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金結構中占基金凈值比例和占基金資產比列為何不一樣
1、基金結構中占基金凈值比例和占基金資產比列不一樣的原因:基金凈值=基金資產-基金負債。基金負債是指基金運作過程中產生的負債,比如應付帳款,比如應付的各種費用。很明顯,基金資產不等於基金凈值,那股票占基金凈值和占基金資產的比例肯定也不一樣。
2、基金凈值: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
3、基金資產:在對基金進行份額資產凈值的計算時,必須對基金進行估值。基金往往分散投資於證券市場的各種投資工具,如股票、債券等,由於這些資產的市場價格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只有每日對基金份額資產凈值重新計算,才能及時反映基金的投資價值。
❷ 香港合並報表股權比例有什麼要求
主權財富基金(主權財富基金),與一國的宏觀經濟,貿易和金融形勢,以及政府改善指出,長期預算規劃和財政政策的限制,國家的財政盈餘和外匯儲備的不斷積累。對於大部分的盈餘,盈餘公積,一些國家成立了專門的投資機構來管理這些機構的運作通常稱為主權財富基金。它不同於傳統的政府養老基金,也有來自那些誰只是為了保持貨幣穩定的政府機構持有儲備資產,而是一個新的專業化,市場化的積極投資機構。
主權財富基金的來源包括三類:
第一類:盈餘公積,主要分布在亞洲,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和台灣,香港為代表;
第二類:外匯收入的天然資源性產品出口,包括石油,天然氣,銅和鑽石等自然資源的外貿順差,主要集中在中東,拉丁美洲,16個國家的代表;
第三類:依靠國際援助基金,以幫助貧困基金在烏干達代表。
主權財富基金發展趨勢具有三個特點
1,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迅速增長的數量,資產規模迅速擴大,市場影響力不斷增加;
2,主權財富基金的規模,廣泛的投資領域,許多主權財富基金和政府養老基金已經或央行儲備資產管理機構規模相若;
3,主權財富基金普遍採取專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和多元化投資經營策略,謀求長期的投資,以獲得更高的回報。移動創建,因為類型
的雖然國家設立主權財富基金從國家預算盈餘,外匯收入和其他國家財富急劇增加的出發點
主權財富基金,但設立主權財富基金將因為不同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動機1:國民收入的跨期平滑,減少對經濟和預算
基金類型:穩定的主權財富基金(穩定為導向的基金)的
經濟嚴重依賴於自然資源出口為國家的外匯收入中,特別是國家收入的積極性跨期平滑。天然資源,為政府的保護枯竭後,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也為了避免對自然資源的產出短期波動導致經濟大起大落,這些國家建立了主權財富基金,主權財富基金進行多元化投資,延長資產投資期限,提高長期投資收益水平,旨在平滑跨期收入國家。
在挪威,例如,挪威是世界第三大凈石油在20世紀90年代出口國,挪威的財政盈餘和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特別是石油出口收入快速增長,為了更好地管理石油財富,也可能是為了做准備了良好的工作耗盡的石油資源,1990年挪威設立了主權財富基金 - 政府石油基金。 1995年,挪威政府的財政盈餘,每年還包括石油基金。為進一步提高長期投資收益,避免「荷蘭病」,1998年,挪威中央銀行設立專門的主權財富基金 - 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NorgesBank投資管理,簡稱NBIM)。點擊看詳細動機2:協助央行的外匯儲備分流,干預外匯市場,抵消流動性過剩基金市場
類型:反轉的主權財富基金類型(Sterilization-為本基金)
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不用於在該國的外匯儲備的長期投資的主權財富基金形式的外匯資產。因此,一些國家來緩解外匯儲備的升值壓力激增帶來,他們通過建立一個主權財富基金儲備的分流。例如,在1998年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保持匯率穩定建立主權財富基金。
動機3:代際順利國民財富,積累財富,為子孫後代
基金類型:主權財富基金(儲蓄為導向的基金)的
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儲蓄型和自然資源收入下降了挑戰養老保險制度,一些國家未雨綢繆,尋求財富的跨代分配更加公平,設立專門的主權財富基金,儲蓄為導向的主權財富基金,以中東國家為典型代表。
❸ 香港外匯基金的介紹
香港外匯基復金是香港政府制的財政儲備,用以支持港元匯率穩定。香港外匯基金設立於1935年,根據《貨幣條例》(今日的《外匯基金條例》)設立。基金持有支持香港紙幣發行的儲備。1976年,用以支持香港政府發行硬幣的硬幣發行基金資產,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與政府的大部分外幣資產均轉撥至外匯基金。硬幣發行基金在1978年12月31日與外匯基金合並。1998年11月1日,由政府賣地所得的土地基金資產亦並入至外匯基金。
❹ 有關基金問題--完全新手
基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機構投資者的統稱,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在現有的證券市場上的基金,包括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潛能的特點。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因為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出資者不要求投資回報和投資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規定或出資者的意願把資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我們現在說的基金通常指證券投資基金。
❺ 基金資產配置多大比例合適
