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房貸利率是多少 幾月份調的
現在都是執行基礎利率了
每個月變化一次的
從10月份開始的,具體問所在地銀行吧
㈡ 2019 貸款 。。
你好,辦信用卡去借沒問題的。
關鍵你不會沒有信用卡吧?
無論如何,不要去借網貸,不然被被逼死了還不知道為什麼。
現在因為網貸高利貸,悲不自勝的太多了。
珍惜生命,遠離網貸!
㈢ 2020年貸款月供比2019年降低了嗎
應該不會降低,還款額度每個月是固定的。
㈣ 2019年工行房貸利率下降多少
國家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內炒的」定位,落容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確保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效實施,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基本穩定,所以,LPR形成機制改革總體上不會引起房貸利率下降。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LPR是定價基準,並不是貸款的實際利率,貸款的實際利率是在LPR基礎上加點確定的,如果您新申請貸款,具體定價要由貸款行根據本地區、本機構情況以及客戶綜合資質、抵押擔保方式、期限等因素,合理確定每筆貸款的具體加點數值。
(作答時間:2020年6月30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㈤ 貸款73萬,30年提前還10萬,貸款年限能縮少多少年
假設你是2016年初貸款的,已還51期,如果提前還款10萬,並選擇「月供基本不變」,貸款期限能縮短81個月,即6年零9個月,剩下228個月(360-51-81=228)。
如果你是2019年5月開始還款的,月供4300,利率5.85%,已還11期,提前還款後,選擇「月供基本不變」,貸款期限能縮短99個月,即8年零3個月,剩下250個月(360-11-99=250)
㈥ 貸款和投資收縮為什麼會導致利率提高
經濟上升,社會商業和投資旺盛時期往往是政府採用寬松貨幣政策,創造一個有利於商業發展和投資活動的環境。寬松貨幣政策是低利率鼓勵貸款,這樣社會上貨幣供給量會同比增長較快,簡單點講就是社會上的錢比以前多了,但商品數量不變或者增長速度比錢慢,這樣物價就上升了,即是引發通貨膨脹。 但衡量通貨膨脹有個標准,通常以CPI(消費物價指數)來衡量,一般來說當CPI同比增長大於3%時我們稱通貨膨脹;而當其大於5%時,我們稱其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經濟好失業率通常下降。當經濟高峰期,通脹率較高,政府為了控制流動性,防止通貨膨脹惡化,就會採取緊縮流動性措施,例如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上調利率,提高貸款的成本。所以你說的利率上升實際是通脹壓力較大或通脹預期較大的時候才會採取的措施。 對這方面有興趣,建議讀下經濟類教程比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還有一本國際暢銷的非傳統經濟教程《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較通俗易懂又概括性強,適合各類人看。
㈦ 2019年買的房貸款,今年利息下降每月會少還點錢嗎
如果按照4.9%的利率計算,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每月3927.97元,等額本金還款方式首月4819.44元
㈧ 2019年為什麼現在不好貸款
1多地房貸利率將上浮20%-30%
南京、蘇州、青島等多地的房貸利率近期均有所上浮。
今年樓市率先回暖的蘇州,房貸利率在六、七兩個月也出現連續上浮,7月蘇州首套房貸利率普遍按照基準利率上浮23%執行,二套房貸款未還清的客戶多數銀行要求貸款利率上浮30%。
在山東青島,從今年5月開始,青島銀行等多家銀行確定上浮房貸利率,其中首套房利率上浮15%,二套房上浮20%、個別達到25%。
不同支行和開發商的協議不一樣,具體執行的利率要看具體項目,但不會偏離太多。
2多家銀行消費貸將收緊
京城多家銀行消費貸「扎緊」口袋 監管嚴查違規買房不手軟,北京地區多家銀行收緊消費貸,在上浮利率的同時,還提高了申請門檻,審查越來越嚴格。
據銀行相關負責人回復稱:「消費貸不僅貸款利率提高,多項准入條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現在客戶面臨的問題是:已經不是想不想貸的問題了,而是能不能貸到。
3消費貸違規挪用,導致銀行謹慎放貸
近期,消費貸違規流入股市、樓市,不少銀行吃到監管罰單。據銀保監會官網統計,截止7月,銀保監會已對銀行業開出了906張罰單,跟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已累計罰金4.37億元。
4小貸公司數量銳減
7月25日,央行官網發布2019年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貸公司7797家,較2018年末的8133家減少336家; 貸款余額9241億元,上半年減少304億元。
對於借款人來說,貸款余額的下降無疑是減少了他們融資渠道,融資增加了困難。
5下半年貸款需求,迎黃金高峰期
下半年即將進入「金九銀十」、中秋、國慶、「雙11」、「雙12」、過年等節日,壓抑已久的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都達到年度內的最巔峰。這將是貸款、融資的黃金高峰期。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2019年下半年貸款將進入需求暴增的高峰期,會遇到貸款需求增大,利率上浮,貸款余額空間小等諸多融資難題。
屆時銀行或者貸款機構,也將擇優或謹慎放款。
㈨ 下半年為什麼收縮貸款
隨著《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路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關於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和《關於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路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接連發布,很多小額貸款公司、網貸已經停止放貸了。其實出現了收縮貸款。
㈩ 2019年國內貸款業務發展如何
2019年小貸公司正經歷著「生死劫」
