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一) 取得兩類金融資產時相關的交易費用的處理有所不同
交易費用是指可直接歸屬於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新增的外部費用是指企業不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就不會發生的費用,這里所指的交易費用一定是與取得金融資產相關的、新增的費用。
交易性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作為該類金融資產初始入賬金額的一部分。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當作為初始入賬金額。
(二) 企業在持有這兩類金融資產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收入應當計入投資收益,但這兩類金融資產在會計處理上仍有區別
就企業擁有的權益類金融資產來看,無論是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都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
但企業擁有的債券類金融資產在計息日的會計處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債券的票面利率計算應收利息,同時確認為企業的投資收益;但企業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來確認企業當期的投資收益。
(三) 在資產負債表日,兩類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具體的會計處理方式不同
當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該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和還是當期損益,關鍵是要看金融資產所屬的分類,不同類別的金融資產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企業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應將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和損失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當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時,就形成企業的當期收益;反之,則形成企業當期的一項損失。
企業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變動幅度較小或暫時性變化時,企業應當認為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在正常范圍的變動,應將其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四) 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處理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其擁有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金融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影響且該影響能夠可靠計量,我們就認為該金融資產發生了減值,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然而企業卻不需要對其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計提減值准備,這主要是因為此類金融資產的價值變動已經計入當期損益,其中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損失和減值的會計處理在實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更加客觀的反應企業擁有的金融資產的價值。
在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或下降趨勢為非暫時性時,我們就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了減值損失,應確認減值損失和計提減值准備。
可供出售債務工具的減值損失在以後的會計期間可以通過損益轉回,但可供出售的權益工具一旦確認即使在以後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的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准備也不能通過損益轉回。
(五) 企業對兩類金融資產的重分類處理不同
某項金融資產一旦劃分為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後,不能在重分類為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也不能在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可以轉換,但不得隨意重分類,必須遵守有關的規定。
(六) 企業出售兩類金融資產時,會計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企業應按照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收入與該項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企業的投資收益,此外為了正確的核算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還應當結轉相應的科目。
企業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將原來由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對應轉出為投資收益,把原來計入當期損益轉出作為企業總的投資損益的組成部分。
企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需要將原來由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對應轉出為投資收益,作為核算該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的一部分。
『貳』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快速計算方法是什麼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
1.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初始投資成本
2.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例題】2012年6月16日,甲公司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50萬元(其中成本為1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0萬元),出售價款為180萬元。
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180-初始投資成本100=80(萬元)
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180-賬面價值150=30(萬元)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沒有減值的情況下確認處置投資收益:公允價值-初始投資成本
2.沒有減值的情況下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賬面價值±資本公積
【例題】2012年6月16日,甲公司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50萬元(其中成本為1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0萬元),出售價款為180萬元。
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180-初始投資成本100=80(萬元)
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180-賬面價值150+資本公積50=80(萬元)
3.計提減值的情況下確認處置投資收益:公允價值-初始投資成本+資產減值損失
4.計提減值的情況下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賬面價值±資本公積
【例題】2012年6月16日,甲公司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550萬元(其中成本為500.8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49.2萬元),累計計入資本公積160萬元, 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10.8萬元,出售價款為650萬元
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650-成本500.8+資產減值損失110.8=260(萬元)
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650-賬面550+資本公積160=260(萬元)
『叄』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因為企業2010年1月6日出售該股票,所以可以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4988W
應收股利 180W
貸:銀行存款 5168W
2)借:銀行存款 180W
貸:應收股利 180W
3)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60W
貸:資本公積——其它資本公積 360W
4)借:應收股利 240W
貸:投資收益 240W
5)借:銀行存款 240W
貸:應收股利 240W
6)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0W
貸:資本公積——其它資本公積 60W
7)借:銀行存款 4314W
投資收益 674W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4988W
註:轉增股的我沒學,我也不確認。但轉增股是把資本公積轉成股本,可能是如下:借:資本公積
貸:實收資本
『肆』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確答案:C
解析:交易性金融的是以賺取差價為投資的目的,取有後可能隨時出售,以達短期獲利的目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目的卻不是很明確,也就是說雖持有的時間較長,但其沒有具體時限,不象持有至到期投資那樣有固定的持有期限的。就其持有的目的而言,它是介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之間的一種投資分類!
如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祝你學習快樂!!!
