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率互換中浮動利率債券的價值為什麼就等於名義本金
根據債券定價公式,債券價格等於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而浮動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是隨著市場利率浮動的,因此最後一期現金流(C+F)折現到倒數第二期價值就是面值,就相當於倒數第二期獲得一個面值和當期利息,以此類推,債券價值折現到當期就是名義本金,即面值F。
㈡ 什麼是利率互換業務為什麼這項業務可以使企業降低貸款成本
產品定義:
利率互換又稱「利率掉期」,是指債務人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利率走勢,將其自身的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債務,或將固定利率債務轉換成浮動利率債務的操作。它被用來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
產品功能與特點
利率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用於管理中長期利率風險。客戶通過利率互換交易可以將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轉換為另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一般地說,當利率看漲時,將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較為理想,而當利率看跌時,將固定利率轉換為浮動利率較好。從而達到規避利率風險,降低債務成本,同時還可以用來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便於債務管理。
利率可以有多種形式,任何兩種不同的形式都可以通過利率互換進行相互轉換,其中最常用的利率互換是在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間進行轉換。
案例:
某公司有一筆美元貸款,期限10年,從1997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利息為每半年計息付息一次,利率水平為USD 6個月LIBOR+70基本點。公司認為在今後十年之中,美元利率呈上升趨勢,如果持有浮動利率債務,利息負擔會越來越重。同時,由於利率水平起伏不定,公司無法精確預測貸款的利息負擔,從而難以進行成本計劃與控制。因此,公司希望能將此貸款轉換為美元固定利率貸款。這時,公司可與中國銀行敘做一筆利率互換交易。
經過利率互換,在每個利息支付日,公司要向銀行支付固定利率7.320%,而收入的USD 6個月LIBOR+70基本點,正好用於支付原貸款利息。這樣一來,公司將自己今後10年的債務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7.320%的水平上,從而達到了管理自身債務利率風險的目的。
利率互換形式十分靈活,可以根據客戶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做到「量體裁衣」,既適用於已有債務,也可以用於新借債務,還可以做成遠期起息。
幾點說明:
l 利率互換的期限與費用:美元、日元及主要外幣利率互換期限最長可以做到10年。敘做利率互換只需在每個付息日與銀行互相支付浮動(或固定)利率的利息,此外無其它費用。
l 債務和資產實際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因此債務保值工具同樣也是資產保值工具。利率互換同樣可以運用於資產的收益管理,在利率看跌時將浮動利率的資產轉換為固定利率的資產;在利率看漲時將固定利率的資產轉換為浮動利率的資產,同樣可以達到控制利率風險,增加收益的目的。
㈢ 如何計算浮動利率債券未來現金流
確定不了的 因為未來通貨膨脹率是不可知的。只能預測
㈣ 很多人選固定利率,這個選擇為什麼是錯的
因為LPR走低乃大來勢所趨源,選浮動利率更劃算;如果對中國經濟沒信心,而且極度害怕風險,對目前的利率比較滿意,選固定利率,提前鎖定你的債務總量,也未嘗不可。
如果你堅定地認為中國必將躋身發達國家,而且你自己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浮動利率,跟著LPR浮動,更劃算。
如果你計劃5年左右換房,無論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隨便選,差距其實並不大。銀行之所以給出這個選擇題,就表明二者不會有很大差別。
(4)貸款浮動利率最後一筆現金流定義擴展閱讀:
固定利率由國家規定,是在一定時期內不受社會平均利潤率和資金供求變化所影響的一種利息率。貸款合同中訂明的在整個貸款期間都不予變更的利率。在一年以上的貸款業務中,貸款合同往往要規定一個借貸雙方都同意的利率標准來計算利息;
該利率標准就稱為該項貸款的固定利率。例如,國際上中長期的出口信貸均按簽訂合同時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規定的統一利率對整個貸款期間支取的款項或貸款余額計算利息。
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各有其優缺點。固定利率便於借方計算成本,浮動利率可以減少市場變化的風險,但不便於計算與預測收益和成本。
㈤ 這個貸款的浮動利率是什麼意思
浮動利率貸款抄是利率在貸款期內根據事先約定的時間間隔、以某種選定的市場利率作為基礎利率,然後在基礎利率上加上銀行確定的某個百分點計算,利率隨選定的基礎利率的變動而浮動的貸款。
作為基礎利率的可以是中央銀行再貼現利率、國庫券利率、市場同業拆借利率、次級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或其他金融市場利率。1981年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允許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在20%的幅度內浮動; 1988年浮動幅度擴大到30%,同時包括固定資金貸款。但中國浮動利率的基礎利率是金融當局統一確定的基準利率而不是市場利率。
(5)貸款浮動利率最後一筆現金流定義擴展閱讀:
通常情況,中國的利率變化有較強的信號暗示,如經濟出現過熱勢頭,貨幣投放過快,股市行情過於火爆,商業銀行貸款上升過猛,都可能引起加息,而宏觀調控是「小鼓連錘」,一旦加息或減息舉動開始。
通常會連續操作多次,溫和調控,調節經濟步調。如出現經濟增長乏力,商業銀行惜貸,企業開工不足等,可能引起降息,同樣降息也會平穩進行,連續降息。總之,調節都會是試探性,不會一次過猛的調節
㈥ 浮動利率 利率隨基礎金融變數的變化 現金流無法估計 啥意思
應該是不能抄,持有至到期襲,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也就是說除非同事滿足上面兩點,也就是浮動利率金融債券的回收金額能夠固定(即:債券持有期間利率浮動,但是到期日如果回收金額確定,且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就應該可以)
㈦ 金融計算題 關於金融衍生品的計算題,求非常詳細的說明和計算過程 若符合要求追加200分!
