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怎麼做金融業的
額,這樣說吧,兩個方面,一個是依靠傳統業務的市場佔用率,一個是開拓新市場,金融創新,和金融衍生品。
1、這個就沒什麼好說了,傳統的業務,融資,投資,比如某個公司要開展一個項目或者拓寬市場,需要進行融資,就去找投行,投行說,你開個價,賣多的部分算我們的收益(具體就比較復雜了,舉個兩個例子,公司舉債投資,發行債券,和投行協商一個可以接受的債券收益率,投行則承諾保證某個最低出售價來保證公司最低限度的債務融資,另一個雷同,股權融資,也是相似),當然傳統業務還包括但不限於:資產重組,兼並收購,金融融資投資咨詢,證券發行承銷等等等等。
2、金融創新,這個就是為客戶開發量身定做的金融產品或者衍生品。一樣我舉個例子。
CDS知道不?07年金融海嘯就因為這個,起源是什麼那?
商業銀行最簡單的盈利方式是什麼?長借短貸吃利差,簡單點說,你寸的活期,利率低,企業問銀行借錢,利率高,中介的差額,就是銀行的利潤,當然銀行是能發越多債越好啦,賺錢啊,07年之前美國的房市不錯,大家都貸款去買房,銀行賺錢很開心,但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大量的借款出去面臨違約風險,第二,你不可能手裡只有1塊錢卻放100萬的貸款,這個比例由政府規定
銀行想把手上那些抵押權證(買房者會定期還款給銀行的憑證)變成現金然後再拿這些現金去放貸,這個時候投行就跑去找商業銀行說,我幫你解決,然後把商業銀行那裡的抵押權證全拿來,然後給商業銀行一筆現金,投資銀行拿了這些權證,打包重組成為CDS,再放在市場上賣,賣的錢和付給商業銀行之間的差額就是投行的利潤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千千萬對吧,不可能一一例舉
㈡ 在美國從事金融工作的人,一般是讀什麼專業的
也有MSF的,但是MSF開設的學校好點的就那麼幾間,一年的畢業生就那麼些,而且MSF也是內近些年搞容出來的新東西,除了MIT其他都不是什麼頂級名校,wustl vanderbilt什麼的知名度明顯不如一般的常春藤或者前10的學校,rochester這種學校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搞金融的讀MSF出來的人比例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總的來說,中國人來美國金融行業找工作,要麼就是搞會計,要麼就是偏數量或者計算機。。。你要說一般的水金融,比如IBD什麼的,都是local或者ABC的天下。。。
Investment Banking Dept,american born chinese
㈢ 如何在美國找金融工作
給公司遞簡歷啊
㈣ 美國金融專業畢業以後就業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還有好就業嗎
不要提美國,你在美國就業啊,不一定是什麼野雞大學呢。
㈤ 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公司業務
概述資料
一家IT部門分布廣泛、業務發展迅猛的貸款公司把應用轉化成服務,通過消息匯流排聯系起來,並且讓業務獲得新的靈活性。
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客戶、產品和市場的不斷增加,美國Countrywide Financial公司的貸款、保險和銀行服務業務也在急劇發展,IT系統隨之越來越復雜。為了應對需求增加的情況,Countrywide公司決定採用靈活的SOA方案,希望實現企業IT部門孜孜以求的長遠目標:降低復雜性,提高擴展性,減少管理費用。
選擇SOA
Countrywide公司分幾個業務部門,每個部門都僱用了IT人員,獨立工作。2002年,主要支持公司貸款部門的一個業務部門——全國服務系統開發部門(CSSD)啟動了SOA項目,如圖所示。
據CSSD負責應用開發的高級副總裁Peter Presland-Byrne聲稱,該部門之所以選擇了SOA方案,是因為應用程序支持業務問題,而且採用的某些模式適用於SOA的兩個主要屬性:基於服務的功能抽象,以及注重提供這些基本服務的重用組件。他說:「我們盡量從服務層面看待業務模式的結構。」
技術與做法
CSSD開始實施SOA後,很快發現,許多應用程序裡面所含的服務有著與其他應用程序同樣的功能。
Presland-Byrne認為:「我們需要抽取服務,這是一項日常工作,如果出現功能重復,還要決定選擇哪些服務。」他預料,為了支持Web服務,需要進一步抽取服務,因為這種支持功能在CSSD使用的IBM iSeries中檔伺服器服務環境當中「不是原本就有的」。
Presland-Byrne指出,抽取核心服務、讓應用程序使用公用服務而不是各行其是,這是SOA方案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就需要開發軟體時要注重可重用性。
軟體開發方法
為了便於遵守SOA,Countrywide公司評估了新的軟體開發方法,確保新方法適合SOA,提供一致的兼容性,盡量重復使用現有服務。Countrywide公司最初把SOA看成了中心目標,但後來認識到SOA推崇的重用思想才是中心目標。Presland- Byrne說:「如果你真正支持重復使用,SOA就有可能成為現實。」 Countrywide公司還決定使用消息系統,作為連接應用程序和數據源的機制。Presland- Byrne說,因為公司使用好幾項不同種類的技術,包括Java和微軟 .Net,所以一定要做到與消息無關(messaging-agnostic),以確保系統不會依賴某項有技術。Countrywide公司還在很大程度上依賴IBM的MQSeries和WebSphere MQ Integrator中間件,用於傳送消息、處理服務;並依賴Flashline的開發環境,用於管理服務和軟體組件。
