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格力再次要约收购长园集团

格力再次要约收购长园集团

发布时间:2021-05-21 13:56:35

⑴ 为什么说IPO辅导终止只是警报

IPO辅导终止只是警报,董明珠押宝银隆开始就注定是无休止的豪 赌。

5月30日,广东证监局发布的上市公司辅导工作进度表显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已经终止。珠海银隆之前大规模跑马圈地,正需要大量融资弥补缺口,现在IPO辅导终止,上市受阻,董明珠的造车计划也再一次受挫。

珠海银隆,从一个默默无闻而且连连亏损的企业到现在成为舆论焦点,董明珠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造车梦”是董小姐的执念,而银隆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先是极力推动格力收购银隆,被股东否决后,董明珠又自掏腰包入股银隆,还拉上了前首富王健林、京东老板刘强东为银隆注资。对于银隆,董明珠可以说是已经All in。

银隆其实也是格力的梦

董明珠不止一次地强调银隆对于格力的重要性。事实上,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几乎已经是格力的必然选择。格力在家电行业几乎触及了天花板,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格力必须要拓展自己的产业链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董明珠和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好的办法实际上是收购一家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首先是汽车,董明珠完全可以先入局汽车制造,然后再选择电池供应商。钛酸锂不行就换碳酸铁锂,碳酸铁锂不行就换三元电池。现在把筹码完全压在钛酸锂上面,实际上就是在赌。一旦失败,很可能血本无归。

目前,格力集团正在计划收购长园集团。长园集团主营电动车、智能工厂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这表明了格力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决心,而投资长园对于格力来说,显然要比投资银隆稳妥得多。

不过,银隆并非被宣判了死刑。但银隆的自救和转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而银隆在上一轮的扩张中已经负债累累。现在IPO辅导又被终止,更是阻断了上市融资的路。

银隆的这次危机,不知道董小姐还能不能撑得住?

来源:凤凰网科技

⑵ 格力大股东为何偏偏选新能源汽车

近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此次格力集团看上的长园集团,旗下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及智能电网设备三大业务板块。2017年,长园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亿元,其中,这三大业务板块分别占比27.67%、33.02%和39.31%。

有数据显示,格力集团去年营收约为1500亿元,格力电器的营收为1482亿元。也就是说,格力电器为格力集团贡献了大部分营收。

“除去格力电器之外,目前格力集团基本就是一个控股公司,没有实质性业务,而其也需要迅速开展新业务,降低对格力电器的依赖。”一位接近格力集团人士透露。

同时,长园集团方面给出的信息,也透露出格力集团对新能源业务的兴趣。长园集团董秘倪昭华对外表示,格力集团要约收购长园集团,是因为看好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对于双方是否会共同联手涉足汽车产业链,其并未正面回应。

来源:中国经济网

⑶ 格力收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6月13日报道,长园集团(600525.SH)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以要约方式收购其不超过回20%股份事项未答获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格力集团决定终止本次要约收购。

此前,5月16日,长园集团收到上交所《关于对格力集团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的信息披露问询函》。其中要求格力集团就收购资金来源、其自身与其一致行动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是否与长园集团的业务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或者潜在的同业竞争作出说明。5月18日,格力集团回复称,要约收购所需52.46亿元资金将通过其自有及自筹的方式进行。此外,包括格力电器在内,其业务与长园集团目前所从事的主营业务不存在实质的同业竞争。但时有分析称,因格力电器与主营电动汽车业务的银隆股份存在关联交易行为,若收购成功,长园集团未来避免不了与银隆股份的竞争。

⑷ 格力集团是国企还是私企

格力是世界500强国有控股企业,1991年成立,做空调起家,现在除了空调,市面上大多能见到的家电格力也基本都有在做。

⑸ 散户的长园股票可以直接卖给格力集团吗

不可以,收购兼并或重组都是整体操作,集团公司一般都是打包收购,不会零售、收购某一只股票。但上市公司有可能会在二级市场上回购本公司股票。

⑹ 对于雷军与董明珠的赌局,你怎么看

雷军与董明珠5年的赌约,以董明珠的格力获胜而告终,虽然表面雷军输了,但此前董明珠就表示过,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在这5年里,小米和格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

小米,5年来趁着互联网的风口不断扩张,并且迎来高速的增长,5年营收增长逾3倍,而且顺利在香港上市。除此之外,小米手机今年出货量超过1亿部。小米电视、盒子、路由器等产品,还有不少的智能家居,甚至还有小米空调等等,小米不仅营收上巨大的增加,产品多样化上也是不断在进步。

格力,格力在家电领域做到了全覆盖,除了王牌产品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以外,热水器、冰箱、生活电器应有尽有。格力50亿收购长园集团进入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同时30亿参与半导体并购案,注资10亿的格力芯片公司也已经正式成立。格力还有在横跨产业链上下游的,零部件自产自用的野望。

可以说,小米和格力都在继续成长和发展,它们都在不断地前行,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版图,力争继续做大,继续做强。

5年来,“10亿赌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为媒体炒作的焦点,这个赌约,不仅仅是个赌约,更多的成为两家公司宣传的大片,家喻户晓之下,对于两家公司的销量以及业绩贡献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⑺ 格力多少亿收购长园

十多天后,董明珠将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换届选举的大考。

近个月,围绕在格力身上的关注就没有停歇。

先是宣布不分红,让格力电器(000651.SZ)市值一天蒸发270亿;后董明珠又提出要用500个亿“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

