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不想人民幣自由兌換,而是還不敢,或者說不具備實力。
因為中國政府既追求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又想控制對國際貨幣美元匯率的穩定。那麼,根據蒙代爾不可能定理,資本勢必無法完全自由流動,也就出現了外匯管制,俗稱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國內貨幣政策自主獨立性、匯率穩定性、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不可共存,又稱「三元悖論」
內貨幣政策:必須自主,尤其是核動力印鈔機不能停。另外,加息/降息(基準利率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升降(貨幣乘數)、信貸政策松緊度等等,GOV都不忍心不牢牢把控,並隨心所欲、隨機應變的朝令夕改
匯率穩定性:美聯儲是世界人民的央行,而外匯儲備是中國人民的錢袋子,是購買中國不足物資和技術的保障,同時可以抑制國內同類型物資(尤其食品)的價格上漲。所以,外匯儲備必須保,匯率也必須保,若匯率崩,則意味著輸入性通脹,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威脅到工業生產和民生領域,是不可承受之重
三元保二棄一。即只能選擇限制「資本自由流動」,亦即如題「暫時幾年外匯管制」,「不能自由兌換外匯以防攜款潛逃勢態擴散」 。而 退一步理解這個邏輯,也可以認為是「中聯儲」(央行)的一片良苦用心吧
② 離岸公司有什麼好處
運用離岸公司進行貿易往來,利用離岸帳戶進行海外結匯。
方便快捷,管理順暢,合理避稅海外公司回國內再投資,享受國家三免兩減半的國稅政策,以及更加優惠的地方稅務政策;
通過離岸公司為產品申請國內涉外商標,提高品牌形象;
通過離岸公司為產品申請外國商標,打開海外市場,保護產品品牌權益;
通過離岸公司為引進的外國產品申請商標,擁有獨立的注冊地產品市場和權利;
離岸公司可以使煩瑣的海外投資過程變得簡單而合法,並且得到嚴密的資料保密;
離岸公司可以讓您並購海外企業的戰略計劃變得現實,以及保密效果;
對於高新技術產業以及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活動:
實現海外上市,例如美國的納斯達克(NASDAQ),新加坡賽斯達克(SESDAQ),香港創業板針對小型資本融入活動(小於5000萬美金的小型融資),可以讓您融到的海外個人資本或其他游動資本順利到位,為您的企業發展實現傳略發展;
離岸公司管理方便,經營范圍寬松,有完善的英美公司法典作為基礎;
離岸公司的維護費用相對較少,並不須浪費過多人力物力資源。
③ 請分析如何權衡外匯管制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請分析如何權衡外匯管制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我對這方面的知識怎樣挽治,這都是應該是,嗯,人家管理部門的事情我不了解也無法平衡,嗯嗯評價這些。
④ 貨幣兌換管制的優點是什麼
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將會給中國經濟和股市帶來的五大好處:
1、擴大經濟及政治影響力
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表明了中國經濟地位得到世界認可並可大量用於國際貿易,對資源(如石油、鐵礦石、銅等)的定價權將有著不小的影響。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越高將不斷擴大中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力,為我國經濟及A股上市企業取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2、國民財富實際上在持續增值
隨著人民幣的地位持續升高,人民幣的實際匯率將持續升值,國民的財富也在不斷增加。最直接體現是,國人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幣去購買更多的外國商品。對進口為主的貿易企業及原材料主要依靠進口的企業,他們的經營環境將大幅改善,甚至可以預期未來將出現一個明顯的峰值。對於外債較高的企業也是利好,由於人民幣持續升值,其需要償還的本息實際上是處於下降狀態。
3、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將明顯增加
