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咨詢電子口岸地區代碼
"電子口岸地區代碼",," "
"代碼","名稱","新版國際收支系統外匯局代碼","目前實際使用外匯局代碼","備注"
320000,"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分局"
320100,"國家外匯管理局南京中心支局"
320121,"國家外匯管理局江寧支局"
320122,"國家外匯管理局江浦支局"
320123,"國家外匯管理局六合支局"
320124,"國家外匯管理局溧水支局"
320125,"國家外匯管理局高淳支局"
320200,"國家外匯管理局無錫中心支局"
320281,"國家外匯管理局江陰支局"
320282,"國家外匯管理局宜興支局"
320283,"國家外匯管理局無錫縣支局"
320300,"國家外匯管理局徐州中心支局"
320323,"國家外匯管理局銅山支局"
320324,"國家外匯管理局睢寧支局"
320381,"國家外匯管理局新沂支局"
320382,"國家外匯管理局邳州支局"
320400,"國家外匯管理局常州中心支局"
320481,"國家外匯管理局溧陽支局"
320482,"國家外匯管理局金壇支局"
320483,"國家外匯管理局武進支局"
320500,"國家外匯管理局蘇州中心支局"
320581,"國家外匯管理局常熟支局"
320582,"國家外匯管理局張家港支局"
320583,"國家外匯管理局崑山支局"
320584,"國家外匯管理局吳江支局"
320585,"國家外匯管理局太倉支局"
320586,"國家外匯管理局吳縣支局"
320600,"國家外匯管理局南通中心支局"
320621,"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安支局"
320623,"國家外匯管理局如東支局"
320681,"國家外匯管理局啟東支局"
320682,"國家外匯管理局如皋支局"
320683,"國家外匯管理局通州支局"
320684,"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門支局"
320700,"國家外匯管理局連雲港中心支局"
320721,"國家外匯管理局贛榆支局"
320800,"國家外匯管理局淮安中心支局"
320882,"國家外匯管理局楚州支局"
320900,"國家外匯管理局鹽城中心支局"
320924,"國家外匯管理局射陽支局"
320981,"國家外匯管理局東台支局"
320982,"國家外匯管理局大豐支局"
321000,"國家外匯管理局揚州中心支局"
321023,"國家外匯管理局寶應支局"
321027,"國家外匯管理局邗江支局"
321081,"國家外匯管理局儀征支局"
321084,"國家外匯管理局高郵支局"
321088,"國家外匯管理局江都支局"
321100,"國家外匯管理局鎮江中心支局"
321121,"國家外匯管理局丹徒支局"
321181,"國家外匯管理局丹陽支局"
321182,"國家外匯管理局揚中支局"
321183,"國家外匯管理局句容支局"
321200,"國家外匯管理局泰州中心支局"
321281,"國家外匯管理局興化支局"
321282,"國家外匯管理局靖江支局"
321283,"國家外匯管理局泰興支局"
321284,"國家外匯管理局姜堰支局"
321300,"國家外匯管理局宿遷中心支局"
不知道有沒有你的。
❷ 分局和支局的區別
分局和支局的區來別就源在於級格有高低,一般是分局下屬就是支局。比如,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下屬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南通市、泰州市、鹽城市、淮安市、宿遷市、徐州市、連雲港市12個中心支局,蘇州市中心支局下屬吳江市、崑山市、太倉市、常熟市、張家港市5個支局。
❸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京口支行怎麼樣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京口支行是1989-03-22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注冊地址位於江蘇鎮江市中山東路235號。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京口支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1100714177115D,企業法人侯國慶,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京口支行的經營范圍是: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結算業務;辦理票據貼現;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銷售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辦理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結匯、售匯;其總行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業務范圍內授權的業務;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京口支行更多信息和資訊。
❹ 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什麼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十二條
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第十三條
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第十四條
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4)鎮江外匯管理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九)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