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郵政有哪些服務項目
報刊訂閱,匯款,寄信,國內外特快,包裹,付公用事業費,集郵用品。
『貳』 中國郵政建立之初,都運營哪些業務
獨立運行之初中國郵政是郵遞類、集郵類、金融類業務「三足鼎立」的業務格局。
1995年10月4日,原郵電部郵政總局正式注冊為法人資格,即「中國郵電郵政總局」,簡稱「中國郵政」。
郵遞類
實行「郵發合一」的業務體制,是當代中國郵政的一大特點,報刊具有很強的時間性,需要最迅速、最普遍地與讀者見面,郵政部門點多、線長、面廣,局所星羅棋布,網路四通八達,是理想的發行渠道,有力地促進了報刊發行工作。
總之,中國郵政發展飛快,很有進步性。
『叄』 如何辦理集郵證有了集郵證都有啥服務
你說的是郵票預訂證吧,可以預訂下一年的郵票,郵局以郵票面值進行結算。但2017年度郵票預訂在12月10日就要結束了。
『肆』 集郵問題
第一,中國的各類集郵者並沒有大幅減少,我看是依舊保持著全球第一的集郵人群。特別是年冊的預定量十分巨大。這是最大的郵票消耗群體--年冊購買者。
第二,以老年人為主要代表的少量套票購買者,也很龐大,這些老年人每到郵票發行期就去拿郵票,這成了這類老年同志固定的愛好和習慣,這是第二大集郵人群--老年套票購買者。
第三,是經常參加集郵活動,參加各種互寄封戳片的真正集郵者,這些集郵者一般訂的比較多,一般都訂滿5套,說不定還借身份證再訂個幾套也有可能。但這類集郵者支出都比較大,這個群體人數不穩定而且比較少,還有繼續減少的趨勢。這也是零售票的主要購買者。
第四,是各類大小郵商,專門進行郵票交易的。這類人數也不穩定,似乎也有減少的趨勢。中國郵政幾十年來為何在輿論壓力這么大還少有改動措施,就是由於前兩類的集郵者人數極多也比較穩定,我估計年冊用戶150萬~200萬,套票用戶200萬~300萬,正真集郵者只有50萬,最後是郵商有10萬。按現在平均一套郵票800萬的發行量,除去年冊、套票的固定消耗350萬~500萬,正真集郵者又能消耗至少200W,餘下100萬~250萬的打折給郵商或零售,再賣不掉的就銷毀。這就能解釋為什麼零售的郵票很少,除非發行量超過800萬套。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郵市生意不好,人們都買年冊和套票,根本就不需要到郵市去買,光靠50萬正真集郵者,郵市只能等待銷亡。
這就解釋了JT郵票為何不進入郵政窗口銷售,因為根本不需要這樣就能消耗掉。這就解釋了郵政不怕被人罵的原因,因為根本不愁印刷的郵票賣不出去。這就解釋了為何郵政時不時的搞一些「黑馬」票出來,是因為要穩住年冊和套票用戶,讓你不預定不行。
那看出了什麼現狀呢?