人民幣的地位一旦被確認,政府對於外匯管制的放寬,將使人民幣資產擁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全球主要央行不斷QE地背景下,中國的利率明顯較高,配合人民幣資產可以持續升值的預期,人民幣資產的優勢本來就非常巨大。國際游資最大的擔憂就是國內的外匯監管政策,說白了就是人民幣不能隨便兌換。一旦政府為了滿足SDR而放寬外匯管制,那必將呈現資金持續流入國內或者明確說是人民幣資產的狀態,由此可見,未來可持續上漲的不僅僅是國內的A股市場,還有港股。
4、中國製造品將不再賤賣
目前最大最著名的中國製造品——高鐵,由於長期使用美元結算,致使部分利潤被匯率差價捲走。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一旦確認,外國政府可以直接用本國貨幣與人民幣兌換後直接與企業交易,那對於目前正在努力走出過門的高鐵、航天航空等優勢製造企業來說,將砍掉不少以前的匯率兌換損失。當然,對於部分依賴出口的企業來說,隨著人民幣匯率的上漲,雖然單價出現明顯提高,但可能因為訂單數的減少而過上一段比較艱難的時期。
5、中國資本走向世界將更容易
中國企業在國外並購失敗、出現重大投資損失等等新聞不時出現在各大媒體。失利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一個共同點就是中國資本遭到外國資本、外國企業的排擠。人民幣的地位提升將有助於中國企業乃至中國資本更容易在其他國家收購合並優質的資源礦產、企業乃至港口等資產。
⑤ 大陸居民香港銀行開戶有什麼好處
你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銀行賬戶必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
1、 無外匯管制,香港是大陸資金通往世界的窗口;
2、便於購買香港金融產品,例如香港保險香港理財等等;
3、香港賬戶作為多幣種賬戶,可存美元港幣抵消人民幣通脹問題;
4、收取外匯;
5、合理避稅等
⑥ 開設離岸銀行賬戶有什麼好處
離岸賬戶的優勢
1、無外匯管制。資金調撥自由,無外匯管制,可以自由支配離岸賬戶中的外匯。
2、利率靈活。存款利率、品種不受境內監管限制,比境外銀行同款存款利率優惠、存取靈活。
3、免徵存款利息稅。中國政府對離岸存款取得之利息免徵利息稅。離岸存款實際凈收益更為可觀。
4、操作方便。可以使用網上銀行或電話理財,方便日常操作。
⑦ 外匯管制的好處與弊端是什麼
外匯管制的利來弊
1 降低國際范圍內資源自配置的效率
其限制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外匯管制下,外匯往往不由供給決定,欲購買力平價脫節,無法真實反應本幣對外價值,導致國內物價偏離國際市場價格,使商品價格的國際比較失真,導致商品的國際流動,影響國際分工,降低國際資源配置的效率
2
阻礙國際貿易發展,加劇國際貿易摩擦
,加劇國際間的猜忌,摩擦,矛盾,甚至貿易戰
3 限制國際資本流動
對於資金緊缺的國家,外匯管制會給外國投資者在東道國投資的利息,分紅,分配及債務償還帶來困難
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
對資本盈餘的國家 由於實行之本項目管制,使其過剩的資本n難找有利可圖的機會
⑧ 為什麼要進行外匯管制
1、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通過外匯管制限制外國商品的輸入,促進本國商品輸出,以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通過外匯管制來限制威脅本國幼稚產業存在與發展同類廉價商品的大量進口,同時鼓勵本國產品出口,可以使國內幼稚產業在國內市場通過規模擴張而迅速成長起來,促進民族經濟的提升和發展。
2、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通過外匯管制限制資本外逃和外匯投機,以穩定匯率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匯率穩定是發展對外經濟的先決條件,平衡國際收支是任何國家始終堅持的經濟政策目標之一。國際收支一旦惡化,本幣匯率下跌,導致資本外流,加劇國際收支逆差。運用外匯管制可以限制資本外逃和外匯投機,達到穩定匯率和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目的。
3、穩定國內物價:通過外匯管制穩定國內物價,避免由於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國內經濟造成沖擊。外匯管制可以阻斷國際通貨膨脹的輸入。國際通貨膨脹可以通過商品貿易傳入國內,引發進口型的通貨膨脹,貨幣趨於堅挺的國家常面臨外國資本的沖擊,通過外匯管制,限制商品的進口和資本流入,阻斷國際通貨膨脹的傳入,維護國內物價水平的穩定。
