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磚機制與國際金融治理改革

金磚機制與國際金融治理改革

發布時間:2021-03-16 23:24:52

1. 「金磚國家」成為發展夥伴具備哪些優勢

目前金磚國家國土面積佔世界領土總面積的27%,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43%。據有關國際組織計,2009年五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總量的16%,貿易額佔全球貿易額的13%。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金磚國家」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將大幅增加至13.1%,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將達到14.81%。奧尼爾在創造「金磚」這個名詞時,恐怕沒有料到它會發展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機制。
人們可能要問,「金磚國家」散布於亞、非、歐、美四大洲,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到一起?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金磚國家」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點多元化,成為國際經濟關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動力。「金磚國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有相同的關切和主張,加強協調、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也成為新世紀以來國際關系的新特點。換句話說,這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反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贏的選擇。五國雖國情各異,稟賦不同,但所處發展階段相近,都面臨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的艱巨任務。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都會遇到調結構、護環境等相似的挑戰或難題。「金磚國家」合作為他們交流發展經驗、破解發展難題提供了寶貴平台。同時,「金磚國家」各具優勢,經濟互補性很強,既有開展廣泛合作的堅實基礎,也有促進共同發展的現實和戰略需求,加強合作順理成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與七國集團等發達國家合作機制不同,「金磚國家」不是新的大國集團,不是政治同盟,而是發展夥伴。該機制討論的問題集中於經濟、金融和發展領域,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普遍關心。可以說,「金磚國家」是全球發展夥伴關系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是南北對話與合作的一座橋梁。

2. 「國際經濟治理改革機遇與挑戰」 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嗎

10月28日,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辦的「國際經濟治理改革:機遇與挑戰」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歐盟駐華大使史偉,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維多利亞·克瓦分別做主旨發言。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巴西駐華大使馬尚出席會議並發言。世界銀行、IMF、金磚銀行、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等國際機構高管和來自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專家學者以及近30個國家駐華使館的代表與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等國內高校和智庫代表參加了討論。

會議認為,戰後形成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減少全球發展失衡、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推動多邊貿易進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不足。隨著發展中經濟體整體力量上升,要求進一步改革並完善國際經濟治理的呼聲漸強,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的全球治理觀越來越為國際社會重視,全球經濟治理改革面臨重要的歷史機遇期。

3. 如何在金磚框架下推進中印合作邁向新階段

01、金磚五國應增進互信,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用「一個聲音說話」
金磚合作機制是新興發展中大國為集體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應運而生的重要合作平台。當前,金磚合作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推動了世界格局的深度調整。但如今逆全球化思潮湧動、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對金磚合作順利開啟第二個「金色十年」形成嚴峻挑戰。金磚五國如何更好地集體發出「金磚聲音」?
首先,金磚五國應採取一致立場應對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自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多個新興市場國家出現金融市場的動盪,貿易摩擦陰雲不散。同時,金磚五國在面對這些挑戰時,往往由於身處不同時間點及受影響的程度有所差異,導致金磚五國在應對貿易沖突與貨幣戰時難以採取協調一致的立場。因此,在如今的全球化大背景下,金磚國家應管控分歧,加強協調,合理安排合作領域的優先次序,充分運用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等合作機制,以提升金磚五國集體的抗金融風險能力,緩解緊張的貿易關系。
其次,金磚五國應發揮各自優勢,加強五國在工業化進程中的協同發展。雖然金磚五國缺少共同的政治制度,增長模式也有所區別,但五國均處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基於此,金磚五國應繼續加強工業領域合作,包括產能和產業政策、新型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發揮各自在市場資源、生產技術、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加速金磚國家工業化進程,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產業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再次,金磚五國應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雖然世界格局呈現「南升北降」的現狀,但傳統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或模式大多基於西方發達國家自身的發展路徑,有些規則或治理機制並不符合發展中國家國情和利益關切,導致全球經濟治理缺少有效協調,全球自由貿易發展屢屢受阻。金磚五國應致力於推動WTO的改革,幫助發展中國家與最不發達國家更好地融入多邊貿易體系,促進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朝著更公平、更透明的方向發展。
02、中印攜手合作將發揮金磚機制的「示範效應」
中印兩國作為金磚合作框架下兩大新興經濟體,都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且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合作潛力巨大。推動中印發展夥伴關系深化發展,將有助於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也將對中印周邊地區的穩定產生重要影響。
一是基於產業結構的互補性,中印兩國可加強在加工製造業、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與醫葯產業等領域的合作。中國擁有良好的加工製造業基礎,但在信息技術與醫葯產業仍存在提質的空間,而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後,且缺少成熟的生產技術,但其在信息服務等高新技術產業卻擁有較大優勢。鑒於中印處於工業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兩國應發揮比較優勢,找准各自在產業鏈中的定位,重點加強雙方在製造業領域的合作,實現「一帶一路」倡議與「印度製造」計劃的對接,同時推動更多的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
二是中印兩國應加強金融領域合作,進一步促進中印貿易投資的便利化。對比中印兩國的金融環境,印度擁有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金融制度和較為完善的市場機制,而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仍需進一步提高。中印兩國可嘗試深化金融領域的合作,完善相應的金融服務,如加大兩國間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優化投融資與信用體系,為兩國企業的投資與貿易提供便利的支付、結算與融資等服務,拓展中印兩國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三是中印兩國應增強戰略互信,攜手周邊國家共同維護地區穩定。由於「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牽涉到印度勢力范圍內的地緣政治利益,該話題時常成為中印兩國爭論的焦點。建議中印兩國可攜手巴基斯坦開展「三方會談」,針對該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貨物與投資跨境流動等議題進行溝通與協商,平衡三方的利益訴求,為「一帶一路」建設在南亞地區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也為實現該區域的和平穩定與貿易便利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金磚國家合作已步入成熟、穩健的新時期,但仍面臨經濟發展、貿易摩擦、環境治理等共同挑戰。金磚五國的協力合作將有助於克服逆全球化的與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該合作機制下的兩股重要力量,中國與印度應聚焦雙方發展戰略的對接,推進兩國務實性合作,讓金磚合作的「成色」更足。

