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公司外幣賬戶可以直接轉外幣給個人嗎
如果有合理用途的話,是可以轉的。
外幣需要申報的。
Ⅱ 國內公司可以付外匯到外國的私人賬戶上嗎
是來不可以的,目前中國資源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
公司不能直接對外匯美元(或外匯),所有進出的外匯都要上報外匯管理局批准。如果是你們公司賬戶匯給國外私人賬戶的話會被外管局認為是洗錢,只能從私人賬戶上匯過去。
如果是用於支付進出口貨物的代理傭金,那麼是可以的,即到到銀行付款時需要提交進出口合同和代理傭金寫,或者進出口合同中的貿易術語中CFR C3或CIF C5等描述,則可以作為支付傭金的依據。
Ⅲ 交行公司匯給個人的外匯怎麼取接受外幣的時候要我開出理由證明什麼的,不知道怎麼弄.
對公賬戶的外匯是不能夠劃轉給個人賬戶的,這點交行沒有錯。
你還是把錢退回公司賬戶,這個是屬於服務貿易項下的樣品費,在公司賬戶可以直接結匯,也不需要提交太多的證明,很簡單。
Ⅳ 發達國家對企業和個人換外匯有限制嗎
不是的,你對外匯的理解有誤。國家手上有多少外匯儲備,就意味著已經有多少人民幣資產流入國內,一方面是國內的外貿企業生產的大量產品和國內的自然資源銷售往國外,而國內的實物供給卻沒有相應的提高,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人民幣流入國內市場,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美國實施兩次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之後,美元持續貶值,相應的,人民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升值壓力,於是國外許多的投資者將大量的「熱錢」用於炒人民幣,更進一步地增加了國內通脹的壓力;其次,目前中國的地方政府嚴重負債,據說總額已經高達7。66萬億人民幣,地方政府為了緩解自身壓力,就向中央政府求援,而中央政府是壟斷貨幣發行的,所以為了緩解地方債務危機,減少銀行的壞帳,不得不增發人民幣,稀釋地方債務,導致了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量多於經濟發展所需,這也加劇了國內的通脹;此外,就通脹本身的性質而言,他同時會對政府有很強的誘惑力,一方面貨幣從投放市場到起到效果一般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時滯性」,所以在這段時期內,多發行的這部分貨幣對於繁榮市場,擴大生產,增加就業的確會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會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所以歷史上很多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都會不自覺地採用「通貨膨脹」的政策,但是從長期來講,紙幣的過度發行和通貨膨脹政策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是十分有害的,而且也會增加居民的消費成本,抑制國內市場的健康發展。
所以,目前國內的通貨膨脹就是因為紙幣發行得太多,而自從美元變成外匯的時候,就已經有相應的人民幣投放市場,如果象你說的再兌換一次,那我問你國家經濟還要不要發展?老百姓還要不要活?我記得我們歷史老師以前就在課上老是嘮叨,說什麼「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放在那裡是多大的浪費,什麼要是把他用在國內該有多好,老百姓這么窮還借那麼多錢給老揮霍。。。。。。」現在想想實在是可笑,因為他根本連外匯為何物都不知道就在那裡誇誇其談,宣洩自己對政府的不滿,簡直就是在誤導群眾。就我看來,事實上現在社會上對政府有所不滿的許多人當中,一大半並不是出於道德和正義,而是出於對國家公職人員掌控政治特權的一種嫉妒罷了,這也是中國人的劣根性之一,假使讓他們那些人掌控權利,還會做得更自私,更過分也不一定。
(不好意思,宣洩了一下,我們繼續。。。。。。)所以外匯只能用於國際間的結算,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穩定匯率,增強本國應對危機的能力。通俗一點,就是對企業而言,他們對外貿易獲得美元,然後兌換成人民幣,應付企業開支,所以對企業而言,他們得到了他們所要的利潤。但是對國家而言,由於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巨大的順差,對外需求遠低於本國的出口,所以才會每年有四千多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形象的說,拋開貨幣的概念,2。8萬億美元有點象是外國向我們國家賒購實物所打下的欠條,當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就拿這些「欠條」索要對方的實物,但是我們目前沒有需求,所以就拽在手裡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再用。而這些「欠條」是用來向「債務人」討還債務的,你聽說過「債權人」拿著欠條向「債權人」本身討還債務的嗎?呵呵。
所以既然目前沒有需求,就只能拽在手裡,但是2。8萬億美元對國家來說是巨額資產,又不能用於國內,而目前又沒有太大的對外需求,所以考慮到利潤和增值,一個就是購買外國的國債,尤其是那些信用評級較好的政府債券,因為這樣都能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而且美國通過歷史上自己慣常使用的「美元貶值」的卑劣伎倆,人民幣目前面臨著極大的升值壓力,為了穩定匯率,國家不得不增持美元,實屬無奈之舉。
國家管理外匯儲備,和我們管理家庭資產,進行投資,有些相似,遵循的都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國家對外資產又分為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和特別提款權等等,外匯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等。而我國外匯儲備主要以美元為主,大概有百分之六十幾,個人覺得,國家對外投資應該更加多元化,外匯之中大部分是美元,風險是很大的。此外也可以適當地增持黃金,但是目前國際金價連創新高,什麼時候各國政府又拋售黃金,到時候金價暴跌,那就虧大了,不過就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看,美元貶值,金價還有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繼續走高,所以個人認為國家現在增持黃金還是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的(純屬個人觀點)。