數據模型
雖然公司跨CSSD的諸多應用程序,對消息系統實行了標准化,但不需要一致的數據模型。相反,公司使用中間件確保一致的信息流;需要時,就映射及轉換數據格式。對CSSD而言,強制使用一致的數據模型不合實際,因為「一旦引入第三方工具,一致的數據模型就無從談起」,Presland-Byrne說,「我們引入的中間件可以轉換這些不同的標准。這就是集成工具的用途所在。」
「緩沖器」
Presland-Byrne認為,更重要的是,充當「緩沖器」的中間件——負責在諸多服務之間轉換業務邏輯和數據格式——必須與服務邏輯分離開來。這樣一來,不同的應用程序就可以同時使用同一服務,用不著在應用程序或者數據發生變化時,改動服務代碼。另外,你還可以同時運行新老版本的服務,無論是在轉換期間,還是為了滿足不同應用程序的需求。在這兩種情況下,IT人員可以讓服務保持原樣。
Presland-Byrne強調,考慮到Countrywide公司的大多數服務是在內部,盡管公司不是高度依賴Web服務或者相關技術,譬如SOAP,不過它的確把Web服務用於客戶和現場代理人所用的少數幾個應用程序。然而,Countrywide公司往往使用XML,作為服務和中間件的語義數據標准,因為XML非常普遍適用和廣為人知。
未來發展計劃
在業務部門部署SOA的同時,Countrywide公司現正在探討如何擴大這種方案的用途,用於各部門之間的溝通。Presland-Byrne承認,這就需要重新分析服務、消除重復現象。該公司已經開始把用戶身份識別合並成一項服務,這樣只要通過單次登錄(SSO),就可以跨企業訪問該服務。
因為每個業務部門的發展模式和技術生命周期各不相同,想在全公司一下子實施SOA在2002年並不可能。如今由於每個業務部門都接受了SOA概念,技術成熟程度也很相似,推廣這種架構「是我們現在能夠處理的」。Presland-Byrne認為。
㈥ 美國金融專業回國就業方向有哪些
1.企業內部的金融工作
任何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會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工作。很多人從 financial analyst做起。工作包括公司財務狀況的分析,匯總和報告,項目和部門的和企業的財務預算和管理等。有一些大型企業有自己內部負責企業兼並與收購的部門,負責與投資銀行協調工作。企業內部的金融工作壓力比直接在金融機構工作要小一些,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可能也會短一些。
2. 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把錢借給企業,因此就需要管理和該企業的關系,回收本金和利息,增加新的貸款等等。這類工作在開始時需要比較好的數字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一定的credit analysis的知識。在職業生涯一定階段之後,建立人際關系的能力就愈顯重要。貸款管理的收入較好,工作穩定,壓力相對也沒有投資銀行那麼大。
3. 信用卡
信用卡部門的一個工作就是分析信用卡申請者或持卡人的信用情況並加以管理。由於近幾年利率較低,信用卡業務發展很快,和房屋貸款等領域一起成為蕭條的就業市場中較為火爆的行業。由於申請者或持卡人的背景不同,為了更好的進行分析,一些信用卡公司對各個民族的應聘者都有興趣。
4. 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向處於成長期的公司進行投資。畢業後進入風險投資公司工作的話,那麼可能會著重於在商業方案的可行性方面進行分析,包括閱讀方案,搜集分析行業背景信息,面試公司的管理層等,也可能會負責管理已經進行的投資。
5. 股票經紀人
股票經紀人即傭金經紀人,他們負責為替客戶買賣股票,並收取一定的傭金作為回報。這個工作需要金融專業知識,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備銷售能力及建立人際關系的能力。當股票經紀人開發了廣泛的客戶群並建立了穩固的客戶關系後,可以多花時間在為客戶推薦股票上,但早期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建立客戶關繫上。
6.收購和兼並與股票發行
這是大多數投資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非常引人矚目的行業。這個行業工作強度很大。在大投資銀行工作的Analyst和associate可能平均一星期工作一百小時以上,以整個行業的平均工作強度而言,恐怕只有管理咨詢和主要的律師事務所的年輕律師才能與之相提並論。嚴格的說,投資銀行的工作比後兩者的平均工作時間還要稍微長一點點。另一方面,這個行業收入也很可觀,並且工作中所獲得的能力和將來的前景都很不錯,所以這個行業仍然每年吸引了大量優秀的求職者。
7. 私募資本(private equity)
私募資本是收購公司一部分或全部的所有權,或是以某些形式向企業提供資金,並試圖從中獲利。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需要分析所投資公司的價值,所以工作和投資銀行的企業收購和兼並部很接近。實際上不少人進入私募資本領域以前,有在投資銀行工作的經歷。和風險投資的一個不同點是很多的私募資本並不傾向於投資高速成長的處於發展階段的企業,而是傾向於投資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較傳統的行業。
㈦ 美國哪些工作是最掙錢的
