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外匯儲備為什麼過多不好
1、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2、外匯儲備過多的不利:
在中國,最主要的外匯儲備無外乎就是外貿收入,這個是最主要的,就外貿來說,外貿收入越多外匯收入就越多,外匯儲備也越多,按道理說這應該是好事兒阿,大家一般都會這么理解,但這個要結合中國的一個國情,在國內,居民和企業是不允許持有外匯的,過去很長時間都是這樣,最近好像政策有所調整,但實質跟過去基本沒什麼兩樣,在這種情況下,居民個人和企業拿著外匯是沒有用的,國內也沒有地方花,而且剛講過國家政策也是不允許的,企業必須把這些外貿收入得來的外匯賣給國家,形成了國家的外匯儲備,企業賣外匯給國家,國家要付錢給企業呀,不然企業不是白幹了?國家付給企業的人民幣從哪裡來?央行就是中國人民銀行印的唄,也就是說企業賣給國家多少外匯,國家就要付相應的人民幣給企業,即央行就要印等量的錢出來,這時候一個問題就來了,國家的貨幣政策本來是獨立的,根據國內經濟狀況來決定的,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匯收入成為國家的外匯儲備,央行也引出來越來越多的人民幣,就可能造成市場上人民幣過量,錢多了就會造成各種商品價格上漲,cpi上漲,房價漲,菜價漲,蒜你狠,豆你玩就來了,這些現象一部分原因就是流通的貨幣太多了,而這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匯收入變過來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巨量的外匯收入會造成人民幣超量流通,會擾亂國內經濟秩序,這主要是國內現行的結售匯制度造成的;
外商投資也應是外匯一部分,老外來中國拿的是美元,到中國內要換成人民幣,這些投資的、旅遊的各種各樣的老外來到中國後他們的美元都會變成人民幣,那些美元都變成外匯儲備的一部分,老外看中國經濟好,很多人想來中國投資,甚至很多人是來中國炒房子,炒各種能升值的東西,金融股票債券也是一部分投資對象,因為來的這些投機的錢數量也是非常巨大的,相當於央行也要相應引出來那麼多的人民幣,這樣人民幣就更可能超量,所以這些年國內房價上漲,各種商品價格的不斷上漲一部分也要「歸功」於這些投機的熱錢;
至於外匯過多的不好的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國家有了那麼多外匯,那是錢阿,錢是要花的,要投資的,不然就沒有用,但中國積累了那麼多的外匯儲備,在國內是沒地方花的,要花要投資只能去中國以外的地方,當企業有進口需求時,比如國內要進口鐵礦石,進口國外的設備,要付外匯比如美元給國外的客戶,但企業是沒有外匯的,因為他賣東西收回來的錢——那些外匯已經賣給國家了,當他現在需要外匯去買國外的東西時,他要跟國家換外匯回來再付款給國外,因此外匯的一部分又迴流企業用來進口了,這僅僅占我們的外匯的一小部分而已,還有大量外匯結余在那裡呢,這些錢要去投資啊,問題就在這里,要投資,就是要盈利的,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對這么巨量的外匯儲備投資再恰當不過了,國內人民辛辛苦苦賺來的外匯不能隨隨便便就虧了吧。但問題就在這里,我們沒有地方投資,沒有什麼比較安全收益回報好的項目投資,中國目前持有1萬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但那個收益率好像也就2%-3%那樣,大概是那個數吧,現在國內的通貨膨脹都多少了,所以那個投資收益是很低的;另外國內在這一塊的人才也不那麼多,所以就看到很多在國外投資的項目一下子虧了多少億,幾十億,幾百億,美元的報道了,關於這些看看有關中金公司,匯金,美國黑石相關的報道應該有一些。
所以基於這些來說,外匯儲備夠用就好,也不是越多越好吧,畢竟你拿那麼多美元,美元卻在不斷貶值的阿,基本大家都在貶值,日元最近幾個月半年的時間貶值了好像20%左右了吧,大家都競相貶值的時候,你持有越多的外匯,財富縮水也越厲害
⑵ 外匯儲備超過了2萬億,這是不是太多了
外匯儲備的增加,意味著中國央行需要印刷更多的人民幣,造成了目前的通貨膨脹。今年上半年M1貨幣和M2貨幣的大量增加30% 就是因為外匯儲備大量增加的原因。外匯儲備每增加1美元,央行就要印刷6.8元人民幣。引起了中國股市暴漲。
對於儲備過多的危害就是老百姓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但是這也是中國國情決定的,在危機中,中國製造業勞動力大量剩餘。必須提倡出口。
我個人覺得現階段,中國外匯儲備越多越好。第一,可以加速實現人民幣的國家化過程。第二,外匯儲備中大量以美元的形式存在,這正是中國對抗美國的政治籌碼。第三,外匯儲備的大量增加以購買美元國債的形式存在,穩定了美元的價值,使得中國大量生產,美國大量消費的經濟模式可以長期運行。中國經濟才能長期高速發展。
如果要想減少外匯儲備,就需要國家鼓勵進口商品。提倡中國企業收購國外大企業
⑶ 中國外匯儲備還能「燒」多久
中國以創紀錄速度累積外匯儲備似乎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當時經濟學家們擔心的是,中國大舉買入美國國債將導致全球失衡。
如今投資者卻在想,面對外匯儲備不斷減少的局面,中國的外匯儲備庫存還能支撐多久?
