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為什麼要實行外匯管制
原因:
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會給一國經濟帶來顯著的消極影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是政府的基本目標之一。政府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調節國際收支,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他調節措施可能意味著較大代價。例如,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可能改善國際收支,但它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失業狀況惡化。
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
匯率的頻繁地大幅度波動所造成的外匯風險會嚴重阻礙一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借貸活動的進行。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或有很強的借款能力的國家可以通過動用或借入儲備來穩定匯率。對於缺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匯管制是穩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的重要手段。
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存在著非常多的可供投機資本利用的缺陷。例如,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往往上升得高於其內在價值。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這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後者會顯著加劇價格信號的扭曲。一旦泡沫破滅,投機性資本外逃,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經濟局勢迅速惡化。外匯管制是這些國家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
4.增加該國的國際儲備任何國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資產。
國際儲備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國際儲備,但是其中多數措施需要長期施行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外匯管制有助於政府實現增加國際儲備的目的。
5.有效利用外匯資金,推動重點產業優先發展
外匯管制使政府擁有更大的對外匯運用的支配權。政府可以利用它限制某些商品進口,來保護該國的相應幼稚產業;或者向某些產業提供外匯,以扶植重點產業優先發展。
6.增強該國產品國際競爭能力
在該國企業不足以保證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的條件下,政府可以藉助於外匯管制為企業開拓國外市場。例如,規定官方匯率是外匯管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當政府直接調低本幣匯率時,或限制短期資本流入時,都有助於該國增加出口。
7.增強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指一國在金融國際化條件下具有抗拒內外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能力。開放程度越高,一國維護金融安全的責任和壓力越大。影響金融安全的因素包括國內不良貸款、金融體制改革和監管等內部因素,也涉及外債規模和使用效益、國際游資沖擊等涉外因素。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結構有種種缺陷,特別需要把外匯管製作為增強該國金融安全的手段。
『貳』 外匯管制可分為哪幾種它是如何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的
1、外匯收入管制對於貿易與非貿易的出口外匯,集中外匯收入是進行外內匯管制的主要目標,增容加外匯收入,可以保證進口需要和國際收支的平衡。2、外匯支出管制:進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很多都是外匯短缺的發展中國家,所以,為促進經濟發展以及能夠保證重點建設用匯需要,這些國家對外匯支出的管匯措施相對嚴格。二、貨幣兌換管制:貨幣兌換管制是外匯管制中的重要部分,外匯收支管制其根本就是依靠貨幣兌換關注進行的,也可以理解為是以貨幣兌換管制為前提。三、匯率管制:匯率管制有匯率種類管制和匯率水平管制。匯率水平關注主要是對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的匯率進行管理,高估外幣,低估本幣,達到「獎出限入」的目的。而匯率種類管制一般是指的實行富匯率制。復匯率是說一國實現兩種或者以上的匯率。
『叄』 什麼是外匯分賬制簡述外匯分賬制的具體做法
外匯分賬制也稱為原幣賬法,是指在外匯交易發生時直接用原幣記賬,平時不進行匯率折算,也不反映記賬本位幣金額,如果涉及兩種貨幣的交易,則用「貨幣兌換」賬戶作為兩種貨幣賬務之間的橋梁,分別與原幣的有關賬戶對轉,期末,應將所有以外幣記賬的各賬戶全部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成記賬本位幣金額,並匯總確認匯兌損益。有外幣業務的金融企業採用這種方法。在分賬制記賬方法下,為保持不同幣種借貸方金額合計相等,需要設置「貨幣兌換」賬戶進行核算。實務中又可採取兩種方法核算:
1. 所有外幣交易均通過「貨幣兌換」賬戶處理
在這種方法下,會計處理包括以下內容:
(1) 企業發生的外幣交易同時涉及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的,按相同外幣金額同時記入貨幣性項目和「貨幣兌換(外幣)」賬戶,同時,按以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的金額,記入非貨幣性項目和「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賬戶。
(2) 企業發生的交易僅涉及本位幣以外的一種貨幣反映的貨幣性項目的,按相同幣種金額入賬,不需要通過「貨幣兌換」賬戶核算;如果涉及兩種以上貨幣,按相同幣種金額記入相應貨幣性項目和「貨幣兌換(外幣)」賬戶。
(3) 期末,應將所有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反映的「貨幣兌換」賬戶余額按期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並與「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賬戶余額相比較,其差額轉入「匯兌損益」賬戶:如為借方余額,借記「匯兌損益」賬戶,貸記「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賬戶;如為貸方余額,借記「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賬戶,貸記「匯兌損益」賬戶。
