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規定股權激勵不能低於凈資產
沒有規定股權激勵授予價格不能低於凈資產,對於非上市公司來說,老闆願意0元授予都可以。只是如果股權激勵授予價格低於凈資產,會產生稅負。詳見《關於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7號 。
2. 新三板 定增 可以低於每股凈資產么
當然可以低於每股凈資產么定向增發了,企業方定向增發給特定的投資人是不用考慮價格的,協議轉讓。
3. 港股定向增發能否低於凈資產
不一定。定向增發是增發的一種。向有限數目的資深機構(或個人)投資者發行債券或股票等投資產品。有時也稱「定向募集」或「私募」。發行價格由參與增發的投資者競價決定。發行程序與公開增發相比較為靈活。一般認為,該融資方式較適合融資規模不大、信息不對稱程度較高的企業。中國在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和股改後,上市公司較多採用此種股權融資方式。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包括: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的則為36個月)不得轉讓,募資用途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違規行為等。[1]
4. 定向增發的規定是增發價格不能夠低於股價,而高於股價多少也沒問題
這要視乎定向增發的機構是否願意實施該方案了,這種明虧的增發市場上的機構也是回有會做的。
定答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規定要求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公告前20個交易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認購後變成控股股東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36個月內)不得轉讓。
2006年證監會推出的《再融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關於非公開發行,除了規定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的為36個月)不得轉讓,以及募資用途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違規行為等外,沒有其他條件,這就是說,非公開發行並無盈利要求,即使是虧損企業也可申請發行。
定向增發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大投資人(例如外資)欲成為上市公司戰略股東、甚至成為控股股東的。以前沒有定向增發,它們要入股通常只能向大股東購買股權(如摩根士丹利及國際金融公司聯合收購海螺水泥14.33%股權),新股東掏出來的錢進的是大股東的口袋,對做強上市公司直接作用不大。另一種是通過定向增發融資後去購並他人,迅速擴大規模。
5. 股票價格已經低於定向增發的價格,定向增發還能進行嗎
如果已經低於增發價格,定增就失敗了。
這要視乎定向增發的機構是否願內意實施該方案了,這種明虧的增容發市場上的機構也是有會做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去年的000709的公開增發,增發時市場股價明顯低於每股凈資產4.28元,而當時增發價格就是用4.28元增發的(增發價格不能低於每股凈資產),當時增發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格是3.77元,低於增發價格超過10%,但最後都是大股東和一些機構進行認購(公開增發只要實際認購量超過本次計劃增發量的70%就屬於有效增發,否則該增發無效),這件事當時有不少的報道。
6. 定向增發價格可以低於每股凈資產嗎
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往往為了增發價理想一些,大股東會挖空心思想方設法在增發之前拉升股價!
7. 定向增發價格可以低於每股凈資產嗎拜託了各位 謝謝
定向增發價格沒有抄低襲於每股凈資產的,因為這是損害了全體股東利益的,不會在股東大會通過。證監會也不會批准。這兩道關要是能通過,就必須有極特別的理由。否則證監會這一批准也是要書寫證券歷史的。當然賬目不實。每股凈資產是虛數那就另當別論了。那就要招引財務審計的麻煩了,沒有公司會這樣明目張膽的做假賬。這就等於掛著牌子寫上「我的賬目不實」一樣。
8. 股票定向增發的價格與市價及每股凈資產的關系
一般與抄凈資產及市價沒有關系
股票定向增發價格:非公開發行即向特定投資者發行,也叫定向增發,實際上就是海外常見的私募。
股票的市價是指:股票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達成的成交價,通常所指的股票價格就是指市價。股票的市價直接反映著股票市場的行情,是股民購買股票的依據。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市價處於經常性的變化之中。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股本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總股本)。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9. 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可以低於凈資產價格嗎
根據《證券發行辦法》的規定,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底價為定價基準回日前20個交易日答公司股票均價的90%,實際發行價不得低於發行底價。施細則對上述規定進行了細化,明確規定定價基準日必須在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和發行期的首日這三個日期中選取,股票均價的計算應為充分考慮成交額和交易量因素的加權均價。
因此,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可以低於凈資產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