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分析稅負偏高的原因
供參考1. 企業財務核算是否准確,應予說明2. 由於企業享受退稅政策,是否在索取增回值稅專用答發票方面不夠重視,可能造成進項較少3. 企業負責銷售的業務人員是否存在持有在途專用發票未及時認證抵扣,可能造成進項較少4. 由於企業來改進管理,收入增加,在客觀上促成了企業稅負的偏高5. 企業產品銷售價格是否提高,同時原材料價格是否維持不變甚至有所降低,從而導致企業收入增加,稅負上升。
Ⅱ 單位稅負高的原因
會有問題,會導致企業所得稅大幅增加 ,所以,不要發票是不可行的。
取得發票可以進入成本 ,所得稅稅前列支,應取得而未取得發票會所得稅調增,按25%徵收所得稅,所以必須取得發票。
Ⅲ "營改增"後金融機構會增加哪些成本
小額貸款公司的營業成本主要包括融資成本,以及開展業務發生的相關費用,而納入營改增范回圍答後,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銀行貸款、金融資產售後回購、第三方抵押借款等方式融資所產生的相關成本均無法抵扣進項稅,而開展業務的相關費用中佔比較大的人工費用、福利費用、交通費用以及業務招待費用等亦不能抵扣進項稅。
可以抵扣進項稅的費用通常包括固定資產與物料費用、房屋租賃費用、咨詢服務費用和住宿費用等,因此小額貸款公司進項抵扣比例很低。
加強對進項稅的管理,包括加強集中采購、供應商管理、進項發票管理等方式提高進項稅抵扣比例和拿票率,做到進項稅「應抵盡抵」,進一步降低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也是要成本的。
Ⅳ 關於稅負率的問題
首先來,設毛利為源X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毛利 (公式一)[(銷售收入-銷售成本)*17%]/銷售收入=稅負率 (公式二)則可以推出:
(毛利*17%)/銷售收入=稅負率 (公式三)已知稅負率為1%,設銷售收入為100,則毛利為5.882,毛利率為5.882%。 但是,很多企業,購進可以抵扣的進項稅,和銷售成本不一定是同比例的,有時候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而無法抵扣銷項稅。所以,實際工作中,毛利比我們用「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直接乘以稅率17%」的低,也就是實際「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還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定。進項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可以通過歷史數據做一個預估。 稅負率這個指標實際參考價值並不大,如果企業稅負率偏高,有可能是:
1、企業的毛利和同行業相比偏高;
2、企業取得的進項稅專用發票很少,也就是說,有很大部分購進材料,未取得進項稅專用發票,導致稅負率上升。可能出現的隱患是購貨方企業虛購入庫,調節成本,以及銷貨方未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調節收入。——都可能造成國家稅收損失。
Ⅳ 目前實行營改增後,總體稅負應該降低了,但所涉及的行業中,有那些行業稅負增加了那些行業降低了
小規模企業的稅負應該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有一部分一般納稅人的企內業稅負還是有所增加,主容要原因是很多一般納稅人的企業受到正常消費而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票的影響不能抵扣進項稅額,而導致稅負增加,比較明顯的是運輸業,在運輸過程中很多消費來自於非試點地區,而無法取得進項稅,增值稅稅率又增加到11%,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盡管改徵增值稅後,試點企業能夠抵扣外購產品與服務所含稅款,起到減稅作用,但不同企業由於外購產品與服務的價值與比例不同,所以減稅程度也有較大差異。「企業稅收負擔的最終變化情況,取決於減稅效應和增稅效應兩者疊加在一起所產生的凈效應。」
從「營改增」試點內容來看,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非常明顯,試點方案規定銷售額500萬作為分界點,銷售額小於500萬的企業可以選擇做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一旦劃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稅率就從原來營業稅的5%,降為增值稅簡易徵收的稅率3%,稅負下降超過40%.
Ⅵ 稅收算流入金融機構嗎
;你好,稅收流入的是國庫。
Ⅶ 增值稅稅負率太高,如何降低
一家農機集團聘請稅務專家為其進行「納稅診斷」,專家發現,這家從事農機生產、銷售、送貨運輸、售後服務等業務的企業集團,增值稅稅負明顯高於機械行業平均水平。專家認為,影響增值稅稅負的因素,除產品實際增值額變動外,還有企業產業價值鏈設計、「營改增」試點後納稅模式變化等,如何對企業結構進行調整,以期達到集團整體稅負最輕?
