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匯券是什麼東西
一、外匯券的歷史
外匯券始發行於1980年4月1日,止於1994年1月1日,並於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個券別,全套總面額為316.6元。外匯券分1979年版和1988年版兩種,其中1988年版只有100元和50元兩種面值。外匯券以前作為一般等價物是人見人愛的「寵兒」,今天則成為收藏界的「新貴」。
1988年版100元則在1979年版的基礎上將色調做了調整,以淺綠色作主色調,其它未變。1988年版則以淺褐色作主色調,正面以桂林灕江春色作主題,反映了祖國秀麗迷人的自然風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正面以長城作主題,萬里長城,延綿萬里,景色壯麗,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50元券以紫紅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題;10元券,以藍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正面以長江三峽作主題;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正面以黃山風光作主題;1元券以綠色、淺綠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題;5角以紫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壇作主題;1角以褐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正面以黃果樹瀑布作主題。
外匯券無論面值大小,其背面均為中英文對照的「本券的元與人民幣元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的范圍使用;不得掛失。」
總之,外匯券完美的設計構想、獨特的雕刻繪畫風格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最後,由於外匯券限量發行,後在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因而流落在民間的數量十分有限。非凡是1979年版的高面值券種稀少,要湊齊一整套全套的外匯券是十分不易的。
友誼商店:當時一戶家庭一個月只能領到四包香煙,新婚家庭才能領到糖吃,更不要說電視機,自行車,你拿著錢還要憑票......但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就能買到。
二、外匯券的價值
外匯券的收藏價值主要在於:
1、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這一非凡歷史時期的記錄和見證,是珍貴的一段歷史的反映。
2、外匯券紙質優良,印製精美,「中國銀行」瀟灑秀美的幾個字又出自書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圖案表現的都是祖國的美麗河山。
外匯券與第一、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品種較少,價格較低,很適合中小錢幣收藏者投資參與,再加上它的圖案均以我國名勝古跡為畫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目前,每種外匯券的價格都大幅度上升,少則增值五六倍,多則增值幾十倍。非凡是低面值的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元券,由於市場價比較低,上漲空間大,具有極大的增值潛力,是外匯券中的強勢品種。
三、我國發放過的外匯券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俗稱「外匯兌換券」、「外匯券」,為中國銀行發行,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分為1979年和1988年二個版本,外匯兌換券自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國銀行回收。
附:外匯券樣本圖
『貳』 什麼是外匯劵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代用券。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種貨幣。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外匯券是一種票券,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可以單獨使用,有購買能力,而且購買力與當時的人民幣鈔票不同,屬於一種集券、幣於一身的特殊的貨幣。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後,它只具有收藏價值。
『叄』 外匯券 行家幫忙看下價格,實在不懂的別來說了
真巧來了,今天我剛去過自收藏品市場
問起外匯券的事
雖然這個是冷門,但是我和其他藏友討論的時候,感覺這個製作技術和美感還是可以的
79年的50、100是外匯券這個門類的龍頭
我問了一下,商店現在全品相的銷售價格在7000-8000左右
我朋友那裡有一對舊的,大概是中間和旁邊共三折左右,品相比您的差點,給我的報價是1500左右(可能相對與店裡偏低一點)
我對您這兩張市場價在3000-4000左右(按這個價,商家未必收購)
建議如果不缺錢還是自己收藏著吧
後面那張應該是新台幣吧,人民幣比台幣在1:5左右
所以兌換的話就值20塊左右
『肆』 怎樣鑒定外匯兌換券
一角面值的兌換券有兩種,顏色、圖案都一樣,區別就是水印不同。一種是只有五星水印,還有一種是既有五星水印又有火炬水印。
『伍』 如何分辨外匯兌換券的真假
外匯來券1角的有兩種,一種自是五星水印,另一種是五星火炬水印,只要對著光就可以看到五角星和像火苗或者火把的水印。五角、一元、五元、十元的也是固定五星火炬水印,對光都可以看到,很難作假。五十元的和一百元的分為1979年和1988年的,這兩種幣價值較高容易有假的,水印是在最左側有國徽水印,但是一定要分清這個水印是否是後人做的,紙張的質量和字跡的清晰度也要分清。最後還是不要太想撿便宜!
