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

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

發布時間:2020-12-23 03:47:26

『壹』 2015年9月24曰晚美原油為何暴跌

這個在意料之中的,國際原油最近一直成壓,只是美國原油庫存數據不斷減少和油井減少支撐原油價格,昨日美國公布的eia原油庫存數據有所恢復,導致原油暴跌,不過前2天就可以看出原油短線要走跌,在預料之中。

『貳』 油價下跌的原因

近來國際油價重陷跌勢的主因在於供給過剩以及需求疲弱導致的市場擔憂加劇。目前,沙特、伊拉克等中東主要產油國仍然以創紀錄的水平生產,7月歐佩克主要成員國的原油總產出仍然處於高位水平。與此同時,美國原油庫存也處在5年季節性均線之上。另一方面,來自於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導致全球原油需求放緩的擔憂情緒蔓延,這也成為拖累國際油價下滑的因素之一。此外,由於國際原油大多以美元計價。上月美聯儲主席耶倫數度開口暗示年內加息,導致美元強勁反彈,從而也給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帶來下行壓力。

一,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於求。
首先,油價的下跌從本質上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象。根據歐佩克的預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為每日2890萬桶,是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該需求水平低於上月歐佩克成員國的日均產量及維也納會議所確定的每日生產3000萬桶的目標。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近期持續增加,庫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實際石油需求增長緩慢,頁岩油供應增加和歐佩克穩產,國際石油市場出現的供應過剩情況是油價下跌不可否認的誘因之一。

二,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二:國際政治局勢和人為意圖的刻意打壓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一跌再跌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來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為因素的博弈。長期來看,頁岩油從供給增長和價格傳遞兩個層面降低國際原油價格,同時這種供應的多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加劇美國和歐佩克之間的原油產量博弈。這就有形成了另一種市場聲音-「政治意圖的刻意打壓」。美國為了控制國際經濟的脈搏,首先要對中東國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節前伊朗石油部長表示,如果歐佩克再不團結一致,原油價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體披露稱,伊拉克將對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質油給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歐佩克緊急會議上,盡管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建議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仍維持維也納會議上的論調,堅決不減產。很明顯,沙特要把美國頁岩油扼殺在搖籃里,再加上華爾街投行在唱空。油價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續做空。至於底在哪,根據對頁岩油成本的數據跟蹤,沙特心中有個底價。通過這輪大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頁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續放緩,供應過剩不斷累積爆發的一個結果。此外,供應過剩的量持續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歐佩克放棄擔當市場調節者角色,進而引發市場價格戰。

三,影響之一:油價大幅下跌,制裁俄羅斯經濟的「重拳」
俄羅斯全國的GDP有近50%來源以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壓,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一種制裁。種種跡象表明,油價的下跌與國際的政治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四,影響之二:油價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原油價格的下跌,引起了大眾商品的連鎖反映,銅、糖、豬肉、大豆等產品均出現供給過剩現象,而對市場的投機機構來說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東航、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國際油價歷史最高點時,與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簽訂了高額石油期權合約,油價快速下跌,3家企業不得不雙倍賠付,截至2008年底共賠付人民幣8億元。油價下跌,金銀避險需求刺激貴金屬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出油價目前持續破位已經開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最對貴金屬來說反而構成利好刺激,因人們在擔心經濟放緩的同時,避險需求則會提升,金銀顯然成為首選。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在油價下跌過程中,金銀表現一直比較強勁的原因。

『叄』 石油價格下跌原因。

世界原油供過於求的局面令油價大跌。和2014年6月107美元的油價高點相比,美國石油價格至今已下跌60%,目前略低於每桶44美元。以下七大因素或推動油價進一步下跌。


