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pcp股票

pcp股票

發布時間:2021-08-01 02:45:16

㈠ 南水北調工程有那支股票

南水北調受益股一覽
偉星新材(002372):
我們認為偉星新材 2013 年銷量將大幅增長,原因有三:(1)公司募投項目已按照計劃完全投產,目前產能達12 萬噸。(2)公司產品下游65%以上為地產,其餘為市政。2012 年地產影響前三季度銷售額增速9.7%,我們預計全年銷量不到6 萬噸,增速10%左右。2013 年地產銷售復甦帶動地產新開工和完成投資額趨勢向上,利好公司下游需求反彈。(3)銷售網點已達2 萬多家,經銷商1000 多家,華北、西北和東北已進入,12 年上半年收入已佔比分別24%,8%和8%,逐步完善下地域擴張可待。
預計公司毛利率維持高水平。公司扁平式經銷商渠道控制力強,毛利率高。
公司原材料部分進口,價格波動較小,預計2013 年仍以平穩為主。產品定價11 年底有下降,12 年初恢復,後國內原材料價格雖有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穩定,13 年後預計隨原材料和產品價格平穩。
城鎮化建設和塑料管道對水泥管鋼管的替代進程中,塑料水管長期需求增長可期。公司品牌和渠道建設優勢明顯,預計將提高市佔率。股權激勵提高管理效率。2012 年12 月首期行權,預計12 年業績能達行權標准即凈利潤較10 年增30%較11 年正增長。行權價16.59 元。
納川股份(300198):
投資觀點:1)節能環保,污水管網規劃每年約3 萬公里。2)市政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地方資金面或將改善。3)核安全規劃獲批,重點項目投資約798 億元。4)雨水內澇提升管材銷售預期。
龍泉股份(002671):
潛在需求巨大,產能投放加速,彰顯公司獲取訂單信心。據公司公告顯示,常州及周邊地區未來幾年潛在PCCP需求近740KM,預計PCCP投資額達46.3億元。公司常州生產基地原有標准PCCP管產能120KM,口徑為DN600-DN2200,超募資金投資項目將新增標准PCCP管產能60KM,口徑為DN600-DN3600,能更好地滿足各種管徑的產品需求。公司在原有募投項目未完全達產的背景下,再次加速產能建設,彰顯公司對行業發展及獲取訂單的信心。
南水北調投資力度加大,配套工程穩步推進。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和要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於2013年底前基本竣工,2014年正式通水。為完成這一目標,近兩年南水北調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其中2011年投資達607億元,較2010年增ww.southmoney.com長近60%,2012年預計投資將超過680億元。配套工程方面,繼河南許昌於2011年底招標PCCP管後,近期河南新鄉發布PCCP招標公告,其中PCCP管材需求約45.93km,PCP管材需求約26.61km,預計管材投資為1.5-2億元。
新鄉標段首批管材預計於2012年10月15日前交貨,項目整體進展有序,預計後續河南鶴壁,鄭州、濮陽及河北邢台、滄州等地有望陸續招標。
區位優勢凸顯,過往業績優秀,下半年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等大型引水項目陸續招標,公司訂單有望明顯增加。公司四大生產基地區位優勢凸顯,覆蓋了未來幾年的主要大型引水項目,其中包括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河北)、東線(山東、江蘇)配套工程,遼寧「東水濟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江蘇、上海等長三角地區第二水源地建設工程。經粗略估算,未來3年公司所覆蓋區域的大型引水工程中,PCCP需求高達200億。公司過往業績優秀,核心團隊穩定,將有望最大程度的受益行業需求的大幅增加。預計下半年起,南水北調河南、河北段配套工程等項目招投標將明顯增加,招標規模將達20億。公司於年初中標河南配套工程第一標許昌段項目,表明公司在該區域有較強競爭優勢,預計後續訂單有望迎來大幅增長。
巨龍管業(002619):
第一集團為具備全國競爭能力的公司,參與全國范圍內大型工程投標,生產裝備先進,經濟效益較好。2009年國內規模較大的國統股份(002205)、龍泉管道、青龍管業(002457)、山東電力管道和巨龍管業等8家PCCP生產企業,約佔56%的市場份額。巨龍管業生產規模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第七、浙江省第一。募投產能達產後,公司PCCP管將從目前的265km提高到405km,PCP、RCP和自應力管道產能分別達到140、243、90km。
水利建設投資力度逐年加大
河南省境內工程貫通在即,中線主體工程靜態總投資1367億元,其中河南境內投資約670億元,占總提靜態投資的近50%。2012年中線段以輸水管道、調蓄工程及提水泵站等下游配套工程居多。預計工程總投資約120億元。
主營業務區域化明顯
巨龍管業目前在華東,特別是浙江市場占據絕對優勢。結合目前國家水利建設投資,以及河南、浙江等省水利投資情況分析,未來我國預應力管道市場空間較大,巨龍管業針對本省中小口徑混凝土管道優勢難以改變,將享受未來混凝土管道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段。
公司銷售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且呈現逐季增長趨勢
公司銷售第一、二季度為銷售淡季,第三、四季度為銷售旺季,第四季度銷售收入最多,通常佔到全年銷售收入的40%以上。從今年1季度的經營情況來看,浙江省內大型在建工程項目數量在減少,但河南,江西在建、新建項目依舊維持較快增長。預計公司未來銷售於國家水利投資進度息息相關,呈現前低後高態勢。
原材料成本下行,增厚利潤空間2011年下半年以來,鋼材、水泥價格震盪下行。目前全國冷軋普通薄鋼板的平均價格為5161.67元/噸,華東地區5090元/噸,同比下降了18.56%,華中地區5220元/噸,同比下降8.42%。公司產區所在地的杭州、福州、南昌、鄭州和重慶,42.5級水泥價格同比分別下降了27.08%、18%、20%、11.84和25%。預計隨著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公司單季度毛利率也出現明顯回升,有望給公司帶來5%-8%的利潤增長空間。
國統股份(002205):
1、新疆<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southmoney.com/gainiangu/%E7%85%A4%3Ca%20class=" channel_keylink"="" style="color: rgb(0, 0, 255);">化工/">煤化工基地建設,輸水需求巨大
煤化工是資源密集型行業,其對煤炭、水資源消耗量巨大,一個產出百萬噸的煤化工項目一般每年消耗煤炭數百萬噸,銷售水量上千萬噸。根據新疆建設規劃,到2020年,新疆將建成吐-哈、准東、伊犁、庫-拜、克拉瑪依-和豐五個煤化工基地。在五個規劃的煤化工基地中,吐-哈、准東地區水資源相對短缺,是該地區發展煤化工產業的主要障礙。

