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外匯里廣場協議是什麼意思
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廣場協議是美國對日本發動的赤裸裸的金融戰和金融掠奪。通過廣場協議推動放大日本的經濟泡沫,然後強力刺破泡沫,抽離美元引發日本經濟崩潰,美國從中吸血日本資產。
❷ 金融戰真的更勝核戰無孔不入而且摧毀經濟基石甚至國家穩定真的成為美國制裁他國的利器嗎
金融戰和核戰肯定是兩件,根本不能夠相互對比影響及後果的事情。金融戰爭最多隻能算是,國家之間競爭的一種方式。
經濟與政治從來都是上下層的,建築關系,政治是建立在經濟意義上的。一旦經濟基礎被摧毀,上層建築被動搖也是符合邏輯的。所以是有可能造成,經濟基石崩塌以及國家動搖的。而美國作為今天的一超多強中的超級大國。已經無數次地動用了經濟制裁這個手段,
❸ 中國已經有這么多外匯儲備了,為什麼還大力提倡節約外匯
你聽說過李嘉誠吧?他過得很簡朴。外匯的事情也是一個道理。另外有些人自己沒本事,還見不得別人花錢,找到一個機會立馬跳出來大聲指責,以顯得自己多麼英明神武,這種人基本都自以為懷才不遇。
❹ 如果美國向我國發動金融戰、能源戰和糧食戰,我國有多大勝算
如果如你所說,美國針對中國發動金融戰 能源戰 糧食戰,除了能源戰中國有些困難外,其他兩項最後的勝利者肯定是中國。 美國如發動金融戰,美國會敗得一塌糊塗,因為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的債權人,而且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發動金融戰無非就是逼迫人民幣升值,再重演西方七國逼迫日圓升值一幕。可是中國已經將外匯儲備大部分買入了美國國債,如果中國採取賣出美國國債方法來應對的話,雖說中國的外匯儲備會因此而縮水受到很大的損失,但美國美元的國際通用貨幣的地位卻要遭遇沉重打擊,這對美國的強國之本的打擊是致命的,因為美國是高赤字國家,整個國家的財政赤字需要發行國債來維持。中國如不再將錢借給美國政府,這對於美國的打擊也是巨大的。我曾看到過一則新聞,美國五角大樓曾經搞過中美經濟戰沙盤推演,無論美國怎樣發動,勝利者肯定是中國(這也是最近美國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討好中國的原因) 能源戰 美國如針對中國發動能源戰,這等於是發動戰爭,所以說這種可能只停留在想像。雖說中國的石油現在是純進口國,但如美國發動能源戰,但中國是世界上第一產煤大國,並且中國的石油自給率達到了50%以上,如果中國壓縮民用用油,也能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行。所以說美國如發動能源戰,只能給中國增加苦難,卻不能戰勝中國。 糧食戰 中國的糧食產量完全能夠達到自給,所以說美國發動糧食戰是勞而無功,這要感謝袁隆平 李登海等科學家 還有中央政府保持農業耕地紅線不能動搖的政策。
❺ 中國於美國如何打金融戰
這個是打不起來的,首先,中國的金融體制,金融企業的實力想跟美國打,是不可能的,干不過人家的;其次,打起來是雙方都得完蛋。
❻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9月1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7250元;
A.②④
中國匯率為直接標價,匯率下降從6.7250到6.3623,即為單位外幣(美元)兌換本幣(人民幣)匯率下降(跌落),相反,單位人民幣兌換的美元數量則增加。
❼ 人民幣和美元會脫鉤嗎 如果美國制裁中國,會影響個人外匯嗎
理論上復回受到影響,但是實制際上我目前判斷還是不可能發生。俄羅斯受打壓到現在也沒有被排除出結算系統。
中國更加不會,是有原因的:
其一,中國其實是美國全球體系中的關鍵一環和支柱,因為全球體系就是物資、人員和資金的全球流動,結算體系是資金的基石。但是關鍵是中國是當中物資特別是製造業成品的關鍵,全球目前沒有國家能夠在短時間內取代;
其二,美國在全球不能找到取代中國的生產商,美元那一串數字是沒有實際的用處了,美國的全球體系馬上就可以崩潰了;
其三,中國現在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不再是被動挨打的地步,所以我們只要有理有節的反擊,美國還只能幹看著。