1、供應過剩:美國能源署(EIA)數據顯示,美國的單周能源產量相當於每天生產原油940萬桶,幾乎是32年來的最高水平。供過於求的局面將繼續打壓油價;
2、石油企業沒有停產:美國的原油產量不僅處於幾十年來的最高點,而且還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3月6日的一周時間里,美國石油產量為940萬桶,比上年同期的810萬桶猛增14.5%。能源局預計,這種增速可能延續到2016年,屆時美國原油日產量將超過960萬桶。這將是1970年,或者說逾45年來的最高點。
3、全球經濟溫和增長:全球范圍內,經濟增長停滯不前——中國開始放緩,日本負增長,歐洲乏力,美國經濟增速今年也可能下降。更重要的是,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將在2017年觸及 12年來的最低點,比一年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測的數字少了60多萬桶。一年來,國際能源署已四次下調石油需求預期,目前該機構預計,2015 年的石油日供給量過剩約40萬桶。
4、沙特可以承受更低的油價:作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特在油價為每桶90美元時才能實現盈虧平衡。然而,沙特擁有超過72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油價不斷下跌期間,這筆資金足以用來彌補損失。
5、油田的應變能力超出想像:最新調查顯示,油價為每桶40美元時,只有1.6%的油田出現了負現金流。
6、依賴石油的國家別無選擇,只能生產:在俄羅斯等以石油為支柱的主要產油國,政府也許別無選擇,只能按更低的價格生產原油。石油出口收入約佔俄羅斯政府支出的42%。換言之,對俄羅斯政府來說,在油價暴跌後減產無異於經濟自殺。
7、儲油地的選擇日益艱難:預計到2015年5、6月,庫欣及其他美國油庫都將達到飽和。目前美國石油總儲量為4.489億桶,同比增長23%,處於80年來的最高點。類似趨勢也在 世界其他地區上演。截至2014年底,經合組織(OECD)商業原油總儲量為27.41億桶,創歷史新高,相當於該組織成員國58天的消費量。此外,能源 局指出,經合組織的閑置產能集中在沙特,2014年這個數字平均為每天200萬桶左右;預計2015年將增至230萬桶,2016年達到270萬桶。

『肆』 原油一直下跌的原因

油價持續下跌的2大因素:

一,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於求。
首先,油價的下跌從本質上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象。根據歐佩克的預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為每日2890萬桶,是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該需求水平低於上月歐佩克成員國的日均產量及維也納會議所確定的每日生產3000萬桶的目標。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近期持續增加,庫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實際石油需求增長緩慢,頁岩油供應增加和歐佩克穩產,國際石油市場出現的供應過剩情況是油價下跌不可否認的誘因之一。

二,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二:國際政治局勢和人為意圖的刻意打壓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一跌再跌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來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為因素的博弈。長期來看,頁岩油從供給增長和價格傳遞兩個層面降低國際原油價格,同時這種供應的多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加劇美國和歐佩克之間的原油產量博弈。這就有形成了另一種市場聲音-「政治意圖的刻意打壓」。美國為了控制國際經濟的脈搏,首先要對中東國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節前伊朗石油部長表示,如果歐佩克再不團結一致,原油價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體披露稱,伊拉克將對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質油給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歐佩克緊急會議上,盡管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建議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仍維持維也納會議上的論調,堅決不減產。很明顯,沙特要把美國頁岩油扼殺在搖籃里,再加上華爾街投行在唱空。油價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續做空。至於底在哪,根據對頁岩油成本的數據跟蹤,沙特心中有個底價。通過這輪大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頁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續放緩,供應過剩不斷累積爆發的一個結果。此外,供應過剩的量持續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歐佩克放棄擔當市場調節者角色,進而引發市場價格戰。

三,影響之一:油價大幅下跌,制裁俄羅斯經濟的「重拳」
俄羅斯全國的GDP有近50%來源以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壓,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一種制裁。種種跡象表明,油價的下跌與國際的政治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四,影響之二:油價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原油價格的下跌,引起了大眾商品的連鎖反映,銅、糖、豬肉、大豆等產品均出現供給過剩現象,而對市場的投機機構來說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東航、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國際油價歷史最高點時,與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簽訂了高額石油期權合約,油價快速下跌,3家企業不得不雙倍賠付,截至2008年底共賠付人民幣8億元。油價下跌,金銀避險需求刺激貴金屬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出油價目前持續破位已經開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最對貴金屬來說反而構成利好刺激,因人們在擔心經濟放緩的同時,避險需求則會提升,金銀顯然成為首選。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在油價下跌過程中,金銀表現一直比較強勁的原因。

『伍』 2015年全球油價為什麼暴跌 油價大跌中石油為啥虧

中石油的石油兩大來源:自產石油和進口。油價大跌,中石油一下子的收入就銳減,成本基本上是固定的,利潤當然就會減少甚至會出現虧損。歡迎採納!

