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市場供求

外匯市場供求

發布時間:2021-08-02 18:54:34

Ⅰ 供求規律在外匯市場適用嗎

是的,供求規律在外匯市場也適用。
但是,供求的具體情況是難以准確了解的,尤其是外匯市場。
往往市場上很多的波動,無法通過供求關系來分析,就是因為對供需的具體情況,是難以掌握的。
那為什麼說供求規律在外匯市場適用?
在市場上出現影響供求關系的政策或消息時,規律就會呈現出來,雖然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具體供求情況,但某一方在這個時候或一段時間明顯的量大是存在的。
比如利率調整或者大家都在預期利率有調整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Ⅱ 外匯市場哪一個層次的外匯供求是最重要的

我是市場哪一個城外的外匯供求是這樣的?

Ⅲ 我國外匯市場供求有變化嗎

外匯局方面表示,新年伊始,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主要表現:一是外匯儲備專余額屬持續增加。從2月7日公布的外匯儲備數據看,1月末外匯儲備余額31615億美元,較2017年末增長215億美元,體現了境內外匯供求總體平衡、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升值和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二是銀行結售匯和境內外匯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我國跨境資金雙向流動、總體平衡的發展趨勢已初步形成。近一段時期,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勢頭更加明顯,市場對各主要貨幣走勢看法合理分化、預期趨穩,人民幣匯率呈現有升有貶、雙向波動的態勢,推動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更加穩定,外匯市場基本實現自求平衡。未來,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國內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內生增長動力逐步增強,我國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Ⅳ 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本幣升值,這句話怎麼理解

意思是:國際收支順差,就是出口的多,進口的少。

以中國和美國為例,("外匯"兩字可以理解為就是美元,一國儲備的國際貨幣)

出口是指中國人拿中國的貨物到美國市場上去賣,那麼在美國市場上賣出貨物後收進美元,但是顯然出口商拿著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

所以出口商要將這些美元到中國中央銀行去換成人民幣才可以,這時就是出口商把美元賣給中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把人民幣賣給出口商.

進口則是中國人需要美國的貨物,但是進口商手裡沒有美元,那麼進口商只有到銀行用人民幣去換美元,這時候就是進口商買美元,銀行買人民幣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匯率是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如果收支順差,表示出口大於進口,就是出口商賣出貨物得到的美元賣給中央銀行比進口商去買美國貨物需要從中央銀行買的美元多。


這時候外匯(就是美元),出口商賣出美元(供給),大於,進口商買進美元(需求),美元供給大於需求,美元貶值,人民幣就升值,最後得出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本幣升值。

(4)外匯市場供求擴展閱讀: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廣義:

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

實際上就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狹義:

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必須具備三個特點:

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外匯供給與 「外匯需求」 相對而言。

從理論上說,外匯的供給和需求體現著國際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種國際經濟交易,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貸方項目構成外匯供給,具體來說,一國外匯供給主要來自於:

①本國的商品勞務出口。②外國對本國的單方金融資產轉移。

③外國居民購買本國的金融資產或對本國進行直接投資。④本國居民出售所持有的國外資產。

在紙幣流通條件下,由於各國貨幣發行量脫離了兌換黃金的物質制約,貨幣的對內價值和對外價值勢必出現變化。

匯率作為兩國貨幣間的比價,是由兩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決定的。

但是,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外匯供求狀況對匯率變動的制約僅僅是第一層次的,外匯供求的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決定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

網路:外匯供給

Ⅳ 外匯市場有哪些需求者和供給者

外匯實際供求者
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微觀經濟主體、投資者、投機者、旅遊者和留學版、移民權等都是外匯實際供求者。外匯銀行和中央銀行也是外匯實際供求者。
外匯需求主要包括:①購買外國商品;②購買外國服務;③外國人將在當地直接投資獲得的利潤和間接投資獲得的利息匯回本國;④本國對外國的單方面轉移;⑤本國企業向外國進行長期投資或短期貸款;⑥本國政府增加外匯儲備。
外匯供給主要包括:①本國商品出口,獲得以外幣表示的債權;②本國服務出口;③本國人將在外國投資所獲得的股息和利息匯回;④外國對本國的單方面轉移;⑤外國企業向本國進行長期投資或短期貸款;⑥本國政府減少外匯儲備資產。

Ⅵ 7月以來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如何

8月1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銀行結匯11278億元人民幣(等值1683億美元),售匯11908億元人民幣(等值1776億美元),結售匯逆差630億元人民幣(等值94億美元),同比下降39%。