美國現在正在做的事是限制中國,將中國在全球化體系中的份額降低,一步一步的排除中國的影響力。現階段美國在美元體系內能做的就是制裁一部分中國公司或者銀行。
回頭來說,中美之間的結構性和系統性的變化已經產生。我們這個時候更加要努力完成自己的改革,好好做好自己。然後依託自己的生產能力構建自己的全球體系。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❽ [原創]中美金融戰中國為何屢敗屢戰
中美金融戰,中國為何屢敗屢戰 這兩天論壇熱議金融戰。許多網友說,自己不懂得多少金融知識,所以不知對錯。筆者試圖用最簡單扼要的筆法,讓各位愛國人士了解一下當前中美金融戰的態勢。 筆者認為,中國在目前國際金融戰場上是處於攻勢而非相反。美國佬才是處於守勢。 中國在政治、外交、科技、軍事上都是世界公認的僅次美國的超級強權(當然,我們自己不承認,和平崛起、和諧世界嘛),經濟在實物生產力上也十分強大,鋼啊鐵啊之類的N項世界第一。可惜,作為經濟實力的主要表現,中國金融在世界經濟的權力位階相對十分低下,比如,人民幣目前還實施外匯管制、不能自由兌換黃金和其他國家貨幣的貨幣。人民幣不是硬通貨,是綜合國力的一大塊短板。 但也正因為中國在政治、外交、科技、軍事和實物生產力的強大,必然會促使中國金融的權力位階快速上升,與中國其他方面的實力取得平衡,成為世界公認的僅次美國的超級金融強權。當然,這種權力位階的上升,必然會瓜分走部分美國已有的金融權力。這,就是決定中國在目前的國際金融戰場上處於攻勢地位,美國處於守勢地位的基本因素。 紙幣是中國人的發明。提高中國金融在世界經濟的權力位階的方法,中國人翻翻高中歷史書就非常清楚:關鍵是中國必須掌握、控制一個網路覆蓋世界的國際銀行系統。這正如中國的紙幣,是在古代中國一個覆蓋大江南北的錢庄網路形成後出現的。道理很簡單,紙幣的流通性取決於紙幣後面的網路服務的好壞,好用唄。假如你在全世界的每個城市都能見到幾家中國的銀行,人民幣自然就成了硬通貨。中國掌握、控制一個網路覆蓋世界的國際銀行系統後,就可以使人民幣成為硬通貨,就可以部分控制世界資本流動並設置金融市場各種參數,從而控制實際生產的企業。因此,中國的銀行目前正通過改制、上市、合作、吞並、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各種方式,擴張中國的國際銀行系統。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如果我們要打贏中美金融戰,就必須先在全世界搶地盤,佔山頭,挖戰壕。 更重要的是,中國掌握、控制一個網路覆蓋世界的國際銀行系統後,就能更好地打退國際「游資」、「熱錢」對中國股市、匯市、期市等金融市場的攻擊。道理也很簡單:首先,中國的網路覆蓋世界的國際銀行系統,可以保護中國的對外貿易、海外華商不受國內金融市場動盪的沖擊;其次,國際「游資」、「熱錢」的動向能被提前偵知;第三、可以調動世界資源而不僅是國內資源對抗國際「游資」、「熱錢」;第四、可以抄國際「游資」、「熱錢」的後路,在國際市場上打擊他們。 亨廷頓在《文明沖突與重建世界秩序》一書中列舉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14個戰略要點,其中第一條就是「控制國際銀行系統」。顯然,美國人也很清楚,干擾和打斷中國的國際銀行系統擴張,或獲得擴張中的中國國際銀行系統的部分控制權,是當前中美金融戰的關鍵。 好了,基本情況介紹後,大家一定會有許多問題要問。先說大家最關心的。 戰績很大,成效顯著。中國的國際銀行系統,目前絕大多數被限制在香港,出不了國門。少量海外中國的銀行分支機構,其資產只是銀行總資產的小零頭。美國阻截的手段有幾個:先說你的銀行不符合國際標准。為了對付這招,中國幾個大銀行紛紛改制,跑到海外和香港上市。等他們都符合國際標准地上市了,美國又說中國對銀行的監管不力,行政干涉。中國反駁道,中國對銀行的監管這么差,那麼你美國的銀行為什麼要打破腦袋進入中國呢?美國佬沒詞了,但還是白眼一翻:老子流氓會武術,誰都擋得住!中國的農行、工行,在美國申請開分行十幾年了,老美至今不予批准。至於歐洲、日本,有樣學樣,對中國的銀行也是百般刁難。當然,他們沒老美這么橫,分行還是讓中國開了幾家。 還是戰績很大,成效顯著。首先,美國利用幾個大銀行紛紛改制的機會,在中國XP的協助下,大規模入股中國的銀行。如美洲銀行出資25億美元入股中國建設銀行;高盛集團和安聯保險等出資30億美元購得中國工商銀行10%的股份等等;不僅如此,對比中國的銀行無法在美國搶地盤,佔山頭,挖戰壕,美國的銀行卻能在WTO的大旗下在中國大搶地盤,狂佔山頭。這些事情網友都很清楚,筆者就不多說了。 