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博格華納股票

博格華納股票

發布時間:2021-01-07 04:35:11

⑴ 億歐周點評丨車企馳援武漢疫情超5億元;特斯拉再盈利

[億歐導讀]?一周汽車出行行業事件匯總:①交通管制會否擴大至全國?國家衛健委:會根據疫情需要不斷調整;②特斯拉2019Q4營收73.8億美元,上海超級工廠暫時關閉;③意欲擴展新能源業務,博格華納33億美元收購德爾福……

(製表人/億歐分析員曾樂)

Lyft宣布業務重組,IPO以來將首次裁員

1月30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共享出行平台公司Lyft表示,該公司正在進行業務重組,涉及Lyft市場營銷和企業銷售部門,這將導致約90人受到裁員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員是Lyft自2019年3月份上市以來的首次裁員。自Lyft上市後,其股票交易的第二天便跌破發行價,截至目前,該公司的股價與其發行價相比,跌超30%。

周點評:一個殘酷的現實正擺在Lyft面前,盡管Lyft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但卻處於持續虧損的窘境之中。共享出行的商業模式拋棄了傳統計程車公司的重資產,只作為撮合方收取傭金。但在美國,Lyft依舊要為司機支付大量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計程車公司無異。

傳Uber和DoorDash曾考慮合並,但談判最終破裂

2月1日,據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打車服務公司Uber和食品派送初創企業DoorDash曾在去年探討合並的可能性,但最終沒有達成協議。上述知情人士稱,當時軟銀集團敦促Uber與DoorDash討論潛在的合並交易。不過,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盡管雙方的談判最終以破裂告終,但這兩家公司並未排除重啟談判的可能性。

周點評:自2009年成立起,Uber已連續十年虧損。打車是Uber的主營業務,與此同時,「乘客增速放緩」卻也成為Uber長期面臨的問題,而這也被外界視為Uber財務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伴隨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Uber實現合並重組也並非沒有可能。

融資

大眾卡車部門Traton出價29億美元收購美國商用車Navistar

1月31日,據路透社報道,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卡車部門Traton表示,已提出以35美元/股,共約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商用車龍頭Navistar股份。受此影響,Navistar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大漲50%。Traton方面表示,其報價取決於能否與Navistar達成收購協議。

早在2016年,大眾汽車以2.5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avistar最初16.6%的股份。彼時,大眾方面便表示,有興趣收購Navistar的剩餘股份。

周點評:大眾汽車投資Navistar,顯示是大眾試圖在美國商用車輛市場中鞏固自身地位、提升影響力。於Navistar而言,大眾的到來擴充了其現金流運營。雙方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不過,大眾的投資也有一定風險,數據顯示,Navistar如今在美國商務重型汽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已開始萎縮。

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欲轉型,470億元收購威伯科

1月25日消息,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以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5.5億元)收購威伯科的交易已獲得美國和歐盟的反壟斷批准。此前,2019年3月,采埃孚已宣布完成達成該收購案。對威伯科的收購,是采埃孚前任CEO斯特凡·索默一系列激進擴張計劃的一部分。

公開資料顯示,采埃孚以變速箱和傳動系統為主要業務,在全球有超過120個生產基地、6個研發中心。據悉,采埃孚與威伯科合並後,將成為一家全球性商用車技術集成系統供應商,合並後的銷售總額將達到約400億歐元,有望躋身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前三位。

周點評:采埃孚曾表示,計劃投資超1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3.4億元)用於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業務。完成收購後,采埃孚得以完善整個商用車技術組合,提供解決方案使汽車具備「行動」能力。這樣一來,也使得感知、決策和控制形成閉環,從而進一步實現自動駕駛落地。

編輯: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博格華納將收購德爾福科技

1月28日,全球汽車零來部件自領先供應商博格華納宣布,已與德爾福科技達成最終交易協議,打造全球領先的動力公司,為輕型車和商用車製造商及售後市場提供服務。博格華納將以全股票交易的形式收購德爾福科技,後者的企業價值約為33億美元(包括債務),此次交易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完成。

