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杭州航民百泰首飾銷售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航民百泰首飾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7月2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經銷:金銀首飾及貴金屬製品等。
法定代表人:朱堅力
成立時間:2012-07-26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810003204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蕭山區建設三路40號杭州國際珠寶創意產業城內商鋪G108
㈡ 貴金屬投資騙局是真的嗎
那得看平台,小平台太多了,一般銀行的貴金屬應該問題不大,我買的農行
㈢ 杭州市貴金屬交易中心在什麼地方
杭州市貴金屬交易中心是在銀行的附近。
㈣ 在杭州貴百貴金屬平台做現貨白銀虧錢的請聯系我。大神們幫幫忙
怎麼聯系你呀
㈤ 貴金屬公司涉嫌詐騙一百多萬,員工怎麼判刑
如果員工涉嫌詐騙的,需要看情節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2次會議、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為依法懲治詐騙犯罪活動,保護公私財產所有權,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的需要,現就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㈥ 杭州貴百貴貴金屬就一騙子公司!大家還是不要相信!兩個半月,白銀虧損43萬,死的心都有了,虧損二十萬
木有……等著漲啊……但是個持久戰………你要別打這筆錢算盤…總有漲的時候的…其餘錢干點實業多好!
㈦ 杭州有哪幾家貴金屬公司
是國內首個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金融衍生投資品種。採用做市商模式,24小時報價與國際回倫敦金答同步的。全球性市場,不存在莊家操控。報價透明。具體可以網上查證。天津鑫眾達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是天津貴金屬交易所130號綜合會員。主營「天通金」、「現貨白銀」產品(電子盤交易平台):24小時連續報價、雙向買賣、T+0即時交易、8%保證金、資金銀行第三方存管等投資優勢。詳訪網路一下「鑫眾達」【浙江分公司網站新近改版】(網站下載行情分析軟體、交易軟體,實時更新行情信息,敬請關注!)。
㈧ 貴金屬公司涉嫌詐騙一百多萬,員工怎麼判刑
如果是共同犯罪,以詐騙總金額定罪論處。判輕判重,則是要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一、概念。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二、法條與司法解釋。
1、法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司法解釋。
(2011年司法解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1996年司法解釋)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至10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
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並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3、相關決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12.28)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利用互聯網進行盜竊、詐騙、敲詐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