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哪兒可以找到互聯網金融的行業數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 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專告》顯示,截止至屬2014年底,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萬億元。以P2P業態為例,過去5年中,各類P2P平台都獲得了年均超過250%的爆發式增長。
不過,作為新興行業,互聯網金融問題不容忽視。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風險也日益加劇。仍以P2P業態為例,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問題P2P平台數量為273家,數量超過2014年問題P2P平台數總和,今年以來,P2P網路貸款平台出現跑路或提現困難的公司更是高達677家。
㈡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銀行應對策略研究報告是什麼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對外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序幕已經拉開,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深遠影響只是剛剛開始。銀行規模擴張的模式將走向沒落,傳統的商業銀行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小,金融創新就成為唯一出路,而互聯網金融正是銀行業轉型時期能夠運用的最好工具。
新常態下我國銀行業呈現貸款增速回穩、存貸利差收窄、社會融資方式轉變、不良貸款反彈和監管"寬進嚴管"五大趨勢,銀行業必須加快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盈利模式、提升創新能力、防範化解風險隱患和強化守法合規經營。
報告中提到,到2014年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45萬億。中國銀行業脫媒跡象日益明顯,銀行面臨金融中介角色的弱化,同時財富管理已成為中國金融機構戰略轉型、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方面,金融機構應當加快向現代財富管理機構轉型。互聯網金融首當其沖考驗的是銀行財富管理能力。
同時,互聯網技術改變了支付渠道,嚴重沖擊了商業銀行支付中介地位,網路借貸影響銀行的利差收入,第三方支付服務內容的不斷增加將影響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尚待進一步創新,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服務模式面臨深層次變革。
"在業務體繫上,銀行業必須積極創新,完善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品種,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務,在經營理念上,銀行業必須實現由"產品中心主義"向"客戶中心主義"的轉變,打造智慧銀行。"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研究報告調研組組長宏皓指出。
據了解,目前,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措施主要是紛紛設立直銷銀行來融合互聯網金融的潮流。國內首家開設直銷銀行的是北京銀行,該行與境外戰略合作夥伴荷蘭國際集團(ING)將直銷銀行概念引入中國,採取"互聯網平台+直銷門店"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預計到今年年中,直銷銀行數量或將超過30家。
宏皓認為,直銷銀行可能是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過渡產品,新一代金融客戶服務的主流方式還沒誕生。在戰略導向上,可以借鑒匯豐銀行的成功經驗,調整與其它金融機構的關系,掘金大數據,推進與戰略夥伴的深度合作,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務平台,同時嚴控風險,爭取成為互聯網經濟的金融門戶。
報告最後指出,網路只是工具,金融才是核心,銀行應當運用網路工具建立金融大平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運用多種工具整合優質資源為銀行所用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才是明智之舉。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就去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官網。
㈢ 如何推動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領航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由中咨領航資深專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撰寫,主要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報告首先分析政策、經濟等環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影響;接著從國內外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發展熱點、市場規模把握行業整體現狀;然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供需、細分市場及時發現機會點和增長點;進一步從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重點企業搜集競爭情報,進行競爭定位;最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進行戰略預判;而且綜合了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風險和投資機會制定投資戰略規劃。
㈣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㈤ 在哪可以找到行業分析報告
ok 沒問題我提供。
㈥ 做互聯網金融的調查報告有什麼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就是可以根據調查報告分析行業形勢,選擇合適的安全的理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