4. 金磚國家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

金磚國家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
這位知友,金磚國家的成員國在多邊貿易談判、論壇中,表達了相同的訴求和意見,與發達國家協調立場,成為世界舞台上為發展中國家發聲的中堅力量。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為新興經濟體提供了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良好契機,中國是重要成員之一,積極在該平台上協調對話、解決分歧,尤其在推動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及應急儲備基金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印度和巴西經濟則相對脆弱。中國支援這些國家的自身建設,增強了它們的影響力,也使得中國擁有穩定的國外銷售市場,進而保障金磚國家在中長期免於受到金融危機的威脅。在金磚國家范圍內,中國的作用舉足輕重。金磚國家國情迥異,俄羅斯和巴西是原材料出口國,而中國是製成品出口國,比其他國家更具科技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中國的這一優勢有利於帶動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也對其他金磚國家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避免不平等交易的出現,在支付機制的問題上尤為如此。
縱觀近年來世界經濟發展狀況不難發現,中國在其它金磚國家遭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速放緩之時,仍然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提高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同時,中國在金磚國家合作中積極發揮正面作用,廣泛參與區域各國的合作發展,並一直保持具有影響力的經濟地位。通過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國能夠有效同周邊及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中國未來還將在金磚國家合作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繼續為助力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5. 你知道「金磚」會議嗎它有什麼作用和影響呢

金磚機制的形成有利於改變國際治理結構一邊倒的失衡狀態,有利於發達國家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科技進步等生產性領域而非分配領域,促進世界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金磚國家的出現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產物,是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產物,是人類歷史中經濟體綜合實力競賽的一個經典案例,是後發國家趕超發達國家模式的具體表現。
金磚機制的出現對形成互利共贏的世界經濟秩序具有重大的意義。首先,金磚機制的出現有利於世界各國互利共贏,造福於人類整體。這個世界新生力量的出現,改變國際治理機制失衡的狀態,通過代言發展中國家利益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提高,避免資源浪費,有利於推動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的互利合作,利用發達國家的技術、資金優勢開發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並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變發展中國家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推動各國共同進步,從而實現各國人民共享人類進步成果,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其次,金磚機制的出現搭建了各國交流的平台,有利於國際交流與合作。二戰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直處於落後狀態,一直在追趕發達國家,屬於弱勢群體。民族解放運動任務基本完成之後,亞非會議等發展中國家合作平台的作用在削弱,國際經濟協調呈現出西方7國合作機制一頭獨大態勢,發展中國家雖然人多勢眾,但卻缺乏形成合力的渠道,使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不能有效表達。金磚機制的出現給發展中國家表達自己的意願,促進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均衡國際治理失衡,推動世界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平台。第三,金磚機制的出現有利於金磚國家形成共同發展的夥伴關系。作為金磚國家交流看法、協調政策的平台,金磚機制的形成有利於金磚國家協調立場,建立互惠互利、協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系,促進金磚國家共同發展。第四,金磚機制的形成,有利於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均衡發展。當前,第三世界國家依然是世界經濟中的弱勢群體,缺少自己的利益代言人。金磚機制的形成,通過金磚國家主持公道,有利於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氣候治理、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國際貿易等方面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 金磚國家應採取什麼措施來打破歐美國家對國際金融秩序的壟斷