㈡ ppmoney安全嗎

安全。

PPmoney是一個理財平台,成立於2012年12月12日,原名為萬惠投融,於2014年4月16日正式更版名為PPmoney。此權次更名是為了尋找更適合PPmoney發展的核心基因,是PPmoney為推進自身國際化進程的戰略部署所作出的重要決策。

更名後域名和品牌名統一,增強辨識度,提供更多適合用戶的理財產品及服務。

㈢ pcp是股票嗎

pcp不是股票哈,但其有很多含義哈,具體的你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個鏈接裡面的資料哈:

參考資料:http://ke..com/subview/424508/5889224.htm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㈣ 環境的問題誰解決企業社會國家

中國的崛起已是個不爭的事實。持續 20 年的經濟增長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吸引國和第三大貿易國,堪稱世界奇跡。作為這一奇跡的重要參與者,企業家們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巨大的榮譽和前所未有的講台。他們昨天還在虔誠地拜讀國際商界巨子們的著作,今天就和這些老師們在財富論壇上坐而論道,明天他們將為可持續發展理念而開創新局面。實踐證明,凡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力才是先進生產力,凡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才是先進文化,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大戰略。

中國國情需要企業走綠色發展道路

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一波三折。 1950 年代,我們學蘇聯,走的是低就業、低消費、高消耗、自我封閉的重工業模式。然而,這個模式並不符合中國人均資源短缺、資本稀缺、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基本國情,再加上政治動盪,走了一段就走不下去了,使我們延誤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就在這一時期,日本從滿目廢墟中崛起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也都成了新興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

1980 年代,我們又學歐美傳統的發展模式,用資源高消耗和生活高消費來刺激經濟高速增長,這一模式追求資本生產率與利潤最大化而忽視資源利用率與環境損失。 25 年後,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也成了世界上自然資產損耗最嚴重的國家。 45 種主要礦產 15 年後將剩下 6 種, 5 年以後 60% 以上的石油依賴進口。我們單位 GDP 的能耗是日本的 7 倍、美國的 6 倍、印度的 2.8 倍,單位 GDP 污染排放量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幾倍,勞動生產率卻是人家的幾十分之一。

