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民幣持續升值意味著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匯率是錢的價格,本質也是資產價格,升值或貶值也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1、升值降低傳統出口的競爭力。從2017年4月至2018年年初,人民幣一直處在一個升值的階段,顯然升值是不利於出口的,因為這會讓等值的外匯換來更少的人民幣。
數據顯示,2017年7月和8月的出口同比增長分別為11.2%和6.9%,較上半年持續大幅回落,PMI新訂單指數也從5月的52降至目前的50.4。可見,在當時中美博弈等宏觀環境未惡化的背景下,這主要是由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
2、升值為貨幣政策提供操作空間。如果經濟出現下行壓力的話,央行會採取降息或降準的方法來刺激經濟,然而降息會使得國內利率低於海外,逐利的資本會加速外流,人民幣將承受貶值壓力。因此如果此時人民幣處於升值階段,則可以與貶值預期相互抵消。也就是說,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採用降息降准所帶來的經濟負面效應會小很多。
3、升值有利於吸引資金,緩解資本外流。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基本面好轉,經濟數據的走強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短期來看能充實國內流動性,這對於股市、地產來說會構成利好。而這種資金的流入可以體現在北上資金流動上。
4、升值有利於中下游等產業發展。對於大宗商品為主的上游產業來說,進口替代品價格下降會擠占原有的國內企業市佔率,比如進口大豆、玉米等;而對於加工業,尤其是進口加工為主的中游產業來說,人民幣升值使得進口原材料變得便宜,有利於節約成本;對於航空、旅遊等下游產業來說,會因為人民幣升值使得美元等外幣負債負擔減輕不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匯兌收益。
5、升值能促進國內的經濟結構調整。之前的發展主要靠的都是勞動密集型和出口導向產業,國內企業的利潤始終是跨國大企業的「邊角料」。人民幣升值一方面能夠倒逼出口企業改良技術、主動創新,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進口企業的進口成本,推動淘汰落後產能,最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最後,我們再來結合當下的背景談談人民幣的升值問題。我們都知道自從中美爭端爆發後,人民幣處在貶值的區間,一度接近7關口,加上國內經濟下行,使得市場情緒恐慌。但我們想過沒有,即使人民幣如美國所願,不斷升值,也不一定能夠緩和貿易摩擦,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日元大幅升值後換來的則是美國的得寸進尺。另外,當下的中國經濟並沒有像當年日本一樣完全依賴美國,中美之間更多的是互補而非對抗。因此總的來說,人民幣匯率在穩定的區間震盪,才最有利於國內的發展。
⑵ 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還是進口
人民幣貶值將刺激紡織服裝行業業績增長;
人民幣貶值對鋼鐵下遊行業機械、專家電等行業有間接的促屬進作用,這些行業產品的出口如果上升,或能帶動國內鋼材市場好轉;
對於化工行業要分類看,人民幣貶值將加大進口企業的采購成本,但對出口型化工企業或是利好;
對於航運業,人民幣貶值或刺激國內紡織業等行業的出口,從而給集裝箱航運帶來一定的利好,甚至刺激對於原材料的需求而帶動干散貨運輸市場;
對於汽車行業,人民幣貶值或使進口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60多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⑶ 升值會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嗎
據報道,日前市場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繼續企穩運行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幣「身價」的抬升,無疑也提升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業內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背景下,通常造紙、航空、房地產、銀行等行業或明顯受益,在人民幣資產升值,持有人民幣資產經營的企業財富效應明顯,如房地產業、銀行業等。
希望人民幣可以持續升值!
⑷ 資產荒下,有房子是否比有人民幣要好
資產荒,什麼是資產荒?資產荒並非指沒有資產可投,而是收益高的優質資產越來越少。貨幣具有貯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價值尺度和世界貨幣的職能。不可否認的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如何使手中的資產保值甚至升值是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
耐人尋味的是,融資難與資產荒的情況同時並存。隨著電商的發展,實體經濟大受打擊,同時實體經濟本身面臨的高成本、缺乏創新問題使得其發展受到限制。加上美國的打壓——特朗普在上台前就宣稱,要遏制中國製造業的發展,12月17日,特朗普在其推特上的宣布,正式拉開中美製造業戰爭的序幕,實體經濟面臨更大的挑戰。實體經濟目前的窘境,投資有很大的風險,出於趨利避害的心理,大多數的資金不會流入實體經濟領域。盡管央行自2015年多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依然沒有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的問題。國內目前的資產不是在銀行體系內空轉,就是湧入房地產等虛擬經濟領域。
事實上不僅潘石屹認為「在資產荒的情況下,我擁有中國境內的房子比擁有中國境內的人民幣要好」,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也選擇用購房的方式來保值。房子不僅可以用來抵押銀行貸款,還可以出租。買房子不僅因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而且近年來房價上漲,雖然國家一直在調控,但是任處於上漲趨勢。我國人民的理財觀念仍比較保守,理財方式也比較單一,這樣看來,房子是最穩妥的保值方式。
⑸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資產也升值請老師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一下
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破窗效應」集體自己可以上網查查!