『陸』 國際油價下跌為何國內油價2015年1月26日窗口不按規定下調油價

國內成品油價格「十三連跌」今日兌現。國家發改委剛剛發布的消息顯示,決定從明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65元和35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7元和0.30元。此次下調後,全國大部分省市93號汽油每升零售價格將全面進入「五元時代」。
發改委通知表示,此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是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根據1月26日前10個工作日國際市場原油平均價格變化情況計算確定的。1月中旬以來,受全球石油市場供應充裕、需求乏力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震盪下行,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繼續回落。
受全球石油供應過剩及能源需求前景悲觀的影響,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遭遇「腰斬」。進入2015年,在對供需格局持續悲觀的預期下,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均已跌破每桶50美元。截至目前,相比2014年6月的原油價格峰值,歐美原油價格均暴跌近六成。
本輪計價周期內,一方面全球原油供應充裕信號繼續釋放,另一方面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導致原油需求增量進一步縮窄的擔憂持續上升,均助推國際油價進一步走低。美國能源信息署22日公布的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1010萬桶至3.979億桶,增幅為2001年3月以來最大。而2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進一步下調了2015年和2016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

『柒』 2015年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的因素有哪些

從短期因素方面來看,為什麼短期內會下跌的這么厲害,主要在於傳統產油國像波斯灣地區、以沙特為代表的歐佩克、俄羅斯和委內瑞拉非傳統原油供給市場的博弈。因為,從產量來看,以沙特為代表的波斯灣產油地區的國際原油市場的份額,這幾年是在逐步的往下掉,給沙特為代表的海灣地區造成了一定的擔憂,他們認為在現在油價的情況下,北美的頁岩油的發展是一個非線性的發展,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在未來使得國際原油市場發生一個重要的變化,沒准原來傳統的產油區格局就會受到一定的威脅。所以,這次原油下跌的一個短期因素,應該還是傳統產油國和北美頁岩油,主要是以美國為主產油國之間的博弈。

『捌』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是什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有陰謀嗎

2014年中開始直到2015年3月,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斷崖式連續下跌超過60%,那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是什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有陰謀嗎?背後誰是黑手?是不是美帝國主義利用國際金融優勢實施的又一次陰謀戰略。這次我們做個簡單粗暴的探討。首先,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最淺顯的理由:第一, 供求出現極大變化,歐佩克在2014年7月開始巨量增產,爭奪各自的原油銷售市場,原油供應一下子出現激增,需求相對穩定,價格迅速走低。第二, 世界第一大原油消費國家——美國對原油進口量大幅減少,皆因美國國內頁岩油革命增加了自身的原油供應量。第三, 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放緩,對應國際原油需求增長放緩。這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三大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那麼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2014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MH17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接壤邊境被擊毀墜落,飛機上所有人員全部遇難。該空難事件震驚世界,並且催化美國和俄羅斯國際利益沖突升級。俄羅斯有個特點,就是一旦其國家實力強大,就會有很強的政治擴張性,而美國作為世界霸主自然不會就此放任。俄羅斯是靠販賣天然資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石油積累的財富,而目前俄羅斯所擁有的經濟規模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出口能源、礦產等。而為了削弱俄羅斯國家實力的有效辦法,就是打壓原油價格,因為俄羅斯的經濟規劃是建立在國際原油價格在100美元以上的。這是深層次的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之一。第二, 沙特想幹掉頁岩油,美國想幹掉俄羅斯。首先需要知道,美國在2002年後加大力度推廣頁岩油開發,其原油供應已經極大緩和了美國原油消費需求,原油供應大幅減少,因此沙特很想幹掉頁岩油,以保持自身能源供應霸主地位。沙特和美國好像是對立關系,但是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絕對的敵人,只要有利益重疊的地方,在關鍵時刻也是朋友。美國原油犧牲自己在頁岩油的經濟利益來換取國際原油價格暴跌,這時候沙特願意拉美國一把。只要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於60美元以上,俄羅斯經濟將陷入困境,長期的話甚至面臨破產。更多原油的知識可以網路搜索寶鈦原油網站。