根據協議,德爾福科技股東持有的股份每股可以兌換0.4534股博格華納股份。交易完成後,博格華納現有股東預計將持有合並後公司約84%的股份,德爾福科技現有股東預計將持有約16%的股份。新公司的總部將位於美國密歇根州的奧本山,博格華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édéricLissalde以及博格華納首席財務官KevinNowlan將擔任新公司的負責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北汽新能源ARCFOX αS最大續航708Km 明年有望上市

財經網汽車訊?北汽新能源ARCFOXαS登陸免徵購置稅目錄。

8月24日,工信部公布《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三十四批)》,其中包括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兩款產品αT和αS。

具體到北汽新能源,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擁有一定的市場積累,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以及公用車市場。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表示,北汽新能源現有產品難以滿足主流市場需求,「消費者主流向A+級市場轉變」。

隨著ARCFOX品牌的推出,可填補北汽新能源在高端電動車市場的空白。

ARCFOX品牌於2019年3月正式對外發布。同年4月,北汽集團和麥格納成立合資公司—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共同生產ARCFOX車型。

北汽新能源介紹,ARCFOX品牌旗下產品動力總成,是由西門子、法雷奧、博格華納聯合打造,採用韓國SK電池模組。據北汽新能源透露,ARCFOXαS亦將搭載韓國SK電池模組。

周麗君認為,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北汽新能源高品牌ARCFOX市場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大環境正在向存量市場轉變。消費結構升級倒逼車企加速向中高端市場轉型。疫情更是促使新一輪淘汰賽加速。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預測,整個中國電動車市場或面臨重構。

相比特斯拉等已有產品上市,ARCFOX品牌尚在籌備階段。

為加快ARCFOX品牌落地,北汽藍谷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

8月3日,北汽藍谷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55億元。

北汽新能源表示,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車型開發及網路建設、5G智能網聯系統提升、換電業務系統開發三個項目。其餘部分擬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用於優化公司資本結構,降低財務費用。

上述負責人稱,前兩項項目均與ARCFOX品牌有關。

根據北汽新能源規劃,ARCFOX首款產品ARCFOXαT預計將於9月上市,該負責人稱相關部門正在推進中。

北汽新能源表示,ARCFOXαS具體上市時間暫未確認。據易車網等媒體報道,新車預計將於2021年上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幕後巨頭再整合!博格華納229億元全資收購德爾福為哪般

近年來,從佛吉亞收購日本歌樂,到采埃孚收購威伯科,再到日立與本田合並零部件業務等事件,都說明零部件企業的大規模並購、合作還遠沒有結束。

在電動化領域,據市場調查機構HIS預測,今年全球新能源(混合動力、插電式、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新車數量為597萬輛,預計到2025年將激增近3.5倍,達到2000萬輛,市場前景巨大。

這其中,電動系統的核心技術——電池、電機、電控技術成為眾多傳統零部件巨頭轉型的重要發力點。博格華納並購案成為最鮮明的例子。

分析人士認為,在新興市場以及新市場的營收潛力驅動下,未來電動車零部件市場的爭奪會進一步加劇,並將不亞於車企之間的競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博格華納並購德爾福!零部件巨頭抱團過冬

▲博格華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édéricLissalde

博格華納預計,到2023年,合並後的新公司將產生約1.25億美元的運管成本協同效應。同時該交易預計將在完成後的第二整年實現每股收益顯著增長。

另外,博格華納還於當天宣布了一項股份回購計劃,該公司董事會已批准在未來三年內執行一項高達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億元)的股份回購計劃。回購股票的時間及數量將根據市場情況、股價和其他因素而定。