建國 50 多年來,我們的人口從 6 億增長到了 13 億,多了一倍,而可居住的土地由於水土流失從 600 多萬平方公里減少到 300 多萬,減少了一半。中國在人均 GDP400 ~ 1000 美元時,出現了發達國家人均 GDP3000 ~ 10000 美元期間出現的嚴重污染。按照目前的污染水平, 15 年後我們的經濟總量翻兩番時,污染負荷也會跟著翻兩番。

前幾年,大家都自豪地歡呼中國已經成為 「 世界工廠 」 ,我也算其中一個。什麼是 「 世界工廠 」 ?現在看來,就是用自己的資源替發達國家生產低級工業品,用自己的身體去承受污染,所賺取的不過是微薄的加工利潤。如我們生產一億條褲子換一架波音飛機,這值得高興嗎?當然不,這中間區別大了。首先是沒有科技含量,其次是沒有形成高產業結構,再其次是沒有創新出拳頭品牌。我們雖是製造業大國,但在國際製造業的產業鏈上,中國企業大部分都處於中低水平。世界 500 強企業排名,幾乎沒有一家中國製造業企業。中低水平的製造業,必然以高能耗高污染為增長代價,尤其是印染業,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生產一億條褲子的環境損失要比製造一架波音飛機多得多。如此算來,我們廉價出口的不光是褲子,還有資源和環境。如果說中國在當時國情下不得不走這條痛苦之路,那我們今後絕不能再走下去。我們正處在未來發展的十字路口,我們今天的選擇,將面對祖先、面對子孫、面對歷史。

有企業家朋友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先多賺點錢,具備足夠物質手段之後再來治理污染?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就非要以發達國家的環境標准要求自己?

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我們發動工業化的時間太晚了。歐美日在發動工業化時積極進行海外擴張,通過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場積累起雄厚的工業資本,即是說,他們起飛的資源環境成本是全世界買的單。我們開始改革開放時,人家已經發展了幾百年,早就劃定分割完了所有的國際規則與市場,我們的環境成本轉移不出去。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人口資源環境結構比歐美差得太多,人均資源佔有量和環境容量只有歐美國家的幾分之一到幾十分之一,我們沒有本錢跟人家拼消耗。發達國家在人均 GDP8000 ~ 10000 美元的時候解決了環境問題,我們支持不到那一天,當中國人均 GDP3000 美元時,環境危機可能夾帶著其他社會問題提前來到,我們所取得的那點經濟成果根本無法抵擋。中國只有不惜代價地提前解決環境問題。

是不是發展與環保永遠對立,要環保就不要發展了呢?當然不是。以日本為例,他們的人口資源環境結構比我們更差,開始也學歐美傳統發展模式,後來撐不下去了,經過深刻反思走上一條獨具東方特色的綠色崛起道路,在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同時解決了環境問題。還有新興工業化的韓國,在人均 GDP5000 美元時利用後發優勢提前使環境得以好轉。

現如今,全球所有發達國家全拋棄了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而走向生態工業的綠色發展道路。什麼是綠色道路?就是低消耗的生產體系,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持續循環的資源環境體系,穩定高效的經濟體系,不斷創新的技術體系,更加開放的國際貿易金融體系。中國能不能走?完全可以。但我認為還應該加上兩條,注重社會公平的分配體系和開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民主體系。中央去年提出的 「 科學發展觀 」 是中國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是過去發展戰略的根本轉變。如果說過去 50 年中意識形態的 「 左 」 與 「 右 」 都沒解決經濟發展 和資源環境的矛盾,那今天 「 科學發展觀 」 則意味著我們選擇了一條超越前蘇聯和美國模式的第三條道路。中國企業家們能否走或者說如何走,正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除了東部各省,中國大部分地區仍然處於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的初期,讓他們心悅誠服地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需要一系列制度政策去支撐。第一是堅定不移地進行把綠色 GDP 與環保指標納入官員政績考核的各種實踐。第二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用不同政策去平衡不同的利益群體。第三是保障環境公眾參與,以推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種種嘗試。第四是循環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與開發新能源,是中國發展與環境雙贏的惟一選擇。循環經濟要求企業採用清潔技術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求企業具有環境成本意識,因為環境是有價值的資源,環境成本內在化與企業綠色競爭力已成中國企業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其實,發展循環經濟比較成功的企業,都能夠通過循環利用本企業的副產品或廢棄物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隨著環保政策日趨嚴格與資源價格不斷上升,使高污染排放型企業的成本壓力日益加大,繼續傳統的生產方式已不再可能,從廢棄物中提取有用物質加以循環利用已成為一種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趨勢。例如,水資源的短缺已使一些城市的水價大幅上升,而對廢水進行處理後得到的中水成本,已經低於自來水價格,這使得很多企業開始回收利用廢水資源以降低成本。

