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潘石屹股票

潘石屹股票

發布時間:2021-07-25 02:02:30

① 請問潘石屹個人資產是多少

2020年3月20日,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68位。

潘石屹在地產中國網舉辦的紅榜評選活動中,連續三次上榜,2011被評為最獨領風騷的地產娛樂大師;2010被評為最善於「引勢導利」的營銷大師;2009年被評為最擅長包裝的地產營銷家。

福布斯發布2012全球最有權勢15對夫妻眷侶,張欣與丈夫潘石屹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張欣現任Soho中國首席執行官。這兩位億萬富豪是中國房地產行業最顯赫的夫妻檔。

(1)潘石屹股票擴展閱讀

潘石屹與妻子張欣在1995年共同創立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和中國最大的甲級寫字樓開發商並於2007年10月8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初次融資19億美元創造了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

自公司創建以來,兩人共同開發和收購了一系列主要位於北京和上海黃金地段的商業房地產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潘石屹

② 美國股市對張欣潘石屹有影響嗎

美國股市對張欣潘石屹有影響嗎?我認為這應該是有影響的。

③ 美國黑石或全盤收購潘石屹張欣SOHO中國,SOHO中國價值到底多少

其實SOHO中國的價值在不同人眼裡是不同的,比如說美國黑石眼裡的SOHO中國的價值和普通股民眼裡的SOHO中國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他們為什麼願意做一宗看似虧本的交易的原因。

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一下,他們除了溢價100%收購股票以外,還承擔了黑石中國原本的債務,等於在這個100%的基礎上,又再翻了一倍,總體接盤資本將近三四倍,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於SOHO中國的價值認可了。

④ 潘石屹是有10個億嗎

不只十億,所持股票價格最高時,個人資產達200個億,目前,股價回落,個人資產,縮水幅度較大,不到100億

⑤ 潘石屹30億美元甩賣SOHO有什麼感想

6月對於樓市最大的信號之一,莫過於房產大佬潘石屹將SOHO中國清倉出售的消息,曾經親口說過的「跑不了,不要相信謠言」,但如今卻出爾反爾,自2014年開始瘋狂拋售旗下產業,到今年更是直接打包出售,根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由黑石集團從潘石屹夫婦手中約收購28.56億股,占發行總股本約54.93%。潘石屹夫婦將一次性套現142.81億港元。這一「清倉式」的出售的結果,意味著SOHO中國的「潘石屹時代」基本結束。


而上一次出現這樣動盪的還是前首富李嘉誠退出內地樓市的新聞,不少人又借機預言,這是中國樓市不景氣的預兆。這一說法靠譜嗎?我想說,根本就是一些人在帶節奏刺激焦慮。
首先,我們從潘石屹撤離中國樓市來看,曾經SOHO中國確實是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2007年曾在港股上市創下當年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IPO紀錄,IPO即我們所說的首次公開募股,首次上市就能獲得如此成績,為SOHO中國在樓市上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之後的幾年間,潘石屹和SOHO中國知名度也一路走高。
但從2012年開始,SOHO中國將主戰場由房地產開發轉移到了持有物業,這一錯誤決定讓他們錯過了炒房時代的輝煌,人民對房子需求最火熱的階段,相比房地產開發,物業服務幾年間不斷遭遇詬病,甚至有大量取消物業的呼聲此起彼伏,導致SOHO中國從樓市競爭浪潮中被其他房企甩在身後,開始走下坡。


失敗的轉型,導致企業收益下滑,加上潘石屹方面,先是曝出潘石屹兒子疑似詆毀戍邊戰士,再來是潘石屹夫婦最大的一筆公益捐助竟然是對海外學校,雖然公益是自由的,但是對海外的幫扶比對自己國家還用心,還是這樣的知名公眾人物,確實很難讓人理解。企業收益遇冷,房產大佬名聲走下坡,留在國內發展對於潘石屹來說,已經是步履維艱,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套現及時止損。
其次,從中國樓市環境來說,我認為未來房地產發展仍是光明的。第一,業內人士紛紛進駐房地產行業。一直抨擊房地產的實體企業大佬董明珠,被發現企業注冊房地產類公司,電商大佬阿里巴巴與易居中國控股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將打造新的房地產交易平台。就連撤離的李嘉誠也開始重新在內地拿地開發,這些企業和商業大佬比普通人更懂得哪些行業有錢可賺,甚至不惜吃回頭草,可見中國樓市不是沒錢,而是仍有紅利可圖。


