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永寧制葯股票

永寧制葯股票

發布時間:2021-07-16 10:45:33

『壹』 濟南永寧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永寧制葯原始股值多錢了

『貳』 浙江台州有哪些制葯廠

1.台州市大鵬葯業有限公司(沿海工業園區) 2.浙江尖峰海洲制葯有限公司(城關江濱路2號) 3.浙江東華制葯有限公司(外沙) 4.浙江九洲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外沙工業區) 5.浙江椒江制葯廠從屬名稱:台州市椒江化工五廠(工人路260號) 6.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外沙路46號) 7.浙江海越葯業有限公司(外沙路108號) 8.台州海翔葯業有限公司(外沙支路100號) 9.浙江東港葯業有限公司(岩頭濱海路259號) 10.上海中西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椒江葯廠(外沙瓜園) 11.浙江江南制葯廠(外沙工業區) 12.浙江濟民制葯有限公司(大橋路888號) 13.浙江永寧制葯廠第二分廠(城關鎮梅花井路4號) 14.浙江雙鴿葯業有限公司(北城大橋路888號) 15.浙江永寧制葯廠永寧大葯房(橫街路302-306號) 16.浙江永寧制葯廠(城關鎮梅花井路4號) 17.西南合成制葯總廠黃岩分廠(江口開發區大閘路28號) 18.浙江永寧制葯廠第一分廠(城關康復路21號) 19.浙江潤康葯業有限公司(江口化工區大閘路) 20.浙江永寧制葯廠黃岩泰和葯房(桔鄉大道63-67號) 21.台州市黃岩聯化葯業有限公司(經濟開發區輕化投資區) 22.浙江新華制葯有限公司(大橋路12號) 23.台州市路橋醫葯葯材有限公司(路橋新安西街) 24.台州康寧制葯有限公司(蘆浦) 25.浙江可立思安制葯有限公司(城關鎮玉潭路108號) 26.玉環天樂制葯有限公司(城關鎮石井村) 27.浙江省三門東亞葯業有限公司(海游鎮平安路1號(中心花壇)) 28.浙江康達制葯有限公司(城關鎮壩頭村) 29.湖北金龍葯業有限公司天台分公司(城關鎮環城西路40號) 30.浙江省天台縣解憂葯業有限公司(城關鎮工人西路34號) 31.浙江天台葯業有限公司(城關鎮豐澤路) 32.浙江始峰葯業有限公司(麗澤鄉鋪前) 33.浙江聖達葯業有限公司(城關鎮人民東路延伸段大橋旁) 34.浙江仙居車頭制葯廠(大戰鄉桐員溪) 35.台州制葯廠仙居分廠(城關鎮南峰路130號) 36.浙江省仙居制葯廠二分廠(城關鎮河埠) 37.仙居縣禾茂種葯業有限公司(城關三橋清口園) 38.台州南峰葯業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城關南峰東路8號) 39.仙居仙明制葯有限公司職工技術協會(城關鎮穿城南路10號) 40.台州外高橋聯通葯業有限公司(城關鎮晨曦路153號) 41.台州南峰葯業有限公司(城關鎮南峰東路8號) 42.浙江仙居仙明制葯有限公司(城關鎮穿城南路10號) 43.台州市萬福制葯有限公司(城關鎮環城東路107號) 44.浙江仙居仙樂葯業有限公司(城關鎮穿城南路5號) 45.台州制葯廠一分廠(城關鎮南峰路130號) 46.仙居制葯有限公司職工技術協會(城關鎮仙葯路1號) 47.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天然葯物開發分公司(仙葯路1號)

『叄』 股票市場上有一個什麼銀廣廈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銀廣夏陷阱

真相再清楚不過了:天津廣夏1999年、2000年獲得「暴利」的萃取產品出口,純屬子虛烏有。整個事情--從大宗萃取產品出口到銀廣夏利潤猛增到股價離譜上漲--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銀廣夏陷阱

過去兩年間,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廣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碼0557)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業績和股價神話。
根據銀廣夏1999年年報,銀廣夏的每股盈利當年達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價則先知先覺,從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啟動,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漲至35.83元。次日實施了優厚的分紅方案10轉贈10後,即進入填權行情,於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權並創下37.99元新高,摺合為除權前的價格75.98元,較一年前啟動時的價位上漲440%,較之於1999年「5·19行情」發動前,則上漲了8倍多;2000年全年漲幅高居深滬兩市第二;2000年年報披露的業績再創「奇跡」,在股本擴大一倍基礎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奇跡」並未到此為止。2001年3月1日,銀廣夏發布公告,稱與德國誠信公司(Fidelity Trading GmBH)簽訂連續三年總金額為60億元的萃取產品訂貨總協議。僅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銀廣夏每股收益就將達到2至3元!在更早些時候,銀廣夏董事局主席張吉生預測,未來三年內每年業績連續翻番「不成問題」。
這是個燦爛的未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為之目眩。證券行業內部,相信銀廣夏神話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一位基金經理說:「(銀廣夏的業績)好雖好,但不符合常識。」
--一位著名證券公司農業領域的研究員很久以來都不把銀廣夏列入觀察范圍,問其原因,答:「有研究的必要嗎?」
各個證券網站上進行著觀點涇渭分明的超級大討論。著名的證券專業聊天室「和訊大家談」里,關於銀廣夏的帖子數以千計,質疑者和支持者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在那裡可以找到各種傳言。
但僅憑「感覺」、傳言、爭論、甚至「常識」,還是缺乏依據。記者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跟蹤采訪,漸漸逼近真相,銀廣夏的"神話"被逐步還原了本色。一個即使在並不成熟的中國市場上也相當少見的特大造假騙局,展現在我們面前。