循環經濟還可以增加就業,因為它能使產業鏈延長,在美國,廢舊資源回收業提供的就業機會竟與汽車製造業相當。當然,由於發展循環經濟的初期成本往往大於收益,政府應該出台一系列財政、稅收、金融方面的激勵政策,對走循環經濟的企業給予實實在在的支持,這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的專題。

國際潮流迫使企業走綠色發展道路

過去 50 年中,世界經濟增長了 20 倍,工業生產增長了 50 倍,使得許多區域性、分散性的環境問題也連成一片。如全球變暖、土地退化、森林銳減、水資源緊缺、臭氧層空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說,每年死亡的 4900 萬人口中有 3 / 4 與環境惡化有關。環境的急速惡化導致西方環境政治的迅速崛起, 「 環境無國界 」 成為國際最重要的政治議題之一。許多發達國家常常將環境問題同其他重大國際事務捆綁起來,干涉發展中國家的內政,一些國家已將人權與環保作為對外關系的兩大基石。在貿易領域,發達國家利用環境概念設置了大量的綠色貿易壁壘。

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領域,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技術優勢,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名義,通過立法或制定嚴格的強制性技術法規,對發展中國家商品進入國際市場進行限制。綠色壁壘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綠色關稅、綠色市場准入、綠色反補貼、綠色反傾銷、環境貿易制裁、 PPM 標准、強制性綠色標志、繁瑣的進口檢驗程序,等等。

初期,是全球綠色消費運動促成了綠色壁壘,因為 84% 的荷蘭人、 89% 的美國人和 90% 的德國人在購買物品時都會考慮到產品的環保標准。然而後期的綠色壁壘,逐漸演變成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隱蔽制裁手段。發達國家用提高國內市場的環境標准來設置綠色壁壘,以平衡自己在勞動力價格、運輸和原材料價格等方面的劣勢。僅 1996 年,歐盟國家禁止進口的非綠色產品就達 220 億美元, 90% 都是發展中國家的產品。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環境標准與發達國家差得很遠,綠色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制約將越來越大,對我國出口造成嚴重影響的標准主要是:食品中的農葯殘留量,陶瓷產品中的含鉛量,皮革的 PCP 殘留量,煙草中有機氯含量,機電產品與玩具的安全性指標,汽油的含鉛量,汽車排放標准,包裝物的可回收性指標,紡織品染料指標,保護臭氧層的受控物質,等等。

從行業上說,農業、紡織、服裝和機電行業是我國出口的主幹行業,也是我國最容易遭受綠色壁壘的行業。在農業方面,由於西方人把身體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們對農產品制定了最嚴格的標准。在紡織業方面,我們的產品從纖維、紗線、面料一直到成衣,都有很大優勢,但在印染和後期處理過程中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世界 「 生態紡織品標准 100」 對紡織品中的生態毒性物質作了明確的定量規定,這個標准正成為我們紡織品出口的重要障礙。

在機電方面,打從 1995 年機電產品成為我國第一大出口產品時,就遭遇綠色壁壘。我國絕大部分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的設計製造及環保檢測水準,比起發達國家還差得遠,僅機電產品出口一項,我國每年就要因綠色壁壘損失 90 億美元。最近,歐盟頒布的《關於報廢電氣電子設備指令》和《關於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將分別於今年 8 月和明年 7 月施行。據中國機電出口商會估算,這兩項綠色指令一旦實施,中國受到直接影響的機電產品將達 317 億美元,占我們出口歐盟機電產品總額的 71% 。

