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校大學生可以做什麼兼職
1、家教服務中心
可以在同學中挑選能夠勝任的,組成團隊,每人只能專門輔導一科。與重點中學、小學的老師合作,通過調查,選擇有自己的優勢,同時又有市場需求的科目。
2、成人考試補習
可以與本校的成教學院或其他相關部門合作,以其名義獨立運作。
3、會議禮儀服務
社會上有專業的禮儀公司,他們的禮儀小姐中,有鬆散的,也有專業的。成立一家某大學的禮儀服務隊,既可以與專業的禮儀公司合作,也要直接面向各類大型會議。
4、收出版社退書
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出版社,每年都有銷不完的書從發行商那裡退回來,給了造紙廠化成紙漿。學生完全能夠從公斤計價把書收過來,用較低的折扣,直接進入銷售終端。
5、發明傢俱樂部
學生中大有對發明感興趣者。可以組織起來,頭腦風暴、建個網站,參加各類社會上的發明成果交易活動,有計劃地宣傳推介。
6、速記訓練經營
許多場合,如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各種論壇等,都需要速記。既然都需要,就可以訓練專業人才。
7、出租旅遊用品
學生們喜歡野營野遊,你可以購置些野外用品出租。還可以自己探索,尋找新的景點,設計新的出行線路,創造新的野營模式。
② 在北海做傳銷有人身自由嗎
您好,傳銷在北海也好,在廣西其他城市也好,現在很多都不限制人身自由,都是忽悠他們死心塌地的搞傳銷,你應該可以跟他們取得聯系的,只是他們不想回家而已。等他們聯系你的時候,要錢你就讓他們回家自己拿,不能給他們匯,然後就不要再讓他們來我們北海了。
普及一下關於傳銷的知識,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傳銷的本質和危害。
傳銷最初表現為組織者假借「特許加盟經營」、「網路銷售」、「市場營銷」等名義從事傳銷的行為,逐步演變為現在的借用傳銷組織體系形式和計酬方式,不銷售商品或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幌子,從事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的商業欺詐行為,本質是一種有組織詐騙活動,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
盡管各種變相傳銷的名字表述不同,但其行為卻如同一轍:1、參加者通過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或者以認購商品(含服務)等形式變相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取得加入、介紹他人加入的資格;2、通過介紹他人參加發展下線人員,並由此建立具有上下層級內部財富再分配關系的組織體系;3、組織者利用參加者交付的部分費用支付先參加者的報酬維持運作;參加者的收益由其加入的先後順序及其發展人員數量決定
傳銷六大特點
1、組織嚴密、行動詭秘:傳銷一般採取把人員騙到異地參與,組織嚴密,一般實行上下線人員單獨聯系,而組織者異地遙控指揮。
2、殺熟:以「找工作」、「合夥做生意」、「外出旅遊」、「網友會面」等為借口,誘騙親戚、朋友、同鄉、同事、同學到異地參與傳銷。
3、編造暴富神話:利用一套貌似科學合理的獎金分配製度的歪理邪說理論,鼓吹迅速暴富,鼓動人員加入。
4、洗腦:對加入傳下組織的人以集中授課、交流談心等方式不間斷的灌輸暴富思想,使參與者深信不疑。
5、高額返利:傳銷組織一般都制定有貌似公平且吸引力很強的「高額返利計劃」,在傳銷人員的鼓噪下,很容易使人產生投資慾望,輕率加入傳銷活動。
6、商品道具、價格虛高:傳銷的商品只是道具,目的是發展人員,騙取錢財,因此被傳銷的商品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很多是難以衡量價格的化妝品、營養品、保健器材、服裝等,部分商品是「三無」商品。
傳銷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傳銷和變相傳銷不僅嚴重擾亂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而且還嚴重危害到社會穩定,對商業誠信體系和社會倫理道德體系也造成了巨大破壞。
(1)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侵害多個法律客體。傳銷和變相傳銷違法活動往往伴隨著偷稅漏稅、制假售假、走私販私、非法集資、非法買賣外匯等大量違法行為,不僅違反國家禁止傳銷和變相傳銷的規定,還違反了稅收、消費者保護、市場秩序管理、金融、外匯管理等多個法律規定。
(2)給參與者及其家庭造成傷害。傳銷和變相傳銷給參與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給其家庭也造成巨大傷害。
(3)引發刑事犯罪,給社會穩定帶來危害。傳銷給絕大多數參加者造成血本無歸,一些人員流落異地,生活悲慘,甚至跳樓輕生,還有一部分人員參與偷盜、搶劫、械鬥、強奸、賣淫、聚眾鬧事等違法行為,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侵害。
(4)對社會道德、誠信體系造成巨大破壞。由於傳銷人員發展對象多為親屬、朋友、同學、同鄉、戰友,其不擇手段的欺詐方法,導致人們之間信任度嚴重下降,引發親友反目,父子相向.