『陸』 外匯券的歷史
1988年版 100元則在1979年版的基礎上將色調做了調整,以淺綠色作主色調,其它未變。1988年版則以淺褐色作主色調,正面以桂林灕江春色作主題,反映了祖國秀麗迷人的自然風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正面以長城作主題,萬里長城,延綿萬里,景色壯麗,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50元券以紫紅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題;10元券,以藍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正面以長江三峽作主題;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正面以黃山風光作主題;1元券以綠色、淺綠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題;5角以紫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壇作主題;1角以褐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正面以黃果樹瀑布作主題。
外匯券無論面值大小,其背面均為中英文對照的「本券的元與人民幣元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的范圍使用;不得掛失。」
總之,外匯券完美的設計構想、獨特的雕刻繪畫風格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最後,由於外匯券限量發行,後在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因而流落在民間的數量十分有限。非凡是1979年版的高面值券種稀少,要湊齊一整套全套的外匯券是十分不易的。
友誼商店:當時一戶家庭一個月只能領到四包香煙,新婚家庭才能領到糖吃,更不要說電視機,自行車,你拿著錢還要憑票......但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就能買到
『柒』 請問什麼是外匯券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由中國銀行發行的一種替代外幣在中國境內流通與人民幣等值的人民幣憑證。從1980年4月到1995年1月,經過15年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退出了流通領域。近年來,由於外匯券所反映的歷史內涵和美觀雅緻的圖案設計等等,漸漸受到一些收藏迷的喜愛。
八十年代始,中國銀行先後發行了1979年和1988年版的兩種外匯券,共印製了七種面額,九個版別,外匯券正面圖景均取材於我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則印有英文「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和中英文字「本券的元與人民幣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范圍使用,不得掛失」的字樣及金額。
從1979年至1995年間,中國銀行分別發行了壹角至壹百元面額不等的外匯券共計九枚,其中1979年的外匯券有七枚,它們分別是壹角的圖案為貴州黃果樹瀑布,票面顏色為棕色,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五角的圖案為北京天壇公園,票面顏色為藍色,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壹元的圖案為杭州西湖,票面前面顏色為深綠色,背面為綠色,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五元的圖案為黃山風景,票面前面顏色為紅棕色,背面為棕色,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拾元的圖案為長江三峽,顏色均為藍色,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五十元圖案為桂林象鼻子,顏色為紫紅色,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壹百元圖案為長城,顏色為灰黑色,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1988年,中國銀行在原有的外匯券基礎上,又增發了一套88版外匯券,共兩枚,分別為五十元和壹百元,圖案均為萬里長城,顏色分別為灰黑色、藍灰色及綠黑色和灰綠色,票面幅度均為70×170毫米。
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
『捌』 外匯券的樣本
外匯券1979年版壹角券——正面
外匯券1979年版壹角券——反面
外匯券1979年版伍角券——正面
外匯券1979年版伍角券——反面
外匯券1979年版壹圓券——正面
外匯券1979年版壹圓券——反面
外匯券1979年版伍圓券——正面
外匯券1979年版伍圓券——反面
外匯券1979年版拾圓券——正面
外匯券1979年版拾圓券——反面
外匯券1979年版伍拾圓券——正面
外匯券1979年版伍拾圓券——反面
外匯券1988年版伍拾圓券——正面
外匯券1988年版伍拾圓券——反面
外匯券1979年版壹佰圓券——正面
外匯券1979年版壹佰圓券——反面
外匯券1988年版壹佰圓券——正面
外匯券1988年版壹佰圓券——反面
『玖』 求大師鑒定!80年代友誼商店外匯券購買。先謝謝了!
瑪瑙。
真是八十年代?
我認為八十年代還沒有燒色技術,真實八十年代的話,這應該是天然的紅瑪瑙。
可是,我怎麼看著都像是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