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地最高的大樓是在哪裡高幾層
天津117大廈抄若按預期建成就襲是世界第一
台灣101大廈508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460米中國第二
附:中國內地十大高樓排行榜
排名 建築物 城市 高度 樓層 落成年份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460米 101層 2008年
金茂大廈 上海 421米 88層 1998年
中信廣場 廣州 391米 80層 1997年
地王大廈 深圳 384米 69層 1996年
上海世貿國際廣場 上海 333米 70層 2005年
武漢國際證券大廈 武漢 331米 68層 2005年
賽格廣場 深圳 292米 70層 2000年
恆隆廣場 上海 288米 66層 2001年
明天廣場 上海 285米 55層 2003年
武漢世貿中心 武漢 273米 58層 1998年
大鵬國際廣場 廣州 269米 56層 2004年
2.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哪些
作為一個崛起中的金融大國,伴隨著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慶、大連,武漢,西安,杭州等諸多區域金融中心的逐漸形成,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整體布局的大版圖已初具輪廓——
上海金融中心:遠東龍頭,引領國際金融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北京金融中心:金融貴胄,盡顯國都優勢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天津金融中心:攜手北京,推動環渤海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而近日,天津籌建國內第一個離岸金融中心的整體規劃方案也將上報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審批。
深圳金融中心:借力香港,領軍珠三角
作為中國第一個改革試驗區,深圳明確提出了與香港共建「深港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計劃於2010年把深圳建成中國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城市,並使深圳爭取成為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試點城市。
作為與香港一衣帶水的沿海城市,深圳將「深港合作」納入深圳金融發展戰略,提出以深港金融合作為紐帶,鞏固提升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使深圳成為港深大都會國際金融中心有機組成部分,為兩地構建聯通境內外的統一資本市場創造條件。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重慶金融中心:坐鎮西南,扼守長江上游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目前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大連金融中心:金融新貴,輻射東北亞
作為目前東北地區惟一對外資銀行開放的城市,大連在這一區域的金融中心地位日趨顯著。由此,大連也明確提出了建立「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
目前,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連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設構想是:用15年的時間,把大連建設成為各類金融機構雲集、資金流量巨大、交易活躍的現代金融城,並成為輻射朝鮮、韓國、日本等國的東北亞區域性金融中心。
武漢金融中心:華中腹地,實施中部崛起
武漢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特大型城市,地處華中腹地,是內陸地區經濟交匯的中心,也是沿海與內地經濟交匯的樞紐。從區域定位看,與中部其他省會城市相比,武漢主要經濟、金融指標都處於前列,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武漢明確提出,力爭用5至10年建成立足武漢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金融中心;初步建立武漢金融中心的框架,成為區域性的銀團貸款中心、票據業務中心、資本市場中心、產權交易中心、保險業務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後台服務中心。
西安金融中心:西北翹楚,貫通亞歐大陸橋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西北分支機構均設在西安,全國各大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在西安的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也居西北各城市首位。另外,西安還有上市的信託公司陝國投,以及總部設在西安的永安保險和西部證券,再加上東亞銀行和匯豐銀行兩家外資銀行已經入駐,這些都表現出西安的金融聚集效應已經形成。
杭州金融中心:盤踞長三角南翼 服務民營經濟
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杭州的金融總量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類金融機構200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60餘家,在證券市場上形成了聲譽顯赫的「杭州板塊」。
杭州提出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區域性票據交易中心,組建杭州產權交易所,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杭州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目標,將重點發展境內外各類金融法人機構、各類大型金融機構省級分支機構、地區總部,上市公司總部、各類投資機構(基金)總部、區域產權交易中心以及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信用評級等高端中介服務機構總部;主要發展批發類金融服務業務,打造金融業的總部經濟。
3. 中國內地的十大高樓是
1、上海環球金融中心,2008年建成,樓層總數:101層,地下:3層,屋頂(Roof)高度:492米,總建築面積:377,300 m
4. 重慶融創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具體在哪,都包括什麼
江北嘴國際來金融中心是重慶第自一高樓群,位於江北嘴金融核心區江北城A13地塊,由4棟超高層建築構成,其中主塔高470米、共103層,副塔分別高350、300、250米,構成一個全球罕見的超高層建築集群。
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整體佔地2.9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71萬平方米。 作為融創中國的首個超高層摩天建築集群, 該項目於2020年4月20日動工,是融創參與重慶發展、與重慶共同成長的又一個里程碑。
該項目將集辦公、住宅、酒店、商業、觀光、城市會客廳等功能於一體,計劃引進金融、涉外、智能科技等中國500強及世界500強標桿企業,打造西部地區總部經濟基地,為內陸國際金融中心要素集聚提供高端空間載體。
5. 香港為什麼會成為全球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因為香港的發展和內地有關。
紅籌股通常是指在香港注冊, H股是指在香港直接上市的中國國有企業。1992年,香港股市迎來了第一隻紅籌股,招商局下的油漆生產公司海虹集團,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資公司。 1993年,第一家H股青島啤酒也在香港上市。隨著中國鼓勵中資企業向海外擴張,香港股市迎來了紅籌股和H股的熱潮。分析人士指出,從1970年代到1990年代,香港的大中型公司基本上已經上市,甚至將香港股票市場變成了備受批評的房地產市場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無疑改變了香港股市的命運。
6. 中國九點金融區都是哪九大
作為一個崛起中的金融大國,伴隨著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慶、大連,武漢,西安,杭州等諸多區域金融中心的逐漸形成,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整體布局的大版圖已初具輪廓——