(4) 結算外幣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匯兌損益」。
2. 外幣交易的日常核算不通過「貨幣兌換」賬戶,僅在資產負債表日結轉匯兌損益時通過「貨幣兌換」賬戶處理
採用這種方法,在外幣交易發生時直接以發生的幣種進行賬務處理,期末,由於所有賬戶均需要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列報,因此,所有以外幣反映的賬戶余額均需要折算為記賬本位幣余額,其中,貨幣性項目以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非貨幣性項目以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後,所有賬戶借方余額之和與所有賬戶余額之和的差額即為當期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外匯分賬制核算外匯分賬制又稱原幣記賬法。它是指商業銀行處理外匯業務所採用的一種專門記賬方法。它是在外匯業務發生時,對有關外幣的賬務,從填制憑證,登記賬簿到編制報表,都直接以外幣核算,各種外幣都自成一套獨立的賬務系統,互不混淆。外幣分賬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按照各種外幣分別設賬。
在外匯資金核算中,銀行應當將本幣和外幣嚴格分開設置賬戶。一般按照經營的主要外匯幣種分別設置外匯賬戶,填制外幣憑證、登記賬薄、編制報表形成獨立的外幣賬務體系。以反映各種外幣情況。
(2)劃分現匯和記賬外匯。
按照銀行與國外銀行清算方式劃分,商業銀行要將外匯進一步劃分為現匯賬務體系和記賬外匯賬務體系。
(3)設置「外匯買賣」科目。
在外匯核算過程中,當涉及到兩種不同種類貨幣交易時,必須通過「外匯買賣」賬戶核算,使其各自保持賬務系統的完整性和獨立性。
(4)年終編制各種貨幣合並的決算報表。
年終決算時,為了全面反映本幣和外幣的資產負債情況,各商業銀行應將按照原幣反映的各種分賬貨幣按照年終決算日匯價摺合為本幣,與本幣核算的決算報表的相同科目對口合並,匯總編制各類貨幣合並的本幣決算報表,匯總反映本行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肆』 外匯管制主要採取哪些方式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外匯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該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儲備的枯竭,對於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採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一般對貿易外匯的收支、非貿易外匯的收支、資本輸出入、銀行帳戶存款和匯率採取一定的管制。外匯管制的地區一般以該國為限,但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內,一些宗主國外匯管制的地區是以其所組織的貨幣區如英鎊區、法郎區等為限,在貨幣區內辦理外匯收支和國際結算基本自由,對貨幣區外則進行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的基本方式: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入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四:對資本輸入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採取限制資本輸入的措施通常是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和穩定匯率,避免資本流入造成國際儲備過多和通貨膨脹。它們所採取的措施包括:對銀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規定較高的存款准備金;對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數利息;限制非居民購買該國有價證券等。
五:對資本輸出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一般採取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但是它們在特定時期,如面臨國際收支嚴重逆差之時,也採取一些限制資本輸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規定銀行對外貸款的最高額度;限制企業對外投資的國別和部門;對居民境外投資徵收利息平衡稅等。
六:對黃金、現鈔輸出入的管制
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一般禁止個人和企業攜帶、托帶或郵寄黃金、白金或白銀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數量。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入,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往往實行登記制度,規定輸入的限額並要求用於指定用途。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出則由外匯管制機構進行審批,規定相應的限額。不允許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禁止該國現鈔輸出。
七:復匯率制
對外匯進行價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實上的各種各樣的復匯率制。復匯率制指一國規章制度和政府行為導致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匯率。
FX168財經網外匯黃金資訊平台,並且外匯技術分析以及外匯行情走勢。
『伍』 什麼是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了達到維持本國貨幣匯價和平衡國際收支的目的,專以法令形式對屬國際結算和外匯交易實行限制的一種制度。實施外匯管制的國家直接控制外匯兌換的數量和價格。例如在我國,外匯就不能自由兌換,當進口和其它外匯需求數量較大時,就必須向當局申請,得到批准後才能按照當局制定的外匯牌價匯率購買外匯。
由於許多國家存在著外匯管制,就衍生出了貨幣能否自由兌換的關系,按照貨幣可兌換的程度,可以分為:
1、完全自由兌換貨幣:指在國際結算、信貸、儲備三方面都能為國際社會所普遍接受和承認,例如美元、英鎊、日元等。
2、不完全自由兌換貨幣:指只能是國內廠商及公眾才能不受限制地用本國貨幣從金融機構購買的外匯。
3、有限度可兌換貨幣:介於完全和不完全自由兌換之間的體制,在交易方式、資金用途、支付方式等方面採取一定限制。人民幣就屬於此范疇。
4、完全不可兌換貨幣。
『陸』 我國現行的外匯制度是什麼
今年兩會召開,國家要加速在上海建國際金融中心,逐步開放外匯市場,現在做外匯是很好的機會
希望採納
『柒』 外匯管制是什麼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捌』 關於中國現在的外匯管制,對中國人和外國人有什麼區別,有五萬的限額嗎,我需要官方的文件的鏈接!
