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中美外匯儲備

中美外匯儲備

發布時間:2021-07-31 15:24:33

Ⅰ 中美民間外匯儲備比較

美國外匯儲備是藏匯於民,而中國則是把大量的外匯儲藏在國庫中,並且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經非常龐大並且有持續增大的趨勢,現在已經有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Ⅱ 請教幾個關於中美貿易和外匯儲備的問題

你的問題提得很好,某些國內經濟學家對此問題的誤導性言論經媒體放大後常誤人不淺。聲明:本評論主體部分的理論依據是以凱恩斯主義為基礎的初級宏觀經濟學,部分前提已經給定。

先回答您的第2個問題上半部分:

這位朋友要首先想這么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相當一部分出口企業能相對較容易的賺來美元(這里沒有貶低任何個別優秀企業的意思,說的大部分情況,不排除真正有技術含量及優質產品的企業,比如華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人民幣匯率的低估(這個想必您也知道,不展開了,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勞動力成本也是,……)。

那麼沿著您的思路繼續,假設您的公司出口某產品收入10000美元,假設人民幣匯率是1:6.6。如果換成人民幣是66000人民幣,如果不換那就是10000美元。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兩種貨幣的購買力,別忘了我們的前提人民幣低估,低估意味著如果按照實際匯率,10000美元是不值66000人民幣,而10000美元就是10000美元。那請問在這樣的條件下,哪個公司會傻到拿這10000美元去買美國的產品(除非是對公司發展的必需品)。若還不理解,想這樣一個例子,假設您在美國出差若天天想著名義匯率6.6買蘋果,您將什麼都不會買。不是因為美國蘋果貴,而是您的參照物是國內市場蘋果的人民幣售價,蘋果是一樣的(假設質量一樣),但人民幣低估了。。。

繼續第2個問題下半部分:

如此,大部分公司都會拿著賺來的美元去銀行結匯(意願性結匯,2008年後開始的),把這個「對人民幣高估」的美元給了央行,換來了「更多的人民幣」。這里回答您「印刷兩萬美元人民幣」的問題。

這樣「高估」的美元慢慢聚集到了央行的手上。這里央行確實會增發人民幣來購買美元,貨幣總量同時增加,但您說的兩萬美元的人民幣我不知從何而來,理論上說(如果市場是完全出清,注意僅僅是理論上)應該還是對應的10000美元,即66000人民幣,而且此時因為貨幣供給增加,升值壓力暫時緩解。(別忘了,我們的匯率不是完全的自由浮動)

此時,匯率壓力是消失了,但如您所說貨幣多發了(但也不是20000美元的等價人民幣)。請放心,此時的央行也會反過來沖銷以回籠貨幣,通俗理解,就是減少貨幣供給,以穩定國內貨幣市場,尤其是利率(但效果未必很好,但這又是題外話)。至少得益於沖銷,您說的因為外匯占款增加導致基礎貨幣無限制多發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理論上)。

由此,若掌管貨幣政策的人是正常的,您說的「假如某個大公司,非常巨大的公司,把全中國的煤石油鋼鐵等等全部資源開發完之後賣到美國,結果就是中國國內乾乾靜靜,什麼都沒有,只剩下大把大把的鈔票,和無數的美國國債」是不會發生的。。。(這種觀點也是多少有些極端)

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

繼續,雖然在上述貨幣總量不變的前提下,但外匯占款增加意味著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其他資產得相對減少(就是沖銷的後果),扭曲經濟結構是必然的。所以央行也不想留著美元現鈔,至少要讓這部分「高估」的美元發揮最大的效用,以彌補經濟結構的扭曲成本。尤其從長期看美元會貶值,必須用掉及「增值」。

問題外匯儲備怎麼「增值」?你說的高科技產品購買有個前提,別人要願意賣(有些東西,有錢別人也不願賣),尤其您說的歐洲,高新科技很少出售,而且很少面向類似我國這樣的政府采購;其次你說的2.65萬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儲備已經包括了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不全部都是現鈔,也就是說有些已經投資了上述證券,無論如何也算是一種「資產」。

那您說的買美國國債,還是歐洲國債,買證券還是買實物,這個問題恕我直言,遠非一個純經濟問題,無法回答。甚至從各種因素而言,誰是真正的受益者,也很難在今天這個時候說清楚,這世界不是完全的「必然」,而是更多的「偶然」所匯集。。。只想說「還是交給歷史來作答吧」。

廢話一句,不要盲目聽從某些所謂經濟學家的所謂見解,有時候不是他們有什麼所謂的潛台詞,而是真的專業水準不到家。相比前者,這才是真正令人擔憂和無語的。。。想想,一個善人為何有時會做惡事——因為無知。

Ⅲ 中國有多少外匯儲存在美國

樓上的數據需要更正9000萬億你想嚇死誰啊?截止09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約版為2.399萬億美元,我不知道權樓上說中國減持美元的消息是從哪來的,但可以確定的是不但沒有減持而是在增加!因為中國如果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減持美元,無疑是對美國經濟雪上加霜的嚴重打擊,更是為什麼峰會上會出現中美兩國唱主角,其它國家做陪襯的道理。G7國外匯的總和才只有1.24萬億美元,而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全球外匯儲備的30.7%

