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危機的觀點

國際金融危機的觀點

發布時間:2021-03-07 11:20:47

❶ 評述08國際金融危機

去找找郎咸平作報告的演講稿看看,分析很透徹

❷ 國際金融危機有哪些特點

就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今年的越南金融危機我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主要表現在回以下特點。答
1.房價爆漲
2.股市爆漲
3.物價通漲
4.投資過快增長
5.信貸過快增長
6.本幣升值
7.貿易逆差這些都是金融危機來臨之前的預兆,就像大地震來臨之前也有預兆一樣。
當然,金融危機不是沒法預防,我覺得政府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應該可以抵禦金融危機。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優化體制結構,國家的經濟類型要多元化,不能像泰國等國家的經濟,類型太單一。
(3)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林

❸ 關於國際金融危機的特點和治理方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就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今年的越南金融危機我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特點。
1.房價爆漲
2.股市爆漲
3.物價通漲
4.投資過快增長
5.信貸過快增長
6.本幣升值
7.貿易逆差
這些都是金融危機來臨之前的預兆,就像大地震來臨之前也有預兆一樣。
當然,金融危機不是沒法預防,我覺得政府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應該可以抵禦金融危機。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優化體制結構,國家的經濟類型要多元化,不能像泰國等國家的經濟,類型太單一。
(3)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林。

❹ 談談你對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看法

1.金融危機原因: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美元,引發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全是由於跟風即人們的心理預期造成的.羊群效應,它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理論上羊群效應會加劇市場波動,並成為領頭羊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下述案例中燒餅就是領頭羊.在現實經濟中,次貸房貸是領頭羊
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這里原創一個案例: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在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金融杠桿和金融衍生品的發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3.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影響,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現在就業困難,企業裁員/減薪日趨明顯.比起歐洲國家(如美國底特律汽車城已經是蕭條得很了),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同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宏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過去.

❺ 請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的相關理論談談對當前國際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看法,在線等,急,原創謝謝。

馬克思認為,經濟危機是特定生產方式的產物。當原始的物物交換的實物經濟演化為商品貨幣經濟,商品內部各種形式的對立,就要通過危機來恢復它的統一性。第一,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和實現過程的從微觀到宏觀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與消費的對抗性矛盾,認為資本家為追逐剩餘價值而無限擴大資本積累的慾望既是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又是導致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第二,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分析,揭示了不同商品間適當的比例關系是再生產能夠順利進行的條件,但等量資本獲取等量利潤這一資本的本質利益關系,在形成全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本無限制的盲目擴張,導致生產比例嚴重失衡,這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直接原因。第三,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研究,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為了擴大資本積累,在平均利潤率的帶動下,通過信用杠桿和財政制度,資本大量向金融領域轉移。資本的虛擬化和金融化既是資本實現其無限擴張的手段,也是加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放大器。第四,馬克思通過對資本循環過程的考察,揭示了資本主義固定資本更新的特點為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發生和暫時性解決提供了條件,它不但決定了經濟危機周期的長短,也為下一次更大危機的到來准備了物質條件。通過對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危機的觀察,我們認為,馬克思的危機理論仍具有強大的現實功能。馬克思所說的危機由可能性發展為現實的整整一系列關系,在本次危機中獲得了它在資本主義現代意義上的典型形態。這種形態最主要的特徵,表現為在利益最大化原則的推動下,建立在以不合理的美元本位為基礎的霸權經濟秩序基礎上的貨幣金融化、美元化趨勢,成了危機得以產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首先,以次級貸款為代表的各種金融衍生品在以美元本位為基礎的不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中的猖獗投機活動是本次危機的導火索。其次,由貨幣的金融化和虛擬化所催生的不受管制的金融體系和信用制度嚴重放大了本次危機的危害性。再次,建立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主義「中心———外圍」結構極大轉移了本次危機的後果,讓窮國為富國買單。最後,通過國家力量,建立在軍事和科技實力基礎上的美國經濟和金融霸權體系是造成本次危機的主導力量。眾所周知,馬克思對由資本運動所導致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評價是道德與歷史的統一。他不僅批判了資本的血腥殘暴,也論述了資本的巨大作用。馬克思對資本推動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了多方面的肯定。其一,馬克思肯定了資本的積極歷史作用。認為「只有資本才創造出資產階級社會,並創造出社會成員對自然界和社會聯系本身的普遍佔有。」其二,馬克思肯定了危機的解決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雖然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總是竭力克服它所固有的這些限制,但是它用來克服這些限制的手段,只是使這些限制以更大的規模重新出現在它面前。」但作為暴力的解決,它表現為使資本主義生產暫時恢復平衡,為生產力的新發展掃清道路。其三,馬克思肯定了從危機恢復中發展起來的生產力對於未來理想社會的重大意義。他認為,「在資本對僱傭勞動的關系中,勞動即生產勞動對它本身的條件和對它本身的產品的關系所表現出來的極端異化形式,是一個必然的過渡點,因此,它已經自在地、但還只是以歪曲的頭腳倒置的形式,包含著一切狹隘的生產前提的解體,而且它還創造和建立無條件的生產前提,從而為個人生產力的全面的、普遍的發展創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質條件。」