第二,老齡化加劇,三胎政策放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在整體人口中的比重達到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老年人多了,涉及到養老產業的崛起,養老房產,養老服務等等都是待開發的藍海市場。三胎政策放開後,人口會持續增加,人口是樓市需求的主要支撐力,有這一優勢在,中國的買房需求在未來極有可能將翻倍增加。第三,房企們賺得盆滿缽滿。說房地產沒錢賺,我們不妨看看現在的房企能賺多少,拿今年來說,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70534億元,增長52.4%;比2019年同期增長36.2%,兩年平均增長16.7%。這還是在國家積極實施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很明顯,房地產即使到現在仍有錢賺,還是在不斷上漲的狀態。雖然我們不該陰謀論非說別人有目的地逃離中國樓市,但是在中國樓市仍有上行空間的基礎上還要撤離,可能不是單單對國內房地產前景不看好那麼簡單了。

因此,現在准備買房,或者持有房產的人,不要僅僅因為個人或者個別企業的變化就認為樓市要降溫,要看整體的環境,多個企業的布局,以及自身的實際需求,再考慮要不要買房,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⑥ 潘石屹的soho中國的股票代碼

NasdaqNM:SOHU
納斯達克代碼:SOHU

最近交易價: 22.48
交易時間: 上午4:00
漲跌: 1.03 (4.80%)
昨日收盤: 21.45
開盤: 21.33
買入: 22.31 x 100
賣出: 22.56 x 200
一年目標預測: 28.62

http://cn.finance.yahoo.com/q?s=SOHU

⑦ 王石 和潘石屹 是什麼關系

潘石屹和王石在房地產業界都比較知名,他們沒一起工作過,也沒合作過...

潘石屹,出生於甘肅天水,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辭職下海,揣著所有的家當80塊錢來到了深圳,1990年在海南和馮侖、王功權、易小迪、張民耕等人成立了萬通的前身——海南農業高科技聯合開發總公司,開始了自己的房地產開發生涯。為了分散風險,1992年,回北京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開發了北京萬通新世紀廣場,這是北京房地產界一個里程碑式的項目。1995年潘石屹離開萬通,開始了獨自創業,與妻子張欣共同創建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王石,男,1951年出生於廣西柳州,本科學歷。1968年參軍,服役於空軍汽車三團;1973年轉業,就職於鄭州鐵路水電段;1974年至1978年就讀於蘭州鐵道學院;畢業後,先後供職於廣州鐵路局、廣東省外經貿委、深圳市特區發展公司;1984年組建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任總經理;1988年起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兼總經理,1999年辭去公司總經理一職,現任公司董事長。
1988年12月,萬科發行中國大陸第一份《招股通函》,發行股票2800萬股,集資2800萬元,開始涉足房地產業。

1994年王石榮獲「深圳市第一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1998年1月王石受到國家總理朱鎔基接見,朱總理對王石對房地產的市場走勢和看法給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央電視台》為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年所拍攝的大型電視人物傳記片----《20年、20人》節目。

1999年4月參加世界經濟論壇----「99中國企業高峰會」,並代表中國房地產業界在論壇上做專題發言。

1999年5月參加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99中國住房發展論壇」,在論壇上第一次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

1999年9月應邀出席「『99《財富》論壇」,並作專題演講,在會上呼籲21世紀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走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適應新世紀、新市場的挑戰。

1999年發起組織「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協作網路」,並被推舉為首任輪值主席,致力於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推動中國城市住宅產業的良性發展。

2000年6月,發起組織「新住宅論壇」上海大會,倡導和推動「新住宅運動」。

2001年5月應邀出席在香港舉行的「2001《財富》論壇」。

2001年11月,榮獲「深圳市第二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2000年、2001年,萬科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世界最佳小企業」

