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本幣升值外匯影響

本幣升值外匯影響

發布時間:2021-07-20 11:13:38

① 貨幣升值對於本國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九利七弊」:
利者:有利於進口;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增加國家稅收收入

弊者:出口受到干擾;市場投機盛行;新增海外投資減少;國內就業壓力加大;通貨緊縮加劇;不具備競爭力的產業受沖擊;「暴富效應」陡增

近一段時期各種針對中國的貿易爭端表明,西方國家對於人民幣升值的慾望正在變成實際行動,而針對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討論也越來越深入。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科普出版社教授宋宜昌、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陳先奎、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辛向陽、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處長徐克恩四位學者,研究了有關人民幣匯率的戰略問題。他們新近完成的報告認為,人民幣升值但利弊權衡的結果是「弊大利小」。

人民幣升值之利

有關人民幣「升值之利」,概括起來有以下9個方面。

1.國外產品價格下降,有利於增加國外的消費品和生產設備進口,提高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產業水平。

2.使用進口原材料比率較高的廠商的生產成本會下降。在某些對外開放地區(如上海),其出口商品成本中有50%使用進口原料,他們並不喜歡人民幣貶值。

3.企業的國外投資能力將增強。中國企業為開拓銷售渠道,將擴大海外投資。

4.人民幣升值,使已在華投資的外資企業利潤增加,這將促使外商追加投資或進行再投資。隨著逐漸開放,人民幣升值將吸引外資進入中國的證券市場,間接投資比重可望上升。

5.在非製造業方面,如科、教、文、衛等將有重要意義。例如,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將有更多的家庭能將子女送到海外自費留學;有利於擴大國際旅遊,而旅遊簽證達到一定標准後就是商務簽證,可以促進中國的國外投資。

6.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一定程度上可減緩債務負擔。

7.合理估值中國資產。中國的勞動和資產的低廉是在一定歷史階段形成的,也必然在一定歷史階段得以調整。中國在調整進出口貿易政策的同時,必須調整貨幣政策和資產價格。

8.有利於中國GDP在國際經濟中地位。中國GDP在世界經濟中所佔比重(按美元計算)1980年為2.5%,1990年降到l.8%,1998年為3.4%——其原因在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1980~1994年間貶值到1/5。只要人民幣升值,中國的GDP就會超過德、法,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

9.增加國家稅收收入。低匯率的實質是全民通過出口退稅來補貼出口商的利益。這對世界第二大外匯儲備國中國來說,並不十分合乎邏輯。

人民幣升值之弊

1.對出口存在干擾,但不是決定性的。在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情況下,中國的出口每年增長速度在23%~27%之間,進口在19%~24%之間。人民幣升值後,出口增長率可能在6%左右,不可能是零。

2.可能導致投機盛行。由於以美元表示的國民財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產達到高潮,「泡沫經濟」發展,兩極分化繼續擴大,可能給經濟發展造成打擊。

3.可能使國內投資環境惡化,新增的海外投資則會減少,因為這種投資變得相對昂貴。另一方面,國際游資的投機活動可能增加。

4.中國目前出口的產品大部分是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增加就業壓力。

5.通貨緊縮局面壓力。人民幣升值後,中國進口增加出口減少,國內生產企業遭到進一步打擊。

6.許多尚不具備競爭力的產業將直接受到沖擊。例如在農業領域,許多基礎作物的內外價格差距很大,即使在現有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市場開放已經讓國人惴惴不安。而國有企業佔多數的鋼鐵、化學等原材料產業同樣缺乏競爭力。

7.產生一種「暴富效應」。日本就是一個例子。日元與美元的比率戰後最早是350∶1,後來變成250∶1,最高到70∶1,日本人由此富得不會花錢,沒有變成繼續積累資本的能力。v

② 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
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減少勢必影響經濟增長,並加深內失業問題容。人民幣大幅升值,會使幾乎所有出口產業都遭受打擊。不過享有外銷低利貸款,外銷退稅,甚至以內銷補貼外銷的產業較沒有受到此等優惠的產業,所受沖擊相對較輕。享受優惠者多為比較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相關產業或地方政府為了爭取補貼收入,而極力維持生產,這些無競爭力的產業都可依靠補貼勉強存活。而未受優惠者,則有不少是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因無政府補貼而影響生產和出口,結果率先倒閉,造成反向淘汰,致使產業結構趨向惡化。
許多出口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造成污染,雖政府制定法律、規定加以防治,但不守法的業者,沒有按規定進行防治污染投資,所造成的污染推給社會承擔,因此,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即使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後,這些企業的產品仍然可以出口。反之,守法的廠商因負擔了污染防治的處理成本,相對前者缺乏競爭力,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後,無力出口而被迫倒閉,形成守法者遭受淘汰,違法者持續生存的不公平現象。
FX168財經網-全球視野下的中文財經資訊網站-專業外匯黃金資訊網。