⑹ 什麼是人民幣資產
所謂人民幣資產就是以人民幣計價、交易和結算的資產。所謂資產總體上包括兩部分內容,即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金融資產主要指現金存款、股票(或對企業的出資)、投資信託、債券,以及保險、養老金准備金等;而非金融資產則主要指住宅、土地等不動產。這些資產如果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結算,或在中國市場進行交易,就具備了人民幣資產的屬性,可稱為人民幣資產。
對於國內個人投資而言,投資人民幣資產主要表現為股票、債券投資和現金儲蓄,或進行不動產投資。當然,隨著金融產品不斷豐富,個人也可以直接進行信託投資,如購買基金就是一種投資信託方式。對於國內的個人投資者來說,購買住宅是最實用的人民幣資產投資方式。
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講,由於在進行人民幣資產跨境交易時,還受到很多限制,因此,海外個人投資者還要藉助機構投資者來完成人民幣資產投資。人民幣資產能否像羅傑斯預言的那樣火爆,關鍵還要看未來10年中國金融市場的建設程度。
從發達國家的市場現狀看,金融市場大致可分為短期金融市場、長期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三種形式。短期金融市場又分為銀行與銀行進行專項交易的「銀行間市場」。這種市場主要為銀行提供服務,一般不對個人開放。此外,短期市場還包括「公開市場」,也就是債券期貨市場、商業票據市場、政府短期債券市場或政府短期貼息證券市場等。
實際上,這些市場一般也只對金融機構服務。但這種短期市場的完善,標志著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如果沒有完善的短期金融市場,人民幣資產也將缺乏基本的支撐,以人民幣資產為依託的「資本大國地位」也難建立。
長期金融市場主要包括債券、股票和金融衍生商品市場。在發達國家,不僅有發達的股票市場,還有相對應的債券市場。債券市場的成熟度,關乎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的健全度。未來10年,中國能否建立可交易豐富債券商品的債券市場,是檢驗羅傑斯判斷的關鍵。
⑺ 人民幣加入SDR,老百姓的錢又要縮水了嗎
影響1:理財收益可能會降低
隨著人民幣入籃SDR,國內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繼續,銀行會繼續降息降准,銀行理財、余額寶等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可能下滑。
影響2:人民幣,可能是未來 10 年最差的資產這是紙幣的性質決定的,也是中國國情決定的。30 多年來,人民幣平均年購買力下降 10%,最近幾年每年下降 7%。未來很難控制在每年下降 5 個百分點以內。
影響3:過去 10 年,全球最優秀的資產是中國大城市的房產,但未來 10 年就不一定
雖然中國大城市的房產,仍然比人民幣值得持有。但如果換成美元或者黃金計價,就很難說了。
⑻ 關於中國經濟兩問
人民幣升值帶來投資機會 五大行業受益
核心信息:最近,美國國內爆發了逼迫人民幣升值的熱潮,美國130名國會議員聯名要求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盡管中國一再強調我國的匯率沒有低估是合適的,盡管我國今年以來除了美元之外匯率實際已經上升了4%左右,但是為了減輕世界輿論壓力同時也為實現今年3%的通脹目標,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已經成為中美關系前進路上談判的一種退讓策略選擇。我們預計未來12個月人民幣對美元等一攬子外匯漸進式升值4%左右。
如果人民幣升值,那麼人民幣資產將產生財富效應,持有外匯者將產生匯兌收益,進口原料設備成本將降低,具備這三方面優勢的一些行業和公司將從中受益,這些行業主要是地產、銀行、航空、紙業、銅和鋼鐵。本文分析了這些行業並推薦了得益較大的公司。 今年中國經濟可能到達兩位增長速度,企業凈利潤增速加快,周期性行業利潤增長尤其突出。前一段時間,以上三類人民幣受益股票走勢較弱,估值趨於合理。借人民幣升值熱錢流入之因,借季報業績大幅增長之際,這三類股票可能發力上漲,由此帶動一輪以地產、銀行、航空、紙業、鋼鐵周期產業為龍頭的中國A股市場的上漲行情。
人民幣升值,受益來自三個方面:第一,進口成本下降,對於需要進口設備、原材料企業降低了成本,如進口鐵礦石、原油、紙漿、各種設備等;第二,外匯匯兌收益,持有外債的企業將減少實際償還額而受益,如航空企業持有外債都較大;第三,人民幣資產升值,持有人民幣資產經營的企業財富效應明顯,如房地產業、銀行業,這些企業還將受到外資的追捧。當然,人民幣升值,一些出口行業也將受到損失,如紡織服裝、汽車、機械、家電等。
人民幣升值受益的五大行業與公司分析
1、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業的影響