每個基金品種在個人理財配置中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時機、不同的風險承擔能力、不同的回報需求的情況下,合理地配置這些產品將會讓投資更加有效。簡單地說,在風險和收益基本成正比的大前提下,產品風險應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配置,以求得到最合理的收益。
下面以一個投資人的實例說明基金資產配置的簡單模式,假設該投資人個人條件如下:
投資人A,男性,32歲,已婚,有3歲小孩一個,夫婦月收入9500元,家庭月支出2000元,小孩全托,每月托費600元,每月還房貸車貸2000元,老人暫時無需贍養,保險單位已買,基本無儲蓄。此家庭為典型國內青年家庭,家庭月收入9500-支出2000-小孩600-房貸車貸2000=4900元,即每月有4900元可自由支配,扣除每月應急零用等雜費1000元,還有3900元可作投資。根據此家庭的特點,以後主要需使用資金的方面在子女教育、自身養老兩項,因此建議如下:
2000元定期定額購買管理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的股票基金以備作子女教育經費,過往業績較好的基金供參考。1900元定期定額購買混合型基金或債券基金作自身養老儲備,這種基金風險較小,收益相對穩定,適合超長期投資。
以上是針對此案例家庭作出的簡單的基金理財方案,相信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啟發。雖然每個家庭情況各有不同,但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取得投資最大收益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❻ 幫我搞一份股票 或者基金 證券(任何一個) 投資分析報告
這個 你到華夏基金公司網站 或者到和訊網站上 隨便下載一份投資研究報告都可以了。
這里不能發連接 自己網路吧。
❼ 國際儲備的資產組成
1、國際收支的順差;
2、政府或貨幣當局向外借款;
3、貨幣當局通過干預外匯市場而收進外匯;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
5、貨幣當局增加黃金持有量,或者從國內收集黃金並集中於中央銀行,或者在國際黃金市場上購買黃金。
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具備這樣三個特點:
1、它必須為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而不是為其他機構或經濟實體所持有;
2、它必須具有流動性,即能夠進行轉移和轉換;
3、它必須能為各國所普遍接受。
(7)香港外匯基金土地基金資產亦組成比例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進口規模:由於國際儲備最基本的作用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因而進口規模越大、佔用的外匯資金越多,發生逆差的可能性極數額也往往越大,就需要保持較多的國際儲備。另外,進口規模也是影響一國儲備下限——「經常儲備量」的決定因素。
2、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儲備水平與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正相關。
3、外債的規模與期限結構:外債規模越大,短期需償還的外債越多,還本付息的壓力就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較多的國際儲備。
4、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持有的國際儲備越多,意味著放棄利用實際資源就越多,利潤損失就越大。該機會成本=一國邊際投資收益率-國際儲備資產利率-因儲備而減少的實際資源的投入經乘數效應引起的總利潤
5、外部沖擊的種類、規模和頻率。
6、一國對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的選擇:如果一國採用浮動匯率制而非定製匯率制、目標匯率區制等,就可適當減少持有的儲備量。
7、政府的政策偏好/一國特定時期的經濟發展目標。
8、一國在國際市場上籌集應急國外資金的能力和成本:籌資能力越強,成本越低,一國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適當減少持有儲備的數量。
9、一國國際儲備的范圍和該國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如果一國是IMF成員國並且參與SDR的分配,則該國的國際儲備中除了黃金和外匯儲備外,
還包括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普通提款權)和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從而增加了該國的儲備形式和國際清償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國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
10、一國的對外開放程度:經濟封閉、對外開放程度低的國家,通常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也較少。
11、其他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運用及其有效性。比如,一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並且能採用配額的形式嚴格有效地控制進口和外匯資金流動,就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
❽ 我國基金法中,對股票型基金持有各類型資產的比例有什麼要求
一般股票型資產配置抄: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60%—95%;債券、貨幣市場工具、權證、資產支持證券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證券品種占基金資產的5%-40%,其中基金保留的現金以及投資於一年期以內的政府債券的比例合計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的5%.