上海金融中心:遠東龍頭,引領國際金融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北京金融中心:金融貴胄,盡顯國都優勢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天津金融中心:攜手北京,推動環渤海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而近日,天津籌建國內第一個離岸金融中心的整體規劃方案也將上報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審批。
深圳金融中心:借力香港,領軍珠三角
作為中國第一個改革試驗區,深圳明確提出了與香港共建「深港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計劃於2010年把深圳建成中國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城市,並使深圳爭取成為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試點城市。
作為與香港一衣帶水的沿海城市,深圳將「深港合作」納入深圳金融發展戰略,提出以深港金融合作為紐帶,鞏固提升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使深圳成為港深大都會國際金融中心有機組成部分,為兩地構建聯通境內外的統一資本市場創造條件。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重慶金融中心:坐鎮西南,扼守長江上游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目前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大連金融中心:金融新貴,輻射東北亞
作為目前東北地區惟一對外資銀行開放的城市,大連在這一區域的金融中心地位日趨顯著。由此,大連也明確提出了建立「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
目前,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連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設構想是:用15年的時間,把大連建設成為各類金融機構雲集、資金流量巨大、交易活躍的現代金融城,並成為輻射朝鮮、韓國、日本等國的東北亞區域性金融中心。
武漢金融中心:華中腹地,實施中部崛起
武漢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特大型城市,地處華中腹地,是內陸地區經濟交 匯的中心,也是沿海與內地經濟交匯的樞紐。從區域定位看,與中部其他省會城市相比,武漢主要經濟、金融指標都處於前列,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武漢明確提出,力爭用5至10年建成立足武漢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金融中心;初步建立武漢金融中心的框架,成為區域性的銀團貸款中心、票據業務中心、資本市場中心、產權交易中心、保險業務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後台服務中心。
西安金融中心:西北翹楚,貫通亞歐大陸橋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西北分支機構均設在西安,全國各大商業銀行和
7. 位於重慶的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A-ONE項目簡介
一: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位於重慶市江北嘴金融核心區,採用1+3共4棟摩天超高層內規劃布容局
二:由1棟103層、470米摩天超高層主塔樓(A-ONE),3棟350米、300米、250米超高層附塔樓構成
三:布局金融、涉外、科技等產業,並引進高端購物、甲級辦公、五星酒店、城市觀光、高端住宅等業態,打造西部地區總部經濟基地,為內陸國際金融中心要素集聚提供高端空間載體。
四:透過塔樓底部架空,結合公園、水池等景觀將形成開放的公共空間。
8. 兩岸金融中心的基本信息
2010年06月20日,國務院又批准將廈門經濟特區擴區到全市,並同意廈門發揮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試驗區作用,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先行試驗一些金融領域重大改革措施。
2011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第五十八章第三節:推進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
2011年4月8日,《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全文公布,第十一章第四節:支持廈門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在對台離岸金融、資金清算等方面率先試驗。
2011年4月11日,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指揮部揭牌。
2011年12月21日,國務院批復《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二(三):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根據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推動金融體制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擴大金融服務范圍,加快建設輻射海西、服務兩岸的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大陸對台金融合作的重大金融改革創新項目,廈門具備條件的優先安排在廈門先行先試。
2012年2月15日,市規劃局組織召開《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城市設計概念方案》專家評審會。美國HOK公司就相關意見進行反饋匯報。
廈門兩岸金融中心以一帶一核多節點為空間布局特點。「一帶」指6.5公里長的金融大道。「一核」指1.5平方公里的金融核心啟動區。「多節點」指金融核心區、國際會展區、金融監管區、觀音山商務總部區、高林五通金融國際服務區、五緣灣商務運營中心區。總建築面積約1210萬平方米。片區沿金融大道向內陸輻射出「三個產業帶」:仙岳路產業帶、呂嶺路產業帶、蓮前路產業帶,組成一個配套完善、充滿活力的金融集聚區域,以金融服務的提升帶動廈門整體城市的發展。
9. IFC是什麼
IFC為常見英文縮寫,包含多個義項。如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公司、國際本科預科、無限幣等。
在地產中,IFC已經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專屬名稱。即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的簡稱。與WFC是環球金融中心,ICC是環球貿易廣場有一樣的地位。著名的IFC有上海IFC、北京IFC和廣州IFC。
國際本科預科(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Certificate,IFC)是由美國東西方國際教育基金會於2007年成功研發的適合中國留學生的國際本科預備課程IFC。
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也是世界銀行下屬機構之一。1956年7月正式成立,總部也設於華盛頓。它雖是世界銀行的附屬機構,但它本身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
內陸漁業委員會(Inland Fisheries Commission,IFC)
IFC(In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業基礎類的縮寫。是IAI組織(the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國際協同聯盟建立的標准名稱。通過IFC,在建築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提升溝通、生產力、時間、成本和質量,為全球的建築專業與設備專業中的流程提升於信息共享建立一個普遍意義的基準。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建築行業相關產品提供了IFC標準的數據交換介面,使得多專業的設計、管理的一體化整合成為現實。
望採納
10. 在開放經濟下,中央政府為什麼將上海定為國際金融中心
地理因素和歷史因素。
長江入海口,又靠海貿易
非南方非北方(地圖上),
第三產業專發達,屬
多國租借歷史,
平原人口流動迅速,第二和第三產業轉化快。
如果你放內陸,不能搞貿易,不能搞離岸出口,跑城市又不方便,如果有山,就會閉塞,第二第三產業搞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