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IPO 对券商有什么影响影响有多大
第一种可能:持续震荡,不断下探低点。
这种走势出现的可能性,主要基于首发新股的迟迟未定,或者首发新股为流通盘相对偏小的企业。笔者在前期说过,IPO重启第一只个股是否会是大盘股,才是市场后市需要担忧的,也是后市市场最大的利空,在这个利空尚未公布之前,空头能量的释放不会完结,多头也不会有较大的信心积极做多,因此,这也将导致股指保持震荡调整的走势,当然期间不排除有超跌强劲反弹的可能,但是,成交量肯定不会持续释放,也制约了股指反弹的空间,而且,目前5日、10日均线有拐头的迹象,也将成为后市股指反弹的重要压力。
第二种可能:大幅低开,放量回升
这种走势的可能性,则是基于下周证监会突然宣布首发新股为如中国建筑一般的大盘股;虽然大盘股的发行会对市场形成抽血作用,但是,目前市场量能已经不同于去年大盘跌势中的水平,新基金等待建仓的资金也不容忽视,因此,,利空出尽是利好,压在市场心口最大的石头已经放下后,大幅低开必然引发抄底资金的介入,快速反弹走势值得期待。
总的来看,在IPO重启之前,股指会面临一定幅度的调整走势,但是,其中也不乏短线投资机会。面对IPO重启的消息,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盘”,这可以从周五的盘面走势看出来。
作为前期热点板块之一的有色金属,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再度涨升,却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医药股出现逆势上涨走势;权重股早盘一度扛起股指上涨大旗,但无奈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进而选择在午后全面连贯做空;笔者认为,资源类由前期市场主要领涨板块,到近期的领跌市场,表明市场资金对于股价大幅上涨的个股失去了兴趣,投资者可考虑对于前期热点板块或者涨幅过大的个股,在下周反弹中适当逢高减磅;相反,本周市场强势个股多属于前期涨幅不大,存在补涨空间的个股,如医药、铁路基建等,这些个股在大盘调整时保持强势震荡上涨走势,一旦大盘开始反弹,其股价飙升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也将成为下阶段股指在创新高过程中的主涨板块,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㈡ 证监会称两融业务无重大违规行为,对 券商股利空还是利好券商股有影响吗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指出,券商融资融券融资类业务总体规范,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部分券商存在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开展两融业务、违规为客户融资活动提供便利等行为。个人认为对券商股应该是利空。劵商一季报低于预期,因为期间有停止融资融券业务。李大霄之前曾表示,“更加规范地开展业务对券商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两融的规模不会下降,只是增长会放缓。”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两市成交量逐步提升,利好券商的消息一浪接一浪,这应该是利空出尽了吧??
㈢ 由于上市公司造假导致的损失,股民能不能发起维权
上市公司造假,现在任何没有这方面的条款来帮助投资者维护索赔,这就是我们中国股市缺陷,往往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就是投资者来背黑锅。
遇上了这种事情,都是要靠自己主动去维护权益,先从媒体或者券商了解这个公司被证监判定违法违规,上市公司法人代表和大股东被罚顶格60万,就基本上是定了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事实,然后我们就可以查寻专门为投资者维权的律师,如大智慧和同花顺股票交易软件都有代股民维权的业务,或者上网搜索股票维权的律师,或者当地有些律师事务所都有股票维权业务的,包括咨询一下你开户的证券部。
证监会
㈣ 公司上市失败对券商有什么损失
会对券商的收入造成影响,包括承销费用、顾问费用等;也会对券商的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㈤ 目前国内证券业主要监管内容有哪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违背了证券业监管的哪项
目前国内证券业主要监控内容有哪些?
