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97年香港樓市價格

97年香港樓市價格

發布時間:2021-08-11 08:03:04

A. 香港房價從 97 年到 03 年跌了 70%,對經濟造成了哪些影響

香港房價,和美國索羅斯量子基金沖擊,東南亞經濟危機有關系,當時是神戶大地震,日元升值,泰國日本製造轉移,香港也是受害者,當時少了百分之十的中產階級,泰國銀行金融業基本上崩潰

B. 香港房地產的歷年走勢

我想這本書會適合你:

http://library.cuhk.e.hk/search/X+%7B216129%7D%7B214824%7D%7B213f73%7D%7B213779%7D%7B214b7a%7D&searchscope=14&m=&b=&l=&SORT=A&Da=&Db=/X+%7B216129%7D%7B214824%7D%7B213f73%7D%7B213779%7D%7B214b7a%7D&searchscope=14&m=&b=&l=&SORT=A&Da=&Db=&SUBKEY=%20%E9%A6%99%E6%B8%AF%E6%88%BF%E5%9C%B0%E7%94%A2/13%2C32%2C32%2CB/frameset&FF=X%2B%257B216129%257D%257B214824%257D%257B213f73%257D%257B213779%257D%257B214b7a%257D%26searchscope%3D14%26m%3D%26b%3D%26l%3D%26SORT%3DA%26Da%3D%26Db%3D%26SUBKEY%3D%2520%25E9%25A6%2599%25E6%25B8%25AF%25E6%2588%25BF%25E5%259C%25B0%25E7%2594%25A2&14%2C14%2C

不好意思, 那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里的一本書, 可從這里找:
http://library.cuhk.e.hk

或是到其他香港圖書館的網址去找.