(1)本幣升值帶來房地產價格上漲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國本幣升值期間,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往往也在持續上漲。以日本為例,上世紀70~80年代日元升值期間,日本的房地產實際價格持續上升大約6 倍以上。1985 年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兌美元匯率從250:1左右升至1991年的130:1附近,升值幅度達100%,而日本實際土地價格指數從90點附近升至150點左右。韓國同樣如此,在1985-1989年,伴隨著韓元兌美元匯率的升值,韓國房地產價格指數從1987-1991年間出現80%左右的上升。
(2)兩大因素導致本幣升值期間房地產價格上漲
我們認為,在本幣升值期間導致房地產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升值周期中要素價格的重估,第二是對於房地產的投資性需求的增長。出現匯率升值壓力,本質上來源於來自於生產要素被低估,本幣升值的過程就是對本國生產要素價格的重估。而房地產作為經濟活動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其價格的重估也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在升值過程中,對於外資而言,以本幣標價的資產是獲取升值收益的工具,因此就會帶來對於該國資產包括房地產的需求。而本國居民出於保值增值的目的,也會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這兩種需求共同推動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3)地產股估值仍偏低,值得看好
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地產股值得看好。一方面,2009年房地產市場全面復甦,開發商銷售情況優異,為2010年的業績增長打下了基礎,而在升值周期中,房價保持高位甚至繼續上漲,則使得開發商的毛利率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業績增長具有比較高的確定性。另一方面,目前主流地產股的估值水平普遍不高,按2009年業績計算,市盈率也僅在20倍左右,一旦政策面的不確定性消除,估值將有一定的回升空間。我們重點看好行業龍頭、區域性地產股、二三線城市發展商以及商業地產開發商等四個類型的個股,其代表分別為金地集團、濱江集團、榮盛發展以及世茂股份。
金地集團(600383):公司是全國性房地產龍頭企業,明顯受益於房地產市場復甦,09年度銷售出色,年末尚有高達123億元的預收賬款,超過09年全年結算收入,因此2010年結算收入增長確定度較高。此外公司銷售均價持續上升,預計未來毛利率也將保持在較高水平。預計10、1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88元和1.12元,目前估值偏低。
濱江集團(002244):公司是杭州地區房地產龍頭,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品牌號召力。0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7.6億元,占杭州市場份額的6.60%,截止09年末賬面預收款高達71.6億元,是09年全年營業收入的2.5倍,因此公司10、11年業績已經基本鎖定,實現高增長無疑。此外公司權益規劃建築面積達到了273萬平方米,足以保障未來的發展。預計公司10、1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71和1.08元。
榮盛發展(002146):公司立足京津冀環渤海灣地區和長三角區域有發展潛力的中等城市,穩步涉足風險較小的大城市,有選擇性兼顧發展較快的小城市。公司產品以普通商品住宅為主,品牌優勢突出。在二三線城市城鎮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公司發展空間廣闊。目前公司土地儲備建築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預計公司10、1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08和1.40元。
世茂股份(600823):公司重組轉型為商業地產開發與經營,在上海、北京、青島、蘇州等城市擁有800萬平方米項目儲備,是A股商業地產龍頭,公司項目的樓面地價較低,升值空間巨大。我們預期公司業績將出現高成長,預計公司10、1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05和1.35元。
2、人民幣升值對銀行業的影響
(1)人民幣升值對銀行業的影響
首先,人民幣升值對各產業影響不同,間接影響到商業銀行貸款質量。