引子

銀廣夏業績的奇跡性轉折,是從1998年發端的。這一年,銀廣夏傳出了來自天津的「好消息」。
1994年6月17日,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以「銀廣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銀廣夏A被稱作第一家來自寧夏的上市公司,但實際上,這家公司最早起源於深圳。
陳川是銀廣夏的創始人,在2000年2月去世前擔任銀廣夏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他1939年出生,早年為銀川話劇團編劇,1984年7月南下深圳創業,先後創建深圳廣夏文化公司和深圳廣夏錄像器材公司等。
陳川文人出身,據見過他的人說「極富領袖魅力」。1993至1994年間,他長袖善舞,將廣夏文化公司旗下幾家軟磁碟生產企業合並改組,並成功上市(參見輔文《銀廣夏前傳》)。其中的兩家企業均在深圳,分別是廣夏錄像器材有限公司和廣夏微型軟盤有限公司;另外一家叫做廣夏(銀川)磁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在銀川注冊,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年,從1992年9月到1993年銀廣夏設立後即注銷。明眼人知道,這家公司的功能,在於獲得寧夏自治區的上市額度。該公司發起人之一為寧夏計算機技術研究所,而銀廣夏現任董事局主席、曾長期擔任銀廣夏總裁的張吉生,即擔任過計算機研究所的所長。張吉生生於1946年,除了在銀廣夏任職外,還擔任著寧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一職。
上市以後,圍繞著陳川的銀廣夏高層隊伍亦漸次成形。現任銀廣夏總裁的李有強來自天津。他生於1941年,曾任天津市工藝美術廠廠長,早在1985年就與陳川一起合作創業,1994年銀廣夏進入天津後,長期負責天津業務。而身兼財務總監、總會計師、董秘等多職的丁功民則常駐深圳。
1994年上市之時,國內軟磁碟行業競爭已如火如荼,轉眼間,每生產一張軟磁碟就要虧損2美分。對以軟磁碟為主業的銀廣夏來說,轉型迫在眉睫。
此後,銀廣夏每年均在為維持10%的凈資產收益率奔忙。當時的董事局主席陳川自己從不諱言這一點,在回憶、闡述銀廣夏的創業歷程時每每提及。銀廣夏的項目換了一個又一個,從軟磁碟生產以後,銀廣夏進入了全面多元化投資的階段。1996年年報稱銀廣夏已經「成功地由創立之初的三家軟磁碟生產企業的單一產業公司發展為擁有27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業實業公司」,到2000年更發展成有40餘家參股、控股公司的龐雜規模,從牙膏、水泥、海洋物產、白酒、牛黃、活性炭、文化產業、房地產,到葡萄酒和麻黃草,大部分項目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盈利水平始終貌不驚人,每次都僅是維持在10%凈資產收益率的配股生命線上方而已。
銀廣夏最知名的項目是在銀川西南永寧縣西沙窩(現稱征沙渠)治沙種草。1995年,陳川在赴京的列車上遇到了吳安琪。吳是寧夏自治區水科所所長,一直研究在水文調研的基礎上治理沙漠,曾在銀川附近治理過1200畝沙漠,後因資金匱乏而放棄。列車上一席談,陳川對吳治沙並種植麻黃草的構想產生興趣並隨後決定投資。銀廣夏投資80%,水科所技術入股投資20%,成立了廣夏(銀川)天然物產公司,購買並治理了銀川市郊2萬多畝沙漠,並種上了麻黃草(麻黃素的原料)。吳目前是廣夏(銀川)天然物產公司和寧夏廣夏制葯廠的董事長,也是銀廣夏的董事之一。
治沙種草,為銀廣夏帶來了異常良好的形像,但並沒有帶來什麼效益。銀廣夏聲稱前後投資過6億元,是一個誇大的數字。據《財經》了解,實際投資約9000萬元。據說這一項目近期可持平,但要貢獻巨額利潤,為時尚早。
銀廣夏業績的奇跡性轉折,是從1998年發端的。這一年,銀廣夏傳出了來自天津的「好消息」。
天津廣夏「獨撐大局」。