國際組織主要由發達國家組成,游戲規則主要由發達國家制定。在世界貿易組織的 「 沉默 」 中,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今後所設置的綠色壁壘將越來越多,這對我們利用世貿組織共贏規則的初衷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中國環境方面的國際履約壓力十分沉重。我們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 2020 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佔世界的 1 / 5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要麼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要麼成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有人現在緊盯著我們,中國簽署了一系列國際環境公約,簽了就得履行,這難度就大了。

以《京都議定書》為例,雖然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第一、二個履約期中沒有減排的責任,但目前能源工業尤其是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太快,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猛增,與此同時,發達國家開始向我國大批轉移鋼鐵等重污染工業,我們引進的項目雖然比從前有進步,但在資源利用與環境污染方面,比起不斷提高的國際標准,差距反倒越拉越大,陷入 「 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 」 的惡性循環。如果不立即調整產業結構,如果不實施跨越式綠色發展,如果我們在第三個履約期開始減排的話,必將付出天文數字的代價,我們承擔不起。

話又說回來,我們當然也不能如此被動。作為五千年文明的大國,也必當負起大國的責任。一方面率先履約,高標准嚴要求地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力爭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也要團結世界所有發展中國家,向那些由少數幾個國家操縱的不公平的國際規則討公道,特別是要迫使少數發達國家盡快履行自己的國際環境義務。

21 世紀經濟的主旋律是綠色生態經濟,包括綠色產品、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市場、綠色產業等內容,這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對經濟生活的具體要求。政府必然會採取更為嚴格的環保措施和環境標准加大企業的環境成本,也會出台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生產。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不是中央宏觀調控 政策太過火,也不是我們環保局與大家過不去,而是世界大勢所迫。誰提前採取綠色戰略,誰就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占據主動。

社會責任要求企業走綠色發展道路

什麼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惟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再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

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開始,全球開始興起聲勢浩大的 「 企業社會責任運動 」 。 1997 年,全球第一個關於企業道德的自願性國際標准 —— 全球社會責任標准體系 (SA8000 標准 ) 出台; 1999 年,美國推出 「 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 」 ; 2001 年,澳大利亞推出社會信譽指數; 2002 年,聯合國推出呼籲全球企業界遵守社會責任的《聯合國全球協約》。 「 社會責任 」 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商業慣例和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容。

社會責任能大幅提升企業競爭力。道瓊斯分析師說,凡資產回報率最高的公司在治理污染和節約資源方面都同樣優於競爭對手;凡充分考慮社會和環境影響的公司股票業績都比其他公司好。杜邦公司就是憑著 「 環保理念 」 從一個總資產僅為 3.6 萬美元的火葯小作坊成長為年銷售收入 240 億美元的跨國巨頭。

在國際上,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正成為企業是否能進入全球市場的關鍵。近年來,沃爾瑪、家樂福、雅芳、通用電氣等超過 50 家跨國公司巨頭開始在訂單中加上社會責任的條款,要求企業必須通過社會責任的審核才能進入電子訂單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在中國設立了社會責任部門,自 1997 年以來,我國沿海地區至少已有 8000 多家企業接受過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審核,許多企業因為不合要求而被取消了供應商資格。

社會責任是現代企業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慈善公益又是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據福布斯慈善榜說,十年裡,美國富豪的慈善捐贈總額超過 2000 億美元,其中比爾 · 蓋茨捐贈 230 億美元,占其凈資產一半以上。相形之下,中國 1000 萬家注冊登記的企業中,有過捐贈記錄的不足 1% ;中華慈善總會所獲捐贈 70% 都是來自國外和港台,國內富豪們的捐贈不到 15% 。

我們的企業家們應該明白,有財富沒有責任,有資本沒有道德,有地位沒有良知,都是殘缺不全的社會力量。只有財富和社會責任的結合才能把一個賺錢機器變成一個富有影響力的階層,才能夠贏得真正的力量和尊重。

在西方,是新教倫理塑造了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現代企業家精神。在中國,靠的是儒家文化。把儒家倫理和西方管理思想融為一體的商人被稱為儒商。具體地講,儒商就是既有中國人文美德,又有現代管理意識的企業家和經營者,是我們東方企業家的理想範本。儒商特別強調社會責任、群體意識、國家觀念、公益奉獻,特別強調 「 好學重教、以智經商 」 , 「 以義取利、誠信為本 」 ,在義與利、公與私、家族與社會、金錢與道德之間找到適度的平衡點。