③ 外匯市場是雙向交易的,而且是零和游戲」的理解是什麼
雙向交易即 做多做空都可以。做多即買漲,價格上漲則賺取上漲空間差內價。做空即賣容跌,價格下跌則賺取下跌空間的差價。零和游戲:你盈利的錢來自於虧損一方,你虧損的錢流向盈利一方,即市場參與者構成了整個資金池。個人投資者不具備任何優勢,只有經紀商才是真正的從市場拿錢走的。
④ 你知道的做期貨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我的一個朋友,職業是催收員,兼職炒期貨,因為他,我第一次對期貨有了一點點的了解。每次見到他,他總會慷慨激昂的說著那些暴利的故事,他相信,他在不久的將來也會發財,實現財務自由。他說,男人要有夢想,要有膽量,要敢拼博。
這個世界上的錢是賺不完的,但是我們手裡的錢總有虧完的一天。期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重倉之下,小心危機四伏。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及時止損,偶爾良好的退出策略或許比我們囂張的進攻要好。
⑤ 大一可以做哪些兼職
大學生做兼職
渠道:
加入本校大學生兼職群或者勤工儉學社,裡面會有一些招聘信息,比較靠譜
找自己的學長學姐或者同學打聽一下,他們平常都做哪些兼職,可以讓他們介紹你們過去
學生可以乾的兼職主要是
1.家庭輔導老師,這個要看教的是哪個學科,不同的學科價位不一樣,如果是普通的家庭作業輔導價位不高,小學一個月可能就是1000左右的價位,如果教的是那種偏培訓的,比如培訓普通話或者培訓英語口語,那收費就高了
2.輔導班班主任,這個偏辛苦,工資也高點,這個娃比較多,比較忙,沒有一帶一輕松,晚上回來也就差不多11:00
3.促銷,我大學的時候做過康師傅的促銷,賣康師傅的飲料,一天80,沒有提成,工資次月發工資卡里
還有伊利,君樂寶,蒙牛促銷,不過君樂寶生意不行,干著比較痛苦
4.校園代理,這個就需要個人有銷售能力了,一般就是手機卡代理,化妝品代理
5.微商,微商需要長久的堅持,還有個人的營銷能力,我一個做得的同學,大學畢業3年還在堅持做微商,也賺了不少錢
寫文章賺稿費,找一個飯店奶茶店當小時工,擺攤都是可行的
⑥ 炒匯的心酸故事
亞當理論可以一讀,記住我的一句忠告你就可以在市場上生存長久一點:「不要給市場一次就能夠把你消滅的機會」,仔細琢磨吧!