2000—2002年連續三年當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業領跑者」。

2003年5月,被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國創業企業家」稱號。

王石現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

王石因為在登山運動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2001年獲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運動健將」稱號,2002年當選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2003年5月22日王石作為中國珠峰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目前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記錄創造者。2003年5月30日,獲得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體育運動最高榮譽——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⑧ 潘石屹的公司是上市公司嗎

上市公司,SOHO中國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410,簡稱SOHO中國)

SOHO中國有限公司(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5年,由潘石屹(現SOHO中國董事長)和張欣(現SOHO中國總裁)聯手創建,是一家為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群提供創新生活空間以及時尚生活方式的房地產開發公司。

http://.hexun.com/hk/q.php?code=00410.hk&s=1

⑨ 傳遞價值 成就你我 投資就找縱橫柏匯

金融危機的原理如下: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區域的觀念開始模糊,世界是一個互相依賴的共同體,我依賴你生產的襪子,你可能依賴我生產的礦石。 在一個島上有一群人,島上除了幾樣產量不大的生活必需品以外什麼也生產不了,島上的居民用一種叫RMB的貝殼,作為錢來花,就是椰子一個3貝殼,淡水一桶5貝殼等等。這時大家想生活的好一點,可是島上又生產不出這么多東東。於是就想用自己的勞動力和別人換。 這個島不遠處有一個大島,上面什麼都有,人家使用一種叫做USD的貝殼做交易,於是小島上的居民就到大島上的工廠游說,我們這里工資低,原料便宜,沒有土地使用費用,還免稅,到我們這里來投資吧。大島上的有錢人覺的有道理就試著在小島上開了一些工廠,可是馬上問題就出現了,小島上RMB和大島上的USD是2:1的,也就是說在小島賣2個貝殼的東東在大島也要賣1個貝殼。大島雖然有許多劣勢但是因為工廠多,上下游配套的運輸成本低,加上工人熟練,成本和小島的產品沒有太大的價格差。這個時侯小島的酋長就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島上的巫師忽悠大家,小島上的貝殼和大島上的不一樣,大島上的有神力,所以值錢,我們的貝殼和他們的貝殼要8:1才合理。大家一聽原來是醬紫呀,於是就用自己的8個貝殼換大島上的一個貝殼了。這樣小島上的物價和工資就是大島上的八分之一了,大島上的公司就紛紛到小島上來設廠,賺了大錢,他們把錢匯回大島上發展科技,然後再把發展好的產品在小島生產。這樣過了30年。。。。。。 慢慢的大島上的工廠就越來越少了,全變成了科研基地,同時出現了為科研基地里的人服務的行業,像剃頭呀餐館呀驢友呀醫院等等,當然還有HD區,呵呵。大島上的居民有好多錢,而且他們知道小島上的工廠可以為他們未來帶來更多的錢,於是他們就拚命的借錢炒房子、炒股票、炒花生!!!反正有什麼炒什麼!物價開始飛漲了!小島上的酋長一看呵呵賺錢的機會來了,趕快串通巫師,又把RMB和USD的價格定在了6:1,這樣小島的產品也普漲了25%。突然有一天大島的人們發現所有的東東都炒不上去了,因為沒有人接手呀,東西太貴,賣不掉了,於是趕快競相壓價,想把自己的東東賣掉,市場上一下全是東東沒有買主。小島上的工廠主一看自己生產的東東賣不掉了。只好關了工廠回大島去。這一下小島可炸了窩嘍!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都是可惡的酋長和巫師搞的鬼,去找他們算賬!!!這時候酋長和巫師更著急,怎麼辦呢?眼看著自己舒適的生活不保了。這時候巫師出了個主意。。。第二天酋長宣布進行一個聰明絕頂瀟灑蓋世全無敵的4萬億貝殼救市計劃,就是讓所有島民都到島上搬石頭運到海邊,再從海邊把石頭搬回來,每人每天1000 RMB貝殼,工資由酋長出!!!小島的居民們馬上激動萬分統統流下了熱淚,在歌頌了英明的領導,並跳了一段草裙舞以後就回家了。總算是解了酋長和巫師的燃眉之急,可是長此以往酋長雖然FB,也沒有這么多貝殼往裡填呀!巫師這時候又想出了一招。。。又過了一天,巫師出面了,他把大家召集起來說:「哎呀!我昨天被驢踢了,在朦朧中來到了仙界,見到了神仙mm,神仙mm說我們的貝殼和大島的貝殼要20:1呀!要不然就有天災海嘯了!」大夥兒一聽可嚇壞了,趕緊按巫師說的做,這樣小島的貝殼和大島的貝殼就是20:1了。。。 話說大島的商人自從從小島撤資之後回到大島,每日精神恍惚,想想自己在小島的生活那是多麼愜意呀!每天XO喝著,鮑魚吃著,還有小島的美女陪著,何其快哉!現在又是何等凄慘!這一日收聽大島上的胡謅廣播電台的廣播,廣播里說小島為了預防海嘯,已經將貝殼的比值降到20:1了,東西賣的好好好便宜呀!!!他趕快算了算,咦!要是這么便宜的話,在小島設廠還是有賺的,於是他趕緊回去又在小島設廠了。這時候小島的居民聽說工廠又開了,紛紛回到工廠上班,那個大島的商人又賺到了,大島的科研機構也重開了,於是循環又開始了。 中國房地產20年20強企業 萬科集團 這或許是一家用不著寫推薦理由的企業。它成立於1984年,比中國房地產市場化的歷史還要長;它在中國房地產第一品牌的江湖地位沒有任何人爭議;它有一個明星味最足的領軍人——王石;它經歷了中國房地產企業多元化和跨區域的極致,現在它固執地只進行住宅開發;它在2007年創造了中國房地產企業一個最新的紀錄:年收入500多億元。 