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审计工作底稿有哪些
一、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一般分为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和备查类工作底稿,具体包括如下:
1.综合类工作底稿
综合类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总结、未审会计报表、试算平衡表、审计差异调整汇总表、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以及注册会计师对整个审计工作进行组织管理的所有记录和资料。
2.业务类工作底稿
业务类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为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它包括:符合性测试中形成的内部控制问题调查表和流程图、实质性测试中形成的项目明细表、资产盘点表或调节表、询证函、分析性测试表、计价测试记录、截止测试记录等等。
3.备查类工作底稿
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仅具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营合同、协议、章程、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结构图、董事会会议纪要、重要经济合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验资报告的复印件或摘录。备查类审计工作底稿随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应详细列明目录清单,并将更新的文件资料随时归档。注册会计师在将上述资料归为备查类工作底稿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将其中与具体审计项目有关的内容复印、摘录、综合后归入业务类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审计项目之后。通常,备查类审计工作底稿是由被审计单位或第三者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或代为编制,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认真审核,并对所取得的有关文件、资料标明其具体来源。
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术语之一。
㈡ 如何核对审计的底稿与年报
审计工作底稿是拟定审计汇报材料或向审计组讨论的文字资料的基础;
年报是被审计单位一年之内的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总结,因此核对时要注意一下方面:
审计工作底稿是依据年报抄录下来的、也有的是从凭证中、账簿证抄录下来的,然后对某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审计意见、直至对该项目下达审计决定,因此对审计工作底稿中每个数字抄录不可掉以轻心、马马虎虎,必须小心谨慎,例如:应收货款的表述,年报反映是150万元,这里也有上届结转20万元、本届130万元,如果审计底稿笼统地说应收款200万元中应收货款130万元,从字面上看合情合理,实质货款没有及时回收不知谁的的过错;
审计工作底稿除对抄录的情况分析后进行审计分析、评价、判断得出的审计意见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该事项愿意、不能把自己的想象、主管看法加在其中,加大或和缩小该事项的本意,例如:在对某人离任审计项目时发现坏账损失年报反映额为50万元,其中上届领导结转额35万元,本届只是15万元,如果只看年报不与本年账目核对,就简单地写成坏账损失50万元,结果对该离任领导评价不实造成审计风险。
㈢ 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什么关系
就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的关系来说: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报告的证据。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的记录,记录了一切审计工作。
通过记录的审计工作过程,来证明你出具的报告是合理的、恰当的。
㈣ 美国有权要求四大交出在美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吗
政府对所有企业都有监管权力,在美国上市归属于美国管理,有权要求
㈤ 注册会计师A负责审计上市公司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完成阶段的部分审计工作底稿内容摘录如下:
1.事项一,不恰当。财务报表附注未作充分披露,应当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
事项二,不恰当。应当与治理层沟通;还应当采取下列三项措施之一,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拒绝提交审计报告,解除业务约定。
2.上期财务报表已由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前任注册会计师发表的意见类型;前任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
祝您生活愉快!
㈥ 求一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老师留个作业,完全不会啊,邮箱[email protected],灰常感谢!!
上市公司审计底稿全部的要几百M大小,一般审计工作底稿都是打印成册存档管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得2-3个工作小组审计2-3周才能基本完成,你要人家发给你个人觉得不大现实。
你们老师留的作业就是让你们找工作底稿?网上不可能有!底稿的话就按照审计程序一步一步得出来的,里面有些内容还会涉及被审计单位经济、技术机密、专利材料等内容,一般也不可能给你的。
㈦ 审计工作底稿
一般用不到那么多表吧,企业没有那么多科目~~不知道你们事务所怎么编的表,按索引找计划类,业务类,备查类,程序表上都写着测试的内容吧,自己看看,应该能做
㈧ 上市公司两年制造业审计表怎么做有图最好。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风险准则的要求,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发现舞弊准则的要求,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由于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被审计单位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风险,并考虑哪些收入类别以及与收入有关的交易或认定可能导致舞弊风险。三是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时,按照审计报告准则的要求,采用新的审计报告格式出具审计报告。由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仍然按照原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时,仍需提及上市公司编制会计报表时适用的企业会计制度,可不提及“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准则的要求,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比较数据是否正确列报。四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要求,形成明晰的审计工作记录。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应当在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订政策和程序,使业务工作底稿保存期限符合准则的规定。对于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业务报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对于执行原准则形成的永久性档案,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保存,也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永久保存。五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与治理层沟通准则的要求,就自身责任、独立性、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以及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等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直接沟通。六是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修订并贯彻执行质量控制制度,以保证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指定内部独立的机构或人员对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注册会计师只有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完成,且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处理意见分歧的程序解决重大事项后,才能出具审计报告。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高顿祝您生活愉快!高顿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