❻ 結合國際金融危機,談談你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看法

危機既是機會抄 行業整頓 新興產業興襲起 國際地位洗牌
形式嗎 這個問題就大了 但是也已簡單的理解為
從金融危機以來 中國做的還是不錯的 GDP 保8成功 國際領先
但是中國下一步總體說形式還是比較嚴峻的 面臨調結構 保增長 保民生
所以說還是要加大經濟發展力度 從內需 外貿著手
多於政策嗎 多數還是比較平和的 在房價 沒有長到太瘋狂的地步 是不會有大的力度大的政策出台 最多是一些民心政策 這種趨勢個人認為會延續到 調結構的中途

❼ 對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的看法

2007年底以來,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逐步演變為金融危機並向國外擴散。特別是今年9月份以來,國際金融形勢急劇惡化,迅速演變成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又迅速影響實體經濟,全球性經濟衰退的風險明顯增大。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機、迅速遏制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當前世界各國的頭等大事和一致行動。
【關鍵詞】金融危機 次級貸 金融創新 CDS 金融監管 中國經濟影響

一、美國金融危機的內在原因
美國金融危機的出現有其必然原因。從本質上看,是美國低儲蓄、高消費的發展模式問題,從體制機制方面看,金融疏於監管,存在六個環節上的重弊。
(一)次級房地產按揭貸款。
按照國際慣例,購房按揭貸款是20%—30%的首付然後按月還本付息。但美國為了刺激房地產消費,在過去10年裡購房實行「零首付」,半年內不用還本付息,5年內只付息不還本,甚至允許購房者將房價增值部分再次向銀行抵押貸款。這個世界上最浪漫的購房按揭貸款制度,讓美國人超前消費、超能力消費,窮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國經濟輝煌的十年。但這輝煌背後就潛伏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及關聯的壞賬隱患。
(二)房貸證券化。
出於流動性和分散風險的考慮,美國的銀行金融機構將購房按揭貸款包括次級按揭貸款打包證券化,通過投資銀行賣給社會投資者。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就轉嫁到資本市場,並進一步轉嫁到全社會投資者——股民、企業以及全球各種銀行和機構投資者。
(三)第三個環節,投資銀行的異化。
投資銀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國的投資銀行為房貸證券化交易的巨額利潤所惑而角色異化。在通過承銷債券賺取中介費用的同時,大舉買賣次級債券獲取收益。形象地說,是從賭場的發牌者變為賭徒甚至莊家。角色的異化不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將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桿率過高。
金融市場要穩定,金融杠桿率一定要合理。美國金融機構片面追逐利潤過度擴張,用極小比例的自有資金通過大量負債實現規模擴張,杠桿率高達1:20—30甚至1:40—50。在過去的5年裡,美國金融機構以這個過高過大的杠桿率,炮製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和虛假的繁榮。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億美元自有資金,形成2000億美元左右的債券投資。
(五)信用違約掉期(CDS)。
美國的金融投資杠桿率能達到1:40—50,是因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險機構為這些風險巨大的融資活動提供擔保。若融資方出現資金問題,由提供保險的機構賠付。但是,在沒有發生違約行為時,保險機構除了得到風險補償外,還可將CDS在市場公開出售。由此形成一個巨大的規模超過33萬億美元的CDS市場。CDS的出現,在規避局部風險的同時卻增大金融整體風險,使分散的可控制的違約風險向信用保險機構集中,變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風險。
(六)對沖基金缺乏監管。
以上五個環節相互作用,已經形成美國金融危機的源頭,而「追漲殺跌」的對沖基金又加速危機的發酵爆發。美國有大量缺乏政府監管的對沖基金,當美國經濟快速發展時,對沖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場,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價;次貸危機爆發後,對沖基金又瘋狂做空美國股市,加速整個系統的崩盤。
這六大環節一環扣一環,形成美國金融泡沫的螺旋體和生長鏈。其中一環的破滅,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最終演變成今天美國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機。
二、走出危機需要三階段統籌
2009年是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關鍵一年。遏制危機並早日走出困境,必須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當前燃眉之急是解決美國2萬億美元的金融壞賬,中期是防止金融危機變成經濟危機,遠期是建立新的世界貨幣體系。
(一)當前措施:三招救市
這三招,一是股權重組,增資擴股;二是壞賬打包、切割剝離;三是注入資金,解決流動性。首先,政府對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進行重組,增資擴股。比如美國把「兩房」國有化,把私有企業變成了國有控股的企業。其次,把銀行的壞賬剝離,打包放在一邊,銀行復甦後贖回資金,如果銀行倒閉了,由政府埋單,將壞賬清零。第三,當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老百姓擠兌時,注入資金,增加現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擔保,增強社會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擔保,讓其他銀行拆借。根據測算,美國大約有2萬億美元壞賬,今年通過採取這三招大體解決了1萬億美元壞賬,明年還將要解決剩下的1萬億美元壞賬。