二、博格華納收購德爾福科技意圖擴展電動汽車業務

2017年,德爾福汽車公司拆分為德爾福科技和安波福兩家公司,分家後德爾福科技繼續專注於汽車動力總成的業務,提供關於內燃機、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動力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博格華納雖然以內燃機、變速箱聞名,但據國外媒體FutureCar報道,一直以來該公司都在通過向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汽車生產配件來擴展自身的產品組合。

通過此次收購德爾福科技,博格華納將進一步增強其在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博格華納表示,這一交易將帶來諸多優勢,一方面將有助於擴大該公司在電氣電子產品方面的產品組合、能力及規模,另一方面有助於鞏固其在電氣推動系統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增強其在內燃機、商用車及售後市場業務方面的地位。

未來,雙方合並後的公司將推出覆蓋內燃機、混合動力和汽車電動系統的更全面的產品組合。

德爾福科技的聲明顯示,合並後的新公司未來將為客戶提供一整套的集成或獨立的電氣電子產品(包括高壓變頻器、轉換器、車載充電器和電池管理系統),及其他的產品。

在博格華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édéricLissalde看來,這項令人激動的交易與博格華納的平衡推進戰略一致,德爾福科技將帶來成熟的電氣電子技術,以及相關的人才資源,以補充博格華納的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產品。

同時,FrédéricLissalde還表示,「我們非常尊重德爾福技術在世界各地的團隊,並歡迎他們來到博格華納。我們相信,我們將能夠一起加快步伐,應對電動化的市場趨勢。」

結語:供應商巨頭抱團電動化趨勢不可逆轉

全球的汽車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正在結成聯盟,以開發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車市寒冬下,汽車產業鏈玩家正面臨技術和財務負擔,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在施壓,制定更為嚴格的排放法規。

如今,博格華納與德爾福科技這兩家汽車零部件巨頭的交易,不只意味著車市寒冬下供應商同樣會抱團取暖,也直接印證了汽車行業電動化變革的必然趨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沈暉為什麼要選擇創業