現在我再以個人的觀點來回答你的問題,2。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意味著什麼,好的不講,意味著外匯儲備的構成過於單一,資產流失的風險性大。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我國外貿的巨大順差,折射出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的發展過分依賴出口,國內市場狹小,內需不足,這嚴重限制了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潛力,也導致了居民不但不能同步享受到和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相對應的成果,還將飽受通貨膨脹之苦,意味著我們國家是「世界的工廠」,辛辛苦苦幫助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生產他們所需要的產品,而我們得到除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資源流失和通貨膨脹外,就是一堆對我們來說即將變得比「衛生紙」還薄的美元!而那些兌換來的人民幣,又有多少是投入實體經濟用於擴大再生產和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的,我不知到,但是我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作為一個普通人,我看到的是太多的投機倒把,買空賣空,看到的是有很多商品房空著「養蚊子」而大部分的居民卻買不起房子,看到的是有些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上面」的節能減排的指標,不是靠地方財政的大力投資,而是靠給居民停電停暖氣。看到的是「三公之害」和地方政府的巨額負債,看到的是某些官員的「黑色收入」是如何改頭換面以外資的形式流入國內以謀取更巨額的暴利。
而這些問題的綜合結症就是人民的相對貧苦,就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不完善,老百姓很多人「老無所養,老無所醫。而資本是逐利的,產品賣給外國更掙錢,為什麼要賣給國內呢?而一方面地方政府又在瘋狂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造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也擠佔了發展民生所需的經費,地方政府瘋狂地佔用農業用地,嚴重威脅了我國的糧食安全,也推高了農產品價格,增加了居民的消費成本。究其原因,本人認為,是地方政府的某些官員不正確的政績觀所致,好大喜功而沒有把百姓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當然,我們不能天真地認為,中央的幾次批評,幾次約談,就能徹底地改變某些地方政府的這種「官本位」思想。我認為,人是不自覺的動物,要想變「官本位」為「民本位」,增強地方政府執政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只靠中央的垂直監督未免有些鞭長莫及,只有真真正正地進行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建設,形成有效的全面的監督體系,讓老百姓和社會各界真正地加入地方政策法規的制定中去,廣泛地聽取民意,吸收民智。
政府制定的政策更加科學合理了,更加切合實際了,引導和利用資本的能力提高了,合理了,實體經濟發展了,供給提高了,環境質量改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健全了,人民的後顧之憂解除了,人民富裕了,消費增長了,那麼國內市場就擴大了,經濟對外的依賴性變小了,那樣外貿不合理的巨大順差也就縮小了,那樣國家資產的貶值和流失的風險就減小了,國家就真正富強了!
歸根結底,是國內市場狹小,經濟過分依賴出口所致。
(純屬個人觀點,有理論錯誤及妖言惑眾之處,請見諒!)
Ⅳ 國內公司賬戶打美金到私人賬戶是否可以
如果對方的賬戶是美元賬戶就可以了,如果對方不是美元賬戶,就必須轉成人民幣再打發過去。
從國外匯錢到中國來的方法如下:
1、中、工、農、建、交等行都有接收境外匯款這項業務,接收匯款免費。將賬號及戶名、開戶銀行的英文名稱、SWIFT CODE代碼這些收款人信息告訴對方,境外匯款時填單子用。款匯出後一般兩個工作日就可到你的帳號。
2、接收沒限制,但在解付時卻有要求。《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3、中、工、農、建、交等行都可以進行換幣,總之錢匯進哪個行就在哪個行換就行。價格上在外匯交易中心給的中間價的基礎上有些差異但不大,匯率實時變動不好掌握。
Ⅵ 公司對公的外匯帳戶可以收個人帳戶支付的外匯嗎
1、可以復的。
2、外匯賬戶的性制質或外匯資金來源劃分,可分為經常項目外匯賬戶和資本項目外匯賬戶。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的收入來源於貿易、服務等經常項目外匯,如外匯結算賬戶、暫收待付賬戶、境外捐助賬戶等;經常項目外匯賬戶又分為單位經常項目外匯賬戶與個人外匯結算賬戶。
3、要注意收到的外匯要與外幣戶的幣種一致。
Ⅶ 外匯管理局對個人投資換匯有什麼限制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章 經常項目個人外匯管理
第八條 個人經常項目項下外匯收支分為經營性外匯收支和非經營性外匯收支。
第九條 個人經常項目項下經營性外匯收支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個人對外貿易經營者辦理對外貿易購付匯、收結匯應通過本人的外匯結算賬戶進行;其外匯收支、進出口核銷、國際收支申報按機構管理。
個人對外貿易經營者指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或者其他執業手續,取得個人工商營業執照或者其他執業證明,並按照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的規定,辦理備案登記,取得對外貿易經營權,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個人。