儒商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可惜我們在砸爛孔家店的同時順帶也把儒商精神一掃而光。然而,我們拋棄了的,亞洲四小龍卻撿了起來,包括儒商精神在內的大中華文化與西方制度的結合,成就了他們在上世紀 60 至 80 年代的經濟奇跡。這一東西文明合璧的成功範例,至今還令許多中外學者興奮不已。

中國此時最需要儒商精神。我們經濟發展 速度雖然很快,但發展成果卻分配得不公平。權力與財富向城市、東部和富裕人群集中,農民、西部地區和貧困人群在就業、教育、社保等方面成為二元結構的犧牲者。環境方面也是如此。某些人的先富犧牲了多數人的環境,某些地區的先富犧牲了其他地區的環境,環境不公加重了社會不公,社會不公又帶來了社會不和諧。中央提出要構建和諧社會 ,而惟有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促進人與人的和諧,惟有人與人的和諧才能最終達成人與社會的和諧。

改革初期,我們實行了 「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 」 的政策,企業家就屬於這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現在他們理應回過頭來主動承擔起彌合社會差距、創造和諧社會 的責任。環保屬於公共事務,關系著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最易達成社會共識和共贏,是實現社會公平與社會和諧的最好切入點。如果能夠由此著手,我們將培育出中國企業家新的公益形象,將塑造出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精神。

中華民族此刻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綠色崛起是中華民族最為迫切的選擇。作為最有活力的社會組織者,如果我們的企業家們能夠在中國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先鋒作用的話,他們不僅將會獲得巨大的利益回報,還將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歷史性貢獻。環保總局將和各位企業家攜手,就循環經濟與新能源的各項激勵政策,就環保基金、環保標准、環保法規,就環境決策民主化等各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共同創新。

古今中外,凡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商人,盡管各自經歷完全不同,但青史留名的原因都相同,那就是超越了自身的商業領域,對政治、社會、文化、環保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貢獻。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傳人、美國風險投資領域的創始人勞倫斯 · 洛克菲勒最讓人難忘的,不是他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名次,而是他用大量金錢保護了大批國家公園,創立了美國環境保護協會和致力環保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最大的公益就是最大的功德。中國最大的功德事業是什麼?環保當然算一個。建設一個綠色的、可持續的、民主的、公平的社會主義中國,就是最大最大的功德,就是最大最大的政治使命與社會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