1999年,銀廣夏利潤的75%來自於天津廣夏;到了2000年,這個比例更大

銀廣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天津保潔製品有限公司。保潔公司曾經在1996年通過德國西·伊利斯公司(C.ILLES&CO.)進口了一套泵式牙膏生產設備,這是可查的銀廣夏與西·伊利斯公司最早的往來;此後,銀廣夏又從西·伊利斯公司處訂購了一套由德國伍德公司(Krupp Uhde)生產的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這是傳奇的起點。
1998年,天津廣夏接到了來自德國誠信貿易公司的第一張訂單。其時,保潔公司已於1997年12月31日更名為天津廣夏(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廣夏)。
銀廣夏當年10月19日發布的公告稱,天津廣夏與德國誠信公司簽訂出口供貨協議,天津廣夏將每年向這家德國公司提供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所生產的蛋黃卵磷脂50噸,及桂皮精油、桂皮含油樹脂和生薑精油、生薑含油樹脂產品80噸,金額超過5000萬馬克。
幾個月之後,1999年6月19日,在鄭州召開的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研討會上,當時的銀廣夏董事局主席陳川這樣講述這單合同的暴利內涵:
「……德國誠信公司於1999年6月12日一次訂貨總價達5610萬馬克。6月26日,一艘載著天津廣夏第一批農產品萃取產品的貨輪起錨離港,遠航德國。這第一批產品出口,竟獲利7000多萬元!」
1999年,銀廣夏利潤總額1.58億元,其中76%即來自於天津廣夏(據張吉生一次內部講話)。
隨後,銀廣夏公告,將再從德國進口兩條800立升萃取生產線,後又將計劃升級為兩條1500立升×3和一條3500立升×3的生產線。計劃中的生產能力是天津廣夏現有生產能力的13倍之多!一時間,市場為其展現的暴利前景而沸騰。
在1999年年報公布前夕,2000年2月14日,陳川在北京突然遇疾去世,終年61歲。根據銀廣夏公告披露,死因是「突發性心肌梗塞」。
創始人陳川的去世,並未使銀廣夏2000年夢幻之旅受到絲毫影響。在2月17日進行的董事會改選中,張吉生繼任董事會主席,時任天津廣夏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有強升任公司總裁。隨後銀廣夏公布了1999年年報,每股盈利0.51元,並實行公司歷史上首次10轉贈10的分紅方案。
從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間,銀廣夏從13.97元漲至35.83元,於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權並創下37.99元新高,摺合為除權前的價格75.98元,較一年前啟動時的價位上漲440%。
2001年3月,銀廣夏公布了2000年年報,在股本擴大一倍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增長超過60%,達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強,令人咋舌。
利潤絕大部分來自天津廣夏:銀廣夏全年主營業務收入9.1億元,凈利潤4.18億元。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公告稱,當年天津廣夏向德國誠信公司「出口」1.1億馬克的姜精油、桂皮油、卵磷脂等「萃取產品」。今年4月2日,審計其財務報表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特向記者發來函件,稱當年追加定單補充合同共計2.1億馬克,2000年度實際執行合同金額為1.8億馬克(約合7.2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1999年度年報提供的萃取產品利潤率(銷售收入23971萬元,業務利潤15892萬元,利潤率66%)推算,天津廣夏2000年度創造的利潤將達到4.7億元。
更恢宏的利潤前景在前頭。今年3月,銀廣夏再度公告,德國誠信公司已經和銀廣夏簽下了連續三年、每年20億元人民幣的總協議。以此推算,2001年銀廣夏的每股收益將達到2至3元,這將使銀廣夏成為「兩市業績最好市盈率卻最低的股票」。銀廣夏傳奇達到了頂峰。 2001年6月18日:銀廣夏宣布,一條1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已在安徽省蕪湖市建成。

不可能的產量、不可能的價格、不可能的產品

第一,以天津廣夏萃取設備的產能,即使通宵達旦運作,也生產不出其所宣稱的數量;第二,天津廣夏萃取產品出口價格高到近乎荒謬;第三,銀廣夏對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產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提取

