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支付寶錢包在哪裡怎麼找到
步驟如下:復
1、登錄支付寶賬號-應用制主界面。
B. 互聯網金融的用戶運營:如何促進高成單,高轉化
一 、互聯網金融用戶四大行為特徵
互聯網金融平台用戶有四大行為特徵:版
第一,流量轉化率低。權
下圖是某互聯網金融公司網站上,新客戶過去 30 天整體購買轉化漏斗,其轉化率只有 0.38%:
而這並非個例,實際上,絕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在 web 端購買的轉化率基本都在 1% 以下,APP購買率在 5% 左右,遠遠低於電商或者其他在線交易的購買率。
第二,雖然轉化率低,但是客單價卻很高。
一般來說,電商行業客單價在幾十到幾百,而互聯網金融客戶,客單價從幾千到幾萬,某些特殊領域甚至高達幾十萬。而客單價高,就意味著用戶購買決策會更復雜,購買周期也會更長。
第三,用戶購買行為有很強周期性。
電商的客戶下次購買時間是不確定的,但是互聯網金融平台上,真正購買的用戶,是有理財需求的用戶,在資金到期贖回產品後,一定還會進行下一次購買,只不過未必發生在你的平台上。
C. 互聯網金融運營需要關注的數據有哪些呢
我覺得互聯網金融運營需要關注的數據是非常多的。
用戶信息:包括用戶信用評級、活躍度、留存率、轉化率、客單價、用戶分布、互動指標等。
產品信息:產品組合、投資人數、投資金額、滿標時間、收益率、風險系數、受歡迎度等。
營銷渠道信息:渠道來源、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渠道成本等。
營銷活動信息:活動成本、活動渠道來源、活動轉化率、傳播數、新增粉絲數/用戶數等。
風控信息:項目審核通過率、風險備用金、項目流動性風險指標、合規相關指標等。
D. 海外企業怎麼申請小紅書企業號認證
● 海外主體公司如何注冊認證小紅書、如何入駐小紅書商城?
● 海外主體公司注冊認證小紅書需要哪些材料?
● 海外主體公司注冊認證小紅書注意事項?
● 海外主體公司入駐小紅書商城注意事項?
● 小紅書注冊認證、申請入駐為什麼要交給第三方辦理?
如有更多疑問,可留言告訴我喲!
01小紅書注冊認證、入駐流程
● 與微尚君簽訂小紅書注冊認證、入駐協議;
● 雙方確認協議後,微尚君發送資料清單給客戶;
● 客戶根據清單對照準備相關材料;
● 提交材料進入初審;
● 材料初審審核通過,即可開始辦理小紅書注冊認證、入駐事宜。
02小紅書注冊認證材料
● 注冊賬戶基本信息
● 運營者信息
● 營業執照
● 官方認證申請公函
● 企業郵箱
● 商標注冊證
03小紅書注冊認證注意事項
● 一個營業執照只能注冊3個企業號;
● 個人號昵稱可以重復,但企業號昵稱不能重復;
● 禁止入駐行業:涉軍涉政、違法違規危險物品類、醫療健康類、兩性類、煙草類、封建迷信類、賭博類等等......;
● 部分行業需要額外提供入駐的資質,例如化妝品行業就需要提供《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等......。
04入駐小紅書商城注意事項
● 目前只能申請單品牌入駐,多品牌入駐需要平台方邀約;
● 如果是品牌商或品牌授權的商家,必須開設「單品牌店鋪」;
● 如果擁有多個品牌或獲得多個品牌授權,可開設多個店鋪;
● 同一家公司可以申請多家店鋪;
● 一個注冊賬戶是只能申請開通一家店鋪。
05注冊認證、申請入駐為什麼交給第三方辦理
但凡出現以下4種情況,則將視為認證失敗處理,認證失敗不退還審核服務費用。
1、所注冊的賬號昵稱、頭像、簡介及企業信息包含不支持行業內容;
2、提交的資質存在無效、不實等情形;
3、申請認證的賬號信息不符合平台相關認證規范要求;
4、 單次審核訂單有效期為 30 天 ,逾期未完成認證。
所以注冊、認證、入駐小紅書的流程既復雜又繁瑣,稍有不慎,資料提交少了或者不符合,極有可能出現被駁回,認證費不退等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海外企業找微尚君來注冊認證的原因之一了。(留言領取小紅書注冊、認證、入駐相關資料)
E. 互聯網金融應該如何提高用戶的轉化率
金融服務提供者指希望提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務的一成員的自然人或法人,但「金融專服務提供者屬」一詞不包括公共實體。「公共實體」指一成員的政府、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或由一成員擁有或控制的、主要為政府目的執行政府職能或進行的活動的實體,不包括主要在商業條件下從事金融服務提供的實體;或在行使通常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行使的職能時的私營實體。