他想做的,是自己作為掌控者,創業做「新能源+智能汽車」。「45歲搞到65歲還有20年,如果這輩子不自己搞點(事業),太可惜」 " 沈暉終於成為自己的老闆,不再是職業經理人,就像過去他一直夢想的那樣,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2015年12月,他在上海創立了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開始真正創業。在過去的20多年裡,他一直在打工,先後出任博格華納、菲亞特、沃爾沃等國際名企高管。 「這是我一直想做的。」坐在寬敞的新辦公室里,這個看上去溫文儒雅、說話總是不緊不慢的上海男人,突然表露出一臉的興奮。他說,他一直想做一名企業家,但過了45歲才徹底下定決心,希望沒有遲到。 再不想做職業經理人 7月15日,沈暉重返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這是他的母校。22年前,他拿到結構工程碩士學位之後,放棄了碩博連讀的機會,選擇去堪薩斯電力照明集團旗下的KLT 能源公司工作,擔任項目經理。他的職業生涯很順利,幾乎沒有波折。 從1994年開始,沈暉先後在多家跨國企業任職。30歲時,他已經是汽車零部件廠商博格華納集團合資公司總經理。在這之後,他先後成為汽車製造商菲亞特中國區副總裁,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以及吉利集團副總裁。 然而,這並不是他最喜歡的工作。職業經理人生涯,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也讓他實現了財務自由。他在2007年離開博格華納時,手中的股票期權漲了8倍。有些時候,他又會感到苦惱和不安。 2003年,33歲的沈暉開始擔任博格華納集團能排放系統亞洲董事總經理、中國區總裁。那個時候,隨著國內經濟崛起,「海歸」潮漸起,大量在海外工作的國人開始回到中國工作、創業。沈暉看到了這種趨勢,決定回國。「我後來想想在美國待著也挺無聊的。」他說。 自此,他先後擔任多家外企中國負責人,開始周旋於跨國公司總部與中國公司之間。職業經理人做得越久,他覺得受到的束縛越明顯。「盡管在中國市場你可以說了算,但是很多東西你還是有限制。」他認為,相比於那些坐在美國或者歐洲總部辦公室的老闆,自己更了解中國市場,所以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管理公司。他會與老闆產生分歧,需要他不斷地與總部抗爭。然而,老闆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出來制止他。「CEO 有時候只是一個很重要的螺絲釘,不是一個牽頭人。」他說。 他想做的,是自己作為掌控者,創業做「新能源+智能汽車。「45歲搞到65歲還有20年,如果這輩子不自己搞點,太可惜。」 早在2009年的時候,他有過出來創業的念頭。那時候,渦輪增壓器、自動變速箱在汽車零配件領域非常火熱,產品稀缺,利潤率高。後來,李書福找到了他,請他幫助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他依然把這個創業念頭作為退路。「(收購沃爾沃)不成功就自己搞點東西去做也挺好。」他說。 收購沃爾沃 2009年,沈暉已經擔任菲亞特中國副總裁兩年。他為菲亞特在中國尋找到了新的合資夥伴,與廣汽集團簽約,成立合資公司廣汽菲亞特。 這一年,李書福邀請他加入吉利集團,一起組建談判團隊,收購豪車品牌沃爾沃。這是可能會是中國汽車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嘗試。這樣挑戰,沈暉很興奮,第一時間便決定辭職,加盟李書福的團隊。 收購團隊從他加入時的三人,變成了一年後的三十多人。沈暉是整個談判團隊的負責人。他們制定了詳盡的受過規劃,從並購後的一百天、一年、五年要做什麼,每一個細節都列得很清楚。比如,四年內讓沃爾沃在中國做兩個整車廠,一個發動機廠,一個研發中心等。之後大半年的時間里,他都住在歐洲。談判前,每個人都沒有底。和沈暉一樣,很多人都想好了失敗之後再找工作。 沈暉依然記得,在瑞典的第一次談判,十幾名沃爾沃工會代表圍坐在會議桌前,看著他說出對沃爾沃未來規劃時的驚訝。他們有無數個為什麼。談判成功後,他和同事還要前往二十個國家獲取各種法律審批手續。2010年6月8日,吉利收購沃爾沃完成交割,8月,收購正式完成。這是他職業生涯最緊張的一段時間,也是他最榮耀的時候。 收購完成後,沈暉出任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在隨後幾年裡,他幾乎帶領沃爾沃在中國從零開始創業。他主要做了兩件事,幫助沃爾沃在國內建立兩處整車生產工廠;帶領沃爾沃在並購兩年後扭虧為盈。 在業內人看來,這是沈暉職業生涯最大的成就。不過,他並不這么認為。 在沃爾沃後期,對於國內市場策略,他開始出現不同看法。在這家公司,他也已經到了職業經理人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他覺得,收購沃爾沃的成就感,在這個職業中不可能再有。