③ 匯率下降,即本幣升值,為什麼不利於出口而有利於進口

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匯率是以直接標價表示的,也就是說以單位外幣能夠兌換到多少本幣來表示的,稱為直接標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匯率下降,就是單位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本幣升值.
作為出口商品,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後獲得的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下降,使企業的利潤率下降或者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影響出口的積極性,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不利於商品出口.
相反,在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進口單位外幣的商品化費的本幣數減少,降低了進口成本,使進口利潤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④ 人民幣升值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由於由於我國外匯儲備中的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因此人民幣的大幅升值與美元的版大幅貶值就使我國的外匯權儲備價值不斷縮水,損失巨大。
外匯儲備過高,會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影響對外貿易,誘使投資資本進入,近年來,由於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外匯儲備連年累積,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未來若人民幣大幅升植,不可避免會導致我國出口競爭力弱化,出口增長放慢,進口加快,貿易順差減少,不僅會削弱外匯儲備的穩定基礎,也會影響國內就業和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另外,人民幣匯率的穩中有升,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預期匯率,不斷有「國際熱線」資本潛入國內進行套利套匯活動,導致外匯儲備虛增,更使國內資產市場聚集很多風險隱患。

⑤ 外匯儲備增加與本國貨幣升值有什麼關系謝謝

外匯儲備來源是外國來人買本國的商品,自本國企業賺外國人錢了,拿到外幣後去央行兌換成本幣,外匯儲備就增加了。外國逼迫本幣升值的目的是,本幣升值會使出口商品的價格變高,外國人買的就少了,外國的貿易逆差小了,外國的總財富相對增加了,外國政府笑了。

⑥ 人民幣升值對國際外匯影響有哪些

對於搏擊外盪市場的投資者來說,人民幣匯率調整的直接影響有限,人民幣對國際外匯市場的沖擊,給眾多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機會,很可能會波動的放大以及成交的放大以及成交量的上升,當然,這也加大了因投資而盈利或虧損的風險。
人民幣升值與匯率機制的改革,強烈沖擊著全體國人,我們預期,百姓對外匯市場的關注程度將會大提升,參與外匯市場、搏擊外匯市場的意識將進一步得到普及,中國的外匯市場或許會因此出現星火燎原的態勢。