㈤ PCP 8400SE 256M 64B DDR2 TC V/VO這個顯卡能玩哪些游戲

真巧。我也是這個顯卡 。可以跑起一般的大型網路游戲。但是稍稍有點卡。我還試過喪屍圍城。能運行。但是特別卡啊~
俠盜獵車罪惡都市跑起來也挺流暢

㈥ 南水北調概念股票有哪些

截止到2015年6月南水北調概念股如下
偉星新材(002372):
預計公司毛利率維持高水平。公司扁平式經銷商渠道控制力強,毛利率高。
公司原材料部分進口,價格波動較小,預計2013 年仍以平穩為主。產品定價11 年底有下降,12 年初恢復,後國內原材料價格雖有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穩定,13 年後預計隨原材料和產品價格平穩。
城鎮化建設和塑料管道對水泥管鋼管的替代進程中,塑料水管長期需求增長可期。公司品牌和渠道建設優勢明顯,預計將提高市佔率。股權激勵提高管理效率。2012 年12 月首期行權,預計12 年業績能達行權標准即凈利潤較10 年增30%較11 年正增長。行權價16.59 元。
納川股份(300198):
投資觀點:1)節能環保,污水管網規劃每年約3 萬公里。2)市政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地方資金面或將改善。3)核安全規劃獲批,重點項目投資約798 億元。4)雨水內澇提升管材銷售預期。
龍泉股份(002671):
潛在需求巨大,產能投放加速,彰顯公司獲取訂單信心。據公司公告顯示,常州及周邊地區未來幾年潛在PCCP需求近740KM,預計PCCP投資額達46.3億元。公司常州生產基地原有標准PCCP管產能120KM,口徑為DN600-DN2200,超募資金投資項目將新增標准PCCP管產能60KM,口徑為DN600-DN3600,能更好地滿足各種管徑的產品需求。公司在原有募投項目未完全達產的背景下,再次加速產能建設,彰顯公司對行業發展及獲取訂單的信心。
南水北調投資力度加大,配套工程穩步推進。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和要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於2013年底前基本竣工,2014年正式通水。為完成這一目標,近兩年南水北調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其中2011年投資達607億元,較2010年增ww.southmoney.com長近60%,2012年預計投資將超過680億元。配套工程方面,繼河南許昌於2011年底招標PCCP管後,近期河南新鄉發布PCCP招標公告,其中PCCP管材需求約45.93km,PCP管材需求約26.61km,預計管材投資為1.5-2億元。
新鄉標段首批管材預計於2012年10月15日前交貨,項目整體進展有序,預計後續河南鶴壁,鄭州、濮陽及河北邢台、滄州等地有望陸續招標。
區位優勢凸顯,過往業績優秀,下半年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等大型引水項目陸續招標,公司訂單有望明顯增加。公司四大生產基地區位優勢凸顯,覆蓋了未來幾年的主要大型引水項目,其中包括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河北)、東線(山東、江蘇)配套工程,遼寧「東水濟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江蘇、上海等長三角地區第二水源地建設工程。經粗略估算,未來3年公司所覆蓋區域的大型引水工程中,PCCP需求高達200億。公司過往業績優秀,核心團隊穩定,將有望最大程度的受益行業需求的大幅增加。預計下半年起,南水北調河南、河北段配套工程等項目招投標將明顯增加,招標規模將達20億。公司於年初中標河南配套工程第一標許昌段項目,表明公司在該區域有較強競爭優勢,預計後續訂單有望迎來大幅增長。
巨龍管業(002619):
第一集團為具備全國競爭能力的公司,參與全國范圍內大型工程投標,生產裝備先進,經濟效益較好。2009年國內規模較大的國統股份(002205)、龍泉管道、青龍管業(002457)、山東電力管道和巨龍管業等8家PCCP生產企業,約佔56%的市場份額。巨龍管業生產規模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第七、浙江省第一。募投產能達產後,公司PCCP管將從目前的265km提高到405km,PCP、RCP和自應力管道產能分別達到140、243、90km。
水利建設投資力度逐年加大
河南省境內工程貫通在即,中線主體工程靜態總投資1367億元,其中河南境內投資約670億元,占總提靜態投資的近50%。2012年中線段以輸水管道、調蓄工程及提水泵站等下游配套工程居多。預計工程總投資約120億元。
主營業務區域化明顯
巨龍管業目前在華東,特別是浙江市場占據絕對優勢。結合目前國家水利建設投資,以及河南、浙江等省水利投資情況分析,未來我國預應力管道市場空間較大,巨龍管業針對本省中小口徑混凝土管道優勢難以改變,將享受未來混凝土管道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段。
公司銷售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且呈現逐季增長趨勢
公司銷售第一、二季度為銷售淡季,第三、四季度為銷售旺季,第四季度銷售收入最多,通常佔到全年銷售收入的40%以上。從今年1季度的經營情況來看,浙江省內大型在建工程項目數量在減少,但河南,江西在建、新建項目依舊維持較快增長。預計公司未來銷售於國家水利投資進度息息相關,呈現前低後高態勢。
原材料成本下行,增厚利潤空間2011年下半年以來,鋼材、水泥價格震盪下行。目前全國冷軋普通薄鋼板的平均價格為5161.67元/噸,華東地區5090元/噸,同比下降了18.56%,華中地區5220元/噸,同比下降8.42%。公司產區所在地的杭州、福州、南昌、鄭州和重慶,42.5級水泥價格同比分別下降了27.08%、18%、20%、11.84和25%。預計隨著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公司單季度毛利率也出現明顯回升,有望給公司帶來5%-8%的利潤增長空間。
國統股份(002205):
煤化工是資源密集型行業,其對煤炭、水資源消耗量巨大,一個產出百萬噸的煤化工項目一般每年消耗煤炭數百萬噸,銷售水量上千萬噸。根據新疆建設規劃,到2020年,新疆將建成吐-哈、准東、伊犁、庫-拜、克拉瑪依-和豐五個煤化工基地。在五個規劃的煤化工基地中,吐-哈、准東地區水資源相對短缺,是該地區發展煤化工產業的主要障礙。