提升銀行業作風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習金融知識,讓員工了解金融、了解金融產品、了解金融服務,提升員工業務素質和業務技能;
二、學習現代禮儀,讓員工熟悉服務流程,熟悉金融服務流程;
三、建立員工「雙贏的服務意識」,把握的知識用禮儀服務於客戶,讓客戶在享受服務中為你創造收益,達到雙贏的目的。
,
F. 互聯網金融公司如何得到客戶能獲得更高的轉化率
先做好推廣吧~網站排名上去了 應該會好點
G. 請問我不小心開通了淘寶上的花唄怎麼取消
關閉花唄的路徑如下:
支付寶APP-【我的】-【花唄】-【設置】-【其他】-【關閉專花唄】。
需要注意的是,屬關閉花唄前需將花唄欠款全部結清,若有未確認收貨的交易,待確認收貨還款後再操作關閉。另外,花唄關閉後,能否再次開通會由系統評估,且之前的賬單無法查詢,請謹慎操作。
花唄關閉後,如果急需用錢,您可以考慮使用支付寶借唄、騰訊微粒貸、度小滿金融有錢花進行借款。有錢花申請簡便、放款快、借還靈活,用戶可以主動申請。有錢花的息費透明,大品牌靠譜利率低,最高可借額度20萬,可以滿足大多數貸款者的需求。
除了個人消費者外,小微企業主需要啟動或周轉資金也可以考慮有錢花,有錢花致力於為小微企業主提供精準、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H. 互聯網金融應該怎麼提高用戶的轉化率
金融服務提供者指希望提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務的一成員的自然人或法人回,但「金融服答務提供者」一詞不包括公共實體。「公共實體」指一成員的政府、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或由一成員擁有或控制的、主要為政府目的執行政府職能或進行的活動的實體,不包括主要在商業條件下從事金融服務提供的實體;或在行使通常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行使的職能時的私營實體。
提升銀行業作風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小財迷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習金融知識,讓員工了解金融、了解金融產品、了解金融服務,提升員工業務素質和業務技能;
二、學習現代禮儀,讓員工熟悉服務流程,熟悉金融服務流程;
三、建立員工「雙贏的服務意識」,把握的知識用禮儀服務於客戶,讓客戶在享受服務中為你創造收益,達到雙贏的目的。
I. 機械專業真的前景慘淡嗎
機械專業是一個大專業,通用專業。除學習基礎課以外,計算機、電子、電氣、物理、化學、材料等等都要學。在大學期間,起碼要熟練掌握一兩門計算機語言,達到熟練編程的程度;熟練掌握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電氣電路設計原理;熟練掌握有機化學知識。如果沒有掌握計算機編程、電子電氣設備原理、豐富的有機化學知識,那就是沒有認真學習。有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後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會立於不敗之地。除了學習好以外,職業規劃非常重要,一定要奏好三部曲,才能有更大發展。
穩、保、沖
進入工作單位以後,既然工資待遇已經談好了,就安心工作,千萬不要和別人攀比,你高他低,天天為工資苦惱,人最怕計較,計較就輸了一半。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定下來,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不會就問,不管是工人還是工程師,他們都有很豐富的經驗。機械行業不僅需要理論知識,實踐非常重要,熟能生巧。
第二就是保,保主要是保家庭。剛出校門沒有經驗,單位不可能讓你承擔重任,有時間就談一場浪漫的戀愛吧!早找對象早成家早生孩子早穩定,對你以後的發展助力很大。如果25歲有孩子,40多歲孩子上大學,你可以有20年的黃金生涯。如果30歲生孩子,可能正是你最忙碌的時候,又照顧孩子又忙於事業,一定會焦頭爛額,身心交瘁,影響事業發展。
第三就是沖,沖就是沖事業。畢業後三年內是學技術的最佳黃金期,大學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再有人稍加指導,大部分聰明肯學的畢業生都會掌握關鍵技術,工資待遇會有很大提升。而一旦掌握關鍵技術,無論以後轉什麼崗位,再回到技術崗位很會快檢起來,不至於什麼也不會。如果在技術領域深研,30歲左右就可以成為行業知名人物,名利雙收。
轉、承、合
