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股票流通比例問題
1、通常情況,新上市的公司的流通股,不低於總股本的20%
2、而非流通的股份都是有解禁時間限制的,最短的12個月,通常控股股東是36個月
3、非流通股份在解禁之前是不能夠進行交易的,包括大宗交易,所以不存在你說的控股變更的情況
4、即使今後到了股份解禁的時候,大股東的減持是需要進行公告的,也有比列限制
B. 股票的流通比例是什麼
股票的流通比例,是指股份公司可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發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沒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股份。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國特色的股市術語,外國的股票從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總股本就等於流通股本;而中國的股票上市,在未實行股權分置改革前,(個人或集體或國家)法人股是不允許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發行的股票可在二級市場流通,這部份就是所謂的流通股本,2005年開始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後,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過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開始在二級市場流通,但卻是有數量和時間限制,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為監管部門擔心一下子那麼多的股票上市,必然會導致資金承接不住而崩盤。慢慢的,中國股市將實現真正的全流通,總股本也就等於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數計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權利進行場內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這樣無論是公司發起人、國有股還是戰略投資者的股份,一旦獲得流通權,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非流通股俗稱"大小非",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的,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一年以後也不是大規模的拋售,而是有限度的拋售一小部分,為的是不對二級市場造成大的沖擊。而相對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的,在股改後兩年以上方可流通,因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
流通股的比例越大,股價越能反應公司的真實價值,也就是我們現在追求的所謂全流通。
流通股的比例越小,說明大、小非的持股越多,股價難以反應公司真實價值。一方面如果股價偏低,大非憑借絕對控股地位,可以實施資產注入,以獲得更多股權。另一方面,如果股價偏高,潛在的拋售壓力就大,一旦獲得流通權,大小非極可能在二級市場拋售,以兌現獲利。
C. 對一個公司來說,在股市上流通的股票占總股本的比例一般是多少
1、一般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只佔總股本的25%~40%,一是證監會根據股市的承受力,不同意上市公司大額度發行的數量,二是上市公司也有防止惡意收購吧,特別是能源類的石油、礦山等國家不會讓上市公司的股份全流通的;但現在A股有很多事全流通的上市公司,這樣的全流通就沒有大小非解禁的問題;
2、目前的全流通股票:600019 寶鋼股份;600031 三一重工;600247 物華股份 ;600352 浙江龍盛;600487 亨通光電 ;600500 中化國際 ;600512 騰達建設;600521 華海葯業 ;600570 恆生電子;600601 方正科技 ;600603 ST興 業;600642 申能股份;600651 飛樂音響 ;600652 愛使股份 ;600653 申華控股 ;600832 東方明珠 ;廣州控股,魯西化工等等;
3、你有能力把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全買下來,當然可以控制該公司的,但沒有必要的,你出錢買人家的股票。人家把錢拿上了,你的收益在哪還不知道的;要有那麼多錢買人家股票,還不如自己弄個股份公司,也想法設法上市發行股票,賺投資人的錢多順當,你先拿上錢一夜之間成了億萬富翁,至於後面的事只有天知道哦。
D. 一隻股票裡面,佔有多少流通股的百分比以上才稱主力呢拜託了各位 謝謝
佔多少流通股不重要,關鍵 是能拉高,拉漲停就是主力, 有時候佔有大量流通股的主力或是基金,也不會漲,成僵屍,誰都不會白白給別人抬轎。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其概念,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與流通股對應的,還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
E. 一隻股票流通量占總股本的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股票流通量小,
容易炒作,交易活躍,容易出牛股;
反過來,目前流通股小,但後面的未流通股到期減持壓力大
股票流通量大,
需大量資金才能炒作,交易不活躍;
反過來,後面的大小非限售股壓力小。
有利有敝。
(5)股票流通比例擴展閱讀: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其概念,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與流通股對應的,還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
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北京兩個法人股系統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於中國證監會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證券交易系統自己審批的。而在此之後,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統一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隨著中國股市的健全發展,非流通股將逐漸成為歷史。股票全部流通是我國近年股權分置改革的目標,是保證我國股市正常發展的重大舉措,全流通解決了公司股權結構復雜、分散不合理的問題,最終公司大小股東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
對大股東而言,由不流通到可以流通,原來在手裡不容易交易的股票,現在可以在股票市場上賣高價,當然是天大的好處。
對上市公司而言,原來大股東的股票不可以在股票市場上變現,股票的漲跌與他們無關,所以他們只知道在股市中圈錢而沒有積極性經營好公司。
現在他們的股票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交易,股票價格與他們的利益緊密相關,促使他們搞好公司的治理結構,促進公司的發展,這不是對上市公司有好處嗎? 對股市來說,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了,股民願意出錢投資,是其一;
全流通方便了收購、重組,增加了股市的活躍度,是其二。 對股民來說,上市公司經營改善了,盈利機會增多了;股市活躍了,掙錢的機會增多了,可不是有好處?何況股改時大股東還支付對價呢。
對國家來說,解決了股權分置這個歷史問題,這是一個好處,公司好了股市好了,可以多收稅這是二個好處,股民都有盈利,社會穩定,這是三個好處。股市好了,可以多發股票,那麼中央可以上市籌資,減輕國家負擔,這是四個好處。
F. 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例是越大越好呢還是相反為什麼
上市公司的市值是來隨股票價格的變自化而變化的。
上市公司在公開發行股票時,為了避免對市場造成沖擊,通常股份分為流通部門和限制流通流通部門。限制流通部分也稱為「大小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根據相關規定限售股部分逐步解禁,直到全流通。
上市公司的總市值是指在同一價格基礎上,限售股和流通股的總和。而對於已經實現全流通的上市公司來說,流通市值也就等於總市值。
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被市場解讀為利空,一方面持有限售股股東可能套現,另一方面流通盤增大,使得籌碼更加分散,只是市場上投資者的一種心理因素。上市公司股票實現全流通也不代表風險增大,一方面有的上市公司本來股本較小,另一方面,大股東沒有減持股份的需求。
因此上市公司的市值基本反應了公司的基本面,市值的大小跟風險基本沒有關系,而主要是跟公司的發展前景密切相關。
G. 一隻股票裡面,佔有多少流通股的百分比以上才稱主力呢
佔多少流通股不重要,關鍵 是能拉高,拉漲停就是主力, 有時候佔有大量流通股的主力或是基金,也不會漲,成僵屍,誰都不會白白給別人抬轎。
H. 為什麼有的股票 流通比例 為74%而流通股本和總股本的比例卻是100%啊
流通股分為實際流通股和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流通比例=實際流通股/總股本。回
在不含有不流通答股份的股票,流通股=總股本。上市公司發行的A股總股本中,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滿足條件可以流通)和以下幾類股份屬於是不流通或暫時不流通的股份:
(1)公司創建者、家族、高級管理者長期持有的股份
( 2)國有股
(3)戰略投資者持股
(4)凍結股份
(5)受限的員工持股
(6)交叉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