外國人僅在結匯抄時候適用5萬美元額度,中國人在結匯以及購匯都適用5萬美元額度。
具體看「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但該規定中並沒有直接使用「外國人」和「中國人」,用了「境外個人」和「境內個人」。但是看其定義其實就是指的外國人和中國人。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境內個人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軍人身份證件、武裝警察身份證件的中國公民。
(二)境外個人是指持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外國公民(包括無國籍人)以及港澳台同胞
『玖』 外匯統賬制和外匯分賬制各有何特點
一、外匯統來賬制的特點是記賬源簡單,所有幣種都以即期或當期匯率折算,便於加總核算,適合普通企業採用。
以人民幣為記賬單位來記錄所發生的外匯交易業務,將發生的多種貨幣的經濟業務,摺合成人民幣加以反映,外幣在賬上僅作輔助記錄。
二、外匯分賬制的特點是記賬復雜,所有幣種都以原幣核算、數據准確,便於分類核算,適合有多種外匯業務的金融企業。
在外匯交易發生時直接用原幣記賬,平時不進行匯率折算,也不反映記賬本位幣金額,如果涉及兩種貨幣的交易,則用「貨幣兌換」賬戶作為兩種貨幣賬務之間的橋梁,分別與原幣的有關賬戶對轉。
(9)外匯連鎖制擴展閱讀:
採用外幣統賬法對企業外幣業務進行會計處理時,由於將外幣換算成記賬本位幣 的摺合率,即其入賬時的記賬匯率,可以是外幣業務發生當日的匯率,也可以是外幣業務發生當月一日的匯率。因此,外幣統賬法又可以分為「逐日折演算法」和「月終調整法」兩種方法。
逐日折演算法,對每一筆外幣業務在發生時均按當日匯率換算成記賬本位幣入賬。由於此法平時要採用每日匯率入賬,故入賬匯率變動頻繁,增加了會計核算的工作量。
『拾』 實行外匯管制政策的國家有哪些
國家:
1、委內瑞拉2、阿根廷3、俄羅斯、非洲國家5、中國 等
定義:
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
-目的
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會給一國經濟帶來顯著的消極影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是政府的基本目標之一。政府可以用多 種方法來調節國際收支,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他調節措施可能意味著較大代價。例如,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可能改善國際收支,但它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失業狀況惡化。
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
匯率的頻繁地大幅度波動所造成的外匯風險會嚴重阻礙一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借貸活動的進行。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或有很強的借款能力的國家可以通過動用或借入儲備來穩定匯率。對於缺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匯管制是穩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的重要手段。
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存在著非常多的可供投機資本利用的缺陷。例如,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往往上升得高於其內在價值。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這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後者會顯著加劇價格信號的扭曲。一旦泡沫破滅,投機性資本外逃,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經濟局勢迅速惡化。外匯管制是這些國家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
4、增加本國的國際儲備任何國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資產。
國際儲備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國際儲備,但是其中多數措施需要長期施行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外匯管制有助於政府實現增加國際儲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