對商業銀行來說,一方面,商業銀行對人民幣升值受益行業貸款將間接受益;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在出口受損行業的負面影響有限。由於我國長期以來注重發展外向型經濟,主要依靠外貿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特別是沿海更多依賴出口密集型產業發展地方經濟。而商業銀行在貸款投放的過程中,所投放的一般製造業貸款中有部分比例與紡織等出口行業相關。由於商業銀行發放貸款主要是出口製造業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這些企業雖然受到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一定沖擊,但總體負面影響有限。從2005年開始的人名幣升值過程中,商業銀行總體貸款質量保持平穩,並未出現貸款質量的波動。同時,隨著人民幣升值進程的不斷推進,預計商業銀行也將逐步適應這種變化,在貸款投放分布中將更加偏重於人民幣升值受益行業或者影響不大的行業。
其次,人民幣升值將增加商業銀行資產財富效應。
根據權威統計,2009年我國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為612006.35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達到597741.10億元,外匯存款達到2089.17億元。我國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為425596.60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達到399684.82億元,外匯貸款達到3794.82億元。人民幣存款占本外幣存款的比重為97.67%,人民幣貸款占本外幣貸款的比重為93.91%。可以看到,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貸款比重非常大,而外匯存貸款比重極小。這種大比重的人民幣資產負債,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商業銀行人民幣資產的財富效應不斷提升。
第三,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商業銀行匯兌收益和國際結算需求出現變化,但該業務收入佔比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國際結算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和匯兌損益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是很大。由於人民幣升值相當於提高了出口價格,降低了出口的競爭力;減小了進口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壓力,增強了進口等,人民幣升值會起到鼓勵進口和抑制出口的作用。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我國出口活動量將有所萎縮,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量和匯兌損益。長期來看,由於我國進出口總值不會減少,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可能不會受到太大的沖擊,有區別的只是出口結算業務和進口結算業務的業務量會出現此消彼漲的變化,如,出口結算量可能減少而進口結算量可能增加,從而對商業銀行的相關收益產生些微影響。
第四,人民幣升值助推熱錢流入,有利於商業銀行估值提高。
人民幣升值以後,國際熱錢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可能會千方百計將外匯轉換為人民幣,進入中國尋找投資機會,國內股市和房市是其重要的目標市場。熱錢湧入將會推動我國房地產價格和證券市場估值進一步提升,銀行股作為權重股之一將分享到其中的上漲。
(2)銀行股目前估值合理,存在較好投資機會
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商業銀行經營有一定的影響,對銀行股估值有進一步推動作用,但未來銀行股的投資機會可能更多的來自於其基本面。我們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受益於國內宏觀經濟復甦,我國商業銀行的基本面不斷改善,信貸規模保持較快增長,凈息差仍有提升空間,資產質量穩定,銀行股的估值也處於合理區間,而不高估。目前商業銀行大規模再融資已經進展過半,核心資本的大幅補充有利於商業銀行未來各項業務發展。上述種種因素預示著銀行股依然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浦發銀行(600000):是將上海打造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第一受益銀行股。公司資質優良,盈利能力較強,撥備覆蓋率較高,未來計提撥備壓力較小,2008年凈利潤保持127.61%的高速增長。2009年度實現凈利潤131.95億元,同比增長5.43%;每股收益為1.62元,同比增長2.53%。公司擬向廣東移動定向增發近400億元,以補充核心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興業銀行(601166):公司業務發展良好,資產質量穩定,准備金覆蓋率繼續提高,同時在海西經濟區發展和海峽兩岸金融合作等方面具備先行優勢。公司2009年凈利潤為人民幣132.82億元,同比增加18.92億元,增幅16.6%;每股收益達到2.66元,同比增加0.38元。公司不超過180億元人民幣的配股融資方案將有利於各項業務的發展。2010年2月5日公司第一大股東福建省財政廳所持有的10.2億股原始股上市流通,公司進入全流通時代。公司擬配股募資不超過180億元以補充核心資本。