第一,中國的各類集郵者並沒有大幅減少,我看是依舊保持著全球第一的集郵人群。特別是年冊的預定量十分巨大。這是最大的郵票消耗群體--年冊購買者。
第二,以老年人為主要代表的少量套票購買者,也很龐大,這些老年人每到郵票發行期就去拿郵票,這成了這類老年同志固定的愛好和習慣,這是第二大集郵人群--老年套票購買者。
第三,是經常參加集郵活動,參加各種互寄封戳片的真正集郵者,這些集郵者一般訂的比較多,一般都訂滿5套,說不定還借身份證再訂個幾套也有可能。但這類集郵者支出都比較大,這個群體人數不穩定而且比較少,還有繼續減少的趨勢。這也是零售票的主要購買者。
第四,是各類大小郵商,專門進行郵票交易的。這類人數也不穩定,似乎也有減少的趨勢。中國郵政幾十年來為何在輿論壓力這么大還少有改動措施,就是由於前兩類的集郵者人數極多也比較穩定,我估計年冊用戶150萬~200萬,套票用戶200萬~300萬,正真集郵者只有50萬,最後是郵商有10萬。按現在平均一套郵票800萬的發行量,除去年冊、套票的固定消耗350萬~500萬,正真集郵者又能消耗至少200W,餘下100萬~250萬的打折給郵商或零售,再賣不掉的就銷毀。這就能解釋為什麼零售的郵票很少,除非發行量超過800萬套。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郵市生意不好,人們都買年冊和套票,根本就不需要到郵市去買,光靠50萬正真集郵者,郵市只能等待銷亡。
這就解釋了JT郵票為何不進入郵政窗口銷售,因為根本不需要這樣就能消耗掉。這就解釋了郵政不怕被人罵的原因,因為根本不愁印刷的郵票賣不出去。這就解釋了為何郵政時不時的搞一些「黑馬」票出來,是因為要穩住年冊和套票用戶,讓你不預定不行。。
『伍』 新形勢下的郵政服務的價值及其實現形式
http://www.zuowenbbs.com/zuowen/gongwengongxiang/lunwenzhongxin/jiaoyujiaox/2010/0130/3425.html
新形勢下的郵政服務的價值及其實現形式 湖南省郵政局章干泉 隨著郵政業務市場的不斷深入,電信技術的不斷發展,郵政通信發展面臨著新的沖擊和選擇。作為推動郵政發展的重要力量,郵政服務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具有更廣泛、更深遠的價值,對郵政業務發展的意義更大,如何實現新形勢下的郵政服務,推動郵政通信發展是目前郵政通信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本文對此問題作壹些淺顯探討.
郵政服務是新形勢下郵政業務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作為壹個傳統的服務業,郵政通信發展面臨著新的環境和沖擊.其壹服務品種受到新技術新業務的挑戰,市場日趨縮小.傳統郵政服務在很多區域被取代.如程式控制技術使得電話和傳真得到極大普及,函件業務銳減,電子件的出現,分組交換的推廣.電子報刊和出版物的盛行,特別是可視圖文等多媒體技術的大范圍應用對傳統郵政服務打擊更加嚴重.其貳是郵政通信面臨著其他行業的竟爭,而且競爭劣勢大於優勢。在郵政業中,郵儲、包裹、特快專遞、報刊發行、集郵等除函件以外的業務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競爭,而且這種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些競爭中,郵政除了全程全網的優勢外,劣勢是顯而易見的。如郵儲金融功能受到極大限制,與其它專業銀行比,服務技術落後,金融人材缺乏;包裹類服務中,鐵路、民航、外貿以及其它壹些私營公司應運而生,其運輸工具和經營機構不同嚴重沖擊郵政實物傳遞業務。其叄郵政自身開發的新業務對傳統業務構成沖擊,使傳統業務市場日趨萎縮。如特快專遞業務對包裹業務起了分流的作用,郵儲的通存通兌減少了匯兌量。
太長了,自己到 http://www.zuowenbbs.com看吧
『陸』 中國郵政的服務種類
廣大郵政用戶消費需求的多層次化、個性化趨勢日益明顯,傳統的業務種類已難以滿足廣大用戶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在辦好郵遞、集郵、金融三大類數十種傳統業務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提高一些傳統業務的服務水準,開發出許多新的郵政業務和服務,並逐步形成了以核心業務為主導、以多元化的業務為補充的業務結構。
郵政業務除了傳統的信函、郵政匯兌、包裹、報刊發行、特快專遞、集郵、郵政儲蓄等業務外,又衍生出許多新的服務門類。如新增了商業信函、《中郵專送廣告》、郵資廣告明信片、企業拜年卡、賬單以及音像製品與圖書發行等業務,加強了報刊零售業務發展力度;新開辦了電子匯兌業務;新增了代辦業務,主要包括代理保險、國債,代售彩票、IC卡、手機尋呼機及代放號,代發工資、養老金,代繳稅金,代收電信資費、公用事業費(煤氣、水、電費)、INTERNET通訊費、有線電視費、物業費、衛生費等數十種業務。
另外,中國郵政還新開辦了電子郵政(E-POST)業務和物流配送業務。電子郵政主要包括網上郵市、網上商城、電話購物、網上郵局、電子匯兌、電子認證、電子郵票、電子商函、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物流配送業務是中國郵政下一步將重點發展的新業務之一。
『柒』 集郵該學的基礎知識
(一)郵票圖案: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 、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已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網路知識。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郵票上的國名: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美國採用縮寫字母USA、蘇聯採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家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採用英王頭像作標志。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捌』 集郵聯名卡如何過戶給他人
集郵聯名卡不可以過戶,因為其為郵政發行的金融借記卡,背後已經寫明約定,只限本人使用!