发现,长园集团是1986年由中科院创立,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科技公司,而董明珠此前入股的珠海银隆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公交等新能源汽车,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确有所重合。

格力“母子之争”

此次拟收购长园集团股份的主体为格力集团,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母公司。

由于收购范围与董明珠投资领域有所重合,因此市场将其看作新一轮的格力公司的“母子之争”。

其实,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纷争,早已有之。

2003年10月底,一篇《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市场上弥漫着“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声音。

但随后,风云突变,格力电器发表公开声明称,部分公司在媒体刊登的专题报道中,借用“格力电器”和“格力空调”的品牌和良好形象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对格力电器品牌的侵权行为。

这里的部分公司,不是别人,正是格力集团下属企业珠海格力小家电。直到2005年12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才签署了无偿转让商标的合同。

而在这个过程中,格力集团多位高官落马。格力电器趁势用1.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格力集团持有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

纷争并未结束,此前格力集团曾提出要将格力电器卖给外资空调企业开利集团,引起了格力内部的强烈反抗。甚至董明珠也公开提及“没有我就没有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我。”

更明显的是,在2012年5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推举了4位董事候选人,但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最终落选董事会。这也意味着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进一步减弱。

2016年11月,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仅在格力电器任职。

而此次格力集团拟收购长园集团,进军格力电器曾看上的新能源车领域,无疑把“母子之争”的猜想进一步放大。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曾对媒体表示,出现这种集团收购对象和子公司业务方向出现重合,说明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格力集团在计划进行这次收购时,根本没考虑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就本次收购是否涉嫌新一轮的“母子之争”联系了格力电器董秘,对方表示求证问题请联系市场部,但转接后无人接听。

长园或成银隆“替补”?

除了备受关注的母子之争,此次格力收购长园集团的时间节点也是颇令人玩味。

就在5月15日,长园集团宣称收到格力集团的要约收购后不久,董明珠的另一位新能源“宠儿”——珠海银隆却被媒体频频曝出“大面积减产”、“多地停工”、“员工出走”等负面消息,引得外界纷纷猜测,董小姐的造车梦是不是要“黄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自己可是下了血本。回想2016年,董明珠极力看好珠海银隆,想要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其股权,却并未得到股东们的支持。

最终,豪气云天的董明珠一怒之下自掏腰包,并找来万达的王健林助阵,才一举拿下珠海银隆,带领着疑似格力高管开始了新能源造车之路。

时隔一年多,这笔曾一度被董明珠看好的生意,从2018年起却开始“出乱子”。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初银隆新能源实现纯电动客车产销量3189辆,累计增长2228%,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截止2017年,公司还在全国建造了8大产业园基地,全球建立了5个研究院。

但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也不小。先是2018年1月10日,有网友和媒体曝出供应商在珠海银隆门口拉“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请银隆还钱!”讨债横幅的照片。

接着同月又被《财经》报道、以及当地一家自媒体曝出其通过拆卸、更换车辆电机,更改车辆大架号一系列运作,将1辆车变成2辆车,以此骗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补贴。

就连珠海银隆内部人士也曝出公司被收购以后,部分业绩来自于格力方面提供的供应商资源,以及格力品牌的背书。

可见即便如今的珠海银隆不似外界揣测的那般“不行了”、“要黄了”,但至少从这些已有信息看出,珠海银隆的运营确实出了状况,而且根据此前珠海银隆方面的公开回复,公司目前确实在调整阶段。

而反观长园集团这几年的业绩,则比较亮眼。

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1.6亿元、58.5亿元和和74.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8亿元、6.4亿元和1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均为正值。从2016年起公司总资产更是连续达到百亿规模以上。

抛开“母子之争”不谈,在一片珠海银隆的负面消息声中,格力集团的收购是否在为董小姐的造车事业找“新替补”,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不过,长园集团董事长许晓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长园集团与珠海银隆之间没有合作,董明珠也没有参与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的谈判。而长园集团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则对表示,公司与格力之前有过业务上的合作。

⑻ 格力大股东欲涉足汽车业会引发什么

一则公告,再次让格力的父子之争浮出水面。

近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业内人士认为:“格力集团如若将长园集团股份收入囊中,其或有意涉足新能源和智能装备业务。而格力集团要进入的新领域与其子公司新布局的领域完全重合。”

格力集团如若要涉足新能源汽车,为何不将其放在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布局的格力电器?为何明明知道格力电器已开展了这些业务,还要进入这一领域?格力集团对长园集团的介入,是有意控股还只是参股,是否会引发长园集团控股权的变动?对于格力集团的动作,外界揣测纷纷。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阅读全文

与格力再次要约收购长园集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年5月22日纸黄金价格 浏览:478
后门融资假说 浏览:367
中国银行理财很低 浏览: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伙企业 浏览:683
金易国际期货平台 浏览:397
做医药理财 浏览:155
波涛系统交易方法pdf 浏览:294
股权融资协议范本 浏览:409
股票荷兰上市什么意思 浏览:532
信托中的资金池业务 浏览:551
赌股票的人 浏览:760
硅铁出口国外价格 浏览:340
银行基金收益是当天 浏览:715
编制银行资金明细表的作用是 浏览:14
工行往国外汇款手续费 浏览:328
债券投资的第一要义 浏览:940
港币1260换算人民币 浏览:563
湘钢钢筋价格表 浏览:334
A股融资方法 浏览:669
分级基金不让买了么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