中海地產 在歷史和規模上,中海地產可能是唯一能與萬科較勁的地產企業。跟萬科同時於1988年在深圳進軍地產領域,截至2006年底,中海地產在內地已完成和計劃投入的房地產投資額達人民幣964億元,開發總量(含已建成、在建和即將開發的)超過2250萬平方米,已經成功發展了數十個房地產項目,目前在內地擁有土地儲備面積超過1800萬平方米。中海地產提出的「以過程精品塑造樓樓精品」的理念,影響著無數的中國房地產企業。中海地產在建築質量、物業管理上的成就,一直被奉為佳臬。 中體奧林匹克花園集團 2008年,將是對成立8年的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的一個完美贊嘆。在響應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的號召,宣傳奧林匹克的精神文化,在體育與地產嫁接的復合地產的理念下,在21個省、42個城市造就53個奧林匹克花園,涉足了從發源地廣東傳遞到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武漢、長沙、常州、青島、成都、惠州、佛山、連雲港、本溪……在每一個所遍及到的城市傳播著奧林匹克文化,同時也傳播著全新的運動型健康社區的生活方式。其運用直接投資、參股以及品牌合作、管理服務等方式實現奧林匹克花園連鎖開發經營,堪稱中國房地產連鎖經營的第一品牌。而在2008年之後,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能否更上層樓,引人關注。 SOHO中國 潘石屹、張欣的「土」、「洋」結合,造就了中國民營企業最大的IPO以及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SOHO中國可能是中國最個性張揚和時尚的地產公司,為北京白領階層打造獨特的生活空間和時尚的生活方式,它甚至創造出一個獨特的「SOHO人群」,成為潘石屹和SOHO中國的忠實擁躉。可以預見,在資本市場強大支撐下,SOHO將更多、更頻繁地出現在北京街頭。或許,沒有SOHO,中國房地產將失去一抹光鮮的顏色。 東渡國際集團 成立於1989年的東渡國際集團,目前已在上海、南京、蘇州、成都等城市及香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十餘家全資子公司,並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傳媒集團之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共同組建以房地產開發、傳媒投資為主的上海東渡解放投資有限公司。這家有近20年歷史的地產企業卻厚積薄發、推陳出新,打出「青年置業」的口號,以實現青年人在不同階段對未來空間的美好需求。這種市場細分的開發理念,不但為東渡國際找到了「藍海」,同時也為都市年青人解決了購房難題,起到來一個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 合生創展 合生創展是每一家中國房地產企業都需要認真對待的對手。它1992年進軍房地產業,1998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縱橫廣州、北京、天津、上海,涉足住宅地產、商業地產、酒店地產、旅遊度假產業和物業管理產業等幾乎所有房地產產業鏈。偏重於歐陸建築的風格,令合生品牌在急迫於提升居住升級的中國城市人群中備受追捧。 華潤置地 作為香港華潤集團的地產生力軍,華潤置地在中國內地縱橫13個年頭,已經發展成為總資產超過170億人民幣、凈資產超過80億人民幣,累計開發面積近500萬平方米的綜合型地產企業,已進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合肥、杭州、無錫、大連、寧波、長沙、蘇州、重慶、沈陽十四個城市。2007年,華潤置地整合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業務。相信在華潤集團的強大支撐下,華潤置地的下一步尤為令人期待。 遠洋地產 遠洋地產成立於1993年,以北京為基地,將業務擴展至珠三角及環渤海灣地區,主要開發中高端住宅、高級寫字樓、零售物業、酒店式公寓及酒店,其遠洋系列品牌更是蜚聲京城。2007年9月28日,遠洋地產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成功掛牌,創下了全球地產企業募資額第三、中國第二的排名。 金地集團 金地集團初創於1988年,1993年開始正式經營房地產。2001年4月,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已經建立以上海、深圳、北京為中心的華東、華南、華北的區域擴張戰略格局,並已成功進入武漢市場。金地堅持以產品為核心,開發了金地海景花園、金地格林小鎮、格林世界等中國著名樓盤品牌。 卓越置業 卓越集團自92年開始分別在深圳、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參與投資房地產項目。2004年,卓越集團正式啟動集團化品牌戰略,提出「生活美學」的品牌核心主張,確立了「立足深圳、布局中國、努力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發展的品牌企業」的宏大規劃,目前集團已經成立了武漢、長沙、重慶、青島、廣州、東莞等分公司,土地儲備超過800萬平方米。 創建服務理念 提高企業競爭力 IBM到底賣什麼?IBM賣的就是服務 ! 無論一小步,還是一大步,總是用服務帶動世界的腳步。 服務,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給他人提供幫助的一種行為。營銷范疇中,就是給消費者(客戶)提供一種產品之外的幫助。其中有產品售前使用幫助、售中咨詢幫助、售後維護幫助等。 進入21世紀以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的競爭已經由產品及價格逐漸轉移到對客戶的爭奪,客戶服務已經成為主宰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指標。 服務是全公司的事,不是個人或一