❾ 咨詢基金的問題
你說希望風險利潤都比較一般,那這個基金不符合你的要求,它是股票型基金風險是比較大的。
建議你還是拆分一部分錢去買點債券型或貨幣型的基金,這樣更保險一點。畢竟今年的基金市場不會太牛
❿ 什麼是外匯基金
外匯基金是指以各國貨幣(外匯)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由於匯率波動較為劇烈,外匯基金的風險和收益相對較大。
外匯基金的發展:
自1988年7月開始,香港已開始構思發行外匯基金票據的計劃。1989年1月5日,港府金融司任志剛在中華總商會的研討會上首次將此設想公之於眾。3月初。財政司翟克誠在港府預算案中又作了進一步說明,至此,外匯基金票據的具體事項已確定下來。港府推出外匯基金票據主要基於下述理由:
1、香港外匯基金過去主要來自累積的財政盈餘及其投資收益,隨著港府財政支出口的不斷擴大,財政盈餘的增長與干預外匯市場所需資金的需求越來越不協調,因此有必要採用新的方法來增加外匯基金,外匯基金票據的產生便適應了這種變化。金融司任志剛表示將利用這些票據在金融市場運作,以確保匯價穩定,財政司翟克誠也表示,發行這些票據是取代金融市場措施的一個方法。同時,他們均認為此舉為採取金融市場措施提供了一個具有一定靈活性、風險較低又有成本效益的方法。
2、增加政府調節經濟的金融工具。由於香港沒有中央銀行,所以香港不能像其它西方國家那樣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與調整貼現率來控制短期資金市場利率,而只能硬性地提高或降低優惠利率。在聯系匯價制度實施後的很長時間里,港元匯價面臨的所有壓力基本上完全由利率來承受。在此情況下,利率的波動就非常頻繁,從1983年10月17日聯系匯率開始實施至1988年7月不到5年的時間里,香港銀行優惠利率共調整46次,優惠利率高低差幅為11.75%,這種利率的大幅波動使工商界的經營承受了較大的利率變化風險。與此同時,利率調整過分依賴於匯價變化,使得利率調節經濟、控制通貨膨脹的作用大大減弱,有時利率變化服務於聯系匯價,而其變動與現實經濟狀況背道而馳,例如,當經濟過熱需要緊縮時大量資金流入提高港幣價值,而為維護聯系匯價,港府不得不調低利率,從而進一步加劇通脹。在此情況下,發展外匯基金票據市場業務,可以增加政府調節經濟的一種手段,進而發展成其它國家貨幣政策中的「公開市場業務」那樣的經濟調節手段。
3、為發行香港政府中長期債·券作準備。近10多年來,國際債券市場得到了較迅速的發展,而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大慢於國際上其它金融中心。同業人士認為,香港缺乏合格的政府債券,是香港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港府擬定發展資本市場的時候,無疑要首先考慮發展政府短期外匯基金票據市場,這里應該提到的是港英當局在發展資本市場的時候,也一定會兼顧到他自身的利益,正像有些香港人講:「英國人在這里呆了100年,也沒有想起發展資本市場,現在要走了,突然想起要發展了」。這一點還需我們進一步研究。
4、香港期貨交易所開辦的港元利率期貨的籌備工作在加緊進行,這一業務一方面適應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被寄望為香港期貨業帶來轉機,利率期貨的參與者會來自多方面,而票據投資者則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推出利率期貨合約和發行外匯資金票據相互配合,便可以在為票據投資者提供轉移風險場所的同時刺激期貨業務的發展。也就是說,發行外匯基金票據在客觀上是增加了利率期貨市場成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