如果說銀廣夏的表現是一個神話,那麼,「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一項陌生拗口的專業名詞所指稱的技術--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簡單的解釋是:這是一種根據二氧化碳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的性質進行天然原料萃取的技術(有關介紹參見下附資料)。
聽聞銀廣夏神話,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朱慎林和北京星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志誠有著一樣的第一反應:「超臨界」為什麼總會被人利用、炒作呢?專家們知道,應用這一技術也許可以取得比較穩健的收益,但絕對不至於暴利,而且絕非無所不能萃取。早在1998年12月,中國超臨界流體協會在廣州召開的全國年會即將結束時,特地在會議紀要上補充了這么一段話:「希望企業界對超臨界萃取項目不要盲目上馬、低水平重復。」然而,正是在這一年,銀廣夏神話的准備工作啟動。
有理由相信,天津廣夏方面特別是原天津廣夏董事長兼總經理、現銀廣夏總裁李有強在整個過程中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記者曾經向陳川原來的秘書問起有關德國客戶和萃取方面的事,她只有一句話:去問李有強。西·伊利斯公司方面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轍。
在專家和同行的眼裡,銀廣夏憑此取得的驚人效益,處處皆是疑點。
第一,以天津廣夏萃取設備的產能,即使通宵達旦運作,也生產不出其所宣稱的數量。
即使只按照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所公告的合同金額,1.1億馬克所包括的產品至少應有卵磷脂100噸、姜精油等160噸。可資為證的是,天津廣夏稱於1999年出口的價值5610萬馬克貨物中,就已包括卵磷脂50噸,姜精油等80噸。
但根據國內專家對這一技術的了解,一套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設備實際全年產量絕對超不過20噸至30噸--就算設備24小時連續運作。
也許正是為了使之「符合邏輯」,2001年3月,李有強在銀川告訴記者,天津廣夏已掌握了特別技術,能大幅提升產能。他以蛋黃卵磷脂的提取為例說,天津廣夏的500立升×3設備已經將萃取時間從10個小時縮短到3個小時並進一步縮短到30分鍾;今後通過上一套"在線監測"設備,還將把萃取時間縮短到十幾分鍾;而且,天津廣夏生產的蛋黃卵磷脂的精度已從35%提高到97%。加上天津廣夏是「四班三運轉」日夜工作,產量自然驚人。
「30分鍾」!所有聽聞這一說法的專家均感到不可思議。萃取的工序包括給二氧化碳加壓、萃取、釋壓等。僅僅給二氧化碳加壓到幾十個大氣壓這一步,就至少需要40分鍾;提取卵磷脂,必需的時間量是五六個小時。只用3個小時提取出來的卵磷脂,精度上就要大打折扣。銀廣夏憑什麼能做到30分鍾提取卵磷脂? 李有強的回答是一個故事:「我這個技術是大夥和德國人吃飯的時候,把他給灌醉了,拿到一張絕密的圖紙--'二氧化碳在任何條件下的臨界狀態。'德國人賣給你設備,但這個東西不可能給你。等到我們的卵磷脂做出來,連德國人都感到驚訝了。後來那個德國人還因此被總部降了職。」
記者到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這是李曾經提起過的「合作夥伴」--做進一步核實。楊基礎教授聞此扶案大笑:「我這里這樣的圖紙多得很,你要不要?那不過是最基本的一張技術解釋圖而已。」
楊基礎是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清華大學研究超臨界萃取技術的三位主要專家之一,從1978年開始研究超臨界技術,與企業界有著廣泛的合作,被稱為業內的「活字典」。
與銀廣夏有過接觸的天津大學李淑芬教授也向記者表示,提取蛋黃卵磷脂,3個小時是「神速」,30分鍾「簡直是奇跡」。
西北大學陳開勛教授則指出,李有強所謂能最後將生產時間縮至十幾分鍾的「在線監測」設備,只是研究文獻上的說法,是檢測手段的一種,與二氧化碳萃取沒有什麼關系。
簡而言之,僅從技術上而言,天津廣夏不可能在預定時間內生產出滿足合同數量的產品。
第二,天津廣夏萃取產品出口價格高到近乎荒謬。
在2001年3月銀廣夏股東大會前召開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研討會上,李有強曾說:「以姜為例,50公斤含水率在10%以下的乾薑可以出1公斤油、1公斤含油樹脂。國內最好的山東產乾薑每噸7000元,但'歐洲市場的價格'是每公斤姜精油700至900馬克(摺合人民幣約2800元至3600元),每公斤含油樹脂是160至200馬克(摺合人民幣約640至800元),天津廣夏的出口價還處於中上等。加上人工費、水電費、機器折舊費,你們可以算算利潤率。」
根據這些條件,可以大略算出每公斤姜精油和含油樹脂的原料成本加起來只有350元,可是「賣給德國人」,就可以賣到3440至4400元。天下竟有此等美事! 銀廣夏提供的售價,與國際市場的倫敦價格,與眾多國內廠家、行業專家提供的參考價有著巨大的差距。以姜精油為例,銀廣夏公布的價格是每公斤在2800至3600元,而2000年11月17日,倫敦市場CIF價是100美元/千克(摺合人民幣約827元/公斤),西安嘉德公司了解的國際市場價格只在600至800元/公斤,北京星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內最早採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的生產企業)即使以小批量生產的價格算也只有1000至1200元/公斤,價格懸殊竟達3至5倍! 一位被告知銀廣夏萃取產品售價的專家笑稱:如此昂貴的姜精油,簡直可以與黃金媲美,看來要用滴管小心使用! 按1998年天津廣夏向德國誠信公司出口貨品的合同,有關貨品合同價格如下:
桂皮精油 900至1100馬克/公斤
桂皮含油樹脂 160至200馬克/公斤
生薑精油 550至700馬克/公斤
生薑含油樹脂 150至250馬克/公斤
蛋黃卵磷脂 平均300馬克/公斤
約合120萬元/噸
2001年3月,李有強在公開場合宣布的產品價格如下:
姜精油 700至900馬克/公斤
約合280萬元至360萬元人民幣/噸
姜油樹脂 160至200馬克/公斤
約合64萬元至80萬元/噸
桂皮油 700至1100馬克/公斤
約合280萬元至440萬元/噸
桂皮樹脂 200至500馬克/公斤
約合80萬元至200萬元/噸
無論是上述哪個價格,與國內、國際的實際市場價格相比,均有大幅度高估。
第三,銀廣夏對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產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提取。
據專家介紹,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有一個重大局限,就是只有脂溶性(也稱為非極性、弱極性)的物質才能從中提取,而且往往需要與其他技術相結合才能生產精度較高的產品。
天津廣夏聲稱其產品蛋黃卵磷脂的精度已經從35%提高到97%。但是,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僅憑天津廣夏那一套500立升×3的萃取設備,是不可能提取出精度超過30%的卵磷脂的,必須要配套利用大量乙醇來進行提純的後期分離設備,但天津廣夏並沒有這些設備。
2001年3月1日,銀廣夏發布公告,稱與德國誠信公司簽訂每年20億元人民幣、連續三年總共60億元的供貨總協議,公司每年需要向德方提供桂皮精油150噸、桂皮含油樹脂150噸、生薑精油160噸、生薑含油樹脂160噸、脫咖啡因茶葉9000噸、天然咖啡因157.5噸、茶多酚24噸、當歸根油24噸、銀杏酮酯30噸、丹皮酚26噸、丹參酮15噸、葛根素10噸等萃取產品。
這一合同提到的某些產品如茶多酚,屬於水融性(極性)物質,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根本提不出來。合同中提到的銀杏酮酯、葛根素、丹皮酚也非常難提取。這是記者所采訪的諸多國內專家如清華大學楊基礎教授、中國化工大學余安平教授、西北大學陳開勛教授的一致意見。1997年,河南南陽市以為利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能從銀杏葉里提取銀杏黃酮,為此投資2000萬元,並把萬畝農田改種銀杏樹,結果項目失敗,農民當年顆粒無收。
此外,疑點還有很多-- 銀廣夏稱,2000年,公司對德國出口了50噸以上的卵磷脂,這至少需要上千噸原料。但知情人透露,蛋黃卵磷脂的原料蛋黃粉在國內只有兩個生產基地,分別在沈陽和西安,可事實上兩地加起來賣給銀廣夏的蛋黃粉亦不過30噸。
記者還從天津獲悉,某制葯廠曾經也想上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設備,但天津廣夏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私下向他們透露,此舉需謹慎,因為天津廣夏「已經很久開不了工了」。
對於銀廣夏計劃在蕪湖上的另一條3500立升×3的生產線,根據銀廣夏的公告,將主要處理茶葉,每年向德國公司提供萃取產品咖啡因157.5噸、茶多酚24噸、脫咖啡因茶葉9000噸,這至少需要處理2.7萬噸茶葉。余安平教授、楊基礎教授對此分別進行測算,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一套3500立升×3的設備即使全年全天24小時不停運轉,也只能處理茶葉6000噸至7000噸而已! ……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嘉德的另一種命運

為什麼同樣的設備,在銀廣夏可製造暴利,在嘉德卻貢獻乏善可陳?