企業的產業價值鏈設計
製造企業的價值鏈通常包括研發設計、采購、生產製造、銷售、運輸、售後服務和行政人力資源等環節。從理論上說,對於一個獨立的企業,往往內部囊括了以上價值鏈的全部環節,各環節產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匯集,企業稅負比較高。對於集團公司,內部價值鏈各個環節是分開的,其中某一家企業的增值稅稅負比較低,但對於整個集團來說,合並增值稅稅負並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價值鏈分割將導致各個部門的稅負下降,但整個價值鏈的稅負是相同的。
(一)設立農機銷售公司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農業生產資料征免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113號)規定,批發和零售的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因此,農機只能在批零環節免徵增值稅,而生產環節不能享受免稅。該集團成立了專門的農機銷售公司,將價值鏈進行分割,由農機生產廠將農機賣給農機銷售公司,銷售公司對外銷售給農機給經銷商或客戶,這樣從生產環節到批發環節的增值額免稅,直接降低了整個集團的增值稅稅負。
農機生產公司與農機銷售公司之間的產品定價對增值稅稅負有明顯的影響,但並不是農機銷售公司的增值額越大,企業增值稅稅負越低。合理定價需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不能惡意轉移定價,稅務機關有權核定銷售額,從而導致罰款,增加稅收負擔。二是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等貨物,稅率為13%。也就是說,銷售農機適用13%的稅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增值稅部分貨物征稅范圍注釋〉的通知》(國稅發〔1993〕151號)第十六條規定,農機零部件不屬於本貨物的徵收范圍。農機配件不屬於農機范圍,不適用13%的稅率,因而農機生產企業購進農機配件的稅率為17%。只有當農機產品中取得增值稅進項抵扣發票的物耗率(比)≦76.47%(1×13%÷17%)時,農機生產企業才會出現應繳增值稅的情形。目前來說,農機銷售毛利率較低,刻意壓低生產環節銷售價格,極易出現增值稅留抵,對企業來說,進項稅現金流流出無法得到彌補,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調整農機生產企業的產品結構,提高17%稅率產品收入在全部產品收入中的比例,能有效消化農機生產企業的進項留抵稅額。
此外,還要考慮企業所得稅的影響。農機化技術是一項綜合性強、涵蓋面廣的復雜工程技術,不僅涉及農業裝備科技進步,也與生物、工程、信息、環境技術等密切相關。農機企業集團要想發展有後勁,必須有大量研發投入,農機生產公司完全可以具備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從而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而由於農機銷售公司是不可能進行生產研發的,只能按照25%的稅率納稅,如果將大額利潤轉移到農機銷售公司,雖然農機批發環節增值額免徵增值稅,但由於稅率差,會引起企業所得稅稅負上升。
(二)設立物流公司
如今,企業銷售產品,往往是送貨到對方的倉庫。如果企業自己運輸,就存在混合銷售行為。稅法對混合銷售行為按「經營主業」來確定征稅,只選擇一個稅種:增值稅或營業稅。在實際經營活動中,農機集團主業是繳納增值稅的製造業,這意味著運輸勞務要按照適用稅率繳納增值稅,運輸收入繳納的稅收就從營業稅的3%變為增值稅的13%或17%。增值稅為價外稅,如果按運輸成本為不含稅價格定價,加上增值稅的產品售價就沒有競爭力,如果不調高售價,就意味著收入直接降低,進而利潤降低。也可以選擇由其他運輸公司承運,主要有兩種運輸方式:一是買方承擔,運輸公司直接開具發票給買方;二是賣方承擔,運輸公司直接開具發票給賣方,第一種稅負情況明顯優於第二種。
作為集團企業,主營農機、零部件的製造,客戶遍布全國各地,運輸成本是非常高的,完全依靠集團外運輸公司,不能有效降低成本且無法取得定價的主動權。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企業可以採取設立獨立的物流公司的模式。這樣有利於集團公司長遠發展和利益最大化,有利於合理利用物流資源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單設物流公司按照3%的稅率繳納營業稅,也有效降低了整個集團的增值稅稅負。
「營改增」試點後納稅模式的變化
(一)混業經營按照不同稅率納稅
混業經營,指試點納稅人「兼有」不同稅率或者徵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行為。「營改增」試點後,增值稅的適用稅率包括17%、13%、11%、6%和零稅率五種,徵收率主要有6%、4%和3%三檔。分別核算不同稅率或者不同徵收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可以適用不同的稅率或者徵收率。比如,集團采購中心在銷售存貨過程中收取的吊裝費、油品配送費,可以按照物流輔助業務,繳納6%的增值稅;物流公司對外提供一項運輸服務,隨之提供的裝卸、配載等物流輔助服務,也可以分開核算,運輸服務按照11%稅率納稅,而物流輔助按照6%稅率納稅。
(二)第三產業業務單獨成立子公司
「營改增」試點前,集團內部存在一些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的輔助單位,為避免增加流轉次數,導致重復征稅,均未設立專門的子公司,而是作為集團本部單位提供勞務,同時由於這部分對內提供勞務不屬於營業收入,故提供勞務購進材料的進項稅不屬於用於非應稅項目,不需要轉出進項稅,這樣既規避了營業稅,又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使得整體稅負降低。
「營改增」試點後,集團本部單位(非獨立子公司)提供的一些服務轉為繳納增值稅,比如計量、鑒定、技術服務和信息服務等,由於已經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故單設公司不再存在重復征稅問題。如果這些單位獨立設立子公司,有助於將業務向市場化、精細化發展,從而提高輔助服務的競爭力,提高企業集團整體經濟效益。
Ⅷ 營改增之後稅負率是上升還是提高了
從長遠來看,企業的稅收負擔是降低了;但短期來看,部分企業的 稅收負擔是增加了。從中央的政策來看,要求「營改增」後,行業稅負只減不
增;但是從實際操作來看,部分行業,短期內面臨稅負增加的困境。
Ⅸ 營業稅改增值稅 :為什麼說是減稅負...,稅率明明是上升了。。不懂
稅率是上升了,但現在你可以抵扣進項稅金了。所以相對是降低了稅負。
希望能幫助到您!
Ⅹ 同期相比稅負率升高,影響因素有什麼
因素有很多,單位抄稅負高的襲原因主要有以下情況:
1.企業財務核算是否准確,有可能是核算錯誤;
2. 是否在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方面不夠重視,造成進項較少;
3. 企業負責銷售的業務人員是否存在持有在途專用發票未及時認證抵扣,造成進項較少;
4. 由於企業來改進管理,收入增加,在客觀上促成了企業稅負的偏高;
5. 企業產品銷售價格是否提高,同時原材料價格是否維持不變甚至有所降低,從而導致企業收入增加,稅負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