『伍』 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的區別。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會計處理上的不同之處
(一) 取得兩類金融資產時相關的交易費用的處理有所不同
交易費用是指可直接歸屬於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新增的外部費用是指企業不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就不會發生的費用,這里所指的交易費用一定是與取得金融資產相關的、新增的費用。交易性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作為該類金融資產初始入賬金額的一部分。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當作為初始入賬金額。
(二) 企業在持有這兩類金融資產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收入應當計入投資收益,但這兩類金融資產在會計處理上仍有區別
就企業擁有的權益類金融資產來看,無論是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都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但企業擁有的債券類金融資產在計息日的會計處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債券的票面利率計算應收利息,同時確認為企業的投資收益;但企業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來確認企業當期的投資收益。
(三) 在資產負債表日,兩類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具體的會計處理方式不同
當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該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和還是當期損益,關鍵是要看金融資產所屬的分類,不同類別的金融資產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企業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應將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和損失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當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時,就形成企業的當期收益;反之,則形成企業當期的一項損失。企業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變動幅度較小或暫時性變化時,企業應當認為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在正常范圍的變動,應將其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四) 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處理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其擁有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金融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影響且該影響能夠可靠計量,我們就認為該金融資產發生了減值,應當計提減值准備。然而企業卻不需要對其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計提減值准備,這主要是因為此類金融資產的價值變動已經計入當期損益,其中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損失和減值的會計處理在實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更加客觀的反應企業擁有的金融資產的價值。在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或下降趨勢為非暫時性時,我們就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了減值損失,應確認減值損失和計提減值准備。可供出售債務工具的減值損失在以後的會計期間可以通過損益轉回,但可供出售的權益工具一旦確認即使在以後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的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准備也不能通過損益轉回。
(五) 企業對兩類金融資產的重分類處理不同
某項金融資產一旦劃分為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後,不能在重分類為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也不能在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可以轉換,但不得隨意重分類,必須遵守有關的規定。
(六) 企業出售兩類金融資產時,會計處理方式有所不同
企業應按照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收入與該項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企業的投資收益,此外為了正確的核算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還應當結轉相應的科目。企業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將原來由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對應轉出為投資收益,把原來計入當期損益轉出作為企業總的投資損益的組成部分;企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需要將原來由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對應轉出為投資收益,作為核算該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的一部分。
『陸』 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會計處理有什麼不同
前者將公允價值變動記入當期損益,借交易性金融資產,貸投資收益
後者將公允價值變動記入資本公積,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資本公積
『柒』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區別是什麼
一、定義不同
1、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金融資產。
二、取得兩類金融資產時相關的交易費用的處理有所不同
1、交易性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作為該類金融資產初始入賬金額的一部分。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取得時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當作為初始入賬金額。

三、企業在持有這兩類金融資產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收入應當計入投資收益,但這兩類金融資產在會計處理上仍有區別
就企業擁有的權益類金融資產來看,無論是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都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但企業擁有的債券類金融資產在計息日的會計處理方法有所不同。
1、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債券的票面利率計算應收利息,同時確認為企業的投資收益。
2、但企業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來確認企業當期的投資收益。
四、初始計量時存在差異
1、交易性的金融資產主要是將取得的公允價值作為企業交易時初始確認的金額,將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費用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耗的費用,在取得交易性的金融資產支付的款項中。
如果存在尚未被發放但已被宣告的股利現金,就應當將其單獨確立為應收的股利,不能將其計入交易性的金融資產處事的確認金額。
2、可供出的金融資產,其初始的確認金額就應當包括企業金融資產相關的交易費用和公允價值的和來確定,在所支付的款項中如果包含尚未發放但已經宣告的現金股利,就應當將其確認為企業應收的股利,不能將其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
例如,2010年9月28日。甲公司將乙公司中的每股價值l元的股票以每股8元的價格購入本公司,共購買780000股該股票,總共需要付給乙公司交易費用3000元,在這部分資金中,同時包含以每股0.5元計算的已經被宣告但並沒有領取的現金股利。
『捌』 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會計處理有何不同
(1)初始確認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到投資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計入到投資成本
(2)公允價值變動
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到資本公積
(3)減值
交易性金融資產不需要核算是否減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若是公允價值持續下跌,並且是非暫時性的下跌,需要計提減值
(4)在處置時
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時,將公允價值的累計變動金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結轉計入到投資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置時,將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金額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結轉計入到投資收益
『玖』 向你求助: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問題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時間相對較長,持有意圖不明確,防止上市公司調整利潤,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到所有者權益,不直接在利潤表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