先解你那第一個利率互換的問題:
由於A在固定利率上發行債券的優勢是11.65%-10%=1.65% 在浮動利率發債的優勢是0.45%
所以A在固定利率上有比較優勢 B在浮動利率上有比較優勢 差為1.65%-0.45%=1.2%
假設A和B直接互換 平分互換的收益 即各得0.6%
那麼互換後A的發債成本為LIBOR-0.6% B的發債成本為11.65%-0.6%=11.05%
所以最後結果是A以10%的固定利率發行一筆5年期的歐洲美元債券,B以LIBOR + 0.45%的利率發行浮動利率票據,然後A再向B支付LIBOR的利息,B向A支付10.6%的固定利息。如果間接通過互換銀行進行互換,那麼1.2%的互換收益就在三者之間劃分了。
對於第二個遠期合約的問題,首先你得明白幾個概念:任何時期的遠期價格F都是使合約價值為0的交割價格。交割價格K是不變的,而遠期合約價值f和遠期價格F是在變化的。
f=S(標的證券價格)-K*e^(-r*△T)=(F-K)*e^(-r*△T)
該題遠期合約的理論交割價格K=S*e^(-r*△T)=950*e^(8%*0.5)=988.77美元
如果該遠期合約的交割價格為970美元,該遠期合約多頭的價值f=S-K*e^(-r*△T)=950-970*e^(-8%*0.5)=18.03美元 也可用一問的(988.77-970)*e^(-8%*0.5)=18.03美元
第三個是可轉換債券的問題 可轉換債券相當於普通債券再加上一個標的債券的看漲期權
債券期限一共是(15*12+1)*2=362個半年 面值1000美元 票面半年利率為3.875% <收益率為4.5%(折價發行)
根據債券的定價模型 也就是對所有的現金流進行貼現 用BAⅡ+計算器可得純粹債券價值為861.111元
轉換價值=23.53*22.70=511.431美元 即現在立刻把債券換成股票只能得到511.431美元
根據無套利思想 看漲期權價值是二者之差 為349.68美元
第四個是期貨合約 滬深300指數 每點300元
3個月期滬深300指數期貨的理論價格F=3100*300*e^[(r-q)*△T)]=941697.96元 除以300 即3139點
如果3個月期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市價為3000點,期貨合約的價值f=3000*300*e^(-q*△T)-3100*300*e^(-r*△T) 結果懶得算了 准備睡覺……
第四個是二叉樹
設上漲概率為p 由50*e^8%=60p+40(1-p) 解得p=70.82% 則下降的概率為29.18%
二期 上漲到60時執行期權 期權價值為60-50=10 當降到40時 不執行 期權價值為0
則基於該只股票的平價看漲期權c=e^(-8%)(70.82%*10+29.18%*0)=6.54元
睡覺了……
㈧ 浮動利率好還是固定利率好
隨著LPR利率的出台,讓我們很多背負房貸的人,陷入了兩難的抉擇。面對新的LPR利率,可能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也不知道,到底該不該更改自己的房貸利率。
就我個人看來,要想知道LPR浮動利率,和我們貸款時候的固定利率,到底哪個更劃算一些。就需要先弄清楚兩者的區別,在根據具體的情況,判斷哪個會更加劃算一些:
所以我們在選擇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時候,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