當自己還遠遠落後於他人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挑戰自己的落後,使自己跟進進步,到了水平相近的時候再談挑戰;不要老想著1958年砸鍋賣鐵大躍進那勁頭。

7. 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金磚國家: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峰會機制,拓展為國際政治實體。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志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
2015年1月1日,俄羅斯開始擔任金磚國家機制輪值主席國。俄總統普京表示,將利用主席國身份進一步提高金磚國家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
合作:
2001年
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在《全球需要更好的經濟「金磚」》一文中首次提出「金磚」的概念,「金磚國家」進入公眾視野已有十年時間。原來的「金磚(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與英文的「磚(Brick)」類似,故稱「金磚國家」。2003年,高盛公司在有關報告中預言,上述四個「金磚國家」將於2050年獨領世界經濟風騷。事實證明,該預測還是保守了一點。21世紀頭十年,「金磚國家」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應對史無前例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力量,變成名副其實的「金磚」。
2006年
從舉行首次外長會晤算起,「金磚國家」合作已走過五年歷程。經過五年的發展,「金磚國家」初步形成以領導人會晤為主渠道,以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外長、常駐多邊組織使節會議為輔助,以智庫、工商、銀行等各領域合作為支撐的多層次合作架構。
2010年
南非正式提出加入四國峰會。年底,中國以輪值主席身份,代表其他成員國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國家」實現首次擴員。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
發展中的「金磚國家」從投資概念到國際合作。
南非是南部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輿論認為,南非的加入將使「金磚國家」的地域覆蓋囊括亞、非、歐、美四大洲,進一步提升了金磚國家的代表性和影響力。中國是非洲的真誠朋友,由中國出面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可謂正當其時,恰如其分。
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金磚國家」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大幅增加至13.1%,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將達到14.81%,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 。
奧尼爾在創造「金磚」這個名詞時,恐怕沒有料到它會發展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機制。人們可能要問,「金磚國家」散布於亞、非、歐、美四大洲,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到一起?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金磚國家」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點多元化,成為國際經濟關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動力。「金磚國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有相同的關切和主張,加強協調、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也成為新世紀以來國際關系的新特點。換句話說,這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反映。

8. 金磚國家有哪些優勢互補的地方詳細點!

目前,「金磚國家」國土面積佔世界領土總面積的27%,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43%。據有關國際組織計,2009年五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總量的16%,貿易額佔全球貿易額的13%。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金磚國家」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將大幅增加至13.1%,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將達到14.81%。奧尼爾在創造「金磚」這個名詞時,恐怕沒有料到它會發展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機制。人們可能要問,「金磚國家」散布於亞、非、歐、美四大洲,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到一起?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金磚國家」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點多元化,成為國際經濟關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動力。「金磚國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有相同的關切和主張,加強協調、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也成為新世紀以來國際關系的新特點。換句話說,這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反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贏的選擇。五國雖國情各異,稟賦不同,但所處發展階段相近,都面臨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的艱巨任務。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都會遇到調結構、護環境等相似的挑戰或難題。「金磚國家」合作為他們交流發展經驗、破解發展難題提供了寶貴平台。同時,「金磚國家」各具優勢,經濟互補性很強,既有開展廣泛合作的堅實基礎,也有促進共同發展的現實和戰略需求,加強合作順理成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與七國集團等發達國家合作機制不同,「金磚國家」不是新的大國集團,不是政治同盟,而是發展夥伴。該機制討論的問題集中於經濟、金融和發展領域,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普遍關心。可以說,「金磚國家」是全球發展夥伴關系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是南北對話與合作的一座橋梁。

9. 金磚國家如何合作

樓主您好!

