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了解一些基本指標的含義及用法
MACD,RSI,KDJ,BIAS,掌握幾只指標就行了
Ⅱ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
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股票價格指數是以計算期樣本股市價總值除以基期市價總值再乘上基期指數而得到的。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對拉斯拜爾指數和派許指數作幾何平均,得幾何加權股價指數「費雪理想式」。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2)股票指標演算法擴展閱讀: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Ⅲ 誰有好的股票指標公式
你想要什麼指標
對於指標而言,不存在好或者壞,僅僅幫組分析的一個工具
我目前有KDJ、DPO、LWR、DBCD、.........
需要什麼指標發補充過來,我給你公式
Ⅳ 一些股票公式的計算方法..不太懂
我算過了,你買的一定是上證A股,廢話不多,看如下演示:
買入成本=4.18*100股+5(手續費)+1(過戶費)=424;
賣出成本=4.38*100股-5(手續費)-1(過戶費)-4.38*100*0.1%(印花稅)=438-5-1-0.44(保留2位小數)=431.56;
盈虧=賣出成本-買入成本=7.56;
假如是200股,同樣可算出:
買入成本=4.18*200股+5(手續費)+1(過戶費)=842;
賣出成本=4.38*200股-5(手續費)-1(過戶費)-4.38*200*0.1%(印花稅)=876-5-1-0.88(保留2位小數)=869.12;
盈虧=賣出成本-買入成本=27.12;
希望你能滿意!
Ⅳ 股票指標公式周期
這是一個比較難得的問題
參數設置,採用默認參數的指標基本上都不好用,
如果內優化參容數會出現過度優化問題,
所以選擇參數成了問題,既然是問題就要從為什麼要選擇不同參數,我認為原因是波幅,也就是波動幅度,
因選擇的產品不同,因選擇的交易不同,所以出現了同的波幅。
什麼是趨勢就相對大周期的盤整,什麼盤整相對於現趨勢波動幅度變小,所以波動幅度是調整參數的關鍵。所以我不調整參數,我採用動態參數指標識別行情走勢這樣的結果就是,不受品種的限制不受交易周期的限制。
這是我用的動態ATR軌道指標,他能清晰的展現出現在的趨勢情況。
Ⅵ 請問有沒有書介紹股票各種指標演算法的呢
去下載股市24個指標詳解
網上免費的,,,,,,,TXT
建議精讀MACD,熟知K線,,靈活運用均線(長中短三均線),閉眼能知股票形態,量能關系熟知於心,合理調配自己的倉位,這樣,比弄懂技術指標的用處要大的多
指標多是考量量、價、周期(還未必做的准),那麼有原始反映給您的,您不看,反而苦苦求索,這樣就是捨本逐末。試問,你今天穿短袖,明天穿長袖,大家看到的是衣服還是您
我舉著一個裝滿牛奶的瓶子問大家,這個是什麼,大家會說這個是牛奶,我舉著裝滿橙汁的瓶子問大家,這個是什麼,大家會說,這個是橙汁,可是,為何不好好瞧瞧,其實,我手裡舉著的就是一個裝滿不同液體的瓶子而已
twlfast
Ⅶ 股票價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法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版的貼現率;權G是股利增長率。
本年價值為: 2.5/(10%-5%) 下一年為 2.5*(1+10%)/(10%-5%)=55。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無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您可登錄會計學堂官網,免費領取10G會計學習資料;關注會計學堂,學習更多會計知識。
Ⅷ 求股票指標公式怎麼編寫
首先,我們先了解選股公式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函數。做個比喻,函數就是一種語專言,用以去屬告知計算機自己的想法,並且讓它去實現自己的想法。函數就是這種語言的單詞。我們在編輯器中選擇插入函數,可以看到很多供參考的函數列表。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幾個常用的例子來進一步了解如何編寫選股公式:
例一:
一根K線有四個價格組成:
最高價:HIGH
收盤價:CLOSE
最低價:LOW
開盤價:OPEN
成交量:VOL
成交額:AMO
例二:
兩條均線不斷地交叉,就專門設定了一條函數來描述兩條線交叉:CROSS(X,Y)
假如下圖中的兩條均線一條名叫X,另外一條叫Y
CROSS(X,Y)表示X向上穿過了Y
CROSS(Y,X)表示Y向上穿過了X
例三:
前面的CLOSE,還是VOL,都表示當天,或者您使用的不是日線,那就表示本周期的數據,那麼前幾天的怎麼表示呢?
REF(X,M)
例如:
REF(Close,5)表示5天前的收盤;
REF(Vol,10)表示10天前的成交量;
這里的M就是參數
如果我想把兩個條件並列在一起怎麼辦?
AND
X AND Y就表示條件X和條件Y
以上就是我對如何編寫選股公式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多幫助。
Ⅸ 股票指標公式怎麼破解
去掉有效期需要先破解指標,指標分普通加密和完全加密的2類,普通加密的回去掉密碼去掉答有效期好弄,完全加密的費事些 不過也能破解的
如果普通加密的(紫色指標)過期了,指標會自動消失,如果已經消失了,需要把股票軟體發過來找回消失的指標。
如果是完全加密(黃色指標)的過期了,指標會顯示異常,指標文件不消失。
系統指標是藍色的 有版權不能破解.
如果需要破解 普通加密的或者完全加密的可以聯系我.
Ⅹ 股票指標公式都有哪些
KDJ計算公式:
1.產生KD以前,先產生未成熟隨機值RSV。其計算公式為:
N日RSV=[(Ct-Ln)/(Hn-Ln)] ×100
2.對RSV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K值:
今日K值=2/3×昨日K值+1/3×今日RSV
式中,1/3是平滑因子,是可以人為選擇的,不過目前已經約定俗成,固定為1/3了。
3.對K值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D值:
今日D值=2/3×昨日D值+1/3×今日K值
式中,1/3為平滑因子,可以改成別的數字,同樣已成約定,1/3也已經固定。
4.在介紹KD時,往往還附帶一個J指標,計算公式為:
J=3D-2K=D+2(D-K)
可見J是D加上一個修正值。J的實質是反映D和D 與K的差值。此外,有的書中J指標的計算公式為:J=3K-2D
EXPMA 計算公式:
1、 計算第一條EXPMA:
EXPMA1=(C-Xp)×0.15+Xp
2、 計算第二條EXPMA:
EXPMA2=(C-Xp)×0.04+Xp
3、 C=當天的收盤價
4、 Xp=前一天的EXPMA
第一次計算時,因為還沒有EXPMA值,所以Xp用前一天的收盤價代替。
0.15及0.04的來源是由2/(N+1)得來,而一般N的參數值設定在12及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