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

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

發布時間:2021-03-07 12:08:02

㈠ 如何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國有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深化國企改革必須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上有新突破。
國企形成有效運行機制需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國企有效運行機制,應該體現在幾個方面:有人對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真正負責,具有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強大動力,具有自我約束、規范經營的內在要求。這幾個方面都取決於企業有沒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傳統國企的一大弊端是,企業國有資產名義上屬於全民所有,但由於權責不清,實際上誰也不能對資產的保值增值負責,企業缺少自我發展的動力。究其原因,是企業沒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和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只有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確立企業獨立的法人地位,明確政府作為出資人的權利和責任,落實企業法人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權利和責任,才能調動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推動企業發展。
能不能自主經營、自我發展,是國企有沒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和標志。要使國企具有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強大動力,就要讓企業的所有者、經營管理者和生產者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統一起來,使各方都能從企業的發展中直接獲得與其貢獻相稱的利益。完善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讓所有者、經營管理者和生產者都能通過適當的形式,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根據自己對企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依法享有各自的權益。這就使企業不僅具有了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條件,而且具有了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強大動力。
國企產權多元化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首要前提
法人治理結構源於企業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一個企業的資產為多個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所有,就形成了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而為了維護所有者權益,必然要選擇一種相應的組織設置或制度安排,這就是法人治理結構。反過來說,如果企業沒有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就缺少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因此,法人治理結構是企業投資主體或產權多元化的產物。
從國有企業運行的實際情況來看,產權結構的單一性或「一股獨大」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主要障礙。改革改制後,國企有三種情況:一是部分國有企業利用國家債轉股政策,組建了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二是部分國有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吸納資本進入,包裝上市,組建了股份公司;三是部分國有企業實行主輔分離,重組主業,並吸納經營管理者和職工參股。目前,已改制的國企大部分按《公司法》要求逐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但還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有效的法人治理運行機制尚未真正形成,許多國企「只是換了牌子(由工廠改成公司),仍然還是老樣子」。因此,如何進一步推進企業產權多元化,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借鑒沿海等發達地區的經驗,國有企業處於相對控股地位(約佔20%至30%的股權)為好。同時,應當吸引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股,從而形成混合所有制產權結構。
理順國企內部關系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關鍵環節
理順企業內部各組織的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關鍵是明確各組織的職能定位並建立相應制度予以保障。從目前情況看,法人治理結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有的股東大會不健全或者基本不發揮作用;有的董事會職能越位,包攬過寬,甚至雷同於行政管理機構;有的監事會作用發揮不好(實行外派監事會有較大改善);有的經理層職責與董事會職責不清。同時,由於國企的特殊性,改制後建立了「新三會」,但「老三會」(黨委會、工會、職代會)仍然存在,如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十分重要。要按照《公司法》和中央關於國企改革改制的精神,明確規定國企內部的組織設置及其職能、職責、權利、義務、工作程序等,使企業實現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化、規范化。

㈡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對中小企業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公司制度改革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總方向。公司制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我國不少國有企業已轉為公司制企業,但由於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致使企業經營機制沒有根本轉變

㈢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有( )。

單項選擇我選C

㈣ 如何"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

施行集權式分段管理,層層監管方式,就可以實現法人治理。

㈤ 如何完善期貨經紀公 司法人治理結構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才能使公司的董事會和領導層制訂出科學的風險管理方案,才能使各部門的風險管理過程運行流暢鑒於我國期貨公司目前股權結構不合理,一股獨大現象嚴重,董事會機構虛置,監事會形同虛設,缺乏科學的經理層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信息披露制度落後等問題,我們應該:優化股權結構,規范股東行為;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設立科學合理的經理層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加強期貨法律法規建設,完善期貨公司財務和其他信息披露制度。
2.嚴格遵循監管要求的凈資本水平,達到合理的資本充足率2004年國務院出台的《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完善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監控指標體系,督促期貨公司實施穩健的財務政策這套體系的建立對我國期貨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對期貨公司來說,有利於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有利於經營者及時了解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實現真正的動態管理;有利於分清公司自有資金和客戶保證金,實現期貨客戶保證金封閉運行管理;使有實力的期貨公司更大更強,為下一步擴大業務范圍及國際大型期貨經紀商競爭做准備。
3.明確崗位職責,針對每一業務環節設置標准操作流程,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點預先制定應急方案,強化風險和稽核部門的作用,加強日常工作中的監督和控制期貨公司中最多也是最廣泛存在的潛在風險是操作性風險因此,把各項工作業務流程化和加強日常的監督管理是根本的解決方法。
4.借鑒國內外其他金融機構的經驗,引用國際先進的市場風險管理工具對於期貨公司來說,市場風險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目前廣泛應用於西方發達國家金融和投資領域的VAR(valueatrisk)技術會對我國期貨公司管理市場風險有很大的幫助VAR是一種計量金融行業市場風險的工具,適用於復雜的投資組合,用來說明杠桿作用和分散效果更重要的是VAR的透明性,一個VAR數值就能讓公司的領導層非常清楚風險的大小期貨公司運用此項工具能時刻掌握公司客戶持倉的整體風險大小,及時對可能出現的狀況做出反應。
5.加強公司間合作,發展行業自律性組織,建立健全期貨從業人員的認證考核培訓體系,設立嚴格的期貨高管人員市場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強行業管理風險管理的核心是「人」所以我們要「以人為本」,加強期貨業協會期貨同業協會等行業自律性組織的作用,通過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期貨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行業道德素質。

㈥ 如何補齊監管短板,加強行業自律,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

人民監管。

㈦ 闡述如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機構

所謂法人治理結構,是指為保證企業能夠科學、健康、持續地運轉而依照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機構。一般包括最高權力機構——股東會,股東會的常設機構——董事會,公司的監督機構——監事會,公司的管理機構——經營管理層(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等),構成了一個科學完整的體系,以確保企業能夠持續、健康、科學地發展。上述機構沒有建立的要建立起來,已經建立的要正常運轉,運轉過程中要注意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以企業的成長為檢驗標准不斷地完善之、發展之。

閱讀全文

與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中數控屬於哪個基金 瀏覽:832
招商證券股指期貨手續費調整 瀏覽:257
融資計劃書模板怎麼寫 瀏覽:29
第一理財年化 瀏覽:637
基金凈值公告方式 瀏覽:502
綠化貸理財安全嗎 瀏覽:217
離婚後再供房貸款買房 瀏覽:805
今天千足金的價格 瀏覽:587
理財取款程序 瀏覽:183
信託百世物流 瀏覽:676
注冊公司融資性 瀏覽:997
浦發輕松理財金卡條件 瀏覽:881
科創基金發銷渠道 瀏覽:995
45鋼價格2016 瀏覽:720
新設融資 瀏覽:157
中原內配私募基金被騙 瀏覽:347
32美元等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96
期貨實盤秀怎麼沒了 瀏覽:268
車貸款50000一年利息是多少 瀏覽:97
基金經理范冰個人介紹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