資金正以創紀錄的速度流出中國,另外在人民幣最近大幅貶值後,中國央行正使用外匯儲備支撐人民幣匯率。
外匯儲備有可能很快耗盡的前景,令外界對中國政府防範危機的能力產生懷疑。這還引發了另外一個疑問:中國央行的外匯干預將持續多長時間、以及這對全球經濟穩定將意味著什麼。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姚偉最近寫道:「毫無疑問,央行的資金規模相當可觀,但並非無限。
「這場為了匯率穩定而做的斗爭不宜持續太長時間。我們認為1萬億美元絕對是央行能夠賣出的最大值。」
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屬於國家機密,其數據本身仍令人困惑。中國的外匯儲備由一向穩重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該機構一般將資金投資於美國政府債券。
但外管局保守的投資組合帶來的低回報促使中國政府在2007年設立了一家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以進行風險更高、流動性不那麼強的投資。最近幾年,二者之間的競爭促使外管局開始涉獵英國寫字樓、義大利銀行等其他投資。
然而,盡管中投的投資沒有出現在官方儲備數據中,但我們不清楚外管局所做的與中投類似的投資是否包含在官方儲備數據中。
中國外匯儲備頗為神秘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離岸干預。中國央行傳統上將外匯干預限於國內市場,但最近,中國央行買進了離岸人民幣,以縮窄在岸人民幣與離岸人民幣匯率間的價差。分析師猜測,外管局將離岸人民幣算作「外匯」儲備,這實際上令其外匯儲備看上去遠遠大於實際的規模。
為了爭取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可人民幣的儲備貨幣資格,中國政府已同意遵循IMF的一項標准,該標准要求中國披露更多有關外匯儲備的信息,包括金融證券的持有比例以及有關中國在遠期外匯市場活動的更多細節。
瑞銀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估計,中國持有1.4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以及8000億美元其他國家的國債,二者之和遠低於3.5萬億美元的官方數據。
但她表示:「有關外匯儲備充足性和流動性的普遍擔憂,更多反映的是當前市場對中國的極度悲觀看法,而非事實和現實。」
對於中國這種實行固定匯率制和資本管制的經濟體,IMF建議央行外匯儲備應佔到短期債務的30%、出口額的10%、廣義貨幣的5%至10%。蘇格蘭皇家銀行駐香港高級市場策略師曼蘇爾•莫希-烏丁表示,以這些標准計算,中國需要1.6萬億美元至2.6萬億美元外匯儲備。
這與姚偉的觀點一致:在外匯儲備降至安全水平以下之前,中國大約能夠再花費1萬億美元用於支撐人民幣匯率。
鑒於中國外匯儲備有限,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政府最終將不得不允許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⑷ 外匯儲備用完了,直接拿人民幣去國外換不就行了,為什麼緊張
第一:外匯儲備是指一國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今年二季度將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近五年內翻了一番。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債券。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
第二: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原因是美元是國際上的強勢貨幣,他的國際地位就相當於黃金的地位,不容易被貶值或者不容易產生巨大的風險。國際上大多數國家普遍持有美元國債,因此儲備美元的風險被大大的減少。因為黃金的持有有嚴格的規定,我們並不能全部黃金。如果我們將外匯儲備全部兌換成法幣或者是英鎊等貨幣,因為他們的地位不同於美元,經常會浮動匯率或者其他因素,我們持有他國的貨幣就增加了風險。美元不同,他作為強勢貨幣,各國基本都持有美元國債因此風險被減少,不容易出現異常,如果美元國債出現異常相信不僅僅是中國會出亂子,很多國家例如日本,法國英國等許多國家都會因此損失慘重。
第三: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沒有人民幣儲備或者儲備量很少,根本無法兌換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
第四:大量拋售美元外匯儲備的話,會導致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對國內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
⑸ 我明白外匯儲備過高,已經危害了中國的經濟。關於外匯儲備,有一點不明白。外匯回購是什麼意思