如果工作幾年後,發現所在行業確實不景氣,工資待遇持續下降,維持不了生活,這時候可以考慮轉。轉盡量轉相關行業,就是專業跨度不大,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就可以出成績的行業。機械專業可以覆蓋60%的工業行業,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承就是就在工作中,不管工作多忙,抽時間靜下心來,不斷學習最新技術,通過自我學習,專業培訓的方式,學習和本專業相關的新技術、新發現、新進展。本專業工作之餘多參與其他專業工作,比如幫電氣工程師畫畫圖、安裝一下電氣設備,從中學到專業知識。千萬不要抱怨不是自已分內之事,你的目的是學習。
合就是整合、歸納、總結。一個人長期忙於工作,極容易陷入亂忙的境地,結果似乎什麼都行,又什麼都不行。這時候就應該找時間,把以前的工作進行歸納整理,該存檔的存檔,該舍棄的舍棄,總結出共同點,形成模塊。這樣以後工作時就會輕松許多,許多圖紙方案經過修改可以用到其他項目,節省了大量時間,你就有機會做其他事情,你的人生起飛點就開始了。
聯、提、營
當你在一個行業工作十年八年的,技術應該非常成熟了,這時候還走技術路線那後半生只有累死了,沒人同情。這時候就應該聯,聯就是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充分拓展人脈,多與別人合作,機械行業產品太多,但普遍銷售難。如果拓出人脈,給相關廠家配套做銷售,幾單下來,就會有不菲的收入,可以賺很多外快。
在大力拓展業務的同時,還要提升自己在行業的知名度。不管在什麼行業,知名度高掙錢就容易。雖然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口碑很重要,但是經常在眾人面前混個臉熟,別人就容易想起你,業務多了,自然收入提高。如果有知名度,技術工作都找你咨詢設計,自然會有許多額外收入。
如果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就可以考慮自己經營辦廠。先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從小一步步做起,別貪多求大,做出品牌做出信譽,企業很快就能做大做強。
J. 互聯網金融:怎樣促進高成單,高轉化
一 、互聯網金融用戶四大行為特徵
互聯網金融平台用戶有四大行為特徵:
第一,流量轉化率低。
下圖是某互聯網金融公司網站上,新客戶過去 30 天整體購買轉化漏斗,其轉化率只有 0.38%:
而這並非個例,實際上,絕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在 web 端購買的轉化率基本都在 1% 以下,APP購買率在 5% 左右,遠遠低於電商或者其他在線交易的購買率。
第二,雖然轉化率低,但是客單價卻很高。
一般來說,電商行業客單價在幾十到幾百,而互聯網金融客戶,客單價從幾千到幾萬,某些特殊領域甚至高達幾十萬。而客單價高,就意味著用戶購買決策會更復雜,購買周期也會更長。
第三,用戶購買行為有很強周期性。
電商的客戶下次購買時間是不確定的,但是互聯網金融平台上,真正購買的用戶,是有理財需求的用戶,在資金到期贖回產品後,一定還會進行下一次購買,只不過未必發生在你的平台上。
下圖是一個典型互聯網金融用戶的交互趨勢圖:
可以看到,每隔一段時間,這個用戶就會有一段集中的、大量的交互行為。當用戶購買完成後,用戶的交互行為又變得很少,可能偶爾來看看產品的收益率,但整體的交互指標不會太高,直到他下一次購買。這個用戶理財需求的周期是一個月左右。
第四,購買行為具有強特徵性。
這主要包括兩個特徵:
A:用戶的購買偏好比較容易識別,理財產品數量和品類都很少,所以用戶購買的需求或者偏好,很容易從其行為數據上識別出來;
B:用戶購買過程中的三個階段特別容易識別。
1.用戶在購買決策階段,有大量的交互事件產生,他會看產品,比對不同產品的收益率和風險,比對不同產品的投資期限等等;
2.但是一旦他完成了產品的購買,就不會有大量的交互行為產生,他可能僅是回來看一看產品的收益率。
3.當用戶的產品資金贖回之後,又有大量的交互事件產生,實際上他處在下一款產品購買的決策期。
二、互聯網金融用戶運營的三大步驟
針對互聯網金融用戶行為的四個特徵,在用戶運營上有三個比較重要的階段性工作:
1.首先獲取可能購買的目標用戶,合理配置在渠道上的投放預算,以提高高質量用戶獲取的比例;
2.接下來就要把高價值的用戶——真正有購買需求,願意付費、購買的用戶找出來;
3.採取針對性的運營策略,提高高價值用戶的轉化率。
三、獲取目標用戶
渠道工作的核心,主要是做好兩方面的工作:宏觀層面,優化整個渠道的配置;微觀層面,單一渠道角度來說,根據渠道配置的策略,有針對性地實施和調整。
(一)優化渠道配置
具體渠道的實施,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對於整個渠道組合配置的優化,很多人接觸的其實並不多。
這張圖是整體轉化漏斗,從不同維度可以做對比,比如我們先選出流量前 10 的渠道:
