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互聯互通是什麼意思
是指不同公司之間的網路不但要有節點進行連接,而且通訊要順暢
B. 互聯互通什麼意思
互聯互通工作既是建立電信業務市場有效競爭機制的基礎性工作,又是整治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繫到新興電信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繫到廣大電信用戶的切身利益。信息產業部和各地通信管理局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所在,積極協調組織發生在各運營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寧夏、河南、安徽等省為例,他們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
C. 000501是互聯互通股票嗎
經查證核實,000501鄂武商A,中高端購物中心、消費零售龍頭企業,國企改革概念,具有互聯互通概念,基本面穩定增長,後市值得關注參與。
D. 什麼是網路的互聯與互通
很好理解,簡單看下就明白了
互聯互通現狀
國際電信聯盟(ITU)認為,互聯互通主要包含網間互聯和業務互通。在實現上,首先應保證網路互聯,然後在網路互聯基礎上保證業務互通,從而達到不同網路、不同運營商、不同業務提供商之問的業務互通。根據2001年5月10日信息產業部令第9號《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互聯是指建立電信網間的有效通信連接,以使一個電信業務經營者的用戶能夠與另一個電信業務經營者的用戶相互通信或者能夠使用另一個電信業務經營者的各種電信業務。互聯包括兩個電信網間直接相聯實施業務互通的方式,以及兩個電信網通過第三方的網路轉接實現業務互通的方式。這個定義同時提到了網路互聯和業務互通,簡潔地概括了互聯互通的內容。《管理規定》的適時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輕了電信企業分家帶來的互聯互通的負面影響。但是,中國通信企業畢竟是由原來處於壟斷地位而強行被拆分的,缺少市場自由競爭的積累。同時,中國通信企業的主要特點是企業資產為國家所有,與自主企業有很大差別。因此,僅《管理規定》還不足以解決中國通信行業的互聯互通問題。
《管理規定》出台之前,互聯互通問題雖然嚴重,但大部分都是顯性問題,直接表現為不互聯,例如切斷通信,割斷光纜,資費違規等,這些問題比較容易判斷和解決。但是,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出台之後,出現了新的互聯互通問題,即互聯不互通或性能不互通。很多寬頻用戶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國內南北方伺服器互訪時,甚至不如訪問國外的網站快。這當然有中國寬頻發展迅速,網路擴容跟不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處於競爭狀態中的多家運營商之間通過技術手段相互設檻,才導致此種怪現象的發生。在電信設備市場上,大家一定會發現有一種設備非常暢銷,那就是多接入網關。廠家推銷的主要熱點就是一邊可以接電信,另外一邊可以接網通,而且可自動選擇網路條件較好者來解決互聯互通問題。顯然,這些設備基本上是用戶應付互聯互通問題的無奈選擇。
三、現存問題分析
在技術發展迅速、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產生的互聯互通問題不是單一的技術問題,而是技術、經濟、監管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
1.通信協議不一致導致業務難於互通
由於計算機技術在通信網路中的廣泛使用,通信網路已不再是簡單互通的物理網路,而是通信軟體與物理硬體的有機結合,而通信軟體側重的是通信規程和數據格式。例如,現在的通信熱點技術NGN,3G,IPTV等核心技術都是直接採納基於IP的軟體技術。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和協議版本的頻頻更新,目前許多依據不同通信標准或依同一標准、不同版本或依相同標准、不同廠家開發的通信網路都難以互通。例如大家熟知的ITU-T H.323協議從1998年2月發布第一版到目前已經有4個版本,但不同版本的H.32 3網路難以互通。同樣,由於廠家對相同協議版本理解不同,不同廠家針對相應版本的H.323協議做出來的系統也很難互通。
當前,運營商各自通信網路不僅包含著不同階段、不同特性的物理通信網路,亦包含為適應不同需求開展的多種業務。由於網路建設和業務開展都是企業自身行為,故此採用標准也有所差異,技術本身也存在互聯互通的問題。
2.網間結算不合理導致人為不互通
互聯互通不是義務,本質上是一種需要強制而又要符合市場規律的業務,所以它同樣存在市場、成本和利益問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互聯互通是因使用對方網路資源而需要向對方付費的問題。處於市場競爭的雙方因業務范圍相似、資源成本不均,很容易導致互聯互通出現種種問題。尤其是目前的網間互聯結算費率占運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很少,運營企業對互聯互通缺乏有效的制度激勵,故運營互聯互通積極性不高,甚至抵制互聯互通的實施。目前,很多案例均源自網間結算費用不合理,拖欠結算費等,直接或間接導致網路無法互聯互通。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利益。既然互聯互通是一種業務,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原則。筆者認為,解決互聯互通經濟方面的核心,在於制定互聯互通結算體系,而該結算體系要充分體現網路的商業價值,滿足運營商對網路的投資收益要求。
3.監管體系不完善使投機者有機可乘
互聯互通問題的解決還需要通過監管手段提供保證。互聯互通監管方面的問題主要存在於監管主體權利不明確,這主要和中國運營商實際情況有關,通信管理局都是由過去的電信運營商分解出來的,與電信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監管證據不足,主要是由於很多互聯互通問題不再是顯性問題,很難界定責任。雖然《電信管理條例》、《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電信網間互聯爭議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互聯互通問題,但由於通信行業本身的快速發展與高科技的特點,還需要不斷完善。
綜上所述,互聯互通問題是多方面問題的集中表現,但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經濟問題是互聯互通的核心問題。很多情況下,不同通信企業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利用監管之空,借口技術不到位,屢屢導致互聯互通問題。
E. 股票的通是什麼意思
滬港通。來
滬港通是指上海證源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滬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香港聯合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港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5)什麼是互聯互通股票擴展閱讀:
滬港通由中國證監會在2014年4月10日正式批復開展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證監會指出,滬港通總額度為5500億元人民幣,參與港股通個人投資者資金賬戶余額應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港通正式啟動需6個月准備時間。
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范圍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余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F. 滬港股市互聯互通什麼意思
「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滬股通,指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專經由港交所設屬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證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上證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指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證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港交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港交所上市的股票。
G. 中央這個決定(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互聯互通)對哪個股票是利好
最直接 歌華,廣電網路 ,不過已經提前漲過,不適追漲
H. 有些股票屬於滬股通,滬股通是什麼
香港的機構或個人在香港可以買的滬市股票叫滬股通。
在大陸可以買的香港股票叫港股通。
I. 網路互聯互通的定義是什麼
互聯互通(interconnection)是運營商的網路與不在該網路中的設備或設施之間的物理鏈路。該術語可以是指在某個運營商的設施和屬於它的客戶的設備之間的一個連接(設備間互聯),也可以是兩個(或更多)運營商之間的連接(網間互聯)。
在美國的法律中,互聯互通被專門地定義為(47C.F.R.51.5)「兩個或多個網路的鏈路,用於通信流量的雙邊交換」。 管理者在電信市場中引入競爭所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強制要求處於支配地位的運營商實現互聯互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