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三家公司購買了德國伍德公司製造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除了天津廣夏(500立升×3,1999年引進),還有西安嘉德(500立升×2,2000年引進)和廣州的南方麵粉廠(250立升,1995年引進自用)。2000年12月全國超臨界流體萃取學會的年會正是在西安楊凌舉行的,贊助商就是嘉德。
雖然有此設備,西安嘉德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對銀廣夏竟然也造成了壓力:必須解釋,為什麼同樣的設備,在銀廣夏可製造暴利,在嘉德卻貢獻乏善可陳? 2000年7月,張吉生首次對記者提到在西安還有一條同樣從德國伍德公司進口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但一直閑置。
2001年3月,李有強在接受專訪中聲稱西安嘉德公司是由於沒有掌握設備的訣竅導致舉步為艱,銀廣夏正考慮是否收購。天津廣夏現任總經理閻金岱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嘉德對萃取技術掌握太少,是其與銀廣夏命運迥異的主要原因。
這些說法經媒體報道後,對嘉德的影響很大。因為此時嘉德正在引資過程中。銀廣夏的表態使其陷入被動。
嘉德此時的確處於某種困境:嘉德於2000年5月引入設備,7月試車成功至今,未能打開市場。和銀廣夏一樣,嘉德也是通過西·伊利斯公司的駐華機構捷高公司的業務經理陶鵬,從德國伍德公司進口了這套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與天津廣夏的設備相比,除了少一個釜(萃取所用的容器),結構幾乎完全一樣。
嘉德也和西·伊利斯公司簽訂了保護合同:「在3年內西·伊利斯公司不得在陝西省境內出售安裝類似設備」。最關鍵的是嘉德和西·伊利斯簽訂了至少70%產品由西·伊利斯包銷的合同,並有德意志銀行做擔保。
但是,這一包銷條款至今沒有兌現過。陶鵬幾次允諾要帶德國客戶來嘉德,卻始終沒有成行。西·伊利斯方面已經承諾,嘉德公司可以依照合同規定,獲得設備價款10%即40多萬馬克的違約賠償金,條件是不再承擔法律責任。
記者了解到,與天津廣夏神秘封閉的作風相比,嘉德公司從一開始就與西北大學化工系陳開勛教授有著全面的技術合作,在各種產品的試車和市場調研上下了很大工夫。在包銷協議難以兌現的情況下,公司精心生產了各種樣品,亦做了許多推銷努力,包括德國方面,但全部石沉大海。嘉德的結論是:問題不在於技術,而是市場很難打開。
為什麼西·伊利斯公司一方面寧願犧牲上百萬元的違約金,也不願意包銷嘉德產品或介紹客戶,一方面卻為天津廣夏介紹了誠信公司這樣的大客戶?這是嘉德始終想不明白的事情。
「我們沒有什麼'秘密武器',我也並不羨慕你的秘密武器,但我至少知道這套設備究竟能出多少東西。你在外面怎麼說我不管,但若涉及嘉德的利益,我們不會永遠沉默。」嘉德董事長李挺說。

德國客戶之謎

為銀廣夏貢獻了1999年和2000年主要利潤的德國誠信公司,既非如銀廣夏所說為西·伊利斯公司的子公司,更非成立已160年的老牌公司。它成立於1990年,注冊資本僅10萬馬克
銀廣夏的「秘密武器」,如果有的話,除去其「技術訣竅」外,恐怕就是大手筆的德國客戶了。從西·伊利斯到誠信貿易,究竟是何方神聖? 為銀廣夏1999年、2000年利潤做出巨大貢獻的德國誠信公司的英文全稱為:Fidelity Trading GmbH。這家公司,盡管按銀廣夏的說法有著巨額對華貿易,但在中國居然沒有辦事處,在互聯網上也查不到絲毫信息。
銀廣夏在2001年3月股東大會上分發的材料稱,「德國的Fidelity Trading GmbH是在德國本地注冊的一家著名的貿易公司,系德國西·伊利斯的子公司,成立已160餘年歷史。該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物制葯、食品和醫用原料的貿易公司,在歐洲是一家信譽和口碑均很好的公司。」
德國西·伊利斯公司的確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貿易公司,德國伍德公司製造的二氧化碳萃取設備正是通過西·伊利斯出售給銀廣夏的。但誠信公司是否是其子公司呢? 記者曾多次向德國西·伊力斯駐華機構捷高公司核實此事,但該公司接待人員的態度十分含混,一時說誠信是德國公司,一時說誠信和西·伊利斯有關系,一時說誠信是其子公司。最後竟然是一再要求記者去問銀廣夏!誠信和西·伊利斯的關系怎麼能由銀廣夏來證實呢? 在7月16日的一次電話采訪中,捷高的有關業務關鍵人物陶鵬明確地告訴記者:誠信只是一家在德國注冊的公司,與西·伊利斯有著業務往來,但並非西·伊利斯的子公司。
問題其實並不復雜。據知,2001年5月,在《中國證券報》一次例行的編前會上,其總編輯提到,既然銀廣夏引起了那麼多疑問,為什麼不可以藉助新華社駐德分社的力量去調查一下它的背景呢?此後,該報是否果真去德國調查不得而知,但確有新華社駐外記者在德國當地查詢查號台,但該公司並未有電話號碼登記。
記者了解到,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通過其海外分行對誠信公司進行了調查,在德國漢堡商會查到如下記錄:「Fidelity Trading GMBH公司於1990年在該會注冊,注冊資本51129.19歐元(約10萬馬克左右),負責人為Kiaus Landry,主要經營范圍是機械產品和技術咨詢。」
注冊資金幾萬馬克,對於貿易公司而言並不算離譜,但畢竟其與銀廣夏簽下的是年度金額達20億元人民幣、總金額達60億元的合同,對比過於懸殊。此次調查之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沒有恢復對銀廣夏的貸款。工商銀行總行曾與銀廣夏於1999年12月29日簽訂流動資金貸款合同,借款金額為2億元,期限定為自1999年12月29日起至2001年10月28日止。今年四五月間,工總行提前中止了貸款。
銀廣夏的對外發言人丁功民曾向記者許諾,今年4月,當蕪湖的萃取生產線建成之時,德國誠信公司將來華簽訂今年的供貨合同(每年20個億、連續3年總共60個億的總協議的一部分)。屆時采訪這家公司,任何疑慮都會迎刃而解。
直到今年6月18日,安徽蕪湖1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終於試車之時,期待已久的德國誠信公司代表仍沒有出現。參加試車典禮的人們看到了幾位高大的德國人,但那是伍德公司派來的工程師,與訂貨合同全無關系。典禮的第二天,李有強飛赴德國,原因不明。
是不是誠信公司人士不露面,真相就永遠無法獲知了呢?

