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安集团、东安动力、东安实业之间是什么关系啊,股权关系明确吗还有东安动力的大股东中航工业集团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安动力)于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用
户至上”的方针,重视技术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产品结构,公司研制生产的发动机型号不断更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已累计产销超过了300万台,现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微型汽车发动机及变速器研制生产基地之一。 2009年11月10日,东安动力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整体划归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简介
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与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哈尔滨汽车工业园区相邻。公司始建于1989年5月,2005年11月改制为由中航工业东安集团参股的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
东安集团全称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东安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现有职工5500余人,占地面积199万平方米。是以生产航空发动机、直升机传动系统、航空传动部件等机械加工产品、工业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航空机电类产品、铝镁合金铸造和模具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2. 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下属有16家企事业单位,分别是哪16家谢谢您!
东华理工学院简介
东华理工学院(原华东地质学院)位于著名的“才子之乡”——江西省抚州市。全院占地面积800658㎡。校舍建筑面积46.6万平方米。经过50年的办学历程,东华理工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管为主,文、经、法、教兼备的多科性高等学校。
1999年军工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东华理工学院由国防科工委管理调整为以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实行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管理体制,并于2001年签署了省部(委)共建东华理工学院协议。在全国首创了部属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后进行省部(委)实质性共建的新模式。学校设有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核工程技术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电子与机械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部、体育系、教育心理学教学部等教学单位。
东华理工学院目前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校生为13000余人。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和第四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学院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2年获准开展工程硕士学位工作。近几年,还与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在4个专业合作培养博士生。现有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49个本科专业(其中6个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11个国防军工专业(含5个国家管理专业)、1个国防重点专业、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
学院由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担任名誉院长,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敬业精神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26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8人,双聘院士10人,副高以上人员497人,其中教授170人。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7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30余人,聘请兼职教授40多人。
全院有省级学科带头人34人,省级骨干教师4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7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部级劳动模范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十佳青年3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8人,第三层次43人。
东华理工学院被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铀矿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学院的国家级“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参比实验室。依托“核设施数字工程实验中心”和“地理信息与数字影像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江西省空间信息与数字国土实验室”,于2004年2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拥有“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近五年陆续派出专家、教师出国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共出访20多个国家、40多批次、170多人次。1999年以来,先后派出10位科学家去日本科技厅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与美国、欧洲、澳洲、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还长期聘任国外资深专家来院任教。
学院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严治教,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三名。学院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被江西省教育工委授予“2000-2003年度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专家评价:三个没想到与六个没想到:
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有一所办学历史这么长的学校,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集聚了这么多的博士和硕士,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有办学条件好,校园环境如此美的学校。
04年教学评估专家六个没想到:学校变化如此之大,办学条件如此之好,教学成果如此之多,对国家贡献如此突出,教师如此爱岗敬业,评建氛围如此浓厚。
04年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东华理工学院自1956年创建以来,在光荣而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牢记办学使命,形成、保持、发展了鲜明的“东华理工特色”:艰苦奋斗,为国奉献,构建核军工学科群优势。伴随着祖国核工业前进的步伐,学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勤俭办学,成为我国核工业开路先锋―核燃料循环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学院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稳定外延,注重内涵拓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早日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而不懈努力。
南昌航空大学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以工科为主、理经文管法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原隶属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开始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前湖新校区占地2250亩),校舍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学院现有20多个科研所(室), 3个省级科研中心,实验场所面积6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6000多台套。图书馆面积7500平方米,纸质藏书84万册,电子图书50万片,中外文期刊2200余种。
目前全院在校生19000多人,其中校本部学生16000多人,硕士研究生314人。本部教职工1300多人,专任教师838人,正、副教授、高级工程师500余人,中科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2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级学科带头人20多名。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多名。