⑩ SOHO中國股票暴漲的背後與黑石集團又怎樣的關系

在今年對3月10日10點50分,SOHO中國終於好不容易以股價飆升的消息再次回歸大眾視野。當天,傳黑石集團正與SOHO中國就後者私有化進行談判,交易價值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8億元,331億港元)。消息出來之後,SOHO中國直線拉升,漲37.58%後緊急停牌。消息傳出,輿論嘩然,雖然這么多年SOHO中國終於稍雪前恥,但潘石屹本人卻人設崩塌。那麼,在SOHO中國股價暴漲,以及潘石屹跑路的事件背後,可以給房企提供那些可資借鑒的教訓呢?

當年,SOHO中國之所以做出轉型的決定,是因為潘石屹認為,2012年開啟的樓市調控已是史上最嚴,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是必然的趨勢。所以,他認為,“自持物業比持有人民幣更好”,因而選擇了做“包租公”。然而,事實證明,正是這一決策,使SOHO中國逐漸離開了百強房企的行業。

閱讀全文

與潘石屹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動天翼融資 瀏覽:819
富國消費主題基金怎麼掙錢 瀏覽:764
1145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05
融資訴求6 瀏覽:606
興樂集團投資 瀏覽:37
入庫期貨商品應由商品 瀏覽:889
2014外匯時間表 瀏覽:892
普頓外匯要跑嗎 瀏覽:846
投資有風險什麼需謹慎 瀏覽:790
德國dax30股指基金 瀏覽:494
期貨高點試空 瀏覽:470
煙台活期投資理財平台推薦 瀏覽:175
融資中介服務機構 瀏覽:941
理財單頁模板 瀏覽:750
股票異動公告 瀏覽:927
一千三百歐元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391
破凈值股票 瀏覽:63
信託50 瀏覽:589
5月9曰原油價格 瀏覽:267
投資類企業分類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