㈦ 南水北調工程啟動對哪些股票利好

南水北調概念股:
偉星新材(002372)
浙江偉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偉星新材,也稱偉星管業),創建於1999年,是國內最早、規模最大的塑料管道生產企業之一,是國內PP-R管道行業的技術先驅與龍頭企業、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主編、參編多項國家標准及行業標准。2010年3月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證券簡稱:偉星新材,證券代碼:002372)。
納川股份(300198),主要從事HDPE纏繞增強管及配套管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為HDPE纏繞增強管系統的設計和施工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於2011年4月7日登陸創業板。
龍泉股份(002671)
公司創建於一九五九年,從事水泥製品生產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從九十年代開始研製開發專業生產多種規格(DN600-4000mm)、壓力等級(P0.4-2.0Mpa)的PCCP管道。現公司擁有百餘名高、中級工程專業人才的研發團隊,800餘名具有豐富經驗的製造、安裝隊伍,而且每年都有大批大學生和專業技術人才充實到產品研發、生產和經營第一線。公司員工隊伍構成合理,企業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已形成了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營銷的良性循環。為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CCP的產品質量、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已躋身於國內同行業的前列。
巨龍管業(002619)
公司是專業從事混凝土輸水管道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技型企業。公司於2011-09-29日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619。公司在福建、重慶、江西、河南等四省市設有全資子公司,生產規模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第五、浙江省第一。主要產品包括PCCP、PCP、RCP和自應力管等四大系列100多個規格,其中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為主導產品。公司通過了ISO9001:2008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計量檢測體系認證,連續五年被金融機構評為AAA級資信企業
國統股份(002205)
國統股份系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7]501號文核准,公司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公司2008年1月9日向社會公開發行公眾股20,000,000股, 每股面值1.00元。2008年1月23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錢江水利(600283)
錢江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發〔1998〕266 號《關於設立錢江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由水利部綜合開發管理中心等聯合發起設立,於1998 年12 月30 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公司股票於2000 年10 月18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安徽水利(600502)
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在東經114.9度至119.8度與北緯29.4度至34.6度之間。主要河流分屬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水系。北部宿縣地區境內,有一小部屬廢黃河,一小部屬沂沭泗流域的復興河水系。總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6.69萬平方公里(包括廢黃河470平方公里、復興河163平方公里),長江水系6.6萬平方公里,錢塘江水系6500平方公里。
大禹節水(300021)
甘肅大禹節水股份有限公司是立足高起點、高技術、高速度建設的以農業節水灌溉產品為主,集生產與科研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民營企業,被國家經貿委列為國家重點高技術創新項目企業。
國通管業(600444)
2000年8月25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德安制管有限公司依法整體變更為安徽國通高新管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發起人共6名,分別為巢湖市第一塑料廠、安徽國風集團有限公司、合肥天安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風尚廣告藝術中心、北京華商投資有限公司、合肥長發實業有限公司。2000年8月29日,公司在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法定代表人為錢俊先生,注冊資本1億5百萬元人民幣。
三峽水利(600116)
重慶三峽水利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70餘年產業進步歷史。1997年8月4日,A股上市,成為重慶市電力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全國水利系統首批上市公司。公司主營發電、供電:兼營12.5萬千瓦以下火電機組安裝,110千伏輸變電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溫中壓以下工業鍋爐安裝、大型水工金屬構件及Ⅰ-Ⅱ類壓力容器、製造、廣告、建築裝飾工程施工、商貿業務等。是一家集電力開發、多種經營為一體的企業集團。

閱讀全文

與pcp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本人親自去貸款公司 瀏覽:108
怎麼查東莞證券歷史資金 瀏覽:189
北京理財渠道 瀏覽:536
王建平股票 瀏覽:202
外匯存款證明嗎 瀏覽:980
比特幣價格今 瀏覽: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瀏覽:653
2018年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 瀏覽:357
哇哇在線理財 瀏覽:158
國泰君安的資金賬戶忘記了 瀏覽:372
中融的助金資金池能買嗎 瀏覽:228
002600資金走向 瀏覽:19
羅紋價格換算 瀏覽:871
鳳凰醫療股票 瀏覽:561
3i基金理財 瀏覽:64
600826資金 瀏覽:512
2001年盧比與人民幣匯率 瀏覽:527
家庭理財頻道直播首頁 瀏覽:128
風生水起投資周記001 瀏覽:708
2015年香港黃金價格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