深發展(000001):近年來公司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明顯提升。2008年受大幅撥備計提與核銷影響,公司凈利潤僅有6.14億元,但是公司的不良貸款大幅下降,資產質量明顯改善,有利於公司輕裝上陣。2009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股東的凈利潤50.3億元,同比增長719.29%;實現基本每股收益1.62元。09年末公司資本充足率為8.88%,同比提高了0.3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為5.52%,同比提高了0.25個百分點。公司向平安人壽定向增發有利於補充核心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3、人民幣升值預期對航空業影響
(1)高美元負債帶來匯兌收益
航空業具有高負債、高財務杠桿的特點。由於眾多的飛機、航材、發動機等相關固定資產佔比較高、且采購時以美元計價,因此匯率的變化將對航空公司帶來匯兌損益。
國航、南航、東航和海航美元負債摺合為人民幣後為309.1、403.7、291.4和105.6億元,占負債總額的比例為40.12%、50.31%、38.44%和25.36%。以每股計算,國航、南航東航和海航每股美元負債摺合人民幣2.52、5.04、2.58和2.56元。
(3)人民幣升值將減少境外返程收入,但幅度有限
我國航空公司在國外通過自設營業點和加盟世界航空聯盟的方式實現境外銷售收入。由於返程機票通常以外幣進行結算,因此人民幣走高將減少航空公司的收入。
國內航空公司的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例如,我國國際市場份額佔比最高的國航,其國際航線客運量佔比不到15%。
綜合來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航空公司收入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幅度有限。由於南方航空航線結構中,國內市場佔比最高,因此受到的影響業最小。
此外,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航空公司境外成本,如起降費、油料費用等,但幅度很小。
(4)上市公司投資機會分析
人民幣為航空業帶來大量的匯兌收益。從此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對於航空公司股價的影響看,近期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將給航空公司股價帶來正面的影響,短期內航空股有交易性的投資機會。短期來看,航空股的投資風險在於油價的大幅上漲導致的經營成本的大幅上升。遠期來看,高鐵對於國內航空市場的沖擊不可避免。建議重點關注中國國航和南方航空,我們給予上述公司「推薦」投資評級。
中國國航(601111): 行業繼續向好,國際航線復甦,票價水平和客座率較09年均會有所提升,在油價穩定的情況下,預計經營業績較09年明顯好轉。10年的世博會以及亞運會對航空股股價形成刺激。而且,預計10年,人民幣將會升值。對航空股構成利好。
公司為國內最為優秀的航空公司,經營管理能力較強,預計公司09年-11年每股收益為0.36元、0.36元、0.42元。我們將國航作為投資航空股的首選股票。
南方航空(600029):行業向好趨勢明顯,票價水平和客座率較09年均會有所提升,從經營管理上而言,公司要弱於中國國航。但若是人民幣升值,公司受益最大。公司以廣州為基地,10年的廣州亞運會將會有利於公司業務量的增長。預計公司09年-11年每股收益為0.05元、0.18元和0.23元。
4 人民幣升值對造紙業的影響
(1)人民幣升值對於原料進口的影
我國目前造紙原料主要為木漿、廢紙漿和非木纖維漿,所佔比例分別為27%、56%、17%。由於我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而國內紙和紙板產量的迅速攀升造成了我國木漿和廢紙漿進口量的增加,同時其對外依存度一直較高,2009年進口木漿1365萬噸,對外依存度為60%,進口廢紙漿2200萬噸,對外依存度為47%,考慮非木纖維漿後,我國進口原料占原料需求的42%。我國2009年進口木漿金額為68.44億美元,進口廢紙金額為40億美元,兩者合計108億美元。
(2)對機器設備進口的影響
造紙行業為重資產行業,根據統計,國內主要造紙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為50%左右,而機械設備佔新增固定資產的比例平均為87%,另外目前國內大型機械設備還需要通過進口,所以較大的機械設備開支使得行業收益於人民幣升值。我國2009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為1241億元,按照以前國外進口機械設備比例30%計算我國2009年用於外購機械設備的金額為324億元,同樣,預期人民幣逐步升值4%,則會節約造紙行業成本為6.48億元。