『肆』 永寧在哪個地方`

永寧縣在寧夏回族自治區。

永寧縣隸屬於銀川市,地處寧夏銀川平原引黃灌區中部,東臨黃河、西靠賀蘭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郊縣,位於銀川市區以南。

『伍』 碳酸氫鈉是哪個廠生產的

常州蘭陵制葯有限公司、開開援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葯業有限公司、濟南永寧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吳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第六制葯廠、三九萬榮葯業有限責任公司、新世界海天(信陽)豫南制葯有限公司、四川蜀樂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制葯廠、安徽永生堂葯業有限責任公司、江蘇省黃海葯業有限公司、西安高科陝西金方葯業公司、甘肅省九龍制葯廠、甘肅定西扶正制葯有限公司、重慶葯友制葯有限責任公司、貴陽制葯二廠、雲南金柯制葯廠、雲南文山特安吶制葯有限公司、西安醫科大學制葯廠、西安草灘制葯廠、旬邑縣葯廠、楚雄州制葯廠、廣西防城港市制葯廠、廣西十萬山制葯廠、廣西半宙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辰龍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省內江制葯廠制劑分廠、貴州凱里制葯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普生葯業有限公司、廣州光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樂山第五制葯廠、四川水晶制葯有限公司、四川巴中制葯廠、四川內江制葯三廠、廣西大秦葯業有限責任公司、麗珠集團利民制葯廠、湖北房縣制葯廠、湖北天門制葯有限公司、湖南益陽制葯廠、湖南省益陽碧雲制葯有限公司、新鄉征程制葯廠、河南省新鄉市衛河制葯廠、河南省南陽普康葯業集團公司、焦作康力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豫西葯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南華利制葯廠、武漢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久安葯業有限公司、鞏義市制葯廠、浙江金華雙龍制葯廠、浙江菱化企業集團公司、江西珠湖制葯廠、山東泗水制葯廠、濟南三九益民制葯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臨淄制葯廠、山東淄博市周村制葯廠、德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菏澤思奇葯業有限公司、鄭州亞新制葯有限公司、河南省才華葯業有限公司、鄭州市新鄭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錦江葯業有限公司、安徽省滁州市制葯總廠、安徽東方制葯廠、杏輝天力(杭州)葯業有限公司、杭州餘杭制葯廠、寧波制葯廠、揚州市星斗葯業有限公司、淮陰市第二制葯廠、上海長征富民葯業有限公司、上海市醫葯公司長樂葯廠、上海市醫葯公司長樂葯廠、南京營勝制葯有限公司、哈爾濱制葯三廠、富拉爾基電力制葯有限責任公司、通化白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運城市制葯廠、呼市第二制葯廠、內蒙古威托制葯有限公司、包頭康力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集寧市健康制葯廠、朝陽制葯廠、遼陽第二制葯廠、朝陽第二制葯廠、沈陽北方制葯廠、大同市惠達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泰盛制葯有限公司、山西同領葯業有限公司、山西省祁縣曙光制葯廠、承德金蓮花葯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北辛興制葯廠、天津力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氨基酸公司、天津市紅星制葯廠、唐山市婦幼葯廠、邯鄲市擁軍制葯廠、

『陸』 濟南永寧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原始股票

沒有這個上市公司啊!原始股價值不大

『柒』 不上市的原始股還有戲嗎

什麼破紙條子,那是你持有公司資產的憑證;只要公司經營的好就有戲的,按規定年底根據利潤情況可以分紅、配送股份,連續三年利潤增長20%就有上市希望。如經營不善就慘了,不但股本沒有擴張,反而連老本都搭進去了。