他開始有些厭倦。2013年,他向李書福申請去美國讀書,逐步淡出沃爾沃核心崗位。 他讀的是美國哈佛商學院AMP(高級管理課程)。這是一個充滿魔咒的課程。進過這個班的人,結業後總會有所改變,或者換妻子,或者換工作。他笑言,剛開始妻子不讓他讀這個課程。「難得閑下來,難免有些非分之想。」他說,他也如此,結課之後,便下定決心改變,離開沃爾沃,「出來做事情」。 不安分的心 7月3日,聽著手機里播放的《Right Here Waiting》,他忽然想起大學時代,販賣自己拷貝的音樂磁帶。正是在那時開始,他漸漸對商業產生興趣。 1987年,沈暉進入華南理工大學,學是工程力學,這並不是他喜歡的專業。課余時間,他常常混跡於學生會,組織各種活動,賺點零花錢。那個年代,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港台音樂風靡校園,音樂磁帶總是最暢銷的。他買來空磁帶,自己拷貝錄制盜版音樂磁帶,在學校里擺地攤售賣。 有時候,他還與學生會的同學組織舞會,賣門票進場,一張票20元。「我們是理工大學,沒什麼女生,舞會是男生接近女生的好機會。」舞會大受喜歡,他也大賺了一筆。舞會的成功給了他更多啟發,他開始和同學在學校搞健美操大賽、烹飪比賽等,收獲頗豐。 「我們學校學生比較有企業家精神,做學術的不多,做生意的一大堆。」沈暉介紹,他的同學後來大多成為企業家。同學中的這種經商風氣也影響了他,讓他在青年時代便種下了創業的想法。 在這之前,沈暉一直覺得建築師很酷。他出生於上海,在廣州長大。父親研究建築學,母親則是搞土木工程,這種家庭氛圍讓他從小便立志做一名建築師。1987年高考,他考了600多分,報考的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體檢時查出眼睛紅綠色弱,讀不了建築學,被調劑到冷門的工程力學專業。1991年,他憑借出眾的成績,申請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全額獎學金,赴美國攻讀結構工程碩士學位。 沈暉讀的是五年制碩博連讀。兩年後他卻選擇中斷學業。那時,他在堪薩斯電力照明集團旗下的KLT能源公司,找到了一份項目經理的工作。他毫不猶豫,便選擇不讀博士,甚至因此得罪了導師。24歲時的沈暉覺得,去外面「做點事情」比做學術更有勁。 他說,他一直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創業 2014年的最後一天,沈暉從吉利離職。他成了自由身。這讓他下定決心賭一把,在45歲的年齡選擇創業。在這之前,朋友應宜倫邀請他一起創業,做智能汽車。應宜倫在廣告和車聯網領域耕耘多年,主流汽車廠商,幾乎都曾是他的客戶。 幾天之後,沈暉跑到上海徐家匯,和應宜倫聯合創立博泰汽車。他負責組建整車團隊,打造新公司產品設計、生產體系。應宜倫負責車聯網領域。 「我希望將博泰集團打造成車聯網、智能汽車領域的標桿企業。」沈暉在加入博泰汽車時對媒體說。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四處招攬人才,組建了一支30餘人的團隊。 然而,他的第一次創業不到一年便結束了。這個行業很燒錢,搭建全新的整車項目平台需要大量資金。博泰汽車的融資也不如計劃中那樣順利。與此同時,兩名合夥人開也產生了分歧。 沈暉透露,創業之初,兩人在戰略上、思路上,溝通不夠徹底,隨著項目推進,分歧也逐漸顯現。「我認為應該把重心放在B2C上,更注重消費者體驗。但博泰則選擇繼續做B2B業務。這也讓大家決定分手。」 最終,他與應宜倫和平分手,各自發展。2015年底,他多次前往德國,收購了一個電動車製造團隊。不久,他在上海組建了威馬汽車,繼承博泰時期創立的整車項目團隊,重新創業。 這一次,沈暉自己做大股東,邀請了更熟悉的前同事杜立剛一起創業,擔任首席財務官。杜是吉利集團前海外財務部部長,與沈暉一起都曾是吉利收購沃爾談判團隊一員,精通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及資本運作。 為了確保創業順利,他請了數十名業內高手相助。「阿里巴巴有十八羅漢,我們這里五十八個羅漢。」沈暉介紹,這些人都是他過去在汽車領域的的前同事。與此同時,他還從多家互聯網企業挖了不少人。目前,威馬汽車團隊成員超過200名。 沈暉組建威馬汽車,幾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身家。他不想再重蹈覆轍,很早便開始尋求融資,四處尋找合作夥伴,也有很多投資人來找他。他曾想說服雷軍投資,但兩人的想法有些差異,那時候融資也已陸續到位,最終作罷。到今年夏天,他的創業項目最終完成了首輪融資。不過,他暫時並不想透露更多的信息。 過去一年,沈暉還頻繁拜訪IT業人士,比如前UC創始人何小鵬、美團CEO王興等。他自信在整車製造領域的專業,但要生產智能、互聯的汽車,他需要改變自己。現在,沈暉的手機里,裝了100多個APP,從國內到國外,從生活到工作。他說,自己已經徹底融入到互聯網生活之中。