⑦ 本幣升值的利與弊

通常情況下,本幣升值可以降低進口商品的國內價格和增加出口產品的國外價格,通過這種相對價格的變化,進口可以增加,從而生產進口替代品的國內產業可能萎縮;出口可能減少,從而生產出口商品的產業也可能收縮。從這兩個方面來看,貨幣升值可以帶動國內產量和就業的減少,總產出和總需求同步減少,使得物價水平居於下降趨勢[7]。具體而言,本幣升值影響物價水平的渠道與途徑表現為:
(1)貨幣工資機制。從貨幣工資生成機制來看,進口物價的下降引起一國國內整體價格的下降,推動居民生活費用的下降,從而導致在名義工資不變的情況下,實際工資的上升。更高的實際工資則要求購買更多的商品,而國內生產商面對相對下降的商品價格卻無心生產更多的商品,生產量降低引起了供需的缺口的增大,國家不得不進口更多的商品,而更多的低價進口商品則加劇了這種通貨緊縮。如果政府採取嚴格的進口管制,在短期內消費者不但不能從本幣的升值中得到實惠,反而會受到供應短缺的影響。
(2)貨幣供應機制。本幣升值後,由於貨幣工資機制的作用,貨幣供應量相對於實際工資所要求的貨幣供應量是減少的,更多的本幣將被兌換成外匯資產,外匯資產將更多作為國際結算的工具。這也導致了在一定時期內,在貨幣當局發行的貨幣一定的條件下較多的本幣兌換成外幣,無疑導致本國國內貨幣供應量的減少。這種貨幣供應量的減少會使得本國國內已經發生的通貨緊縮雪上加霜。另外,在外匯市場上,升值後政府在結匯方面將支出更少的本國貨幣,會導致貨幣供應的減少。
(3)生產成本機制。本幣升值,出口商品價格相對上升,會導致出口的減少,並可能最終惡化本國的貿易收支,最終使本國總需求水平下降。特別是當一國的對外貿易的依存度很高時,也就是對外貿易額占國內GDP的比重很大時,本幣的升值對一國的影響更大,對物價下調所產生的牽引力,有可能關繫到一國的整個經濟體系。而進口原材料價格相對下降,又推動了本國加工企業、或者大量依靠進口進行生產的企業(如中國的寶鋼)等的生產成本下降,從而也間接對物價的下調產生牽引力。
(4)收入機制。如果國內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較高,從而本幣的升值不得不導致進口總量的增加,同樣,外國對本國的出口產品的需求彈性較高,從而本幣的升值不得不導致出口的總量減少,本國的收入就會減少,支出就會增加,導致貿易收支的惡化和物價水平的下跌。
當一國跨國公司在本國經濟體系中所佔的比重較大時,本幣的升值將導致本國跨國公司在海外的收入大幅度減少,這其中也包括本國的出口企業。例如,假定豐田公司在海外的收益為100億美元,那麼若日元相對於美元而言每升值一個單位,則其海外的收益相當於減少了100億日元。這一系列的作用,也使得本國的收入減少,導致物價水平下降。
(5)示範機制。本幣升值,使出口商品價格相對上漲,進口商品價格相對下降。對於進口原材料對物價水平的影響,可歸之於生產成本機制。這里要說明的是進口的那些最終消費品,其價格的相對下降,將對同類型產品的價格下調產生較大的牽引力,最終拉動消費價格的下調。
(6)升值的預期機制。或者說,升值的預期本身引致了物價水平的下跌。一種貨幣升值趨勢一旦形成,短期內往往難以逆轉。在這種背景下,生產者把升值預期納入特殊的生產成本,把升值對物價水平可能的負面影響也納入生產函數,進而影響生產的積極性。消費者因本幣的升值預期而更多地傾向於持有外幣資產,消費也傾向於謹慎。這兩方面的作用使得社會總需求相對不足,物價水平趨於下跌。而升值預期形成後,政府往往要採取多種措施抑制本幣的升值,這也對物價上漲造成負面影響。
這也可以解釋,1998年9月開始,日元的短期貶值為什麼沒有導致物價水平的上升。

⑧ 外匯儲備增多 為什麼會導致一個國家本幣的升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

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

當一國的國際收支長期處於順差的狀態,即在商品貿易和投資中流入的資金多於流出的資金時,該國的外匯收入增加。諸多的外匯收入包括外國銀行的支票等直接表現為一國的外匯儲備,當該國外匯儲備不斷增長是,國外投資者對該國貨幣信息不斷增加,在交易中不斷買入該國貨幣以規避風險。

因此,該國貨幣的需求不斷增長。在市場經濟中,在某物品供給一定的情況下,不斷增長的需求勢必導致該物品價格的上漲,所以在旺盛的需求下,該國貨幣的升值壓力會不斷加大。

反之亦然。

補充回答:
外匯儲備增加了,意味著一國經濟實力的上升,而經濟實力是本國貨幣匯率的基礎,因此許多國際投資者都有購買強勢貨幣規避風險的習慣。

同時,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升值的預期,國際投機者會迅速大量購買該國貨幣,以等待升值後可以獲利賣出。

基於這兩方面因素,外匯儲備的變化會影響一國的貨幣需求

閱讀全文

與本幣升值外匯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理財經理工資高嗎 瀏覽:769
房企融資多個渠道收緊 瀏覽:398
四通股份還投資了哪些公司 瀏覽:649
科創板投資者可以有幾種交易方式 瀏覽:780
基金風險准備金的計提會計處理 瀏覽:321
天津納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692
景順長城財富號基金好嗎 瀏覽:586
馬來西亞mfc理財平台 瀏覽:596
a輪融資占股 瀏覽:349
理財經濟 瀏覽:486
兒童理財書 瀏覽:530
羅普斯金3600價格 瀏覽:817
郵政銀行貸款月利息是多少錢 瀏覽:457
信託理財收益率 瀏覽:79
安徽國厚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98
豆蔓理財招聘 瀏覽:11
天地茶業股票 瀏覽:752
融資per 瀏覽:703
北京博瑞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46
買基金什麼時候上車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