『捌』 醫葯中間體的行業現狀分析

經過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的輝煌醫葯中間體行業現已基本進入成熟期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達到了白熱化彼此都在拼最後的一點力量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生存者同時受到各種傳說以及與其它因素的誘惑又不斷有新的投資者滿懷「淘金」夢想進入該行業然而隨著國家要求制葯企業進行GMP認證以及各種海外認證的興起醫葯工業的投資規模呈幾何級數般上升如何使有限的資金與精力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已成為了每個醫葯中間體投資者所追求的目標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沖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其理念即每個生產企業沒有必要做到大而全應該將資金與精力集中於自己所擅長的行業和領域其它配套的物資與條件可以由社會協作完成通過形成一條產品鏈使合作雙方實現共贏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制葯行業將一些初級產品的加工如溶劑回收等工作轉交給協作企業完成以後又逐漸將一些有一定污染和危險性的產品轉交給化工廠生產如生產青黴素使用的苯乙酸氯乙酸在石家莊附近自上世紀7080年代就出現了大量為華北制葯配套生產苯乙酸和氯乙酸的小型鄉鎮企業和個體企業
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加深制葯企業逐漸將一些附加值較高的技術難度較大的產品也轉給化工廠生產如生產頭孢類抗生素使用的氨噻肟酸AE-活性酯三嗪環四氮唑乙酸對羥基苯甘氨酸(鄧鉀鹽)HO-EPCP等產品這使得該分支行業在上世紀90年代得到了迅速發展成就了一批產值上千萬至億元的醫葯中間體企業如浙江永寧制葯廠撫順美強制葯廠浙江橫店得邦集團山東睿鷹集團山東金城化工廠等眾多企業 目前該行業已經發展到與制葯企業更緊密的合作階段由生產醫葯中間體的廠家直接合成出原料葯(有菌粉)並將產品以化工產品的形式出售給制葯企業進行精製後再作為葯品出售醫葯中間體行業可以將產品鏈進一步延長增加了產品的利潤和提高了銷售的穩定性而制葯企業減少了投資將有限的資金與精力放在自己所擅長的無菌分裝由於醫葯中間體行業沒有醫葯產品的生產許可證不可能與制葯企業爭奪市場因此雙方的合作有一定的互補性 近年來醫葯中間體行業的迅速發展引起許多投資者的垂涎全國各地生產醫葯中間體原料葯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但同時又以近似的速度被淘汰出局眾多從事醫葯中間體產品開發的技術人員也紛紛以各種形式介入該行業但隨著相應企業的倒閉也紛紛退回這個行業的發展似乎有如潮起潮落帶走了眾多失敗者的匆匆背影筆者作為眾多失敗者中之一經過從容的反思竊以為參與該行業的眾多人力與財力之所以如此「來去匆匆」並非該行業已經發展到遇上了新的瓶頸而主要仍是因最為基本卻又往往被眾多「淘金者」所遺忘的條件沒有具備而受到制約以下為筆者所認為之醫葯中間體企業成功的幾大必備條件
孫子兵法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商場如戰場在目前的形勢下沒有一千萬的資金在醫葯中間體行業內是沒有生存的機會的盡管資金是商場上不變的核心問題但該行業的市場競爭已經發展到今天如此激烈的程度根本不給新企業以從容發展的機會參與者更應該謹慎考慮
該行業內對產品的技術要求很嚴而且處於不斷發展中因此要求生產醫葯中間體的企業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而且在產品線延長之趨勢已經日益明朗的今天如何迎接來自上游企業不斷提出的試制新產品要求已經是橫亘在醫葯中間體企業面前的技術難題
如何有效地解決此難題正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所在僅僅依靠「挖牆腳」的辦法從其他企業偷技術偷人才只能解一時之急而不是長久之計人間正道是滄桑雞鳴狗盜之徒豈是棟梁之才?
有了資金有了技術可以生產出產品了但只有將產品銷售出去並及時收回資金方可以進行再生產由於醫葯中間體行業與制葯行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所以產品的銷售也十分微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企業間綜合實力的競爭具體內容包括:直觀的廠容廠貌生產車間與實驗室設備產品包裝與質量無形的包括技術力量售後服務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等因此綜合的市場背景也屬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當萬事俱備之後剩下的就是「人」的問題了當前的醫葯中間體企業普遍存在用人難題為了維持企業的長久發展應該採用自己培養人才和引進人才相結合的方法利用工資股份獎勵股票期權等多種經濟手段將職工特別是關鍵職工的長期利益與企業的效益聯系起來以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下面以氨噻肟酸(包括AE-活性酯)產品的發展歷史為實例來探索醫葯中間體行業的發展規律與成功經驗 氨噻肟酸是生產頭孢類抗生素的重要中間體目前使用氨噻肟酸的頭孢類抗生素已經超過了10種每年國內的產量超過400噸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進行頭孢類抗生素開發的企業主要有四川樂山長征制葯四川省抗生素研究所和東北制葯總廠但是最早將該產品工業化的是長征制葯最早開始研製並生產氨噻肟酸的廠家是浙江黃岩永寧制葯當時氨噻肟酸的市場價格高達60餘萬/噸此後又有橫店得邦石家莊三通工貿公司等單位開發氨噻肟酸產品當時的工藝相對比較繁瑣原料成本在20萬/噸左右但是市場的需求量只有3-5噸左右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原來工藝是每進行一步反應都需要將產物蒸餾提純不但造成工藝路線時間長而且還使得反應收率降低通過改用一種溶劑進行全部反應逐漸使成本降低到15萬左右產品的價格也降低到30萬/噸以內
在這個階段主要矛盾是市場銷路很小因此國內並沒有大批量的生產廠家競爭並不激烈
隨後石葯集團福抗集團與魯抗集團的7-ACA項目相繼投產國內7-ACA供應緊張的情況得到緩解在1999年前後國內的頭孢類抗生素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先後有哈爾濱制葯東葯總廠華葯河南開封制葯河南東方制葯廣州白雲山制葯珠海麗珠集團珠海聯邦集團深圳九新葯業深圳海濱制葯等大型制葯企業紛紛加入頭孢類抗生素大戰使得國內對氨噻肟酸的需求量成倍增長各種生產廠家紛紛擴大生產能力新的投資者通過各種渠道在找到技術和銷路後也紛紛投資建廠加入氨噻肟酸的生產行業同時我國已逐漸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醫葯中間體供應國國外各大制葯公司紛紛從我國采購氨噻肟酸制葯企業將原來購買氨噻肟酸自行制備AE-活性酯的生產也轉交給醫葯中間體行業由購買氨噻肟酸改為直接購買AE-活性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制葯企業又已經開始向醫葯中間體的生產企業購買原料葯了