⑺ 股票行家來評價我選的股票哪個更優秀.20分懸賞

中石油35元以下逐步加倉,25元左右大膽買進

⑻ 每周辣評|一季度車企都涼了特斯拉交付量大漲40%

文/宋雙輝

辣評:

本田雖然一直在發動機領域享有盛譽,可是到了電動車時代,就玩不轉了(也可能人家根本不屑得玩),到現在眼瞅著大家都行動起來了,沒辦法,只能曲線救國,傍上了通用。

通用自然高興,研發這些電動車的東西多費錢啊,現在有人願意來分擔,自然是好事,可以產生規模效益,降低雙方成本。

不光通用和本田,福特與大眾、現代和Canoo也都採取這種合作方式,你有現成的技術和平台,我花點錢咱們一起做大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博格華納用33億美元收購德爾福的意義在哪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電子化工作,10年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從業經驗,在電池系統、充電系統和電子電氣架構方面有較深的認識和實踐,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開設《汽車電子設計》公眾號。

從2019年開始,隨著汽車行業的格局變化,汽車零部件車企的分拆和並購一直很活躍。普遍的操作手法,是把面向未來的、科技含量比較高的電子和自動駕駛的業務與動力總成業務剝離,然後後進的動力總成業務給其他家並購。1月28日,美國電驅動與發動機零部件製造商博格華納宣布以33億美金全資收購德爾福科技。從通用汽車拆分的德爾福——經過多年的拆分,也完全把自己搞沒了,留下Aptiv以圖後計。

1)?博格華納的收購

我的理解,博格華納這樣的公司也要先收購再進行剝離。近幾年來,原來以機械產品為主的博格華納是通過外延的並購來解決問題的——

圖4?德爾福科技的股價

小結:

我是這么理解的,現在汽車行業面臨著全球性的出清,從就業層面來看,不管是供應商也好、汽車整車企業也好,都要尋求有附加值的業務。從降低現有產品成本的角度,中國的零部件企業會有一定的機會成長為比較大的玩家。而原有的車企和零部件商,一方面想著並購整合和拆分,然後把優質資產保留下來,剩下的那部分就被淘汰了。