『玖』 原油暴跌的原因是什麼,因素有哪些

一,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於求。
首先,油價的下跌從本質上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象。根據歐佩克的預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為每日2890萬桶,是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該需求水平低於上月歐佩克成員國的日均產量及維也納會議所確定的每日生產3000萬桶的目標。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近期持續增加,庫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實際石油需求增長緩慢,頁岩油供應增加和歐佩克穩產,國際石油市場出現的供應過剩情況是油價下跌不可否認的誘因之一。

二,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二:國際政治局勢和人為意圖的刻意打壓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一跌再跌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來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為因素的博弈。長期來看,頁岩油從供給增長和價格傳遞兩個層面降低國際原油價格,同時這種供應的多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加劇美國和歐佩克之間的原油產量博弈。這就有形成了另一種市場聲音-「政治意圖的刻意打壓」。美國為了控制國際經濟的脈搏,首先要對中東國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節前伊朗石油部長表示,如果歐佩克再不團結一致,原油價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體披露稱,伊拉克將對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質油給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歐佩克緊急會議上,盡管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建議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仍維持維也納會議上的論調,堅決不減產。很明顯,沙特要把美國頁岩油扼殺在搖籃里,再加上華爾街投行在唱空。油價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續做空。至於底在哪,根據對頁岩油成本的數據跟蹤,沙特心中有個底價。通過這輪大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頁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續放緩,供應過剩不斷累積爆發的一個結果。此外,供應過剩的量持續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歐佩克放棄擔當市場調節者角色,進而引發市場價格戰。

三,影響之一:油價大幅下跌,制裁俄羅斯經濟的「重拳」
俄羅斯全國的GDP有近50%來源以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壓,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一種制裁。種種跡象表明,油價的下跌與國際的政治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四,影響之二:油價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原油價格的下跌,引起了大眾商品的連鎖反映,銅、糖、豬肉、大豆等產品均出現供給過剩現象,而對市場的投機機構來說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東航、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國際油價歷史最高點時,與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簽訂了高額石油期權合約,油價快速下跌,3家企業不得不雙倍賠付,截至2008年底共賠付人民幣8億元。油價下跌,金銀避險需求刺激貴金屬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出油價目前持續破位已經開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最對貴金屬來說反而構成利好刺激,因人們在擔心經濟放緩的同時,避險需求則會提升,金銀顯然成為首選。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在油價下跌過程中,金銀表現一直比較強勁的原因。

『拾』 油價為什麼突然暴漲 2015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原因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安蓓)始於去年7月的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跌之旅將止於「十三連跌」。9日將迎來國內汽、柴油價格調整「窗口」,市場預測,在近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連續反彈後,國內成品油價格將迎來進入2015年後的首次上漲。
截至目前,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5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8.43%。據此測算,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或超250元。調價窗口日到來時,汽、柴油價格上調幅度還將增加,預計達到甚至超過每噸270元。
2月6日是本計價周期的第九個工作日,也是可計算國際原油價格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由於低油價令更多美國鑽井停產,當天國際油價繼續反彈,3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21美元,收於每桶51.69美元。這也使得9日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已無懸念。
1月底以來,在利好和利空因素交織中,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盪走高。去年年中以來持續下跌的國際油價對油氣生產的影響逐漸顯現,自去年夏季以來美國石油開采商已停運了約24%的鑽井平台,特別在最近一周鑽井平台數量減少7%,降幅達到1987年以來最大,導致投資者空頭回補,同時美國精煉廠罷工可能導致汽油供應緊張等利好因素,蓋過中美經濟數據疲軟以及歐佩克依舊看空油市的利空消息,國際油價連續收高。

閱讀全文

與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
南京商廈古今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
黑角現貨交易 瀏覽:730
樂投天下投資 瀏覽:638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