⑦ 外匯儲備vs外債:其實我們「脫貧」沒多久求解
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減外債就是對外凈債權。直到近幾年我國的對外凈債權才由負轉正,遠離外債風險警戒線。其實我們「脫貧」沒多久。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數據,到2006年第二季度末,我國的外匯儲備達到8911億美元,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長期以來雄踞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的日本,成為新的全球儲備「霸主」,使得本來在國內外被炒得火熱的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問題火上澆油,討論再度升溫。作為全球第一,我們有理由高興,但是將我國的對外債權和對外債務做一番歷史考察,今天的成績就不值得過於興奮。 外匯儲備的重要作用,就是維持一國的對外償付能力,包括對進口的清算能力,對外債的償還能力,對外資利潤的兌付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外債的償還能力。國際經濟學家經常將一國的外匯儲備與一國的外債結合起來進行比較分析,外匯儲備減外債,就是一個國家的對外凈債權,只有凈債權為正數才是一個國家對外擁有的真正財富。因此,分析外匯儲備問題,必須與外債結合起來,孤立地分析外匯儲備其實沒有多少經濟意義。
我國外匯儲備的歷史觀
有據可查的我國外匯儲備數據可追溯到1950年,比較研究我國外匯儲備的歷史數據,其實有些令人心酸。整個20世紀50年代,表現最好的1955年外匯儲備也只有1.8億美元,10年年均外匯儲備只有1億美元,整個60年代,表現最好的1969年外匯儲備也沒有達到5億美元,10年年均不足2億美元,整個70年代外匯儲備的進展非常緩慢,1973年還出現了負0.8億美元的特例,10年年均只有3億美元。因而建國後前30年的外匯儲備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政府過的是緊巴巴的日子。80年代開局不利,10年均外匯儲備不過45億美元,與當時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及不相稱。我國外匯儲備真正「起飛」起始於1994年,當年達到500億美元,並由此掀起了一輪外匯儲備增長長波,1996年突破1000億美元,2001年突破2000億美元,再後來就是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三年的三級跳,每年增加2000億美元左右。 有人喜歡計算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50年來增長了多少倍,40年來增長了多少倍,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經濟意義,究其原因,就是基數太小,沒有可比性。 對比我國的外債數據,我們發現,直到1999年,我國的外匯儲備才超過外債,脫離外匯風險指標警戒線。
我國外匯儲備與外債的比較分析
一國的對外經濟均衡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外匯儲備上,外匯儲備只是一國對外經濟平衡等式的一頭,另一頭是外債。國外的分析家關注一國對外經濟的存量均衡狀況,必須關注外匯儲備與外債的互動,以測度一國的外債負擔、外債風險和外債償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外匯儲備還制約一國的舉債能力。 在衡量一國的的外債風險和外債償付能力的指標體系中,涉及外匯儲備與外債互動的指標主要有兩個:一是外匯儲備/外債余額比率,二是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 外匯儲備/外債余額比率測度一國的對外債權存量與對外債務存量的比率,考察一國總的債務風險和債務償付能力狀況。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這一比率應該控制在100%之上,超過100%為安全,80%為警戒線,小於40%說明一國的外債進入緊急狀態。 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衡量外匯儲備對當期到期債務的償付能力,國際公認的標準是35%為安全線,45%為警戒線,大於55%則說明一國的外債風險進入緊急狀態。 1985年以前,政府實施「既無內債,也無外債」的基本思路,也受到對外舉債能力的影響,我國的外債余額一直較少,但並沒有避免債務緊張。到1985年,絕對規模並不大,只有150億美元。1985年以後,由於國家經濟建設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對外貿易一直逆差,外資流入規模很小,對外債的需求迅速膨脹。1994年以前我國外債的增長主要是用於彌補國內資金缺口、平衡貿易逆差和國際收支,甚至是為了維持償債能力。 近幾年外債增長的原因有了顯著改變,主要原因是三個方面:一是由於我國國際貿易的增長,與貿易相關的外債如貿易信貸、延期付款等外債急劇增長,已經佔到外債總值的50%左右;二是由於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外資金融機構大量進入,由外資金融機構作為債務主體的債務快速增長,佔到總債務的差不多五分之一;三是由於我國國際信譽的提升和償付能力的增強,從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金融機構舉債的能力提高,世界銀行對我國援助性的項目貸款大幅度增長。 整體而言,從1985-2005年,我國的外債經歷了一個持續的上升過程,1985年外債余額還只有158億美元,1990年超過500億美元,1995年突破1000億美元,1999年達到1500億美元,2003年又跨越2000億美元大關,按照近幾年的發展速度,2006年年末無疑會高於3000億美元。