展望下一階段,發言人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好、適應能力強、迴旋餘地大的基本面保持不變,將繼續成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同時,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目標不動搖,隨著相關措施的穩步推進,以及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的日臻完善,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活躍度和穩定性都會進一步增強,有利於維護國際收支自主平衡格局,也有利於適應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

Ⅶ 外匯市場上是什麼決定貨幣供求

外匯的供求:不同外匯,不同周期;就是同一種外匯,在不同的時間過程,也存在不同的趨向,匯價經常由於一國的貨幣需求量或供應量的季節性變化,表現出波動。在出口旺季的月份,國外的進口商更需要增加該國的貨幣去購買產品,生產國的貨幣在外匯市場出現求大於供,在買方力量的推動下,貨幣便會升值;同樣,在進口旺季的時,該國的貨幣供應量出現大增,造成超額供應,其對外匯價便會下跌。

Ⅷ 外匯市場供求趨向平衡嗎

國務院新聞辦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明顯好轉,外匯市場供求趨向基本平衡。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7年,銀行累計結匯110884億元人民幣(等值16441億美元),累計售匯118532億元人民幣(等值17557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逆差7648億元人民幣(等值1116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銀行代客涉外收入202081億元人民幣(等值29969億美元),對外付款210561億元人民幣(等值31213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8480億元人民幣(等值1245億美元)。

王春英表示,2017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均明顯回落,部分月份呈現順差。2017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同比增長14%,售匯下降1%,結售匯逆差1116億美元,同比下降67%,其中9月、10月和12月結售匯呈現順差;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長7%,支出增長1%,涉外收付款逆差1245億美元,同比下降59%。

第二,外匯市場供求更趨平衡。從銀行結售匯季度數據看,2017年前兩個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分別為409億和530億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億美元,四季度轉為順差12億美元。需要說明的是,銀行結售匯是影響我國外匯供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內容,如果綜合考慮即期、遠期結售匯以及期權等影響因素,2017年2月以來我國外匯供求就開始處於基本平衡狀態。

第三,市場主體購匯意願下降,外匯融資穩中有升。2017年,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5%,較2016年下降9個百分點,其中一至四季度逐季回落,一季度68%、二季度67%、三季度63%、四季度62%,說明企業根據自身經營需要繼續融入外匯資金,購匯償還外匯貸款的情況減少。2017年,境內外匯貸款余額累計增加3億美元,2016年累計下降858億美元;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外幣跨境融資余額累計上升284億美元。

第六,外匯儲備余額持續回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399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加1294億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匯儲備余額連續11個月回升。

很平穩很穩定。

Ⅸ 外匯供求如何影響匯率

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匯價的過程

外匯市場決定匯率的過程是這樣的:市場匯率是外匯需求等於供給時的均衡水平,當外匯的需求增加而供給不變時,外匯匯率上升;當外匯需求不變而供給增加時,則外匯匯率下跌。

現在假定,外匯市場上只有一種外幣美元。外匯的需求主要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對外投資者對美元的需求。外匯的供給則取決於出口商和在本國投資的外國人對美元的供應。這種供求關系對匯率的影響過程可由圖(2.1)來表示。

圖中縱軸P表示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美元)的匯率,橫軸Q表示一國所有國際經濟交易的外匯收入總額和外匯支出總額,即外幣美元的數量。曲線S是外匯美元的供給曲線,表示在外匯市場上,每一時期外匯持有人在各種可能的匯價上要用外匯購買本幣


圖2.2

供給曲線往右下方移動,需求曲線往左下方移動,這樣原來均衡的匯率水平在新的外匯供求關系中已不適用,於是均衡匯率也會重新產生,如圖中P0』。可見,在圖中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就是通過移動外匯供給曲線和外匯需求曲線來體現的。

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外匯市場供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交叉交易 瀏覽:884
沙漏理財 瀏覽:922
廣發理財新資金 瀏覽:174
互聯網金融貸款平台有哪些公司名稱 瀏覽:277
樂貸款客服 瀏覽:823
007355基金主頁 瀏覽:972
金融外匯助理 瀏覽:28
7隻科創基金怎麼買 瀏覽:141
喜臨門是什麼概念股票 瀏覽:215
黃金投資成功 瀏覽:512
神果集團股票 瀏覽:400
合景泰富股票價格 瀏覽:165
股票難做 瀏覽:730
炒股理財小說 瀏覽:604
一個資金賬號可以綁幾個銀行卡嗎 瀏覽:847
國投資本的壽險牌照 瀏覽:835
常士杉私募基金 瀏覽:712
河南省住馬店有創業基金 瀏覽:968
泓寧理財 瀏覽:646
200人民幣兌換盧布是多少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