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生產氨噻肟酸的企業超過20家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間的競爭首先引起的是技術革新成本不斷下降截至目前國內氨噻肟酸的生產成本能夠降低到不足5萬/噸AE-活性酯的生產成本由原來的40餘萬/噸降低到目前的不足16萬/噸盡管各個廠家都在採取各種手段進行技術保密但是新技術的應用一般都在2~3年內會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如果企業沒有較好的開發能力往往很難在中長期內跟上成本與價格下降速度那麼匆匆出局也就成了必然
現今氨噻肟酸的競爭已經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使得一些較早進入該行業並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已經根據自己的技術力量與資金有選擇地放棄了一些產品的生產如河北金通醫葯化工是國內較早生產氨噻肟酸(包括AE-活性酯)的企業但它現在已經放棄了該產品的生產集中資金生產自己較擅長的三嗪環並且將其生產能力擴大了一倍達到5噸/月是最初設計能力的10倍以上相反山東金城化工則停止了三嗪環的生產而集中資金用於生產氨噻肟酸和AE-活性酯使其產量分別達到70噸/月和50噸/月 盡管目前由於各種原因國內的氨噻肟酸與三嗪環出現脫銷的現象但是對於新建企業來說是沒有多少機會可乘的因為生產這些產品是綜合實力的一種較量新入行的企業在各個方面很難與這些老牌企業抗衡一旦市場出現波動又會將一批企業淘汰出局
【經驗】依託「航母」控制資金鏈戰略誠信合作主攻「精」品
分析國內如撫順美強制葯浙江永寧制葯等目前比較成功的醫葯中間體企業的成功經驗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觸動
首先從這些企業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些企業在建廠初期就已經將目標鎖定在制葯上一個成功的醫葯中間體企業猶如一隻較小的艦船隻有與大型制葯企業的航母組成聯合艦隊才可以不斷發展壯大撫順美強制葯首先依託三九集團使產品有了穩定的銷路而且資金回籠有了保證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兩個關鍵因素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該企業又與上海先鋒制葯達成合作協議成功地進入制葯領域浙江永寧制葯作為國內醫葯中間體的龍頭老大更是棋先一招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與山東某制葯企業聯合生產頭孢三嗪
目前國內各企業間的拖欠已經成為影響企業正常運作的重要因素沒有雄厚的資金來彌補資金流的堵塞也很難在該行業中得到充分的發展河北某企業是國內較早進入該行業並且擁有一定影響的企業但由於多年來受流動資金的困擾一直沒能做大做強因此企業必須有一定的融資能力或者與下游用戶結成緊密聯盟使得產品銷售與資金回籠都有保證在此方面成功的企業如撫順美強制葯廠它依靠與三九集團的良好關系迅速發展成產值上億的大型企業;或者發展外貿優勢加強外銷力度避開國內「三家債」的困擾成功的實例如浙江永寧制葯廠其產品大量出口避開了國內同行間的惡性競爭 在進口四甲基胍價格高達35萬/噸時吉林省四平市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研製出該產品但它卻以非常低的價格供應哈葯集團隨著該產品的國產化其價格也隨之降低到10萬元以內從短期效益來看該公司損失了一大筆利潤但是該公司贏得了哈葯集團的信任現在哈葯集團已經將其小試基地建在該公司而且長期購買該公司生產的四甲基胍因此四平市精細化學品公司最終還是取得了更大更長久的收益這種長遠的戰略眼光與誠信的態度是國內醫葯中間體企業目前急需學習的
有些企業考慮到自己資金比較少為自己設計了一條小規模多品種的經營路線但事實無情的擊碎了這種夢想:小規模不會產生大量的效益而多品種所投入的大量研發費用將企業拖入困境中醫葯中間體產品大多是技術含量較高生產工藝比較復雜的產品開發的前期投入十分巨大沒有相當的資金與技術力量支持開發成功的幾率很小作為企業首先應該有一個或幾個銷路穩定的產品作為企業生存的必要保證然後才可以開發一些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產品作為技術儲備 投資:
避免與強手沖突走改造路線
目前國內生產頭孢類抗生素母核7-ACA的廠家包括石葯福抗魯抗等已經將國外7-ACA占據國內市場的形勢完全扭轉過來了國外生產廠家已紛紛退出國內市場造成目前國內7-ACA的供應十分緊張而國內頭孢類抗生素的消費市場已經成熟因此帶動了國內頭孢類抗生素用中間體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這樣的形勢又將引起新的一輪投資高潮但是由於以上分析的種種原因新投產的企業是很難與老牌企業進行競爭盡管目前一些老牌企業已經停止了一個或幾個品種的生產但是恢復生產是很容易的因此說國內頭孢類抗生素醫葯中間體市場盡管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對新的投資者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風險
由於目前頭孢類抗生素市場日益火爆造成青黴素類抗生素產品價格低迷因此進行青黴素改造以合成新型抗生素也是一條不錯的投資路線如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啦西林等由於其療效好價格低原料供應充分而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同時將青黴素改造為頭孢類抗生素的母核如7-ADCAGCLEGEO等也是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產品投資這些產品可以避免與成熟強大的競爭對手發生正面沖突可以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永寧制葯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銀外匯投資 瀏覽:598
股票投資堂 瀏覽:636
期貨分時量峰如何判斷頂底 瀏覽:740
比較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瀏覽:591
如何查詢個人持有的基金凈值 瀏覽:777
貴州省鐵路投資公司 瀏覽:883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瀏覽:598
進口高純貴金屬材料 瀏覽:54
會理財的意思 瀏覽:124
紅棗期貨上市受益股票 瀏覽:745
陝西金葉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747
交易師多屏全推122 瀏覽:708
信託打包 瀏覽:483
外匯年檢是什麼 瀏覽:658
布魯克融資 瀏覽:84
瀘州老窖股票最低價是多少 瀏覽:981
通達信手機版沒有國際貴金屬 瀏覽:781
融資性擔保的性質 瀏覽:511
香港的信託基金 瀏覽:187
基於macd的價格分段研究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