㈥ 上市公司一般会做假虚报业绩吗。如果被查出有什么后果
一般来说,来上市公司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做假虚报业绩的行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就有不真实全面的披露信息的嫌疑。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诉标准做了规定。
其中明确指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有的财务造假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断绝了高管的推卸责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就可以消除大半。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绝的情况下,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让高管对财务造假承担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也能促使整个社会诚信度的提高。
㈦ 最后3证券板块个股有违规对整个板块有影响吗
香港创业板市场是主板市场以外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的股票市场,与主板市场具有同等的地位,不是一个低于主板或与之配套的市场,在上市条件、交易方式、监管方法和内容上都与主板市场有很大差别。其宗旨是为新兴有增长潜力的企业提供一个筹集资金的渠道。它的创建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经济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从长远来说,香港创业板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成功自主的市场——亚洲的NASDAQ。
1.香港创业板的市场特色与现有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具有以下特色:以高增长公司为目标,注重公司增长潜力及业务前景;市场参与者须自律及自发地履行其责任;买者风险自负;适合有风险容量的投资者;以信息披露为本的监管理念;要求保荐人具有高度专业水平及诚信度。
2.香港创业板的市场潜力,是以有增长潜力公司为目标,行业及规模不限。创业板的主要目标是为在香港及内地营运的大量有增长潜质的企业,提供方便而有效的渠道来筹集资金,以扩展业务,其中也包括为在大陆投资的香港和台湾的增长公司以及大量的“三资”企业,以及内地的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大中型国有科技企业和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一个集资市场;另外综合企业可把个别增长项目分拆上市,投资经理及创业资本家将他们所投资的公司上市。
3.创业板市场的交易与运作。创业板采用一套先进的交易系统及电子信息发布系统,以减低参与者的成本,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及家庭电脑直接进入联交所的交易系统进行买卖,直接落盘。买卖实行竞投单一价,交易分段进行,每一时间段采用集合竞价的方式,决定成交价格和成交委托,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有效的交易方式,但在新系统完成之前,创业板仍会采用目前与主板市场相同的自动对盘交易系统。另外,联交所还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网页(http://www.hkgem.com),作为参与者的主要信息交流渠道,发行人可将招股章程、公告及其他公司资料上网,供公众浏览,而无须于报刊登载(公司须发新闻稿),从而减低成本。所有目前在现有市场进行交易的经纪,将自动被准许在创业板进行交易。创业板针对的是有熟练操作技术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但不设最低投资额。
4.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创业板的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及确保市场持正操作;推行严谨的监管、监察和执法措施;依循严格的信息披露标准及“买者自负”原则。监管机构只负责确保上市公司所提供的有关文件及重要的资料完整性和真实性,但不会对投资的利弊作出评论,或就所发售的证券或所提供的投资机会作出判断,无论有关判断是好是坏,上市申请人或其业务在商业上的可行性,并非香港证监会或联交所的关注所在。
㈧ 财务造假券商有责任么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
所有的财务造假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断绝了高管的推卸责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就可以消除大半。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绝的情况下,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让高管对财务造假承担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也能促使整个社会诚信度的提高。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有哪些
1、利用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告。
一般而言,国内的上市公司大多属集团型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还是经营涉足范围、各个运作环节等,大多处于一种复合形的多元架构。其向公众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范围涵盖了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有重大影响等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关联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各自独立核算,但关联企业之间往往在整个集团内又相互配套,甚至互为商业购销客户,这些在理论上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节合并数据提供了一个平台。
2、通过“泡沫重组”,或突击进行资产转让等方式,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
每到年底,各家“st”类或准“st”类公司为避免停市摘牌厄运,挖空心思,利用各种形式的重组和资产转让、股权转让等“一锤子买卖生意”方式调节报表,扭亏为盈,涉险过关。
还有一些本来有较好业绩的企业,为了给人以高成长的印象或其他目的(如操纵二级市场价格等),“大幅”增长利润。实际上,这种通过债务重组和转让资产等方式所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并不是总能得到,由于主营业务没有实际成长,这些企业在业绩大幅提升一两年后,往往又出现业绩大幅缩水的情况,投资者则因为只看重企业表面收益的增长而投资失败。
3、账面资产与资产本身的实际价值背离,资产负债表中的虚拟资产大量渗透。
仔细阅读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我们不难看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上市公司资产类项目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较直观的虚资产部分在许多公司中占有较大的数额,有的公司高达千万余元,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以往年度不稳健的会计政策造成的后果,同时也是未来必须用盈利来消化的包袱。这还不算,另外还有一部分只有上市公司本身清楚的东西,即应收账项中有多少收不回的坏账?存货中有多少滞销、贬值、甚至报废的部分?固定资产中到底有多少与现实公允价值背离较远的部分,有多少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可预见的经济效益但仍反映在账表上的固定资产,还有无形资产部分等等,实际上往往只有在企业最终清算时虚实差别才充分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一遇到清算清盘时、重组时、改制时就会出现“大窟窿”的原因。
㈨ 上市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影响股票走势吗
会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内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容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下列情况为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9)上市公司造假对券商影响扩展阅读:
股票走势的相关要求规定:
1、当指数上涨,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上时,表示发行数量少的股票涨幅较大;而当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下,则表示发行数量多的股票涨幅较大。
2、当指数下跌时,假如黄色曲线仍然在白色曲线之上,这表示小盘股的跌幅小于大盘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线反居黄色曲线之上,则说明小盘股的跌幅大于大盘股的跌幅。
㈩ 我把上市公司的负面消息买给券商,他们做空从中受益,这样可以吗
首先要看你的消息来源是何处,是否正规?
否则,如果涉及内幕交易信息,你作为泄漏方,也回是要答被处罚的。
另外,不要给券商,券商不能保护你,还不如给财经媒体,第一财经日报、理财周报啊之类的。
近期几个大的事件都是媒体曝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