤數據採集的時間基準是上周二到本周二,發布日期是本周三,這就說明本期採集的數據信息含有本期發布之前兩期的市場信息,數據採集時間跨度太大,會引起數據的滯後,尤其在遇到周三是節假日的情況下會相應順延一周發布,這就使得數據滯後更嚴重。通過對環渤海煤炭交易數據分析可得,價格指數滯後於煤炭實際的離岸價格,並且滯後的時間也比較長,一般為兩個星期左右,在煤炭價格上升的階段,其價格指數也比煤炭實際的離岸價格要低,而當煤炭的價格處於下降的階段時,煤炭價格的指數又比煤炭實際離岸的價格高。
其次,價格指數的信息來源於市場實際成交價格和企業報價,如果企業單純以指數價格作為定價依據,如果指數下降,企業定價下降,將促使指數進一步下降,反之亦然,這將使企業定價和指數價格形成循環往復,指數價格對於實際成交價格起到了助漲或者助跌的作用。
最後,在環渤海的動力煤價格指數樣本上,代表性規格品在分類標準的設置方面過於單一,僅僅是把熱值作為樣本的分類標准。但實際上,煤炭除了熱值方面不同之外,其硫份或者是灰份的不同對煤炭的質量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在實際的煤炭交易過程中,在價格的形成方面卻忽視了這部分因素所造成的煤炭在成交時所形成的價格差異,對市場價格會形成誤導,造成價格波動。

閱讀全文

與煤炭價格長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
170000韓幣換算人民幣 瀏覽: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貴金屬微信騙局嗎 瀏覽:579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