若果要買書, 可試試香港商務的網站:
http://www.cp1897.com.hk

C. 為什麼97香港回歸前股價,房價大漲

他們認為大陸會接盤。

D. 香港房價1997年為什麼暴跌

2010年開始了一場全民大猜謎,很多開發商、專家學者、購房者都參與進來了,估計大家都知道猜的到底是什麼了吧,對,就是2011年的房價走勢。引爆這場大猜謎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個報告,報告的主要觀點是說2011年上半年房價將下跌兩成。給出的理由是當時的宏觀調控,尤其是房地產調控非常嚴格,開發商的錢開始收緊了。 到現在,2011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了,謎底其實還沒有揭曉,但我今天不想去探究到底誰猜對了,或者誰猜錯了,我想探究的是開發商的信貸是不是真的收緊了?我在《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這本書中,特意查了一下當時的真實數據,太可怕了。因為僅僅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開發商的貸款竟然就有6000億。各位曉得2009年一整年銀行放出的貸款是多少嗎?告訴你,是5980個億,而且很多專家都說2009年中國銀行業的特徵已經是天量信貸了。可是,現在的狀況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發放的貸款竟然比2009年一整年還多,同時還超過了2007年與2008年的總和,這難道不可怕嗎?透過這組數字,我想告訴你的是,開發商現在根本就不差錢!也就是說,我們將會繼續看到開發商囤地、捂盤惜售。 所以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房價應該下跌或即將下跌,可能更多的是從道義上來講的,是一種道德感。但是,正是這種道義上的評判,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老百姓更大的痛苦。我為什麼這么說?道理很簡單,正是因為一些所謂的專家到處說這個房價會下跌,老百姓才會抱有希望。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房價是一漲再漲。這對老百姓來說,其實已經變成了一種折磨,就像是用鈍刀子割肉,一點點讓你死掉,這還不如乾脆點,讓大家死個痛快。 更有意思的是,現在這個房價是漲是跌,已經構成了一個新的分水嶺。它把持不同意見的知識分子分成了「唱漲派」和「唱跌派」。其實我覺得這兩撥人都有點奇怪,如果說是為了打壓房價,那我們政府出台的政策,包括之前推出的新「國五條」、「國十條」,都不會成功的。為什麼?因為這都是表面現象。猜房價,更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情,明明都是瞎猜的,給出的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的。 當然,不管這些專家學者吵的多熱鬧,我得先做個表態,很多人在網路上留言說,郎教授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觀點。我在這里要清楚地告訴各位,我不是股評家,也不是理財專家,我從來不會去預測股市、樓市會怎麼樣,這方面的話題,我是從來不談的。為什麼?因為我水平不夠,而且這也不是我的風格。我只想談談,目前這種狀況,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這種「北京式」的下跌其實是屬於心理按摩,只是暫時緩解一下大家的情緒,根本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各位想一想,為什麼市區中心的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一個勁地往上漲?而且,即使它一個勁地瘋漲,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要買市區中心的房子?你是不是覺得奇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所有好的資源都集中到市中心了,比如說學校,醫院。而我們老百姓,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讓家人生病時能接受更好的治療,就只能想盡辦法住得離市中心近點,更近點,所以才會出現市中心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況。想想看,如果把好的資源遷到河北的涿州去,或者遷到燕郊去,那北京的二環、三環、四環還會這么堵車嗎?房價還會這樣嗎?所以說,現在問題的本質是資源分配製度的問題,如果說不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分配製度,而只是想透過某種手段抑制這種強烈剛需的話,中心城市的房價根本就降不下來。 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就是房價究竟是高是低,我們應該用一個什麼樣的指標來衡量?還以北京為例吧,如果說3萬塊錢算高,2萬塊錢算高,那1.9萬塊錢是不是就不算高了?所以說,其實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誤區,我們把房價的漲和跌,當作判斷房地產是否陷入危機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了。我要告訴各位的是,不是說房價漲了,它就一定有危機,房價跌了,就沒有危機,問題不是這么簡單的。最可靠的指標是什麼?是老百姓的負擔能力。 我舉個例子,各位曉得香港的房地產為什麼會在1997年崩盤嗎?如果你跟媒體一樣,說是因為索羅斯狙擊香港,那我告訴你,你完全搞錯了,因為那隻是表面現象。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香港的供樓負擔水平在1997年金融海嘯之前已經很高了,在1994年、1995年的時候是90%,1995年跌到70%,然後1996年又上來了,在金融海嘯之前最高達到110%,都成了負資產了,這太可怕了,因為這是崩盤的前兆。想想看,香港的老百姓把收入的90%、70%、110%,都拿去還房貸了,甚至都透支了,還怎麼消費?老百姓沒有錢消費的結果,就是香港經濟的猛然下滑,這種狀況持續下來,香港樓市怎麼可能不崩盤?索羅斯的狙擊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而且,透過中國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可以看出來,199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經濟並不是最差的,之後香港經濟還經歷了兩次衰退,等到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候,香港的旅遊業和酒店業幾乎停業。這整個過程中,樓價一直下跌,經濟萎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月供太高了,透支了香港人的錢包,一直到這個比例下降到30%以下,香港經濟才開始好轉。 所以說,30%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為什麼這樣講?我給各位分析一下。如果說老百姓用30%的收入拿來還房貸的話,就能用剩下的70%的錢去消費,透過消費可以拉動經濟,經濟就可以穩定地增長。那我問你,如果房貸的負擔是70%呢?那是不是就只剩下30%可以消費了?你知道老百姓消費能力大幅下降的後果有多可怕嗎?整個經濟就會萎縮。想想看,如果老百姓不消費的話,那麼多企業生產的產品賣給誰?產品賣不出去,庫存就增加了,怎麼辦呢?只有裁員。然後呢?倒閉。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太可怕了。這是什麼?一個蕭條開始了。所以,作為一個國家來講,一定要保證讓老百姓的收入中,最多30%是用來還房貸的,70%可以用於其他支出,這樣經濟才不會走下坡路,才不會出現蕭條。 那麼,我們來估算一下我們中國當前的情況。在我們中國的一線城市,房貸利率如果按照5.22%來算的話,一線城市老百姓是60%到89%的負債,遠遠超過美國規定的30%。二線城市的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去,也高達40%到60%。這表明現在的一線城市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說貸款利率再上調,比如說由目前的5.22%升到6.07%的話,那一線城市每個月的還貸比率就是63%到95%,二線城市是45%到65%。我們再看下全國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5.22%的利率來算的話,全國平均是47%,而按照6.07%的話,全國平均就是50%。當然,目前我們這個比例還沒有像美國次貸危機前,中國香港1997年崩盤前那麼高,但是50%這個比率已經很高了,說明我們的樓市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健康的樓市了。更何況,一線城市還貸比率最高已經接近95%了,很可怕的。 在房價高企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高房價讓我們整個國家的經濟失去了創造力。我可不是危言聳聽,你想啊,所有的人拚命工作,拚命掙錢,之後把錢都投到哪裡了?我告訴你,既沒有投到實業上,也沒有拿去消費,基本都買房子了,這是很病態的做法,也是最可怕的。想想看,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自己的收入基本都拿去還月供了,那實質消費就減少了。對於那些手裡有不少閑錢的人來說,本來想投資做點什麼,可是,考察一圈下來發現,製造業也好,服務業也好,基本沒有什麼錢可賺的,那幹嘛還要辛辛苦苦地做呢?我還是拿去炒房吧。這真的很可怕,因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整個創造力的下降其實才是最大的危機。你看10年前,馬雲花50萬創立了阿里巴巴,小馬哥的這個騰訊也是差不多50萬,陳天橋也是50萬,他們都用了差不多50萬創立了自己的企業。再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手裡有50萬的話,他們肯定不會投到創業上去,那幹嘛呢?肯定是拿這50萬去付首付了。

E. 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樓市崩盤的同時有沒有伴隨著通貨膨脹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經濟是有一定的周期....物極必反人人皆知的.然而經濟的好壞往往在股票市場反映出來。所以股票可以說是經濟的明燈就是走在經濟之前。
經濟最大的體系美國往往影響著全球.即是說美國股市下跌.香港甚至中國的也跟著下跌.。在1997年的也不是熊市.為什麼香港的恆生指數會跌得那麼多呢。
直接原因當然是當時的樓價股票過份炒作.經濟過熱.在沒有實質的經濟帶動下.當然最後爆發樓市崩盤 通貨膨脹只是金融危機的表面現象,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周期性金融危機。反正就是人民的日子不好過。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但人民手裡沒錢的時候,又何所謂貶值呢。

F. 80年代還是90年代,香港房價暴跌從多少跌到多少 日本房價暴跌從多少跌到多少 求專業解答

97年金融海嘯下,香港樓價大約跌57%,5年左右時間就恢復了。

G. 97香港樓市崩盤原因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始末z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H. 97年香港樓市泡沫經濟會不會在中國再現

像九七年香港樓市泡沫經濟,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在中國再現的,因為現在中國的經濟基還是有基礎有底蘊的,當然了,往長看了是否也發生這個,誰也不知道也不能確定。

閱讀全文

與97年香港樓市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