现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外语系、计算机系、土木建筑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系、政法系、新闻与传播学系、艺术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系、体育系、海军学院、软件学院、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20个教学单位。
现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工作、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英语、法语、新闻学、音乐学、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等3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院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品牌专业1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1个,16个硕士点,并具有工程硕士、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四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和省部级课题14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及省部级奖60多项。学院曾获“航空工业创建40周年有重大贡献单位”和“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和“江西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在坚持、发展传统国防特色专业的同时,我院积极拓宽办学理念和办学路子,大力发展文、管、经、法等学科。2003年我院面向全国首批招收95名空乘专业学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委托,2003年我院开始为海军培养军队干部,首批选拔了100名国防生。
我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域科研,与中航一、二集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等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及南昌先锋软件股份公司等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乌克兰国立民航大学、加拿大劳伦勋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日本福井大学等多所国外院校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并常年聘请外教来院任教,2002年起每年选派学生出国学习。
我院始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全面发展观,把“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工管文为主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坚持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探索社会化、国际化办学模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水平和效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3.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股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股比:4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设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20多家上市公司。中航工业是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公司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直-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ARJ21新支线客机的主要研制者和供应商,是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力军。按照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枭龙飞机、K8飞机、EC120直升机、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制冷设备、电子产品、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机电产品,并提供飞机租赁、通用航空、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比:30%)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是一家工商一体,以京津沪卷烟工业为主的,多元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拥有一流水准的卷烟工业及烟草储运、印刷、材料等配套工业,并涉足物流、酒店以及金融保险等行业,控股、参股企业达到50家。2011年,公司累计生产卷烟266.03万箱,销售卷烟282.29万箱;实现工商税利779.59亿元,利润203亿元;净资产达789.23亿元。公司在全国烟草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的脊梁”优秀国有企业、“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质量金奖”等多项殊荣。当前,公司正按照国家局“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发扬“和搏一流”企业精神,坚持“做精做强”战略思想,抓牢“发展、改革、规范”工作主线,着力提升素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彰显集团的发展力、制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文化建设、队伍建设“五个上水平”,努力以新的姿态和新的气势,向“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企业迈进。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股比:15%)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其历史可追溯到1880年。公司于2004年3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2005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共有核心企业60余家,净资产约152亿元,员工约4万人。 上海电气旗下有电站、输配电、重工、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机床、环保、电梯、印刷机械等多个产业集团,公司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并形成了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为客户提供现代综合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产品长期居中国领先地位,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上海国盛有限公司(股比:15%)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的大型投资控股和资本运营公司,2007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至2008年底总资产约370亿元。 公司立足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围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挥国资重大产业投资平台、国有资产运作平台和国资市场化融资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开展非金融为主、金融为辅的投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产业研究和社会经济咨询等业务。公司聚焦上海先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承担上海战略性产业项目投资,是上海市参与大型客机项目实施的出资主体。
4. 中航机电是中小盘股吗
一般1亿流通盘以下为小盘股,中航机电3.81亿流通盘,可视为中盘股。
5. 中航机电属于纯正军工股吗
中航机电不属于纯正军工股,真正的军工股只有22只。
6. 中航机电这个股票怎么样
中航机电股票
整体K线形态不好
上面套牢盘太多
7. 中航机电是什么类的股票
你好。
中航机电属于中航系,有如下概念:
1.无人机 2.军工 3.航天航空 4.湖北板块 5.中证500 6.深成500
8. 中航重机和中航机电是什么关系
中证网讯停牌数日后,中航重机(600765)、中航黑豹(600760)、厦工股份(600815)同时公告,中航机电(002013)系统有限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及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重组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协议》。中航工业将成为海翼集团实际控制人,海翼集团将成为中航重机、中航黑豹第二大股东。
根据重组协议,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及中航工业通飞拟采取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方式合计持有海翼集团54%股权,厦门市国资委持有海翼集团46%股权,中航工业将成为海翼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目前厦门市国资委持有海翼集团100%股权,海翼集团为厦工股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0.98%。上述划转完成后,中航工业将间接控制厦工股份48.28%的股份,厦工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根据协议,此次重组完成后,海翼集团将分别持有中航重机38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99%;持有中航黑豹17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99%,成为两家上市公司新的第二大股东,中航重机及中航黑豹的实际控制人仍为中航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