(二)中期目標:振興實體經濟
如何遏制實體經濟下滑,是全球高度重視和重點解決的問題。解決的辦法,仍然是增加投資、刺激消費、加大出口的三條途徑和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目前,各國政府都啟動了增加投資和刺激消費的政策,並且摒棄貿易保護主義而採取共同行動。
在中期,各國政府會採取三個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寬松的貨幣政策,松動銀根,降息、降低准備金率,增加流動性。其次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補助困難企業和困難群體,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增強活力。第三是培育市場主體。抓住目前大批企業減產停產、破產關閉的時機,推進並購重組,推進企業改造發展。作為美國政府,除了啟動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推進產業、企業的結構調整,振興實體經濟之外,還要亡羊補牢,從體制機制上解決滋生金融六個環節弊端的根本問題,健全金融制度。
(三)長期指向:重構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固定匯率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20世紀50年代後期,隨著美國國際收支趨向惡化,出現全球性「美元過剩」,美國黃金大量外流,美國的黃金儲備不能支撐美元的泛濫。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棄「美元本位制」,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日本、加拿大等國宣布實行浮動匯率。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瓦解後,盡管美元不再承擔兌換黃金的義務,歐元、日元實力日強,但美元的核心地位沒有改變。
美國作為國際貨幣的主要發行者,本應該恪守世界金融制度,增強美元的貨幣責任意識,防止濫用貨幣發行權。但從這幾十年特別是近十來年的實踐看,美國沒有肩負起職責,利益和責任失衡。2005年,美國GDP12.5萬億美元,貸款余額18萬億美元,超過GDP50%,股票市值20萬億美元,超過GDP60%。美國政府欠債超過10萬億美元,人均負債3萬美元。各項金融指標的狂漲意味著大量的泡沫,必將帶來金融動盪。從宏觀上看,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是現有世界貨幣體系的積弊所致。因此,重構適應國際經濟新秩序的貨幣體系是必然趨勢。
怎樣的世界貨幣體系才是合理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貨幣體系應該是美元、歐元、亞元(以人民幣和日元為主的亞洲貨幣)三大世界主體貨幣三足鼎立的新體系。三大貨幣之間實行相對穩定的浮動匯率,各國貨幣與三大貨幣掛鉤。三大主體貨幣對應的國家應實行「G本位」——以GDP為本位。即GDP與銀行貸款余額、與股市市值、與房地產市值應該大致相當,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保持合理的比例。
三、中國經濟有強大的抗危機能力
目前,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也產生了影響,股市、房市回調,沿海加工貿易企業訂單減少,部分企業停產破產關閉,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突出。但是,從總體上看,在世界經濟加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風景尚好。為什麼?中國經濟有六大優勢:
第一,巨額的外匯儲備。目前已有1萬9千億美元外匯儲備,足可抗禦外來風險的沖擊。
第二,傳統的儲蓄美德和較高的儲蓄率。中國老百姓勤勞節儉,有儲蓄的傳統美德。2007年中國居民儲蓄達到17.2億元,儲蓄率達到50%以上。中國政府內債、外債的總和不到GDP的60%,財政負債風險不高。
第三,審慎嚴格而又靈活,既管制又自由的外匯管理政策。資本項下實行管制,外國資本不能隨意地進出中國,而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進出又較為自由靈活。
第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內需市場。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到2020年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中國人均GDP10年後會突破1萬美元。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強大的內需,不僅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對緩解世界金融危機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五,健康的金融體系和嚴格的金融監管。中國的金融體系經過幾十年來的改革發展已經基本完善,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顯著增強。中國金融制度健全管理嚴格,且嚴格控制金融衍生產品,沒有出現類似於美國金融體系那樣的問題。
第六,強大的制度優勢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中國社會穩定、政治穩定,法制逐步健全,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中央政府有高超的領導藝術,見事早、行動快,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比如今年,上半年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9月以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施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11月份以後果斷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等等,促進經濟增長、穩定市場信心。
總體來看,中國經濟增長今年將有所放緩,2009年上半年慣性下滑,下半年開始走出世界經濟衰退的陰影。國際金融危機則到2009年底見底,經濟危機到2010年底左右見底,2011—2012年開始復甦。

