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平遙是哪個朝代的金融中心

平遙是哪個朝代的金融中心

發布時間:2021-03-16 18:32:48

① 平遙建於哪個朝代東周西周

平遙,春秋時為晉國中都地。漢置中都縣。漢文帝為代王時,徙都於此,又置京陵縣。北魏時將文水縣境的平陶縣徙治京陵縣,京陵到廢。後因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燾」與「陶」同音,為避諱而將平陶縣改為平遙縣。隋開皇十六年,析平遙置清世縣,大業初廢清世縣。自此,平遙歷代縣名不改,沿用至今。
平遙上古時期稱古陶,原址今平遙橋頭村(冀壁),相傳炎、黃二帝阪泉之戰黃帝得勝,確立了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號令天下,大封領地,一日黃帝沿汾河入惠濟河巡視至今平遙橋頭村(冀壁)一帶平原,發現不遠處風景獨秀,青煙四起,上岸查看,此地所屬一處(今平遙杜村)制陶規模宏大、而甚精,封此地為古陶。固有皇帝封鼎於古陶之說。平遙杜村歷史悠久,直至明代,今平遙南神廟,廟牆用琉璃陶有落款「平遙杜村大明萬曆年制」實物。
西周時北方獫狁族興起,經常南下侵暴周王朝,西周定王頤靜命大軍北伐。西周名將伊吉普北伐後,率大軍駐扎平遙(今平遙古城南軍寨村)。平遙城為大軍前營並設防獫狁族不敢來犯。雙方百姓在此貿易形成集貿市場,日益繁華。北魏時平遙商業貿易已成規模,空前繁榮。以古陶城為基礎,由洪善城、京陵城、中都城、范落城五城組建平陶城,因避北魏大武帝拓拔燾名諱,改名為「平遙」。由於平遙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形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和貿易集散地,被歷代帝王所重視。經歷明清,特別是清代中期平遙成為全國的金融中心

② 平遙古城為什麼在清朝成為經濟中心

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清代晚期,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就有二十多家,佔全國的一半以上,更被稱「古代中國華爾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創建於清道光年間、以「匯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
平遙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布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鎮國寺、雙林寺和平遙文廟等也都被納入世界遺產的保護范圍。
平遙古城是保存完整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文字平遙古城。

③ 平遙南大街創建於哪個時期

平遙南大街創建於1856年,又稱明清街,是山西省平遙古城對稱式格局的中軸線,它北起東、西大街的銜接處,南至大東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是明清時期平遙古城最繁華的貿易中心,也是平遙古城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所在。

南大街完整保留了我國傳統的格局和獨特的歷史風貌,兩側存有大量百年以上、獨具明清風格的「前店後寢」式傳統老字型大小和古民居建築。南大街在當時控制著清朝百分之五十以上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

④ 平遙建於哪個朝代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古城夜景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009年,平遙古城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再獲殊榮。

http://ke..com/view/2577.htm

⑤ 山西平遙古城是哪個皇帝在位時建的

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平遙地處汾河東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與另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相毗鄰。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糧食、棉花,特產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聲頗大,有「平遙牛肉太谷餅」的民歌歌詞。 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清代晚期,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就有二十多家,佔全國的一半以上,更被稱「古代中國華爾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創建於清道光年間、以「匯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 平遙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布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鎮國寺、雙林寺和平遙文廟等也都被納入世界遺產的保護范圍。

⑥ 山西平遙古城歷史

說平遙就不能不說「晉商」和「票號」,因為這里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的誕生地。明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晉商一些大商號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設總號,在外地設分號,跨地區經營的商業系統。在此種情形下,大宗的批發、運銷勢必帶來巨額現銀的解運業務,於是一種新的解款方式——「票號匯兌」便應運而生。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遙西大街「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兼營存放銀業務的「日升昌」票號。三年之後,在山東、河南、遼寧、江蘇等省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是的票號竟多達二十二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可見,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平遙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古老的平遙是輝煌的,今天的平遙依然充滿了魅力。在時下許多文化古城為興商業而被肢解破壞時候,平遙卻如此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這實在是平遙人的聰明所在。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全會上一致通過,將平遙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便是對平遙古城的最佳褒獎。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全部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未動,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平遙古城素有「中國古建築的薈萃和寶庫」之稱,文物古跡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實為國內所罕見。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它完整地體現了17至19世紀的歷史面貌,為明清建築藝術的歷史博物館。其古建築及文物古跡,在數量和品位上均屬國內罕見,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變遷、城市建築、人類居住形式和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贊同1|評論

閱讀全文

與平遙是哪個朝代的金融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帝爾激光預估價格 瀏覽:352
中信銀行美元人民幣匯率 瀏覽:124
理財延期怎麼辦 瀏覽:928
融資怎樣開通 瀏覽:916
漢得融資融券 瀏覽:832
悅達投資2019目標價 瀏覽:171
上交所可以交易基金嗎 瀏覽:436
喀斯喀特有限責任公司自有資金 瀏覽:557
用好期貨跳空 瀏覽:691
中銀三星信託 瀏覽:449
怎樣投資正規理財產品 瀏覽:415
融資租賃車抵押犯法嗎 瀏覽:881
網站投資價值 瀏覽:872
食品價格指數月份 瀏覽:553
螺紋1905期貨多少錢一手 瀏覽:606
78台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24
河北建工股票 瀏覽:868
冰輪轉債的申購價格 瀏覽:128
2019年社保基金重倉 瀏覽:562
融資融券t0交易規則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