延續2018年的頹勢,2019年小額貸款公司(以下簡稱「小貸公司」)行業仍處於「低沉期」。7月15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開年至今僅有55家小貸公司成立,這一數量較2018年同期新增的64家再次縮減,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數量的一半。隨著潛在風險的加速暴露,監管機構也在逐步加大對此類企業的管理力度,小貸公司正經歷著「生死劫」。
小貸公司正迎來優勝劣汰高峰期:開年以來僅10家公司「開店營業」
小貸公司正迎來優勝劣汰的高峰期,7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天眼查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統計後發現,排除已注銷和正在注冊的公司,2019年開年以來新成立的小貸公司數量急速縮減,僅有55家公司成立,其中10家公司經營狀態為「在業」,45家公司經營狀態為「存續」。這一數量相較2018年同期有所下滑,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數量的一半。
時間線拉長來看,2018年同期,新成立的小貸公司共有64家,其中經營狀態為「在業」的公司有13家,經營狀態為「存續」的小貸公司有51家。2017年新成立的小貸公司共有123家,其中經營狀態為「在業」的公司有24家,經營狀態為「存續」的小貸公司有99家。
激活民間資本、扶助「三農」和小微——曾被寄予厚望的小貸公司每況愈下,除了新增小貸公司數量急速縮減外,新三板掛牌的33家小貸公司日子也並不好過,據麻袋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33家小貸公司發放貸款及墊款余額合計108.1億元,同比下降2.7%。發放貸款及墊款平均值為3.28億元,2017年該值為3.37億元。從近五年的財務數據看,33家小貸公司中,2017年實現盈利的有32家,2018年下降到28家。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至2015年,中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快速增長,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截至2015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達到了最高峰8910家,從業人數達到11.73萬人,貸款余額達到9411.51億元。2015-2018年,小額貸款公司行業風險頻發,虧損面加劇,發展日益艱難,機構數量逐年下滑。截至2018年底,全國小貸公司共有8133家,較2017年底的8551家減少418家,降幅達4.89%;從業人員90839人,較2017年的103988人減少13149人,下降12.64%;貸款余額9550.44億元,較2017年的9799.49億元減少249.05億元,下降了2.54%。
2013-2018年全國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看來,影響小貸公司發展的主因,是其法律地位不明確,導致其資金來源及融資額度等面臨諸多限制,進而導致經營過程存在規模不經濟的問題;其次是小貸公司客群以「三農」和小微企業為主,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逾期上升,計提的資產損失准備相應大幅上升,嚴重侵蝕了小貸公司的營業利潤。
多地小貸公司迎整治「風暴」
隨著小貸公司風險加速暴露,監管機構也在逐步加大對此類企業的管理力度。今年以來,包括吉林省、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在內的多地都開啟針對小貸公司的整治「風暴」。
7月12日,江蘇省金融辦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管工作的通知》,從審批管理、股東資質、外部融資、實際利率、貸款管理、不良資產清收、業務合作、涉案涉訴多個方面重點排查小貸公司的違規內容。
這也是繼2018年12月,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宣布終止全省89家小貸公司相關經營資格後,該地區針對小貸公司專項整治的又一舉措。除了江蘇省外,多地小貸公司也出現被限期整改、取消業務資格的現象。4月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透露,將省內110家小貸公司列入限期整改,304家小貸公司列入清理整頓,預計到2019年底前,吉林省小貸公司數量將壓降至420家左右。根據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吉林省2018年末小貸公司數量為488家,這意味著2019年將關閉68家左右。1月8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融資擔保處連續發布13則公告,取消18家小貸公司的試點資格。
在經濟增速下行和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勢頭不減的沖擊下,小貸公司發展明顯後勁不足,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看來,經濟增速下行帶來的影響是小貸公司不良率攀升,利率下降;金融科技的影響是巨頭下沉,模式變革。雙重影響交織下,龍頭尚可勉強應付,中、小貸公司則漸漸跟不上節奏。
監管政策鼓勵並購重組
在數量縮水、貸款余額負增長的狀況下,小貸公司的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在王詩強看來:
首先,在對小貸行業進行清理整頓和風險出清後,監管部門應對傳統小貸公司的法律地位予以「扶正」,在中央統一政策加強監督的前提下按屬地原則進行監管。
其次,給予小貸公司的涉農、涉微貸款收入更大稅收優惠和政策補助,鼓勵小貸公司在「三農」和小微貸款領域與其他金融機構錯位競爭。他進一步指出,當前,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依然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建議監管出台政策時,不要一刀切。對於部分欠發達地區,對合規經營的小貸公司給予更多的融資支持。
「小貸公司大型化,是時代變遷的結果。再深一層看,小貸公司大型化也是科技重塑金融的必然要求。科技打通了時空界限,消解了小貸公司『小而美』模式的生存空間,大型化疊加科技化,是小貸公司的一條可行出路。」薛洪言強調,「站在監管機構的角度,可出台鼓勵小貸公司並購重組的政策指引,疏通小貸公司的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