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教关于拟上市子公司存在职工持股会清理问题
这个不是严重障碍,但根据国资委的一些文件,同级国有企业企业的员工是不能持有下级企业的股份的,其原理还是很好理解,防止利用职权利益输送。那么,据此思路,拟上市主体子公司存在职工持股,特别是有高管持股的话,还是清理为好。
Ⅱ 公司进行IPO时,原有股东是占100%股权,那我们这些股民打新的股票就是他们为了上市让渡出来的么
IPO首次公开发行之后 股民打新的股票是新增发的股票,这样原有股东的股权就被稀释了
Ⅲ IPO时,股东人数200人限制问题
问题一:
:“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15%以上。”
关于这一条,是出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条来源于94年的老款公司法,公司法99年修订了一次,04年第二次修正,05年第三次修正,现在用的是第三次修正的,从06年1月1日实行的新版本。所以这一条已经不再适用。
现在修改为:发行前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防止变相公开发行,也就是禁止你没经过证监会同意,自己擅自发行)。
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10%以上。” 注意 4亿元以上的 从15%变为10%。
第二个问题:你理解有一定偏差,pe,vc等把公司推出上市后,ipo后赚一笔前,这个赚钱,应该有2个价格,一个是他们多少钱买的,第二个是ipo发行价格。 而不是你所理解的ipo发行价格与锁定期到期后的股价。
风险投资者在公司还未上市的时候,低价购买公司股份,甚至按照注册资本的一元一股购买(很少)。因为这时候公司是否能上市,也是未知数,如果不能上市,则风投就是赔了,所以,他们购买的价格都很低,在ipo成功后,价格肯定远远高于这个价格,所以说他们大赚一笔。
专业搞上市的,为了你这个问题,还专门找到了94版的第一次公司法。
只为解疑答惑而已。
Ⅳ 股份公司上市前,其股东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为何要转让,而且有的也会把公司注销
股份制改制不符合证监会要求。
Ⅳ 公司有内部职工股,在公司上市前必须要清理回购内部职工股吗
有内部职工股是不能上市的,所以在上市前要把职工手里的股份都买专过来,集中到少属数几个股东手里。是卖还是不卖看自己决定了,如果觉得公司很有上市的希望,可以想办法要求公司将内部股转为正式股,这样上市后收益就大了。如果觉得上市没希望,那就高价卖掉。
在我国进行股份制试点初期,出现了一批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只对法人和公司内部职工募集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作为投资者所持有的公司发行的股份被称为内部职工股。1993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规定停止内部职工股的审批和发行。
公司职工股,是本公司职工在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时按发行价格所认购的股份。按照《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司职工股的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拟向社会公众发行股本总额的10%。公司职工股在本公司股票上市6个月后、即可安排上市流通。
Ⅵ 拟上市企业存在信托计划之类的产品股东,申报的时候会被要求清理还原么
如果这些股东同时又是拟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亲属,就专存在问属题。
其他的情况没有特别限制。上述规定见《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会议纪要》及最近几次的保代培训笔记里。 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
Ⅶ 你好!公司拟上市,股东人数必须在200人以内,小股东都要清退,他们的权益怎么维护呢
可以不需要清退,很简单。
成立四个合伙企业,每个装50人,大股东不变。
公司股东就变成四个股东:大股东、合伙企业A、合伙企业B、合伙企业C
Ⅷ 请教股东占款对IPO的影响
申报期股东占款严重是否构成障碍还是一个度的问题,看占款额与总资产、净资产及股本的关系,如果占款达到或超过注册资本,是否有抽逃资本或出资不实问题(如果先投资再借走有可能被视同为抽逃,如果先借钱再投资可能被视同为出资不实)?此外,大额占款还涉及是否计息的问题,按何利率计算?利息额与净利润的关系?个人建议,如占款较多,最好按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应收利息。
Ⅸ 我是自然人股东,有拟上市公司股份,现在公司即将上市,我不想股权被清理,怎么做才能确保我的合法权益
1、如果你们是辅导改制前的股东结构超200,是允许的。
2、公司没权强行要求你退股,一般会给予一定溢价收购,如果没达到你想要的价格,你可以不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