2010年,南非正式提出加入四國峰會,年底,中國以輪值主席身份,代表其他成員國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國家」實現首次擴員。發展中的「金磚國家」從投資概念到國際合作。

「金磚國家」散布於亞、非、歐、美四大洲,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到一起?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金磚國家」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點多元化,成為國際經濟關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動力。「金磚國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有相同的關切和主張,加強協調、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也成為新世紀以來國際關系的新特點。換句話說,這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反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贏的選擇。五國雖國情各異,稟賦不同,但所處發展階段相近,都面臨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的艱巨任務。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都會遇到調結構、護環境等相似的挑戰或難題。「金磚國家」合作為他們交流發展經驗、破解發展難題提供了寶貴平台。同時,「金磚國家」各具優勢,經濟互補性很強,既有開展廣泛合作的堅實基礎,也有促進共同發展的現實和戰略需求,加強合作順理成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與七國集團等發達國家合作機制不同,「金磚國家」不是新的大國集團,不是政治同盟,而是發展夥伴。該機制討論的問題集中於經濟、金融和發展領域,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普遍關心。可以說,「金磚國家」是全球發展夥伴關系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是南北對話與合作的一座橋梁。

合作前景:
從葉卡捷琳堡到巴西利亞,再到三亞,每一次金磚國家峰會都使這些國家之間的合作向前邁進一步。放眼未來,金磚國家的合作雖然依然面臨挑戰,但必將展現更廣闊的前景。

共同利益:
金磚國家都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對許多國際議題立場相近,對改革現有世界政治經濟體制、建立更為平衡的全球治理體系有共同的要求。這些共同的利益和相近的立場是將各國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因素。

在國際格局變化和經濟秩序調整的今天,總的來講金磚國家有著共同的利益與要求,希望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致力於世界和平的建設,反對在國際關系中的強權和暴力政治。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經濟學家西烏維斯說。

金磚國家都不贊成在世界貿易和氣候變化談判中出現不利於新興經濟體發展的要求,都主張金融改革措施不影響世界經濟的復甦進程。金磚國家成員都希望世界政治和經濟多元化,反對一個超級大國主宰世界政治和經濟。

合作基礎: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立以來,通過成員國協調立場與採取共同行動,在一些重要國際事務中取得重要成果。

2010年,金磚國家和其他國家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協調與合作的主要平台;同年,金磚國家共同推動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這些改革是一次最大規模的有利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權力調整,大大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語權。

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印度和巴西採取共同立場,認為保護環境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必須堅持《京都議定書》的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一立場為大會取得切實成果作出了貢獻。
所有這些成果增強了金磚國家未來展開合作的信心和動力。

合作意願:
金磚國家富有成效的合作,不但維護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給成員國自身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提高了成員國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意願。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對俄羅斯來說意義重大,隨著這一機制的逐步發展,俄羅斯能藉此提升本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影響力,客觀上增強俄羅斯與美國和歐盟對話的分量。

這一合作機制還將使俄羅斯獲得新的金融和經貿市場,使得俄羅斯不僅僅充當能源出口國,今後在現代技術例如核能、宇航、軍事等方面也可與其他成員國加強合作

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有助於南非吸引更多外國投資,擴大貿易規模,進一步提升南非的國際競爭力。南非《郵衛報》則刊文指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吸納南非,將提高南非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增加其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言權,這將有利於其在政治上崛起。

希望對您有幫助!

10. 金磚合作願景有哪些

一是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跨越「滾石上山」的關鍵階段。

經濟合作是金磚機制的根基,金磚國家經濟傳統優勢在發生變化,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跨越這一階段,要推進結構性改革,探尋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路徑;要把握新工業革命的機遇,以創新促增長、促轉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要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增長。

總之,金磚國家已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金磚合作是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作平台,金磚合作的意義已超出五國范疇,承載著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期望。

閱讀全文

與金磚機制與國際金融治理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陀山股票代碼 瀏覽:385
頂點軟體股票代碼 瀏覽:998
買股票時機 瀏覽:861
10年沱牌酒價格表 瀏覽:895
歷史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瀏覽:522
帝爾激光預估價格 瀏覽:352
中信銀行美元人民幣匯率 瀏覽:124
理財延期怎麼辦 瀏覽:928
融資怎樣開通 瀏覽:916
漢得融資融券 瀏覽:832
悅達投資2019目標價 瀏覽:171
上交所可以交易基金嗎 瀏覽:436
喀斯喀特有限責任公司自有資金 瀏覽:557
用好期貨跳空 瀏覽:691
中銀三星信託 瀏覽:449
怎樣投資正規理財產品 瀏覽:415
融資租賃車抵押犯法嗎 瀏覽:881
網站投資價值 瀏覽:872
食品價格指數月份 瀏覽:553
螺紋1905期貨多少錢一手 瀏覽:606