想找高薪工作的人應該關注那些人才供不應求的領域。根據馬薩諸塞州本特利學院(Bentley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David Gulley的觀點,這些領域包括保險精算、銀行及金融業、計算機及信息科學、工程、數據分析等。
那麼報酬最高的職業究竟有哪些呢?根據人力資源公司Randstad North America的觀點,以下是報酬排名最前的領域:工程、金融及會計、人力資源、信息技術(IT)、生命科學、製造業及物流、非臨床醫療、辦公室及行政管理。
安全顧問公司AsTech的首席執行官Greg Reber表示,信息安全領域是IT產業中薪資最高的之一。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專家也是需求很緊俏的,因為人工智慧和信息安全是公司普遍追求的目標。
「信息安全技術職位,與那些合規性或監管政策等相對軟性的技術比起來需求更為緊俏,因此薪資也更高」,Reber表示,「目前在網路安全領域有著許多令人激動和具有挑戰性的職業機會,黑客的水平在提高,公司需要這類人才來保衛它們信息的安全,這種需求的存在只會使得這些職業的薪資保持高水平」。
數據公司Owler創始人Jim Fowler認為,銷售和技術型的工作薪水比較高。「那些與大量流動性的工作相關的技術職位報酬都不錯,包括軟體工程師、人機交互、可用性、設計等」,他說,「設計與可用性是技術領域不可缺少的」。
更多優質內容,關注中金網微信公眾號:cngold-com-cn(長按復制),或在應用商店下載中金網APP。
軟體工程師「永遠不會過時,因為他們是技術勞動力的奠基者」,Fowler說,「作為一個曾經做過銷售員和副銷售總裁的人,我可以說銷售工作總是需求緊俏的——公司永遠都需要不斷的銷售增長」。
㈧ 美國金融行業就業怎麼樣
美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整體領先於國內,行業內的專業細分度較高,常見的金融行業類型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等。而在這個較為完整的金融市場里,大多數的從業人員會從事以下幾種類型的工作:銀行相關工作,商業咨詢,股票研究,證券交易,風險管理等。其中的部分工作又可以總結為買方(Buy Side)和賣方(Sell Side)工作。
買方主要是指一些基金公司(比如對沖基金,互惠基金,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這樣的組織,他們會通過購買大量的證券來幫助投資者進行資金管理。由此可知,在這一類的公司就職,多半會從事分析研究類的工作;而那些處在賣方的機構,比如投行,證券公司等等,他們的服務主要是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理財的建議,銷售相關的理財產品等等,所以在這里工作的人多半會從事網路銀行,銷售,交易等工作。
其中把保險行業單獨拉出來談一談。因為這個行業在未來幾年將會在中國市場急速發展,會有大量的海外保險公司進駐中國市場。所以對於那些想在美國工作幾年,攢夠經驗,最終回歸故土發展的孩子們來說,在這個行業工作還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在國外,商業保險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很平常的投資方式,而入門級的小夥伴一般會從事像銷售,風險管理,數據分析,交易等工作。與國內的保險公司不同,美國的保險公司所從事的工作會更多元化更有意思。
接下來我們再談談大家最為關心的薪酬與未來的職業發展的問題。從事買方工作的人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更多的工作任務,成長會非常迅速。相應的他們的工作時間和薪酬通常也會高於賣方市場工作的人;而處在『賣方』的人則會在某幾個領域當中受到非常完備的訓練,像證券研究分析和網路銀行這樣的工作,與其他『賣方』工作相比,他們的工作時間相對較長。總體上來說,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10年的數據顯示,金融行業開出的畢業生年薪在6w到10w不等,部分佼佼者可能會更多。這也是為什麼,每年數以萬計的留學生會選擇金融等相關商科專業的原因。
作為剛剛畢業的職場新人而言,入職公司的在業界的名聲很重要,同時學生最好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即將從事的工作(或者說自己希望從事的工作)到底是干什麼的。
最後還是友情提醒想要留美工作的同學,到美國留學就是外國人了,外國人在美國找工作,跟中國人留在中國找工作,是徹底不同的。沒有綠卡,沒有network,再加上前幾年美國金融行業的不景氣(當然現在略有回升),想在美國找到一份對口的金融相關的工作還是很有難度的。所以建議及早開始准備,修煉內功,拓寬人脈,提高英語水平。
㈨ 在美國,哪些類型的公司屬於金融行業
主要是銀行、證券來、保險自、基金等,種類繁多,但是主要分銀行性金融行業和非銀行性金融行業.
銀行性的主要是中央銀行,存款貨幣銀行和各式各樣的專業銀行投資銀行.
非銀行性的構成復雜,比如保險公司、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組織、基金組織、租賃公司和證券交易所等等
㈩ 美國有69%的就業人口從事金融業,有這么多啊。真讓人震驚!
黃金市場的事不說。 美國有69%的就業人口從事金融業? 這倒是第一次聽過。 美國各類工業,科技,農業,都那麼發達,只用31%的就業人口,做那麼多的事? 他們都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