這個話題比較有深度,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過高對中國經濟的危害,主要在於:
一、這些大量的外匯儲備中,有一部分是國際熱錢流入中國,想通過人民幣升值獲利的。而且有些熱錢還在金融市場和房產市場作怪,這是很危險的一部分外儲。必須想辦法遏制和驅逐。
二、中國過去貿易順差形成的外儲,由於過去對金融知識的不正確認知,絕大多數是以美國債的方式存放的,容易被美元貶值和通脹所腐蝕。應該在適當的時機予以利用和投資,采購中國所需的各種物資,或者投資於有保障的公司。但這需要外管局有比較良好的投資能力。外匯儲備只需要保持適度的規模,不宜過大。
三、你要去思考為何美國日本保持極低的利率,而中國利率比他們高那麼多。這是為何我一直呼籲中國實施差別利率,僅對中國戶籍居民定期存款實施通脹保護性利率。其餘也保持與美日同等利率。
四、關於每擁有1美元外匯,就多印幾元人民幣,這是由目前中國的外匯管理模式決定的。國家實行外匯統一管理,企業或者個人不持有外匯,企業和個人獲得外匯後,須向銀行結匯,換成人民幣。所以每1美元外匯就要多供應與匯率對等的人民幣。但現在國家已經實施藏匯於民的策略,民間可以持有外匯。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觀。
沒有所謂外匯回購的概念,你是否是說最近中投用外匯回購國際投行持有的中國上市銀行的股份?這個不是外匯回購的概念,而是股權回購。
⑹ 外匯儲備用完了會怎麼樣謝謝。
首先要知道外匯儲備的作用是什麼.
1.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在國際市場中,回美元答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黃金是各國都認可的通貨,所以一國必須保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對國外的支付, 換句話說,沒有外匯儲備, 你想進口什麼東西都不可能.
2.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前人民幣為例,當前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從供求角度分析就是因為人民幣需求過盛,這是央行就有必要買進美元,拋出人民幣來平衡。如果沒有外匯儲備, 中國的外匯匯率都是別人說了算,起伏太大,對於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
3.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體現在他的經濟實力上,經濟發展是基礎。外匯儲備是最直接的保證能力的體現
4.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外匯儲備代表著我國央行的資產,外匯儲備越多,央行資產就越多。我國進行國際事務就越有經濟支持。
同時,當國際發生金融危機時,我國就越有能力去面對。亞洲金融危機時,各國紛紛宣布貨幣貶值,而我國本著一個負責任大國,宣布人民幣不貶值。這是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的。
⑺ 外匯儲備多了有什麼作用(利弊)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匯,則需要發行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供給就會增多,則人民幣就會貶值,所以匯率就會下降。
簡單地說,外匯儲備就好象是我們手中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想買什麼都不用愁了。但是外匯儲備主要來自於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你出口東西比進口的東西多了,你賺了別人的錢,人家當然不高興了,當然會產生貿易摩擦。對於自己來講,經常握有大量現金而不去投資賺錢,這不是浪費嗎?經營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就象管好自己的錢袋子一樣,既要夠用,又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意,還不能太與別人搶生意惹人不高興。就這么簡單。
⑻ 外匯儲備意味著什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專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屬掌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⑼ 一旦其外匯儲備枯竭,後果是什麼
1國際地位下降,本國匯率極易被操縱(因為沒有進行貨戰的彈葯),從而引發本國的金融危機。
2法從事進出口貿易,這就相當於閉關鎖國了。中國人只用人民幣,不用外匯與外國人做買賣,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