文|朱玉龍

圖|朱玉龍網路及相關截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相關特斯拉概念股票有哪些

特斯拉概念股:萬向錢潮(000559)、江蘇國泰()、佛塑科技(000973)、杉杉股份(600884) 、比亞迪(002594),國機汽車(600335)、贛鋒鋰業(002460)、富奧股份(000030) 、科陸電子(002121) 、天齊鋰業(002466),力帆股份(601777),江特電機(002176)。充電樁概念股:上海普天(600680)、奧特迅、動力源(600405)等。
特斯拉概念股相關上市公司一覽:
金瑞科技
松下公司獲得美國特斯拉汽車最新鋰離子電池供應合同,合同金額大約70億美元。A股上市公司中,金瑞科技(600390)為松下鋰電池提供前驅體,將直接受益。
新宙邦
間接為特斯拉供貨,通過為三星SDI、松下鋰離子電池提供電解液,間接為特斯拉供貨。
長信科技
正在和特斯拉電動汽車進行接觸,並有望為特斯拉供貨中控觸摸屏。
豪邁科技
特斯拉汽車輪胎為德國大陸牌,德國大陸是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
國電南瑞
公司表示已與特斯拉有過接觸,但雙方並沒有涉及超級充電站的問題,而是對充電樁等充電設備進行過探討。
福田汽車
北汽集團近日與美國新能源(600617)公司Atieva簽署股份認購協議,北汽集團將收購Atieva公司25.02%的股份。收購完成後,雙方預計在第3年推出與奧迪A6L同等級的電動汽車。據悉,特斯拉正在和北汽股份談合作事項,福田汽車(600166)是北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西泵股份
公司為博格華納批量生產渦輪增壓器殼體產品,博而格華納是特斯拉汽車渦輪增壓器的唯一供應商。公司投資者互動平台的表示,公司並未沒有直接向 特斯拉供 貨,也不清楚是否有產品通過客戶供應給特斯拉。不過若特斯拉在中國建廠,西泵股份(002536)會考慮進入特斯拉的汽車零配件供應體系,並且有信心進入該體系。
星星科技(300256):公司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子公司深越光電電阻屏及電容屏產品通過日系、台灣及大陸知名車機導航廠家分別應用到豐田、本田等日系車、本土品牌汽車以及個別歐系車型上,目前也正在跟松下供貨。
康得新
近日傳出消息,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群創光電(原奇美電子),已與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達成車用面板出貨協議,鴻海甚至考慮為特斯拉到美國設置面板廠,以便就近供貨。
均勝電子
受益於特斯拉,公司從一家無資產、無負債的空殼公司成功轉型為一家以汽車零部件研製、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在未來幾年,公司將重點發展核心汽車電子產品和機電集成系統,以滿足新能源市場和技術的需求。公司將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開拓國內外市場,力爭在汽車風窗洗滌系統、空氣管理系統、發動機進氣系統、視鏡視覺系統、內外飾系統、發動機功能系統、電池電源管理系統、汽車駕駛安全系統和汽車娛樂舒適 系統等領域為全球汽車工業提供優質的汽車電子零部件產品。
江特電機
特 斯拉公司使用的電機是採用非同步電動機技術的 三相感應電動機,江特電機是國內少數擁有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的電機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從事起重冶金電機、高壓電機等特種電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江西省科技廳認定的「江西省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研發能力處於全國中小型電機行業領先水平,先後通過了 ISO9001:2000質量管 理體系認證、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3C認證)、中國船級社船用產品型式認證、歐共體安全認證(CE認證)、出口產品質量許可認證。
力帆股份
特斯拉在美國展示新的充電方式,即置換電池的「換電模式」。力帆股份攜手電筒巴科技公司成功開發了電動轎車底盤換電系統,新技術採用更換電池的方式,可快速為電動轎車補充能源,整個過程僅需3分鍾,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最早獲得國家級技術中心的民營企業之一,公司先後研製開發了許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
江蘇國泰
近期鋰電板塊受國內新補貼政策即將出台和特斯拉電動車銷售較好等事件的刺激,漲勢較好。公司股價的上漲幅度也比較大。短期公司估值水平已經趨於合理。
比亞迪
新能源汽車將獲得長足發展由於公司在國內推出了新的商業運營模式,以及在海外的拓展情況進展順利,同時加上重磅新車的上市,預計今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將獲得飛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博格華納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匯添富醫療基金001417還能漲嗎 瀏覽:583
2008年鎳價格 瀏覽:145
信託地產通道 瀏覽:396
用車貸款怎麼貸 瀏覽:55
創鑫貸理財 瀏覽:451
投資者的理財意識風險 瀏覽:975
悟空理財與pro 瀏覽:546
股指期貨第四次調整 瀏覽:581
微粒貸貸款的利弊 瀏覽:424
歡樂頌2外匯交易系統 瀏覽:525
信託資金的風險 瀏覽:650
黃金外匯110 瀏覽:193
富人理財方法 瀏覽:627
中山市小額貸款銀行 瀏覽:177
民生銀行電子外匯轉賬 瀏覽:729
外匯轉賬交稅 瀏覽:918
外匯暴利方法 瀏覽:65
廈門諾亞理財 瀏覽:251
中信擔保理財 瀏覽:734
美電貝爾股票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