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匯中所說的EA是什麼
外匯EA可以在MT4平台上進行開發,採用的語言是MQ4語言。
具體解釋:
一套EA是一個完內整的交容易程序,程序通過實時獲取市場價格,自動判斷下單與平倉時機,由電腦模擬交易員的下單操作進行機器交易,根據預先編輯好的交易策略程序來執行交易定單。
優點:
EA交易的優勢:
1. 融合盈利系統的交易精華,把經過驗證的交易策略用於實盤交易
2. 克服人性中的弱點,避免情緒化操作
3. 自動下單,自動適應價格變動和趨勢變動
4. 電腦24小時監控行情,無須人操作,你可以安心從事白天的工作
5. 嚴格風險管理,絕無過量交易
2. 外匯來歷,是從哪兒來的呢/
是中國的企業出口產品所得到的外匯。或者是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版所匯到國內銀行機權構的外匯。
中國出口產品,外國人大多是用美元支付的,除非特別約定,比如日本,俄羅斯等等。
中國老闆把 這些錢存到銀行,這就是中國的外匯儲備。
也就是說其實所謂的外匯儲備並不是國家的錢。
國家的外匯是存在各個銀行的,並不是那麼多紙,大多是計算機上的一串數字而已。
想了解更多外匯事宜,請訪問如下網址:
http://hi..com/marketiva%D7%A2%B2%E1/blog/item/6ea3e527887a3a6a34a80fd1.html
或者加我好友,我會詳細解答。
3. 什麼叫國際貨幣。它與外匯的區別
國際貨幣是指在國際經濟交易中被普遍接受並廣泛使用的可自由兌換貨幣、歐洲貨幣、復合貨幣、區域貨幣。
是伴隨著國際商品交換的發展而不斷演化的,它經歷了金幣作為國際貨幣時期;英鎊作為國際貨幣時期;英鎊、美元、法國法郎同為國際貨幣時期;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時期以及多元化的國際貨幣時期以及出現區域貨幣時期
通俗點說就是能令全世界各個國家普遍接受的貨幣,以前金幣就是個例子。
外匯的概念具有雙重含義,即有動態和靜態之分。
外匯的靜態概念,又分為狹義的外匯概念和廣義的外匯概念。
狹義的外匯指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它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廣義的外匯指的是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的定義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中國於1997年修正頒布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一)國外貨幣,包括鑄幣、鈔票等;(二)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息票等;(四)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五)其他外匯資產。」
外匯的動態概念,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它是國際間匯兌(ForeignExchange)的簡稱。
簡單來說,國際貨幣就是錢,外匯就是錢與錢之間的交換
4. 對外經濟管理概論是什麼
本書是由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編的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範本科(SD起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教材。全書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往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指導,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m為主線,較為全面系統地闡述和介紹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理論問題,力求對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系列新間剛出較為正確的理論概括、並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各領域做出概論性的介紹。全書結構合理,論述簡明扼要。本書也可供普通高校相關專業選用
5. 股票歷史上有幾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索羅斯芭非特是誰
不想用那些教材書千篇一律給你做介紹。
人的血質特徵決定了這個人學文或理的興趣。
索羅絲30歲左右哦,一次精神追求錯亂,呵呵,在他原有研究領域(和金融八稈子打不著的)發現了可以進到金融的直通車。因此下決心從事金融投資,(實際上也是為了通過大同小異的人文與金融一致的關系達到他原有的理想),由於他的人文研究領域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可以引申入經濟學的發現。其實所有科學都是從哲學里出來的,沒什麼區別,數理化也要按照哲學規律,索羅絲第一個把在哲學里發現的人的缺陷這個問題引用到經濟學里。並成功的人,其實他後面那些現今的大的金融家又何嘗不是哲學大家呢?所以索羅斯的書沒學過哲學的只會玩數理化的那些所謂金融專家根本看不懂,故而這些人賴皮的說索羅斯的書只有其自己看的懂,只不過這些人的哲學水平達不到索的地步罷了。
巴菲特的數理化水平不錯滴其實,只是眾所周知的原因,猶太人很多都有金融的財商基因,所以在巴的猶太人導師的指導下,巴最終超越了他的導師,成為那個急功近利年代的勝利者,其實你仔細看,香港的那些大鱷只要在6、70年代屏住呼吸,安穩心態哪個不也是都成了投資的成功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