以渠道一為例,總體的轉化率是 0.02%;在過去 30 天站內總體的流量是 18.9K,漏斗第一級到第二級的轉化率是 3.36%,這樣一共是五級,我們看到最終渠道一帶來總體的成交用戶一共是 4 人。
類似的,前 10 的渠道數據都很清晰。不同渠道帶來的流量,不同渠道總體的轉化率,以及不同渠道在整個轉化路徑上每步的轉化率都可以看到。
(二)針對性運營渠道
這裡面有幾個渠道很有特點:
1.渠道一的特點,渠道一帶來的流量是所有 10 個渠道里最大的,但是它的總體轉化率卻是低的;
2.渠道二和渠道七,渠道二的量很大,但是轉化率是零。渠道七量比較一般,轉化率也是零;
3.渠道九和渠道十,這兩個渠道是所有渠道里轉化率最高的。但是這兩個渠道特點,是帶來流量不是特別大……
結合典型渠道特點,可以做一個象限圖:
第一象限(右上角)渠道質量又高,帶來流量又大的,這裡面渠道三四五是符合這個特徵的,渠道策略應該是繼續保持和提高渠道的投入。
第二象限(左上角)渠道的質量比較高,但帶來的流量比較小,這裡麵包含的主要渠道就是八九十。對應的主要策略是,加大渠道的投放,並且在加大投放的過程中,要持續關注渠道質量的變化。
我們先看第四象限(右下角),渠道質量比較差,但是帶來流量比較大,這裡面主要有渠道一和渠道二。相對應的渠道策略,應該在渠道做更加精準的投放,來提高整個渠道的質量。
第三象限(左下角)這個象限里渠道質量又差,帶來流量又小,比如渠道六跟渠道七。我們是否要直接砍掉?這里建議是,策略上要比較謹慎一些。所以在具體渠道的策略上,業績保持監測,然後小步調整。
根據上面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做過渠道優化後,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高質量的用戶。
四、找出高價值用戶
將資源與精力投入到真正可能購買的用戶上的前提是,我們要能夠識別出,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用戶?哪些是價值偏低的用戶?
(一)用戶的核心行為
其實對於互聯網金融平台來說,甚至所有包含在線交易的平台,用戶的購買意願,是可以從用戶的行為數據上識別出來的。由於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特殊性,相比於電商平台來說,商品品類更少,平台功能也更為簡單,所以用戶的行為數據,也更能反應出互聯網金融平台上用戶的購買意願。
把用戶在平台上的所有行為總結一下,核心的行為其實並不多,具體包括:
用戶查看產品列表頁,說明有一些購買意願,點擊某個產品,說明用戶希望有進一步的了解。用戶最終確認了支付,完成了購買,購買流程就走完了,他的理財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每一種行為都表示出用戶不同程度的購買意願,所以獲得用戶在產品里的行為數據就十分重要。
(二)通過量化分析找出高價值用戶
既然用戶行為數據這么重要,那麼怎樣獲取呢?以無埋點的方式,全量採集用戶所有的行為數據,根據我們對業務的需求,配比成不同的權重系數,並按照每個用戶購買意願的強弱,進一步分群。
這是我們一個客戶製作的用戶購買意願指標的範例,剛才的前 5 個行為,都是用戶在購買前典型的行為:
每種典型事件的權重系數不一樣,用戶購買意願是越來越強的:用戶點了投資按紐,甚至點了提交的按鈕,顯然要比他單單看產品列表頁,或者單單看產品頁、詳情頁的意願強。越能反應用戶購買意願的事件,你給它分類的權重應該是最大的,這是大的原則,0.05 還是 0.06 影響並不大,所以不必糾結。
這樣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可以按照每個用戶的所有行為,給用戶做購買意願打分的指標,最終形成用戶購買意願的指標。
這是我們從高到低截取部分用戶購買意願打分的情況,第一列是每個用戶的 ID,第二列是按照購買意願給每個用戶打分的情況。得分高的,就是購買意願最強烈的用戶。
拿到所有用戶購買意願之後,我們就可以按照用戶購買意願的強烈與否,把所有的用戶分成不同的群體,來做針對性的運營。
這是在把用戶在過去 14 天內,由其產生的所有行為數據,按照購買意願打分的權重,把打分大於 5 的用戶找出來,在總體用戶里,這部分用戶購買意願排名前 20% ,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購買意願強烈的用戶。
類似我們還做了購買意願中等的用戶分群,這是購買意願排名在 20-60% 之間的用戶;購買意願排名在最後 40% 的用戶,是購買意願最弱的用戶分群。
分群之後,點擊任意一個分群,都會以用戶 ID 的形式列出來。因為你要有用戶的 ID ,才能對這些用戶施加運營策略。每個用戶最近 30 天的訪問次數,最近的訪問地點,最後一次訪問時間都可以看到。
接下來針對這些購買意願強烈的用戶,怎樣推動用戶的轉化呢?