(二)個體工商戶委託有對外貿易經營權的企業辦理進口的,本人憑其與代理企業簽定的進口代理合同或協議購匯,所購外匯通過本人的外匯結算賬戶直接劃轉至代理企業經常項目外匯賬戶。
個體工商戶委託有對外貿易經營權的企業辦理出口的,可通過本人的外匯結算賬戶收匯、結匯。結匯憑與代理企業簽訂的出口代理合同或協議、代理企業的出口貨物報關單辦理。代理企業將個體工商戶名稱、賬號以及核銷規定的其他材料向所在地外匯局報備後,可以將個體工商戶的收賬通知作為核銷憑證。
(三)境外個人旅遊購物貿易方式項下的結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個人旅遊購物報關單辦理。
第十條 境內個人經常項目項下非經營性結匯超過年度總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以下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一)捐贈:經公證的捐贈協議或合同。捐贈須符合國家規定;
(二)贍家款:直系親屬關系證明或經公證的贍養關系證明、境外給付人相關收入證明,如銀行存款證明、個人收入納稅憑證等;
(三)遺產繼承收入:遺產繼承法律文書或公證書;
(四)保險外匯收入:保險合同及保險經營機構的付款證明。投保外匯保險須符合國家規定;
(五)專有權利使用和特許收入:付款證明、協議或合同;
(六)法律、會計、咨詢和公共關系服務收入:付款證明、協議或合同;
(七)職工報酬:僱傭合同及收入證明;
(八)境外投資收益: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明文件、利潤分配決議或紅利支付書或其他收益證明;
(九)其它:相關證明及支付憑證。
第十一條 境外個人經常項目項下非經營性結匯超過年度總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以下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一)房租類支出:房屋管理部門登記的房屋租賃合同、發票或支付通知;
(二)生活消費類支出:合同或發票;
(三)就醫、學習等支出:境內醫院(學校)收費證明;
(四)其它:相關證明及支付憑證。
上述結匯單筆等值5萬美元以上的,應將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直接劃轉至交易對方的境內人民幣賬戶。
第十二條 境內個人經常項目項下非經營性購匯超過年度總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第十三條 境外個人經常項目合法人民幣收入購匯及未用完的人民幣兌回,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在境內取得的經常項目合法人民幣收入,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材料(含稅務憑證)辦理購匯。
(二)原兌換未用完的人民幣兌回外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原兌換水單辦理,原兌換水單的兌回有效期為自兌換日起24個月;對於當日累計兌換不超過等值500美元(含)以及離境前在境內關外場所當日累計不超過等值1000美元(含)的兌換,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
第十四條 境內個人外匯匯出境外用於經常項目支出,按以下規定辦理:
外匯儲蓄賬戶內外匯匯出境外當日累計等值5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辦理。
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第十五條 境外個人經常項目外匯匯出境外,按以下規定在銀行辦理:
(一)外匯儲蓄賬戶內外匯匯出,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
(二)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還應提供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Ⅷ 8月1日開始實施的<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對個人或者企業的外匯使用有什麼直接的影響嗎
短期不會有實際影響,區別是以前只要在額度內,銀行什麼都不問,現內在會多問幾句容,碰到大額還會給客戶拍照存檔。政策變化的方向值得警惕,預示央行將漸漸加強監管,甚至回到2002年的狀態還有前兩天中行的「優匯通」事件,都是值得警惕的信號。
Ⅸ 個人外匯是否可匯境外公司
個人賬戶一般是匯到個人,公司賬戶對公司,國內外管局對外匯這一塊管的比較嚴格,所以直接通過國內銀行不太好實現。
目前有幾家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可以辦理這種業務,可以人民幣也可以外幣直接匯到境外,對公對私都可以,樓主可以去了解下。
或者開一個香港離岸賬戶,香港匯款是比較自由的,對公,對私都可以
Ⅹ 私人賬戶可以向國外公司賬戶匯款嗎
給國外的公司賬戶匯款:
和你的開戶行聯系開辦,一般外幣賬戶與人民幣賬戶是同版一個銀行權。當然,持公章、法人章,以及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到外匯局辦理企業基本信息登記,就可以選擇任何一傢具有外匯業務資格的銀行開立賬戶了。
需要代扣代繳增值稅。試點地區的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接受境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的應稅服務,按照規定應當扣繳增值稅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為從稅務機關或者代理人取得的解繳稅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通用繳款書(以下稱通用繳款書)上註明的增值稅額。納稅人憑通用繳款書抵扣進項稅額的,應當具備書面合同、付款證明和境外單位的對賬單或者發票。否則,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因為國外沒有發票。但是你可以事先和當地稅務局溝通一下,看看這種情況他們還需要什麼其他資料,諸如你們和德國設計方簽訂的設計服務合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