『玖』 在集郵公司工作有前途嗎
看你如何經營了。經營好的前途就大大的,經營不好就沒有前途。還要有頭腦!
『拾』 集郵有什麼意義
集郵是以郵票及郵品為主要對象的收集、鑒賞與研究的活動。集郵屬於文化范疇,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活動。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先進文化,集郵文化是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深入廣泛地開展集郵活動,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有思想性。集郵主要對象是郵票,郵票素有「國家名片」之稱。世界各國都把本國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歷史、地理、體育、衛生和生態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最引以為驕傲的內容反映在郵票上,把郵票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郵票以其精美的畫面,「藝術的語言」,對人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其作用和效果與藝術宣傳品相媲美。例如:收集普票中的「革命聖地」、紀念郵票中的「建黨」、「建國」,其富有深刻思想性不遇而見。
第二、
集郵具有藝術性。郵票的藝術性是指通過郵票畫面藝術形象去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許多郵票畫面設計達到了完美、和諧、生動、感人的高度。例如:徐悲鴻特種郵票「奔馬」、齊白石特種郵票「蝦」和吳作人特種郵票「熊貓」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郵票設計融合了各種造型藝術的表現手法,如國畫、工筆重彩、水彩畫、油畫、版畫、木刻、素描、剪紙年畫等等,其中素有「長廊畫卷」的小型張、小版張和小全張,其藝術魅力無窮。
第三、
集郵具有知識性。多姿多彩的郵票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方寸天地,包容著大千世界。例如:社會科學范疇的社會學、史學、民族學、文字、美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自然科學范疇的動物學、植物學、建築學、園林學、宇航學、海洋學、地理學和環境保護學等。為此,人們常說郵票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形象的網路全書」,收集整理郵票能增加知識,開拓視野。
第四、
集郵具有史料性。自從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誕生以來,全球到目前為止發行了40多萬種郵票,這是一個內容豐富而又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凡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和軍事的重大事件,在郵票上都有反映,所以人們把郵票形象地稱為「連綿不斷的歷史記錄」和「微型博物館」。郵票在社會歷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例如收集「區票」,是研究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主革命時期的一種珍貴文物資料。
第五、
的特點,也是我國集郵活動的優勢。中央和地方文化教育部門、社會群團組織和軍隊等集郵具有趣味性。郵票畫面五彩繽紛,儼如藝術中的百花園,例如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亭台樓閣、珍禽異獸、名貴花卉、古代文物、體育運動、文化藝術、工礦橋車和歷史名人等等,都是一幅幅瑰麗的畫面,集中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通過琳琅滿目郵票收集,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第六、
集郵具有社會性。集郵活動的社會性是我國集郵活動各界都高度重視集郵活動及集郵文化發展,並將有益的集郵活動作為對職工群眾和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途徑、新形式,充實精神世界,佔領思想陣地,抵制形形色色精神污染,「寓教於郵」,豐富社會文化生活。
第七、
集郵具有國際性。集郵也是一種國際性的文化活動。萬國郵政聯盟關於郵票的若干規定指出:「郵票的主題應有助於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文化傳播,從而加強國際友好關系。」集郵還有專門的國際性組織——國際集郵聯合會(英文簡稱FIP)。它制定了「FIP集郵展覽總規則」和「FIP集郵展覽評審總規則」
,這些規則各會員國都必須共同遵守。由此可見集郵是一種國際性的文化,如周恩來所說:「傳郵萬里,國脈所系。」通過集郵增進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
第八、
集郵具有儲財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郵票進入集郵市場後,具有商品的屬性。它不可否認存在著「保值」或「增值」的作用。例如:我國1980年發行的首輪生肖郵票「庚申年」(猴票),面值8分,現在市場價是原值的20000倍。當然郵票市場也一個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它和其他有價證券市場一樣,人們應正確看待,規范操作,還其文化市場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