五、提升高價值用戶的轉化率
(一)不同產品偏好類型的用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購買偏好,互聯網金融平台商品品類是比較少的,用戶購買的目的性也比較清晰,一般商品的品類有這么幾種:
第一種,債券型理財產品;
第二種,股票型理財產品;
第三種,貨幣型理財產品;
第四種,指數型理財產品;
第五種,混合型理財產品。
我們把用戶在不同品類商品上的訪問時長佔比算出來,就能比較好地了解用戶的購買偏好。比如下圖,我們用用戶訪問債券型產品詳情頁的訪問時長,除以用戶在站內總體的訪問時長,就能夠得到用戶在債券產品上訪問時長佔比的指標。
我們還是使用用戶分群的工具,把在債券型產品上的訪問時長佔比大於40%的用戶分出來,這是有非常強烈表徵的客戶,他購買的偏好就是債券型的產品。同時我們再設定另外一個指標,比如用戶購買意願指標,之前我們做過大於5,也就是購買意願排名在前 20% 的。
通過這兩個條件,我們就可以把購買偏好是債券型產品,同時有強烈購買意願的用戶找出來,這兩個指標的關系是並(and)的關系。同樣我們可以按照用戶的購買偏好,把關注其他品類的用戶,都做成不同的用戶分群,然後形成不同購買偏好的用戶群體。
針對這些用戶,其實在運營策略上,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展開來進行做:
(二)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
從購買階段的角度,首先我們把所有用戶可以分成新客和老客。對於這兩個群體來說,運營策略和運營重點是非常不一樣的。
新客群體,是從來沒有在平台上發生過購買的用戶,我們要根據用戶的購買意願,做進一步的運營。
老客群體,也就是在平台上已經發生過產品購買的用戶,除了關注用戶的購買意願之外,用戶的資金狀態(資金是否贖回)也是非常重要的參數。
用戶是否購買過產品?購買產品的用戶是否已經贖回資金?這兩個內容,其實是一個用戶當前的屬性。在我們分群的工作里,有這個維度的菜單,通過這個維度菜單,我們就可以把具有某種屬性的用戶找出來:
這里我做了一個分群,我們可以看一下。在維度的菜單里,我們把是否購買過產品的維度值設置成了 1 。把資金是否已經贖回這個維度的值,也設置成了 1 。實際上是把那些資金已經贖回的老用戶找出來;同樣在指標這個菜單里,我們同時也把有強烈購買意願的用戶找出來,時間是過去 14 天,指標大於 5 。
這樣我們就製作了一個用戶分群,而這個用戶分群里所有用戶,要滿足下面的三個特徵:
特徵一:購買過產品的老客。
特徵二:他們的資金,目前已經贖回了。
特徵三:過去 14 天內的行為數據,表明這個用戶有著強烈的購買意願。
同理我們把所有用戶,整理為下面幾個不同類別,對應不同的運營策略:
比如新客里,當前有購買意願的,其實他屬於購買決策期的新用戶。應該根據用戶的購買偏好,推薦這種比較優質的理財產品。並給予一定的購買激勵,來促進這些新客在平台上的第一次購買,這個對於新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以此類推。
相比於電商或者其他行業,互聯網金融平台結合行業和用戶的特點,從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的角度,驅動產品業務以及提高用戶的轉化率,有更加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