(3)上市公司投資分析
按照公司分析,從進口原材料比例來看,華泰股份所需美廢進口數目較大;從未來所需進口設備看,我們預計晨鳴紙業未來幾年所需進口機械設備數目較大。
華泰股份:公司是國內新聞紙製造龍頭,而公司新聞紙原料
人民幣升值4%會節約公司成本為2856萬元,可以提高公司EPS 0.04元(目前我們預計公司10年EPS為0.86元)。 晨鳴紙業:公司是造紙行業龍頭,因此公司股價會伴隨著整個造紙板塊出現一波機會。目前公司在建項目16.68億元湛江年產45萬噸高級文化紙生產線項目,湛江晨鳴年產70萬噸木漿項目,投入98億元建設的壽光市年產80萬噸高檔低定量銅版紙項目和年產60萬噸高檔塗布白牛卡紙項目,以及晨鳴國際物流中心及配套鐵路專用線三大項目。按照公司已經公告的在2009年簽訂的28.17億元對外設備采購合同,如果未來人民幣逐步升值4%,則可以減少公司采購成本約為5634萬元。
5、人民幣升值對鋼鐵業的影響
(1)我國鐵礦石進口高速增長
2009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為6.3億噸,同比增長41.6%,進口量佔世界鐵礦石貿易量的75%。進口鐵礦石價值501.4億美元,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79.9美元。2009年中國粗鋼產量為5.68億噸,同比增長13.5%。2010年1-2月,全國粗鋼產量1.03億噸,同比增長25.4%。預計2010年粗鋼產量比2009年增長10%左右,粗鋼產量將達到6.25億噸,需要消耗鐵礦石10.99 億噸。按照2009年進口鐵礦石69%的依存度測算,2010年我國將進口鐵礦石7.58億噸。
(2)人民幣升值降低成本有限
預計2010年鐵礦石長協價將上漲90%左右。在鐵礦石漲價的基礎上,預期人民幣升值4%,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鋼鐵業的原材料成本,但是降幅有限。 人民幣升值將使得中國鋼鐵行業原材料成本降低約269億元,成本的降低主要體現在進口鐵礦石和海運費的
匯兌收益方面。按照我們的測算,2009年我國鋼鐵企業的噸鋼鐵礦石成本約1026元,在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情況下,預計2010年行業噸鋼鐵礦石成本將達到1532元。如果人民幣升值4%,那麼噸鋼鐵礦石成本將降至1489元。按2010年粗鋼產量6.25億噸計算,可以節約成本269億元。然而,2010年鐵礦石價格上漲導致我國多付出3163億元。由此看來,人民幣的升值對中國鋼鐵工業的影響是有限的,鐵礦石價格上漲將會加重整個鋼鐵行業的經營負擔。
(3)鐵礦石上漲抵消部分人民幣升值
在全球原材料和能源供給緊缺、價格持續上漲的趨勢下,鐵礦石供給者大幅提高售價,國內企業成本增加。2010年預計國內鋼企將多付出3163億元,遠遠超過由於本幣升值帶來的進口采購收益。國內鋼鐵企業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出現行業虧損,5月份起經營效益才開始好轉。2009年佔全國總產量80%的71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554億元。因此,在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的前提下,鋼鐵行業經營成本大幅增加,只能將成本向下游轉。目前,世界范圍內鋼鐵行業存在產能過剩,鋼鐵需求也在緩慢復甦中,下遊行業能否大幅承接上游成本轉移,存在不確定性。總之,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收益對行業的整體效益改善不是特別明顯。
(4)個股推薦及亮點
凌鋼股份(600231)
公司擁有北票保國鐵礦100%股權, 2009年完成鐵精礦92萬噸,噸鐵精粉成本約600元/噸。目前公司鐵礦石自給率18%左右。預計2010年公司每股收益為0.61元。 西寧特鋼(600117)
西北地區最大的特殊鋼企,公司看點主要集中在鐵礦石及煤炭資源上,預計公司控股的4座礦山及釩礦將陸續投產,焦煤產量有望達到設計產量,未來公司的礦產資源升值潛力較大,業績提升將得到保證。目前公司鐵礦石自給率約20%,噸鐵精粉成本約330元/噸。預計公司2010年每股收益為0.21元。
⑼ 資產人民幣是什麼意思這個錢怎麼提出來
這是中行的手機銀行界面吧。
資產人民幣是以人民幣計量的資產,包括活期存款、定期春款、理財、國債等所有的在中國銀行裡面辦理的存入業務
⑽ 什麼是人民幣計價的資產
人民幣計價資產是指以人民幣計價、交易和結算的資產,人民幣是計價的標准、工具、方式。
人民幣計價方式是相對於外幣計價方式而言的。假設出售一項流動資產,在國內出售價錢為10000元,在美國出售為1000美元。如果是以10000算,就是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如果以1000美元算,就是以外幣計價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