(8)無外匯管制到底有什麼好處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注意事項:
外管局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但按照我國《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不應超過等值5000美元,如果超過5000美元,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也就是個人攜帶外幣額度有限,如果大額的資金想帶出國,還是要應該採取其他方式。
對於還未在國外開立銀行賬戶的市民,可以辦理匯票後攜帶出國。個人匯票是銀行根據客戶要求簽發的,以外匯標明面額的,由客戶持有、攜帶,並到境外憑此辦理外匯支付或取款的銀行票據。因為一般剛出去留學的學生都沒有海外賬戶,可以攜帶匯票出國,並在國外的銀行辦理托收,轉存入用戶開設的海外賬戶內。
匯票需要支付一筆額外的手續費手續費,與電匯的相比較要便宜,但缺點是資金到賬慢,匯票跟市民到達國外後,要到國外銀行進行托收,10個工作日才能到賬。同時匯票通常還有有效期限,通常為半年。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丟失需要本人回原網點辦理掛失手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管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品生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收支平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穩定物價
⑨ 不可撤銷信用證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有開證行確定的付款承諾。對於不可撤銷跟單信用證而言,在其規定的單據全部提交給指定銀行或開證行,符合信用證條款和條件時,即構成開證行按照信用證固定的時間付款的確定承諾。
開證行確定的付款承諾是:
(1)對即期付款的信用證——即期付款;
(2)對延期付款的信用證——按信用證規定所確定的到期日付款;
(3)對承兌信用證——a.凡由開證行承兌者,承兌受益人出具的以開證行為付款人的匯票,並於到期日支付票款;b.凡由另一受票銀行承兌者,如信用證內規定的受票銀行對於以其為付款人的匯票不予承兌,應由開證行承兌並在到期日支付受益人出具的以開證行為付款人的匯票;或者,如受票銀行對匯票已承兌,但到期日不付,則開證行應予支付;
(4)對議付信用證——根據受益人依照信用證出具的匯票及/或提交的單據向出票人或善意持票人履行付款,不得追索。
缺點:
信用證項下作為申請人的進口商面臨的風險有:
1、偽造單據。出口商通過提交偽造單據。實際沒有交貨。或交了毫無價值的貨物騙取進口商貨款。由於信用證方式是「純單據業務」。銀行只審查受益人提交的單據是否與信用證條款規定「表面上」相符。以決定是否履行付款責任。而不管實際貨物。
因此。受益人如果變造單據使之與信用證條款相符。甚至製作假單據。也可從銀行取得貨款。而申請人也會由於單證相符付款給開證行。從而成為欺詐行為的受害者。落得錢財兩空。
2、貨物實質不符。進口商收到的貨物可能遲裝.短裝或者質量低劣。致使無法按照預期出售貨物而蒙受損失。特別是成組化運輸。即出口商把貨物裝在托盤或集裝箱中。
組成較大的裝卸單位以提高裝卸效率的運輸形式中。承運人對箱內是什麼貨.貨物是否完好都不負責。於是一些與合同不符的貨物也可能通過成韁化運輸形式瞞天過海。曾經發生進口設備缺乏主要零部件。進口貨物實為垃圾.危險品。使進口商受騙上當的貿易案例。其中多數是採用成組化裝運的。
信用證業務中銀行面臨的風險作為承擔第一性付款責任人的開證行在信用證業務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主要有:
1、開證申請人由於種種原因不付款贖單。信用證開證時。開證申請人並不需要向開證行交清全部貨款。只需交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而且保證金所佔開證金額的比例較小。因而實際是由銀行墊付大部分資金。當信用證到期。開證申請人無力支付或由於其他原因不支付銀行墊款。銀行的墊款將難以收回。
2、申請人與受益人勾結進行欺詐。申請人偽造進口合同騙取銀行開證。受益人偽造單據騙取銀行付款。開證行將受到損失。開證行指定的付款行也可能承擔一定的風險。比如:出口商A的欺詐行為被進口商B發現而受到起訴。B要求法庭向開證行C發出禁付令。於是c被禁止付款。而在此之前。指定付款行D在單證相符的情況下已經付款給A。則D將被開證行c拒付。從而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