Ⅳ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外匯儲備有什麼影響

中美復貿易爭端,主戰場制在雙方的商品貿易上,但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也相當深遠。
以人民幣匯率來看,自今年2月達到高位以來,跌幅已經超過5%。其中6月14日至27日,短短10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從6.4貶值至6.6,貶值幅度達到3.1%。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是人民幣匯率貶值速度最快的一段時期。
人民幣此時走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商品出口,可以對沖一部分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不過,這個作用僅限於局部貿易爭端。

Ⅳ 為什麼中國外匯儲備多了就買美國外債

這是因為我國出口比較多,導致外匯儲備多,其中美圓又是主要儲備,不是我國要買回美國國債,而是答我國實行的是外匯適當管制,企業出口得到的美圓必須換成人民幣,也就是有多的儲備就會發行多的RMB,至於是否受制與人,不好說.樓主問的太模糊,具體一點比較好回答。

Ⅵ 中國的外匯儲備為什麼會貶值啊

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掌握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總量是固定的,而此時對方國家的貨幣總量也版是一定的,因此本國權持匯在對方國家貨幣總量中的佔比也是一定的,這時對方國家貨幣總量的價值取決於當前該國可流通商品或財富的價值總量,因此本國持匯可以支配的社會財富總量也就固定下來。當外匯發行國大量發行本國紙幣,以稀釋其貨幣購買力時,沒有按照原本國貨幣在其貨幣總量中的佔比獲得等比的新增貨幣,於是本國持匯在其貨幣總量中的佔比就會下降,而該國可流通商品或財富的價值總量不變,因此本國持匯可以支配的社會財富總量就會下降,這時貨幣發行國產生匯兌收益,而持匯國就會產生匯兌損失,這種損失會隨著對方貨幣流通的擴散而逐漸產生損失效果。其原理就像我們手中握有的100元大鈔,摸樣沒變,但購買力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下降。建國六十多年來,因為囤積外匯,出口企業的生產出口商品的成本不得彌補,以通貨膨脹虛增,出口數量越大,本國持匯占外匯發行國貨幣總量的基數越大,對內形成財富出口虧空,對外持匯產生巨額的匯兌虧損,搞垮了國企不算,也摧毀了我國獨立自主的銀行體系,使企業和銀行全部依賴吞噬股民的財富彌補本國發生的匯兌損失,以維持企業和銀行的艱難運行。

Ⅶ 中國的外匯儲備與中美關系

就目前來看,中美關系和中國的外匯儲備關系很大。因為中國外匯儲備(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這樣中國大比例的美元外匯儲備就決定了中美之間必須是友好的。所以當美國的金融形式惡化是中國還是大比例的購買美國國債。兩國目前可以說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當然,美國對中國的日益增長的外匯儲備也是持戒心的。採取了美元貶值的辦法來對付中國。中國卻無力還手。還不得不大量的買入美元來幫助美國復甦經濟。總的來說,兩國互相依賴,互相防範。

Ⅷ 求中國現在外匯儲備的構成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是——
2000多億美元次級債(分文不值),
3700多億美元兩房債券,
2000億美元被中投控制,
3000多億美元短期債務,
5000多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0多億美元現金或歐元資產,共計1.8萬多億美元。
中國的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1.幣種構成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的報道,據估計,在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
2.外匯儲備結構原因
之所以中國的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有以下幾方面歷史和國際金融理論原因:
1、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內經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2、除美國外,日本、德國、瑞士的央行拒絕其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
4、國際貿易中2/3以美元結算;
5、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批發交易絕大多數以美元交易,各國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採用美元;
6、各大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
7、國際銀團貸款和國際債券市場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債券。
3.儲備成本
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較多,在2000年之後的美元大跌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在賬面上貶值嚴重。有觀點認為,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約200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賬面損失約400億。
4.流動性風險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中美關系、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5.非常規使用
2004年1月,國務院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以充實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資本金。這次注資行為不屬於外匯儲備的常規運用范疇,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執行人的角色。
6.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到1.76萬億美元,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有學者認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簡稱G7)的總和。隨後,中國的外匯儲備持續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達到創紀錄的19056億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之美元、歐元、人民幣匯率的波動,2008年10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降至1.89萬億美元以下,為自2003年年底以來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已達19460.30萬億。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國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匯率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中國已超過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達585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
有學者認為,不應再用中國外匯儲備來買美國國債,因美國未來的形勢不明,應盡快實現分散投資。中國的外匯儲備還可能在協助解決金融危機上扮演更多新角色,更重要的是,中國必須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外匯儲備不能再以每年3000億元的速度增長。

Ⅸ 中美貿易戰如果動用外匯儲備對兩國有什麼影響

外匯儲備之所以會影響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根本上是因為外匯儲備可以通過國家的中央銀行在貨幣創造過程對貨幣供給產生影響,而貨幣供給的變化及其產生的影響需要貨幣當局通過相關政策手段予以「沖銷」,通過貨幣政策及貨幣政策工具達到操作目的。

閱讀全文

與中美外匯儲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
外匯穩嗎 瀏覽:631
股票趨勢圖怎麼畫 瀏覽:466
原油期貨現在是多少 瀏覽:15
銀行房產抵押貸款40萬還款5年 瀏覽:525
股指期貨交割是促使股指期貨 瀏覽:287
2018中公教育股票歷史價格 瀏覽:76
中國彩票股票 瀏覽:105
210000韓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
推銷理財產品話術 瀏覽:912
泰禾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576
上海君勉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441
b類杠杠基金 瀏覽:770
三元食品在新樂市的投資 瀏覽:162
精選醫療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891
中航信託姚江濤哪裡人 瀏覽:302
駕駛證貸款的口子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