與外債余額指標的變動軌跡不同,1985年以來我國的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比率指標先是強勁的上升,然後是快速下降,但長驅運行在安全線之外。1985年,外債余額是外匯儲備的6倍,按此指標衡量,我國的外債早已進入緊急狀態,然而,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比率的上升並沒有就此止步,1988年再上升到外匯儲備的12倍,屬於「超緊急狀態」,實際上處於崩潰邊緣。這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外匯管理不斷收緊的根本原因。此後,我國對外債和外匯的管理卓有成效,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比率一路下行,我國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指標穩定性改善是在1994年以後,主要得益於對外貿易的持續並不斷擴大的順差和資本賬戶的盈餘。不過,直到1999年,我國的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指標才真正運行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100%)之內,到此時,我國才有了對外凈債權。 與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指標運行比較,我國的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指標的運行有三個不同的地方,一是沒有顯著的上升過程但下降趨勢明顯;二是較早進入了安全狀態;三是近幾年又屢屢抬頭,不斷試探安全線水平。 1985年,我國的短期外債是外債儲備的2.5倍,是國際公認的安全線35%的6倍,也說明我國當時外債狀況相當緊急,此後除了1987年有較大幅度的回升,整體上還是快速下降,1994年我國的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一下子從1993年的64%下降為16%,從此開始在警戒線之內運行。但是,由於短期外債的快速增長,近幾年這一比率又有所回升。
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基本認識
外匯儲備價值幾何
外匯儲備是一國官方持有的具有最強大的國際流動性的資產。在宏觀層面,它有助於調節國際收支、穩定本幣匯率、增強國際信譽和維護金融安全等作用。既然外匯儲備是一種資產,它當然還具有增值功能,經營得當能夠帶來可觀的收益。按照我國現有的近10000億美元的儲備規模,即使年收益率只有5%(對於很多投資產品,5%的收益率其實很低,比如高盛和可口可樂股票的年收益率都在20%以上),年投資收益也有500億美元,再按照1比8的匯率核算成人民幣,就是4000億人民幣,相當於2005年度海南省GDP(904億人民幣)的4倍多,是2005年度貴州省GDP(1942億人民幣)的2倍,也相當於2005年度江西省(4056億人民幣)、廣西壯族自治區(4063億人民幣)的GDP,當然更高出青海、寧夏、甘肅等許多省份的GDP。而且,GDP只是毛收益,如果按照國民生產凈值比較,還不知高出多少個省。另外一個最直觀的比較是,它相當於2005年國家徵收的企業所得稅的總和,如果收益率再增加1個百分點,恐怕就是一個不太富裕的省一年的稅收總和,不好好利用這10000億美元,實際上是一種犯罪。 會計
更多信息請訪問:育路網財會頻道 希望與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會計考試論壇>>>
⑧ 你是怎麼實現財富自由的
增加收入,降低支出,增加被動收入,合理分配資產和負債,增加每月現金流。投資資產,還有足夠長壽。
⑨ 為什麼有人說農業看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
因為農業需要大量的手工勞動者。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比如說除草,還有噴灑各種農葯,化肥等等。
⑩ 炒外匯是一種「零和游戲」,炒股為什麼不是
這種假設是不存在的,假設炒股的人都能賺錢的話說明買在最高位的人也能賺錢,那麼股市價格豈不無限上漲? 這不符合價格本身具有的波動的屬性。
所以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一百點到一千多點,只能說明流入股市的資本擴張了,這些錢可能是基金(基民的錢),散戶,還有其他機構的錢,但這種資金是動態的,流進流出,當流進和流出的時間不恰當,導致虧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