❽ 請簡述一下國際金融危機的特徵

國際金融危機的形成

(一)危機能量的積累

國際金融危機的能量積累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匯率對購買力平價的偏離帶來的能量積累,另一個是主觀價值量對客觀價值量偏離帶來的能量積累。

1.匯率對購買力平價的偏離帶來的能量積累。即使是以由主觀價值量決定的購買力平價作為基準,現行的各國貨幣的比價也已經嚴重地偏離了這一基準。這種偏離的結果將導致客觀生產能力進一步向實際匯率低於購買力平價的國家與地區移動,從而使這些國家和地區客觀價值量的積累繼續快於其他國家和地區(表1)。貨幣比價對相對接近實際的購買力平價的偏離越嚴重,其回歸爆發時的爆炸力就會越強。

2.主觀價值量對客觀價值量偏離帶來的能量積累。許多人為電腦價格下降的摩爾定律①所傾倒,大呼這是信息時代的奇跡。也許我們的時代正經歷著奇跡。但這一現象決不是奇跡。我們認為,電腦的硬體和軟體之所以能夠如此大幅度的降價,實際上是它們最開始的價格(人們賦予的主觀價值)就高了,偏離了客觀價值,所以會迅速地回歸。許多人也許會辯稱那是「創造的價值」。我們說這完全不對。按照我們的觀點,客觀價值是人們所能驅動的能量的度量,我們的電腦每增加一倍的速度能起到增加人們驅動一倍能量的作用么?它提高了驅動能量的效率,但決不可能節約了一半的可驅動的能量。即使按照非專業人員的邏輯,也不存在著這一「創造的價值」。讓我們用支出法來計算一下(以軟體為例),如果沒有技術保密的話,假設一個大型軟體需要50個軟體合成,每個軟體需要10個軟體工程師工作半年,而培養一個軟體工程師以中國的價格需要50萬元(從出生到受完教育並獲得職業培訓和工作經驗,並且考慮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而有淘汰,實際上大多數中國工科畢業生在經過一定訓練後都能勝任。),又假設一個軟體工程師一生能有效工作25年,則該大型軟體需要社會花費500萬元的費用,加上工作消耗(即使包括管理費用,無論如何計算都不可能超過500萬元)是1 000萬元。這就是該大型軟體的沒有水分的費用。以此觀之,一套軟體少則幾百元、多則數千元實在沒有道理。關鍵就在於技術保密的存在,所以如果拿到現行的框架中來討論的話,電腦的問題實在是一個壟斷的問題。這些保密、壟斷的結果是促使主觀價值量越來越偏離客觀價值量。

由於我們無法獲得客觀價值量的統計數據,我們只能用各國所生產的物的量來代表。在表2中我們列舉了主要的農產品和工業品的產量來進行比較。對比表1,我們發現偏離是十分巨大的。這些農產品和工業品代表著的能量值以及他們所已經和將要支撐的人的活動(支配能量的活動)才是更客觀的度量。

❾ 談談你對金融危機的理解和看法

1.金融危機原因: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美元,引發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全是由於跟風即人們的心理預期造成的.羊群效應,它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理論上羊群效應會加劇市場波動,並成為領頭羊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下述案例中燒餅就是領頭羊.在現實經濟中,次貸房貸是領頭羊
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這里原創一個案例: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在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金融杠桿和金融衍生品的發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3.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影響,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
4.對策:針對金融危機的經濟萎縮,失業增加等負面影響,主要的措施有:
(1)寬松的財政政策:減少稅收(已實施了證券交易稅的下降和利息稅的取消),擴大政府支出(40000億拉動內需正在實施中);
(2)寬松的貨幣政策:存款准備金率的下降,貸款基準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擴大投資與消費。2008年10月27日還實施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7折優惠;
(3)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4)減少企業負擔:勞動法的調整等;
(5)加強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6)對外經濟合作與協調。等。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危機的觀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中數控屬於哪個基金 瀏覽:832
招商證券股指期貨手續費調整 瀏覽:257
融資計劃書模板怎麼寫 瀏覽:29
第一理財年化 瀏覽:637
基金凈值公告方式 瀏覽:502
綠化貸理財安全嗎 瀏覽:217
離婚後再供房貸款買房 瀏覽:805
今天千足金的價格 瀏覽:587
理財取款程序 瀏覽:183
信託百世物流 瀏覽:676
注冊公司融資性 瀏覽:997
浦發輕松理財金卡條件 瀏覽:881
科創基金發銷渠道 瀏覽:995
45鋼價格2016 瀏覽:720
新設融資 瀏覽:157
中原內配私募基金被騙 瀏覽:347
32美元等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96
期貨實盤秀怎麼沒了 瀏覽:268
車貸款50000一年利息是多少 瀏覽:97
基金經理范冰個人介紹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