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匯儲備的多少會對國家的影響
外匯儲備並非多多益善,而是有利有弊的,具體如下:
負面影響:
1. 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2. 帶來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將嚴重縮水。
3. 存在著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中國每年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中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 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 影響對國際優惠貸款的運用。外匯儲備過多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中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6.加速熱錢流入,引發或加速該國的通貨膨脹。
7. 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高額的外匯儲備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
8.引致流動性過剩高額的外匯儲備規模是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所謂的流動性過剩問題,也就是貨幣供應量太大問題。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Ⅱ 請問今年4月份的黃金降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還會有再次下降的可能嗎各個國家怎樣維持黃金儲備量增長
降價的原因很多,首先你要明白黃金的價格由誰來確定,並不是市場買賣商品,供過於求則下跌,求大於供則上漲。黃金是金融產品,在交易所由投機買賣盤,期貨套保盤等等大家共同決定的。黃金市場的定價權在倫敦黃金交易市場和美國comex黃金期貨市場。由於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股市大幅上漲,吸引大量資金前去炒美股,黃金市場成交量迅速萎縮。低迷的成交量給了莊家控盤的可能,只要打破多頭的止損價,多頭自然投降。所以期貨市場形成了雪崩效應。雖然這次跌幅有些誇張但是我認為下面還要跌,熊市方向沒有錯。不要認為老百姓買實物金就可以控制價格。這個是兩回事。黃金自從1920美金見頂之後一直是台階式下跌,穩步下挫,抄完才知道地板下面有地窖,地窖下面還有地獄呵呵。
至於你說的國家的黃金儲備,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從國家角度來講,多元化配置自己的外匯資產有助於降低風險,儲備黃金是一個選擇但不是全部,也不會有任何國家像賭徒一樣押寶在黃金上。別的國家暫且不說了,他們國內產金量有限,在國際市場買金也屬於無奈。救說我們中國,前兩年黃金漲的好的時候,很多評論家都質疑中國為什麼不把外匯儲備拿出來買金。後來國家給了一個答案,是這樣的。中國的錢太多了,不要說買只要表露出買的意向,價格都會暴漲,高價買不吃大虧了。而且最關鍵的是中國的錢太多,市場上的金根本不夠,大量的黃金都儲備在美國,你認為美國會容許黃金離境嘛。而且外匯管理局發言人也說,黃金雖然近十年上漲走牛,但是國家角度看行情重在一個穩字,以年為單位來看,黃金波動性太大不值得多買。我們國家的儲備都是自己的金礦采出來的。其他國家不具備中國的條件只有到國際市場上小額買入。中國重點投資對象還是各國的國債,為什麼選國債原因很簡單,他的對手都是各國政府,國與國之間交易才能保證好的流動性。
Ⅲ 2020年4月7日中國外管局公布2020年3月末外匯儲備是多少美元呢
今年4月7號中國外管公布就儲備。
Ⅳ 中國現在有多少外匯儲備外匯儲備的作用是
截至2008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已達19460.30萬億。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專,保證對外屬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
Ⅳ 四月份外匯儲備是多少
1 中國大陸 1,756,600 2008年月2 日本 1,003,836 2008年4月3 俄羅斯 548,100 2008年5月4 印度 316,200 2008年5月5 中國台灣 286,860 2008年3月6 韓國 260,500 2008年4月7 巴西 197,209 2008年5月8 新加坡 177,629 2008年3月9 香港 160,700 2008年3月10 德國 143,942 2008年4月12 法國 125,311 2008年2月15 義大利 106,843 2008年2月16 英國 99,956 2008年3月
Ⅵ 4月份外匯儲備同比下降了多少
據報道,央行來最新公自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49億美元,較3月末下降180億美元,降幅為0.57%。
數據顯示,4月美元指數明顯回升,由3月末的89.9829升至91.8378,升值幅度為2.06%,與此同時,歐元對美元匯率貶值1.98%,美元對日元匯率升值2.87%。美元相對主要貨幣升值,使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計價部分折算成美元計價後形成估值損失。
另一方面,4月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走高,其中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3月末的2.74%升至2.95%,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3月末的0.53%升至0.60%,導致我國持有主要國家國債價格下降,外匯儲備賬面價值減少。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開局良好,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並保持基本穩定,匯率預期合理分化,境內外匯市場供求自主平衡。
文章來源:央廣網
Ⅶ 什麼時候會導致外匯儲備增加,影響外匯儲備的因素有哪些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分析稱,主要有四大因素:
一是企業和居專民持匯意願增強。屬一直以來主要由央行集中持有官方外匯儲備,現在正轉由央行和民間共同持有。外匯儲備的減少部分體現了公共部門與民間部門之間資產負債表的置換,符合「藏匯於民」的改革方向;
二是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8月11日,中國宣布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升溫,購匯量大增。為此,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也影響了外匯儲備規模;
三是過去一年裡,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走強,外匯儲備中的非美元資產折算成美元縮水,造成了外匯儲備的賬面價值下降,但並非是真實的損失;
四是外匯儲備的投資損益。由於外匯儲備中含有債券、股票等資產,每個月的投資損益也會引起外匯儲備量的變動。
Ⅷ 我國4月份外匯市場運行如何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4月份,銀行結匯9911億元人民幣,售匯9241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順差669億元人民幣(等值106億美元),4月份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穩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4月份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上升,美元匯率、利率均有所走高,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壓力增加,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保持穩定,說明我國經濟基本面發揮了穩定外匯市場預期的根本性作用。在國內經濟持續平穩運行的基礎上,我國外匯市場將能夠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總體延續合理均衡的跨境資金流動格局。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