顯然,在當前中美金融戰中,中國大敗,美國大勝。筆者認為,中國大敗的主要教訓有: 1、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國際金融戰略與國家的外交戰略不匹配。 網友上網查查就可以知道,中國的海外銀行分支機構,大部集中在歐、美、日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非洲、中亞、中東、南美幾乎沒有。顯然,中國的國際金融戰略搞的是「大國外交」,而不是「和諧世界」。尤其可笑的是,象中東這類石油美圓多得不得了,與中國的貿易飛速發展、且當地政府和華人華商熱切歡迎中國海外銀行分支機構進入的地區,中國的銀行卻打死不去。筆者認為,中國需要第三世界朋友的幫助,第三世界的朋友,不僅能把中國抬進聯合國常任理事會,也能把中國抬上世界金融戰場霸主的寶座。這一點,請有志氣的中國金融家深思。 2、對美國沒有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勇氣,一味退讓。 3、不能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 首先,雖然美國的銀行在中國大搶地盤,狂佔山頭,好象牛得不得了,但只要我憤青一出手,他們還不是要屁滾尿流地滾出中國?其次,海外中國人有近一個億。培養海外中國人的年輕金融才俊,扶植海外中國人的中小金融企業,發揮他們在國際金融界的力量,團結起來,深入敵後,曲線救國,中美金融戰中國必勝!
❾ 求經濟大神解釋一下,為什麼美國上世紀使日元升值會使日本經濟接近崩潰(從日本的國內角度,日本的外匯
日本20世紀最後10年的經濟崩潰全是美國導演的陰謀。那麼邏輯是什麼呢?是美國怕日本經濟過專於屬強大,影響到自己的大哥位置。所以美國精心策劃了一場金融戰,旨在搞垮日本。
陰謀第一步:迫使日幣升值。
貨幣不同於其他商品,很難說明它的匯率應該是多少。一個商品放在市場上去自由交易,大部分時間能夠反映實體經濟的客觀需求。但貨幣不一樣,作為金融資產,它的價格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人們的認識,而且呈一種反饋機制,即持續升值導致升值預期,導致更強的升值直到一種極不合理狀態。所以郎咸平會說,「你只要升值一次,就再也停不住了。」日元一開始升值,便促使了更多熱錢的流入,然後就是進一步的升值,接著更多熱錢流入,呈一種正反饋的機制。
❿ 今天港幣兌換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截止到2020年1月7日,港幣兌換人民幣匯率:1港元=0.8956人民幣,1人民幣=1.1166港元。
按照香港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其正式的ISO 4217簡稱為HKD(Hong Kong Dollar);標志為HK$。
香港金融管理局及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等3家香港發鈔銀行於2010年7月20日公布,將推出2010版港幣新鈔票系列。香港建立了港元發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元就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了支持。
(10)外匯金融戰擴展閱讀:
以單位數量的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數量來表示,稱為外匯匯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即用人民幣表示某種外幣的價格,其公式為100單位外幣=x¥。
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綜上所述,如果人民幣貶值,外幣升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下降,而外匯匯率則會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幣升值,外幣貶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上升,而外匯匯率相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